第923章 對策

兩人都推演了一番,交手之間互有勝負。

郭嘉奇謀詭計,攻勢凌厲,諸葛亮穩如泰山,防守無懈可擊。

除了吃飯與休息,兩人已經推演了四天時間,對於心神的消耗極大,郭嘉甚至臉色都有些發白。

曹操見此情形,急忙上前說道:“兩位都乃當世大才,既然推演四日不分勝負,今日就算和局如何?”

諸葛亮微笑着看着郭嘉,也不說話。

郭嘉卻是擡起了腦袋,眼神複雜的看着諸葛亮,說道:“如果繼續推演下去,可能我的身體會率先受不了。”

郭嘉沒有明說,言下之意卻是諸葛亮贏了,卻並不非因爲郭嘉才華不濟,而是身體太差。

可是不得不說,對於一個謀士而言,有時候身體也是一種資本,諸葛亮相比起現在的郭嘉,要強上許多。

諸葛亮以前聽聞過郭嘉才能,心中多少還有些不以爲然,直到真正見識過以後,才知道郭嘉有多麼可怕。

兩人雖然相持四天,不分勝負。

然而,諸葛亮一直被動防守,需要承擔的風險就會小上很多,也會容易很多。

就好像在戰爭之中,守城戰永遠要比攻城戰容易一樣。

假如諸葛亮像郭嘉那樣主動進攻,恐怕早就被郭嘉找到破綻,一舉將其擊潰了。

故此,單就運籌帷幄,推演戰局這一個方面來講,諸葛亮卻是要遜色郭嘉一籌。

只不過,若兩人真的陣中對決,郭嘉也不見得能夠奈何得了諸葛亮。

諸葛亮微微嘆氣道:“奉孝兄果真不愧鬼才之名,兵棋推演一道,其實還是我要差上一籌。”

郭嘉擺了擺手,道:“既然沒有分出勝負,就當和局吧。”

諸葛亮微微頷首,隨後二人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莫名的光彩。

諸葛亮能夠與郭嘉不相上下,這不由讓荀攸等人目瞪口呆。

須知,諸葛亮可不是與郭嘉比內政,而是在郭嘉最擅長的方面與其比試。

雖然衆人以前已經非常高看諸葛亮,可是經過這件事情以後,衆人對於諸葛亮又高看了幾分。

至於曹操,對於諸葛亮越加殷勤起來。

隨後的一段時間,關羽每日在軍營之中,與徐州武將切磋武藝,也得到了徐州將士們的認可。

諸葛亮休養了一段時間,又開始不安分起來,與荀彧探討內政,與荀攸探討謀略。

一個庸才,無論如何掩飾,也不能裝成大才。

與之相反,一個才華橫溢之人,卻總是能夠在不經意間,指點江山。

諸葛亮來到徐州雖然只有兩個月,卻已經與郭嘉成了好友,與荀攸、荀彧相交莫逆,又得到了曹操的認可。

徐州之行,諸葛亮已經成功了大半。

……

長安城內,陳旭看着手中的情報,眉頭不由微微皺起。

他將書信放下,謂衆人言:“根據細作來報,諸葛孔明出使東吳,在東吳待了半年時間,幾乎得到了東吳上下的認可。”

“至於諸葛孔明究竟與孫仲謀談了什麼,卻是不得而知。”

有了荊州作爲表率,其餘諸侯幾乎也都斷絕了與關中的來往,並且派遣重兵把守關隘。

現在的關中,已經完全被孤立了起來,哪怕關中商人想要出境經商,也根本沒有可能。

不僅如此,諸侯對關中斥候的清掃程度,也是加大了很多。

到了現在,關中僅存的那些細作,也不敢再貿然行事暴露身份了。

故此,陳旭如今對於諸侯動向,並不能有很好的把握,這不由使得陳旭心中惶恐不安。

想到了諸葛亮,陳旭眼中就不由閃過了一道陰霾。

шшш¤ TTKΛN¤ C ○

他沒有想到,聚集了那麼多死士,都沒能殺死此人,反而逼迫諸葛亮投了劉備。

“歷史的慣性,居然如此強大麼,諸葛亮終究還是與劉備走在了一起。”

陳旭所不知道的是,如果沒有他派出去的那些死士,可能諸葛亮已經前來投奔他自己了。

只不過,陳旭當初爲了提前將諸葛亮扼殺,作爲一個上位者而言,他的所作所爲並沒有錯。

陳旭也不可能想到,諸葛亮後來會回心轉意,準備前來投奔自己。

怪只怪,陰差陽錯,天意弄人。

諸葛亮自身才華有多麼驚人,陳旭也不好評估,可在後世的諸葛亮,已經成爲了智慧的化身。

陳旭相信,諸葛亮既然出山相助劉備,絕對會攪動天下風雲。

故此,得知諸葛亮先出使東吳,而後又出使徐州的消息以後,陳旭卻是無論如何也坐不住了。

“諸葛孔明所圖必定不小,諸位能否猜測一二?”

穩住心神以後,陳旭將目光放在了衆人身上,看着已經十分蒼老的程昱、賈詡,也不由感覺有些揪心。

“也不知道,兩位先生還能活多少年,能不能看到天下一統的那天。

陳旭之所以如此急切,派人前去刺殺諸葛亮,也是因爲關中老一代,都已經垂垂老矣。

若十年之內不能統一天下,恐怕很多人都將故去。

陳旭絕對不願看到,這些忠心跟隨自己的謀士、武將,帶着遺憾而去。

故此,哪怕派人刺殺諸葛亮心中過意不去,哪怕會因此揹負罵名,陳旭還是毫不猶豫那麼做了。

他不希望,在自己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出現任何一絲意外。

程昱輕咳一聲,說道:“諸葛孔明出使其餘諸侯,目的無外乎行那合縱之舉,妄圖再次興兵攻打關中。”

“然而,諸侯其實早就結成聯盟,諸葛孔明出使,也不過是爲了加強盟約罷了。”

田豐卻是說道:“非也,非也。”

“諸侯聯合攻打主公,卻屢次受挫,必定已經心懷恐懼,縱然諸葛孔明不出使,諸侯聯盟亦是穩固如山。”

相比起以前的各懷心思,諸侯現在除了聯盟以外,的確沒有更好地選擇。

關中屢次連橫破合縱,也讓諸侯心生警覺,關中現在縱然想要策反一方,也根本沒有這個可能了。

故此,田豐所言倒也屬實。

鍾繇道:“莫非諸葛孔明意欲說動諸侯,再次興兵來犯關中?”

司馬朗卻是冷笑道:“關中大勢已成,以前諸侯屢次興兵來犯,尚且沒有寸進。今日若是再敢興兵,定讓其有來無回。”

陳旭的強勢,終於徹底得到了世家們的認可,衆人也願意抱上這條大腿。

董昭說道:“話雖如此,然而若是諸侯齊心協力,對於關中也是一大威脅,主公何不先發制人?”

陳旭問道:“如何先發制人?”

董昭道:“諸侯之中,荊州實力最弱,主公可以讓世子兵出益州,自己親率大軍出武關,先滅荊州再討伐其餘諸侯不遲。”

陳羣當即出言說道:“此計不妥!”

“益州數萬降卒尚未歸心,上次慘烈一戰元氣未復,貿然興兵豈非自掘墳墓?”

“而且關中增加了兗州的人口,遷徙、安頓耗費甚衆,並無餘力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

田豐亦是點頭道:“如今天下諸侯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出兵攻打荊州,必定遭致其餘諸侯之兵鋒。”

“更何況,劉玄德自從上次兵敗巴郡以後,就封鎖了荊州與益州、關中的交通,並且在邊境派遣大軍駐守。”

“哪怕上次劉玄德兵敗,荊州上下人心惶惶,主公都未能否攻下荊州,現在出兵更是沒有絲毫可能。”

“先發制人,此計不可取。”

就在此時,趙雲卻是說道:“冀州袁譚雖然消滅了袁尚,卻也元氣大傷。”

“再加上袁譚又與烏桓人交惡,主公何不差人聯絡烏桓人,令其襲擾幽州,自己卻親率大軍攻打冀州呢?”

聽見趙雲的話,陳旭卻是感覺砰然心動。

雖然烏桓人乃是異族,可如果能夠先消滅袁譚,哪怕暫時與烏桓人勾結在一起,也並非不可以。

而且聯絡烏桓人攻打袁譚,的確有成功的可能。

須知,烏桓人對於袁尚十分親近,上次袁尚叛亂他們甚至出兵相助。

只不過袁尚兵敗被俘以後,烏桓人才不得不退走,可從此以後,與袁氏的關係也變得惡劣起來。

陳羣繼續否決道:“出征冀州,糧草、錢糧哪裡來?”

“正如元皓所言,如今天下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主公出兵攻打一路諸侯,其餘諸侯又豈會坐視不理?”

“以關中現在的實力儲備,尚且沒有做好與諸侯決戰的準備。”

“愚以爲,當務之急應當先發展內政,好好積蓄實力纔是正理。”

陳羣執掌關中內政,對於各方面考慮都比較全面,沒有人比他更加明白,關中現在的難處。

雖然關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積蓄了很多錢糧,可每一次大規模戰爭,幾乎都能將數年積累的錢糧消耗一空。

故此,想要連續不斷作戰,非常困難。

此時,程昱卻是忽然笑道:“我們現在不宜出兵,烏桓人卻可以肆意妄爲。”

“主公不妨派遣使者前往烏桓,令其出兵騷擾幽州邊境,並且承諾日後滅掉袁氏以後,將幽州讓給他們居住。”

“此計萬萬不可。”

陳旭還沒有說話,趙雲就忍不住了。

他臉色激動的說道:“幽州乃是大漢疆域,我們雖然可以藉助烏桓人力量,絕不能以領土相讓。”

程昱卻是笑道:“現在答應給他們,待滅掉袁氏之後,再順便將烏桓人滅族,幽州自然不會歸於異族。”

衆人聽見程昱如此平靜的話,都不由感覺背脊發寒。

感情這廝不僅想要讓人家白出力氣,還惦記着在利用完人家之後,把人家滅族。

更難能可貴的是,程昱說這話的時候,根本沒有一點不好意思,仍舊談笑自若。

這等表現,也怪不得關中文武,都對他忌憚三分了。

趙雲聽見程昱的話,雖然覺得這樣反覆無常不太好,終究還是沒有說些什麼。

畢竟對方乃是異族,也沒有必要跟他們講什麼信義。

程昱的這條計策,卻是勾起了陳旭的心思,他暗暗想到:“烏桓人需要的,莫過於錢糧與生存空間。”

“只要以這兩樣東西爲誘餌,讓他們出兵襲擾幽州,也不見得沒有可能。”

心中有了計較,陳旭當即說道:“何人願意出使烏桓?”

董昭急忙說道:“某願往。”

陳旭聞言大喜,道:“若有公仁前往,此事料想可以成就。”

這場議事就這麼散去了,陳旭卻注意到賈詡、李儒一直沒有發言,就將他們留了下來。

“今日議事,文和與文優爲何不發一語?”

李儒卻是跪在地上,說道:“未能殺掉諸葛亮,此乃我之失誤,還望主公責罰。”

陳旭卻是急忙上前,將李儒攙扶了起來,嘆息道:“天意如此,此事怪不得文優。”

李儒卻是嘆息道:“本以爲十拿九穩,沒想到刺客全部被殺,就連現在尚且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由於荊州軍的封鎖,現在關中對於荊州消息的瞭解,非常困難。

再加上知道那天發生了什麼的人,只有諸葛亮這一個活口,他也沒有四處張楊。

故此,直到現在李儒等人都不知道,那些前去刺殺諸葛亮的死士,究竟是怎麼被殺的。

諸葛亮,又是如何逃出生天。

安撫住了李儒,陳旭向賈詡問道:“諸葛孔明出使東吳、徐州,令吾心中難安,文和可有妙計教我?”

賈詡卻是微微一笑,道:“以關中如今狀況,短期之內根本不能妄動刀兵,縱有計策又能如何?”

“其實主公完全沒有必要太過擔憂,諸侯聯合已成定局,主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發展內政,籌備軍事。”

“只要自身強大,又何懼其餘諸侯?”

見陳旭仍舊一臉憂色,賈詡當即苦口婆心的勸道:“任憑諸侯如何鬧騰,只要主公派遣大軍謹守關中,不與爲戰。”

“諸侯縱然能夠一時聯合,可是拖上三年五載,終究會因爲各種矛盾,聯盟分崩離析。”

“主公拖得起,而諸侯拖不起,主公所要做的就是以靜制動,僅此而已。”

聽見賈詡的話,陳旭當即恍然大悟,才發現自己以前實在想得太多了。

不管是戰國時期,諸侯聯合終究被秦國所滅,還是以前諸侯屢次攻伐關中,都無功而返,皆是因爲諸侯並不齊心。

哪怕諸葛亮巧舌如簧,暫時說動諸侯暫時齊心協力,他們又能真正齊心多久呢?

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786章 噩耗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66章 勸降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264章 水淹第759章 昏迷第379章 圖謀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81章 往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534章 憂慮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67章 美人殤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350章 怒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322章 饑荒第476章 重逢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528章 安置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007章 託孤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98章 試探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22章 饑荒第267章 不可敵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94章 陷陣營第763章 綠洲第696章 輓歌第663章 遊行法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27章 始末第524章 簡雍第507章 求助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42章 斬郭汜第332章 書信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11章 三問第491章 心憂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4章 策馬北上第64章 野心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27章 葫蘆谷第525章 名利第13章 火起第212章 張揚第504章 判刑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55章 鬧事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55章 逼宮第267章 不可敵第488章 博浪沙第112章 騎兵第42章 卜己之死第1005章 回家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73章 暴走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
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786章 噩耗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266章 勸降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264章 水淹第759章 昏迷第379章 圖謀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281章 往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534章 憂慮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67章 美人殤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350章 怒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322章 饑荒第476章 重逢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528章 安置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007章 託孤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98章 試探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22章 饑荒第267章 不可敵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194章 陷陣營第763章 綠洲第696章 輓歌第663章 遊行法第55章 假借天命第727章 始末第524章 簡雍第507章 求助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42章 斬郭汜第332章 書信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611章 三問第491章 心憂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4章 策馬北上第64章 野心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627章 葫蘆谷第525章 名利第13章 火起第212章 張揚第504章 判刑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55章 鬧事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255章 逼宮第267章 不可敵第488章 博浪沙第112章 騎兵第42章 卜己之死第1005章 回家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73章 暴走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