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屠夫段熲

是夜,文昭在庭院之中來回走動,一夜無眠。陳旭或仰望星空,觀看數之不盡的星宿;或低頭皺眉,翻出前世的記憶。

賈詡的這卷書中,詳細寫到了羌患的歷史以及危害,讓人看得觸目驚心。也許在賈詡眼中,馬騰、韓遂只不過是跳樑小醜,羌患纔是真正的惡疾。

書卷之內,雖然大多都以記敘爲主,陳旭仍舊從其中看出了賈詡的一些觀點。

東漢朝廷面對羌患所使用的策略,不管是內遷、教化,還是綏靖政策,賈詡都是不屑一顧。

書卷中寫得非常清楚,羌人乃是遊牧民族,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非常之多。他們之間既有所聯繫,又如同一盤散沙。

遊牧民族本來就很難與漢人融合,再加上羌人欺軟怕硬,沒有統一的領導。哪怕曾經有兩萬多落(五人建一落)羌人投降漢室,其餘羌人仍舊是大漢的心腹之患。

特別是當漢軍遭逢敗績的時候,那些投降的羌人,也會再次反叛,與其餘羌人遙相呼應。

至於後來以錢糧招安羌人,賈詡對此更是嗤之以鼻,認爲東漢朝廷這是在自掘墳墓。

文昭在庭院之中來回走動着,他喃喃自語:“羌人之患,真是觸目驚心啊。”

作爲一個穿越人士,他比別人更加知道羌人對於華夏的危害。可以說,羌亂從東漢開始,延續到兩晉,最後成爲了五胡亂華的主力,導致漢人差點被徹底滅絕。

這些對於前世的陳旭來講,還是太過遙遠。但是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不得不爲以後的事情做考慮。

緊緊握住了拳頭,文昭在心中暗暗想到:“羌患,一定要徹底平定!”

寒風吹來,文昭身子一個哆嗦,他這才感覺到了一陣寒意。如今來到涼州已經三月有餘,年關將至,天氣自然也變得無比寒冷。

特別是在涼州,這種寒冷更加明顯。方纔文昭心中一直有事,這纔沒有注意,現在回過神來,才發覺身子已經快要被凍僵了。

用力搓了搓手掌,文昭在原地蹦跳了一陣,感覺渾身上下血液流速加快,身上這才溫暖了一些。

就在此時,典韋來到文昭身旁,輕聲說道:“主公,你一宿未睡,還是洗個熱水腳,休息一下吧。”

看到典韋,文昭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說道:“兄長,你讓人給我弄點熱水、飯食,我吃完之後,還要去找文和商議大事呢。”

典韋知道陳旭的脾氣,也沒有再勸,就下去讓人爲他準備熱水、早餐。早餐完畢以後,文昭加了一件厚厚的衣服,就往賈詡的庭院之中走去。

此時的文昭,雖然滿臉倦容,眼睛卻是無比明亮。

和賈詡跪坐定以後,他長跪作揖行禮道:“軍師既然寫下了這麼一份書卷,心中定然破羌之策,還請軍師教我。”

賈詡急忙回禮,他看着陳旭一臉堅定的神色,心中這才舒了一口氣。

他身爲涼州本地人氏,對於羌患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好幾次,若不是仗着自己聰慧過人,賈詡可能早就被羌人殺死了。

是以,自賈詡懂事以來,心中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徹底平定羌患。如果沒有遇到陳旭這個立志消滅羌患的明主,可能賈詡就會將這種願望,永遠埋藏在心底。

他沉思了半晌,纔開口說道:“主公,詡先給你講一講,我以往在涼州的經歷吧。”

賈詡年少時期並不出名,只有名士閻忠認爲他有陳平、張良之才。也正是因爲閻忠之言,賈詡才聞名涼州本地郡縣。

沒過多久,他就被察舉爲孝廉,徵辟爲郎。後來賈詡患病,不得已辭官歸鄉。

他與幾十個人搭夥,一直往西行至汧地,卻不想路上遇到了叛亂的氐人。賈詡以及同行幾十人,全都被氐人叛軍抓住。

氐人叛軍搜刮完了他們的錢財,就挖了一個大坑,要將這幾十個人全部活埋。

賈詡爲了活命,急忙說道:“吾乃段公外孫是也,汝別埋我,吾家必厚贖之。”

氐羌叛軍聽說賈詡乃是段熲的外孫,當即害怕不已。他們歸還了賈詡的財物,並且表達了自己願意和段熲永久結盟好的意願,還將賈詡禮送而走。

那些和賈詡一同被抓的漢人,全都被活埋,只有賈詡一人得以倖免。

敘述完了這段事蹟,賈詡目光炯炯的看着陳旭,問道:“主公可知,吾當時爲何要冒充段公之外孫?”

文昭皺眉沉思半晌,說道:“段公久爲邊將,威震西土,羌人畏懼段公至極。軍師假以段公外孫,氐人懼段公之聲威,必不敢謀害軍師性命。”

賈詡面帶微笑,再次問道:“主公可曾想過,氐人、羌人爲何會畏懼段公之聲威若斯?”

皺眉沉思半晌,文昭終於還是搖了搖頭。他雖然知道段熲乃是東漢名將,爲‘涼州三明’之一。然而,他對於段熲的具體事蹟,卻並不十分了解。

賈詡緩緩說道:“在羌人屢次叛亂的過程中,涼州在同一時期出現了三位名將,他們分別是皇甫規、張奐與段熲。”

“其中皇甫規表字威明,張奐表字然明,段熲表字紀明。因爲三位的表字中都有個‘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在當時,他們被人合稱‘涼州三明’。”

而後,賈詡就開始敘述段熲的事蹟。

延熹二年,被填大了胃口的羌人不滿足現狀,再次大規模反叛。

但是這一次,迎接他們的不再是滿口仁義的招安官員,和送上門的錢糧,反而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段熲。

段熲的堂祖父段會宗,雖然官至西域都護、光祿大夫,封關內侯。然而段家的輝煌,早就因爲不斷的羌人叛亂而敗落。

段熲乃是武威人氏,而武威郡正是羌患極其嚴重的區域。

永無止息的羌人叛亂,使得當地民風剽悍,段熲亦是如此。他年輕的時候就‘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名揚州郡。

後來他發現,僅憑個人的勇武,根本不能結束家鄉永無止息的戰亂。於是乎,段熲棄武從文,研究兵法、經學、古籍。

後世‘折節向學’這個成語,正是因爲段熲的改變而出現。

最初,段熲被推舉爲孝廉,任憲陵園丞、陽陵令,任內便顯示了過人的才能。後來遷任遼東屬國都尉,遭逢鮮卑寇邊,卻成爲了他魚躍龍門的契機。

段熲精通兵法韜略,膽識過人。他得知鮮卑人寇邊以後,就準備帶領邊軍剿滅鮮卑人。

然而,依照鮮卑人的慣例,他們經常仗着自己騎兵的優勢,來無形去無蹤。只要得知大漢邊軍過來,就會立刻逃跑。

段熲擔心鮮卑會驚恐逃走,居然膽大包天,派人假造璽書詔令,做出朝廷讓他退兵的假象。隨後,段熲就僞裝撤退,卻在退路上暗設伏兵。

鮮卑人以爲段熲果真撤退,就率軍追趕,卻被段熲一戰全殲。

這一戰段熲嶄露頭角,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卻因爲假造璽書的事情,段熲不但沒有封賞,反而被罰至邊境抵禦外敵。刑期滿後,他又被徵爲議郎。

那個時候,太山、琅邪的東郭竇、公孫舉聚衆三萬人起義,攻掠郡縣。朝廷派兵剿討,數年都不能平息。

永壽二年,漢桓帝詔令公卿,推舉有文武全才之人爲將,司徒尹頌薦舉段熲,於是朝廷以段熲爲中郎將,率兵平叛。

段熲率軍討伐叛軍大獲全勝,斬殺東郭竇、公孫舉,獲首萬餘級。他更是因功被封爲列侯,賜錢五十萬。

段熲展露出了過人的才華,深得天子器重,僅僅過了三年,就被升爲升爲護羌校尉。

這個時候,正是羌人不安於現狀,大規模反叛的時候。

剛剛上任的段熲,就要面臨燒當、燒何、當煎、勒姐等八個羌族部落的反叛大軍。

段熲當時剛剛就任,甚至還來不及認識麾下的將校,就帶領一萬軍隊迎擊羌人,首戰便斬首兩千,俘虜萬餘,羌人餘部潰逃出塞。

羌人不甘敗退,次年繼續領兵來犯。段熲率軍迎戰,這場戰鬥十分殘酷,哪怕‘刀折矢盡’,段熲仍然不退一步。

終於,面對頑強的段熲,羌人堅持不住,領兵撤退。

以往的漢軍,只要打退羌人叛軍,就不會繼續追擊,反而會派人招安。然而,段熲卻做出了令天下人都震驚的舉動。

敘述到這一段的時候,一直古井無波的的賈詡,也有一些激動,他對着陳旭問道:“主公可知,段將軍做下了何等的事情?”

陳旭說道:“不知!”

賈詡起身,張開雙臂說道:“段將軍不顧漢軍的疲憊,以及朝廷法令,悍然率領麾下士卒追殺羌人叛軍。”

“這場追逐戰,持續四十多天。糧草斷絕的段將軍,不分白天黑夜追殺羌人。士卒們餓了,直接割掉死去戰馬的肉,生吞下去;渴了,就抓起一大團雪球,喂進嘴裡。”

“漢軍出塞兩千餘里,一至到黃河的源頭積石山,斬殺燒何大帥,斬俘五千多人。隨後,段將軍又分兵攻石城羌,老幼不分,殺死、溺死一千六百餘人。”

“燒當羌被殺得只剩九十多人以後,段將軍才接受他們的投降。”

“隨後,段將軍再次出兵攻打駐紮白石的雜種羌,斬首俘虜三千多人。後又先後斬殺勒姐、零吾種羌數百人,威震涼州。”

段熲的一生簡直就是個傳奇,威震涼州以後,次年冬天,他帶領湟中義羌征討反叛的牢姐、烏吾。

涼州刺史郭閎知道段熲的才能,就想要撈取功勞。段熲對待士卒極好,有功必賞,自然不可能將功勞拱手相讓。

郭閎懷恨在心,故意拖延阻止段熲,使軍隊不得前進平叛。被段熲召集的義羌跟隨征戰很久,都思念家鄉故舊。因爲戰事拖延,他們就一起反叛、逃逸。

郭閎把罪責推到段熲身上,段熲因此被捕入獄,罰作苦工。沒有了段熲,羌人更加猖獗,攻陷營塢,又互相勾結,擾亂各郡,涼州百姓苦不堪言。

於是乎,涼州被羌人壓迫官吏百姓,數以千計的涌往京城,爲段熲申訴,請求朝廷朝釋放段熲,讓他平定羌人叛亂。

朝廷查明段熲是被郭閎誣陷的以後,桓帝就下詔詢問段熲的情狀。段熲只是請罪,不敢說受冤枉,京師都稱其爲長者。

段熲被釋放,再拜爲議郎,升任幷州刺史。由於段熲屠殺羌人太多,惹人非議,朝廷就沒有再次派他前去平定羌患。

連續兩年,沒有了段熲的震懾,羌人越加猖獗,整個涼州幾乎都快要淪陷。無奈之下,朝廷再次派遣段熲出征涼州。

段熲剛剛到達涼州,反叛的羌封眀、良多、滇那等豪帥畏懼他的聲威,就帶領一萬多人無條件投降;當煎、勒姐種這些羌人首領,卻也不敢與段熲交戰,領兵撤退,與漢軍對峙。

當年冬天,段熲帶領一萬人,突襲當煎、勒姐兵馬聚集的地方,大破叛亂的羌人,斬殺羌人大帥,將俘虜的數千羌人屠戮一空。

斬殺羌人俘虜,這在當時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以往哪怕羌人戰敗被俘,朝廷也會將他們好生安撫,然後給予路費放其歸鄉。

然而,段熲的手段卻是極其狠厲。

羌人要麼無條件投降;要麼被殺得所剩無幾之時,段熲才肯接受他們的投降;對於那些堅持反抗的羌人,段熲更是奉行趕盡殺絕的政策。

此後的段熲,對於羌人更是窮追猛打,殺敵無數。使得西部羌人膽寒,畏之如虎,聞段熲之名可止小兒夜啼。

不止是羌人,就連一些士大夫都指責段熲,說他是:屠夫、劊子手。

講述完了以後,賈詡看着文昭,說道:“主公現在知道,我當初爲何會謊稱自己,是段公的外孫了吧?”

此時的陳旭,哪裡還不明白?

段熲在涼州殺出了赫赫威名,哪怕已經回朝擔任太尉,羌人對他仍舊十分懼怕。

這也是爲什麼。賈詡能夠用段熲的名字,嚇住那些氐人了。

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35章 鮑信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4章 劫營第989章 刺客第338章 弒帝第135章 趙家村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42章 出塞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59章 殤第449章 說客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58章 法正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377章 驚變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97章 入涼州第275章 出巡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451章 馬玩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689章 中伏第175章 推測第78章 折服第135章 趙家村第145章 回馬槍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7章 獵虎第279章 水師第268章 棺木第74章 滿腚傷第494章 關平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9章 必敗論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33章 狙擊戰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357章 蛻變第360章 鬥將第226章 百態第295章 衝突第244章 碰撞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960章 登岸第802章 狼煙第565章 密謀第49章 援兵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285章 無名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73章 甘寧第258章 吃嫩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35章 得汝南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8章 神勇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30章 縱第265章 驚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738章 再戰第486章 授課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81章 春耕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92章 陷陣營第254章 詐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76章 名士第981章 殞命第479章 回蒲阪第686章 遭遇戰
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235章 鮑信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34章 劫營第989章 刺客第338章 弒帝第135章 趙家村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42章 出塞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59章 殤第449章 說客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58章 法正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377章 驚變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97章 入涼州第275章 出巡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451章 馬玩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689章 中伏第175章 推測第78章 折服第135章 趙家村第145章 回馬槍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7章 獵虎第279章 水師第268章 棺木第74章 滿腚傷第494章 關平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89章 必敗論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33章 狙擊戰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357章 蛻變第360章 鬥將第226章 百態第295章 衝突第244章 碰撞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960章 登岸第802章 狼煙第565章 密謀第49章 援兵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285章 無名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273章 甘寧第258章 吃嫩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435章 得汝南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0章 前途堪憂第18章 神勇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47章 黃巾再起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30章 縱第265章 驚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738章 再戰第486章 授課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81章 春耕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92章 陷陣營第254章 詐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76章 名士第981章 殞命第479章 回蒲阪第686章 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