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腹背受敵

陳旭回來了,滿載着榮耀與尊貴,衣錦還鄉。

整個陳家村,都徹底沸騰了起來。

他們雖然不知道,陳旭權勢究竟如何,可是看着東郡太守,都小心翼翼陪伴身旁,也能夠管中窺豹。

陳旭現在名揚天下,可這個時代消息十分閉塞,陳家村又只是一個普通村落,更是不瞭解陳旭的威勢。

他們只知道,當初那個爲村中生計發愁的陳家大郎,已經成長到了一種令人仰視的程度。

特別是那些後來搬到陳家村的外來戶,以及在陳旭離開以後,纔出生的孩子們,都是崇敬而又畏懼的看着陳旭。

不是因爲陳旭故作姿態,而是那些身經百戰的黑甲衛,他們雖然被陳旭約束,仍舊讓人感覺恐懼。

說到底,陳家村中的族人,大多都只是最爲普通的百姓,根本沒有什麼見識。

村中剩餘的長者,也都出來迎接陳旭,當他們看到陳旭之後,臉上也都露出了抑制不住的感情。

當初的陳旭,就是整個陳家村的希望,也正是因爲陳旭的出現,陳家村當初纔會那般興盛。

試想一下,一個普通村落,能夠在亂世之中建立鄔堡,抵禦盜匪、叛軍,這種成就有多麼驚世駭俗。

雖然那都已經成了過去時,雖然陳家村早就沒落了,可是經歷過那段時光的族人,更加思念輝煌的歲月。

“阿青現在還好麼?”

大壯年齡明顯比陳旭大些,卻與陳青相差不大,兩人當時關係十分密切。

故此,看到陳旭、陳虎以後,他就忍不住打聽陳青動向。

陳虎卻是大笑兩聲,道:“阿青他也當了將軍,如今正在長安領兵,脫不開身啊。”

“將軍麼?”

大壯聞言,在欣喜之餘,眼神也有些暗淡。

欣喜,是因爲他替自己兄弟高興;黯然,是因爲兩人當初相差無幾,如今卻是天差地別。

這不是嫉妒,而是人們正常的心理反應罷了。

“如果當時,我能夠與大郎一同離開,說不定自己也會成爲將軍吧。”

大壯在心中暗暗感嘆一聲,而後發出了一聲嘆息。

大壯帶着兩人在村中走動,很快就來到了一顆大樹底下,看着這個高度冠絕陳家村的大樹,陳虎眼神卻是有些迷離。

大壯笑着對陳虎說道:“阿虎,我還記得小時候,你經常欺負阿靜。”

“後來阿靜學會了爬樹,只要你欺負阿靜,他就會爬到這棵樹上,然後拿東西砸你。”

“你和阿青都成了將軍,阿靜成就應該更高吧。”

大壯的話,卻讓陳旭以及陳虎,兩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臉上,眼中也露出了沉重之色。

感覺氣氛有些不對,大壯小心翼翼的問道:“阿靜怎麼了?”

陳旭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阿靜戰死了。”

“戰,戰,戰死了!”

大壯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就連說話也有些結巴。

陳虎面沉如水,道:“阿靜的確去世了,不過有數以萬計的人爲他陪葬,他不會感到孤單。”

感受到了陳虎話語中的殺伐之氣,大壯心中卻是猛然一顫。直到此時,他才感覺眼前兩人有些陌生。

“大郎以前僅僅是一介平民,就能在濮陽城中掀起腥風血雨,如今手握大權征戰四方,肯定經歷過很多兇險。”

此時的大壯,看向兩人眼神之中,少了一絲親暱,多了一絲畏懼。

說到底,他們現在已經成爲了兩個世界的人。

哪怕陳旭顧念舊情,對陳家村族人多多提攜,終究不是在一個維度之中。

想起了陳靜,三人之間的氣氛有些沉重。

陳旭只是靜靜站在大樹底下,想要在腦海之中,想起陳靜的音容笑貌。

然而,陳靜去世這麼多年,時間卻能將一切都沖淡。

陳旭十分驚恐地發現,在他腦海之中,居然沒有辦法,完整拼湊出陳靜音容笑貌。

“阿靜,對不起。”

這個時候,陳旭心中產生了深深的愧疚之情,本來榮歸故里的好心情,也頓時消弭於無形之中。

“阿沫!”

想着想着,陳旭腦海之中不由出現了陳沫的影子,這個孩子與他父親長相十分相似。

“阿沫始終只是他自己,成不了第二個阿靜。”

深深嘆了一口氣,陳旭終於轉身離開了,陳虎亦是沉默不語,緊緊跟在陳旭身後。

大壯感到氣氛不太對勁,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陳家村變化實在太大了,遠遠沒有了往日的繁華,陳旭在村中待了許久,和族人們都一一親切交談。

不僅如此,他還與許多聽着自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交流了很久很久。

最終,陳旭還是離開了。

他此次前來東郡,不是爲了緬懷往事,而是爲了震懾袁譚,甚至還可能會與曹操爆發一場大戰。

他沒有太多的精力,來放鬆自己。

卻說袁譚正欲領兵消滅袁尚,忽然得到關中軍拿下東郡的消息,當即大驚失色。

袁譚聽從許攸建議,派遣沮授北上平定叛亂,他自己卻是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往兗州趕去。

與此同時,冀州使者也奔赴徐州,準備向曹操求援。

袁譚在領軍南下的途中,有些不解的問道:“關中軍雖然強大,東郡守軍卻也不少,爲何會如此不堪一擊?”

郭圖道:“陳文昭本來就是東郡人氏,許多東郡士人,對於陳文昭都心存嚮往。”

“故此,當陳文昭族弟領兵攻打東郡之時,東郡太守纔會不戰而降。”

漢人鄉土意識非常濃重,這麼多年東郡雖然一直歸於袁氏管轄,許多東郡人士卻心向陳旭。

他們有認爲,一旦陳旭拿下東郡之後,作爲陳旭同鄉的他們,只要有些才華,都會得到重用。

更何況,袁紹已經身死,雖說袁譚接管了袁氏基業,卻並沒有多少人看好袁譚。

不管是因爲鄉土意識,還是因爲良禽擇木而棲,東郡士人迎陳虎入境,都並不奇怪。

袁譚眼中露出憂慮之色,道:“陳文昭實力如此強大,而且三弟如今又在幽州叛亂,孤並不能聚集所有兵馬,前來與陳文昭作戰。”

“兗州若失,後果不堪設想。”

陳旭現在聲威濃重,袁紹幾次與他交戰都落入下風,讓袁譚對陳旭忌憚無比。

許攸沉思半晌,道:“主公其實無需太過擔憂,只要我大軍抵達兗州以後,據城死守,關中軍雖強,又能奈我何?”

“更何況,兗州南部便是曹操領地,陳文昭如此興師動衆,料想曹孟德不會坐視不理。”

“若曹孟德領兵前來相助,則陳文昭不足爲懼。”

袁譚聞言,臉色這纔好看了許多,隨後就催促大軍往前疾行,想要儘快趕到兗州。

可是大軍尚且沒有抵達兗州,北方又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袁尚被天子冊封爲幽州牧,如今他佔據幽州乃是名正言順。

再加上,袁尚本身又是袁紹兒子,還得到了逢紀、審配的幫助,又說動烏桓人出兵相助,居然席捲了整個幽州。

沮授領兵前去平叛,卻因爲兵馬太少,又缺乏騎兵,居然被袁尚率領烏桓騎兵,接連大敗數場,只得率軍退守冀州北部。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袁譚失魂落魄,一臉不可置信,就連許攸都是心中震動。

他沒有想到,沮授居然會敗在了袁尚手中。

沒過多久,北方再次傳來戰報,報告了沮授兵敗的詳細消息。

哪怕袁尚說動烏桓人出兵相助,沮授仍舊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能,與袁尚僵持不下,根本沒有敗北。

甚至於,沮授還利用鞠義率領的先鋒營,在與烏桓騎兵交戰的過程中,打了幾場小勝仗。

可是袁尚卻以高官厚祿,引誘大將鞠義投誠,兩人裡應外合,這才使得沮授大敗。

“鞠義匹夫,賣主之輩,吾誓殺汝!”

本來袁譚與許攸等人都還奇怪,爲何沮授會被袁尚擊敗,但是聽說鞠義背叛的消息之後,都恍然大悟。

鞠義在袁氏將領之中,絕對是佼佼者,不過本身太過傲慢自大,這纔不爲衆人所喜。

袁譚執掌冀州以後,很多武將都得到了封賞,唯有鞠義被忽略了。

直到袁尚叛亂,袁譚要仰仗鞠義的時候,纔對其大加封賞,而後讓鞠義跟隨沮授,一同北上平叛。

只不過,鞠義對於袁譚早就失望無比,哪怕最終得到了封賞,鞠義在心中已經對袁譚產生了芥蒂。

審配知道鞠義的處境,在被先登營擊敗幾場以後,就向袁尚獻上引誘鞠義投誠之計。

這條計策果真奏效,也爲袁尚奪取整個幽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袁譚面帶驚恐之色,如果讓袁尚在幽州站穩跟腳,他肯定會得隴望蜀,再次揮兵南下攻打冀州。

更爲重要的是,陳旭正在攻打兗州,王延也對冀州虎視眈眈,袁譚如今腹背受敵,局勢對他相當不利。

將目光放在許攸身上,袁譚目露期盼之色,說道:“對於眼下局勢,先生可有計策教我。”

許攸眉頭緊緊皺起,最後只得無奈的說道:“主公只需要信任公與即可。”

許攸現在也沒有好的計策,只能寄希望在沮授身上,希望沮授能夠穩住北方局勢。

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42章 子午谷第733章 破寨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789章 屠城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33章 斬將第50章 東阿對第372章 勸降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114章 田豐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31章 遭遇第492章 野炊第206章 擒張遼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01章 封官第7章 獵虎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245章 大捷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960章 登岸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219章 白波軍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955章 鬥陣(上)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07章 託孤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600章 魯肅(上)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479章 回蒲阪第196章 靈帝崩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58章 法正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75章 逃脫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405章 軒轅關第738章 再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27章 始末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84章 決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08章 盜竊案第208章 絕路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923章 對策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135章 趙家村第580章 抉擇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6章 末路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43章 黃巾退兵第207章 於夫羅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221章 試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51章 凱旋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85章 內亂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14章 田豐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20章 孔明之策
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42章 子午谷第733章 破寨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789章 屠城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33章 斬將第50章 東阿對第372章 勸降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114章 田豐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231章 遭遇第492章 野炊第206章 擒張遼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01章 封官第7章 獵虎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245章 大捷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960章 登岸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219章 白波軍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955章 鬥陣(上)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07章 託孤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600章 魯肅(上)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479章 回蒲阪第196章 靈帝崩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58章 法正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75章 逃脫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405章 軒轅關第738章 再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27章 始末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84章 決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08章 盜竊案第208章 絕路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923章 對策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135章 趙家村第580章 抉擇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96章 末路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43章 黃巾退兵第207章 於夫羅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221章 試探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551章 凱旋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85章 內亂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14章 田豐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20章 孔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