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

夏曆六年三月末,正是孟春時節,也是春耕農忙的尾巴。

田信與關姬及親近之人一同在扈侯國踏青,江都方面的也完成了一年之計的大朝會,相關的公文不斷送到他這裡,干擾他的春遊興致。

經過一個冬天的南北交涉,以及內部重組,在這新的一年裡,過去的許多舉措都得以施行。

首先是司州擴大兼併了天水、隴西二郡;其次是夏州、嘉州的組建,最後是宣政司六部的組建。

新的司州有九個郡,目前河東郡、河南尹還控制在敵國。

這是一個東西狹長的版圖,爲了治理司州,朝廷取消了關中都督一職,遷廷尉卿李嚴爲司隸校尉,將李嚴踢出江都。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讓李嚴管着廷尉府,再讓廖立管着御史臺。否則這兩個機構合起來,足以血洗朝堂。

廷尉府、御史臺,這終究是職權十分接近的一個組合,一個檢舉,一個審判,就已讓江都朝堂裡的公卿如坐鍼氈,誰都有犯進去的可能。

這個恐怖組合,就差一個直接動手抓人的機構。

而很不巧,楊少府的少府衙署就有稽稅武裝……而稽稅,又在楊少府的職權範圍內。這三個機構若是合起來,御史臺檢舉稅務問題,楊少府抓人,李廷尉負責審判,簡直是砍頭抄家一條龍服務。

從後漢、亂世過來的朝中公卿,對稅務……還真有些陌生。

如果這三個機構組合起來發力,朝中公卿怎麼也能砍掉最少兩顆腦袋。不砍幾個公卿腦袋,那楊少府的稅法就很難貫徹到人心深處,難以讓世人警醒。

大將軍是個念舊情的人,察覺有這方面苗頭,立刻就將這個即將聚攏的組合拆散。

司隸校尉,在後漢時期就是與執金吾類似、相互配合的一個機構;可以直接破門抓人,先抓人審問,再補手續那種。是懸在朝官、貴戚頭頂的刀,不在朝官制衡範圍內的一口刀。

所以季漢立國以來,也就張飛配合諸葛亮留守益州時,短暫的兼領司隸校尉,掌握了這種殺人權。

張飛離開益州後,司隸校尉就再沒有設立過。

一個本該懸在江都百官頭頂的刀,就這麼轉移到司州來……怎麼看,也是很合理的。

司隸校尉,本就有捕盜、巡查地方官吏遵紀守法等等一系列事務的職權,相當於一個大號的州刺史。

司隸校尉與州刺史的關係,就如河南尹、京兆尹、江都尹與普通郡守、郡國相一樣的關係。

因此李嚴擔任的司隸校尉,有很重的司法權,卻無民政、軍事相關的權力。民政、軍事的權力,依舊屬於司州之內的各郡郡守、郡尉。

現在李嚴這裡的問題是,李嚴在江都有規模很大的酒坊、陶瓷坊,還在湘州經營了幾處小茶莊。李嚴奮鬥一輩子的產業,都在江都附近。

他交出了部曲軍隊,纔有了現在這樣規模的產業,幾乎是大漢三恪、趙公超以下最富裕的那個人。論家族財富,李嚴父子可以排在第六、第七。

其子李豐在南陽,他若來關中上任,這些產業一定會衰敗、受到挖角、衰敗。

如果遷移工匠到南陽、或關中來,也不是什麼好辦法。比如麥城造紙坊分爲幾處,都在造紙……可造紙的質量已經比不上麥城時期。

這是環境水土造成的材料差異,溫度、溼度都會影響工坊。

何況,太多的人眼饞李嚴的產業;如果李嚴遷走目前已經成熟、穩定的產業,那立刻就會新的陶瓷坊、酒坊頂上來,代替李家在江都貿易圈裡的地位。

大概等李嚴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到關中上任。

或許很多人眼裡,李嚴這輩子已經很賺了,就勢辭官,待在江都管理家中產業,豈不是很好。

可惜,李嚴若主動退出這場日益升級的漩渦,失去北府的庇護,他的產業立刻就會分崩離析。

終究出自寒門,鄉黨、族親裡連個相互幫襯的人都無。

可以說是父子兩個相依爲命,李嚴若爲了產業而辭職,那到頭來什麼都保不住,包括李豐的前程。

對李嚴如何做決定,田信並不是很擔心。

李嚴這裡最寶貴的不是酒坊、陶瓷坊,而是燒製瓷器時衍生的琉璃燒製技術。

令田信擔心的是楊少府……少府衙署養了那麼多稽稅的軍隊,這些軍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主動爲自己老丈人養的軍隊。

裁撤軍隊,是一件讓老丈人傷心、感到羞恥的事情。

少府衙署的設立,最少爲老丈人承擔了五千多人的‘工作崗位’,五千多人的軍費、日常消耗絕非一筆小數字。楊少府又是個相對清廉的人,不可能去貪污受賄,然後拿這筆錢幫他的老上司養兵。

所以楊少府一狠心,斷掉了皇室的絕多數開支項目;本該給皇帝的生活費,拿去給老丈人養了五千多的軍隊。

皇帝會怎麼想?哪怕知情,敢去問責、埋怨他的好仲父?

因此,楊少府與皇帝之間已經沒了緩和的餘地……偏偏楊少府又是一個相對謹慎的人,越是惶恐就……越盼着你死。

少府、廷尉府、御史臺之間本就有了聯合的趨勢,現在讓老丈人這麼給拆了,楊少府會怎麼想?

明明一個可以抖威風的機會就在眼前,做得好甚至可以青史留名;可偏偏剛把袖子挽起來,老丈人就把廷尉李嚴踹出去。

失去廷尉府的強力支持,少府衙署今後與地方郡縣官吏、豪強直接的糾紛,還怎麼處理?

給楊少府十個膽子也不敢跟老丈人齜牙瞪目,只能先忍了這口怨氣。

不敢給老丈人吹鬍子瞪眼睛,難道還收拾不了益州人?及徐州人,或別的什麼人?

那麼問題來了,楊少府會怎麼調節自己的內心平衡?

楊少府肯定會製造出一些麻煩,就看老丈人能不能壓得住。

而新設立的夏州、嘉州,還有交割給自己的涼州,都需要委任可靠之人前往接受。

首先是嘉州,治下有漢中、漢興、武都、陰平四郡,又是西府兵的駐地;爲了避免刺激益州方面,這裡設立嘉州刺史即可。

以姜良爲徵西將軍執政西府兵,再以嚴鍾爲徵西護軍兼嘉州刺史,徵西護軍這個職務可以安排射援。

射援是關隴大佬,如果連射援都不能很好的共存、共和、共治,那怎麼能讓其他先帝老臣相信自己?

所以要給射援一個機會,去當一個被架空的徵西護軍。

涼州也簡單,是邊陲重地,應以權重的州牧治理;不需要另行調派,留在天水的蘇則直接前往武威郡,擔任涼州牧即可。

而夏州,不需要設立什麼刺史、州牧,由宣政司的六部卿直接垂直管理郡縣即可。這裡,儼然就是田信自置的封國。

只是朝廷沒有做正式的認可……這不重要了。

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
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五百二十七章 典論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