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

“夏曆三年元月二十八日,因孫權兵敗江北,兵士流亡,江南吏民生怨。建業浮屠道勾連校事呂懿作亂,內外俱起,攻劫吏民,縱火焚燒宮室。是日大風,延燒數千家,宮室損毀。”

時值章武三年正月初,武當兵廟,虞世方盤坐在火炕,提筆的右手壓回腿下暖一暖,目光盯着面前小方矮桌正中的圓肚細頸冰裂紋墨綠瓷瓶,瓶口插着一枝盛開的紅梅,傾斜招展。

手暖後,他又捉筆書寫:“其相國張昭、都督潘俊、左將軍諸葛瑾各率僕僮平亂。上虞侯孫紹爲賊挾持,紹果決有父風,號令左右擊賊,呼喝不止,賊恐,誤殺紹。”

“權爲火燒,不能理政。遂以建昌侯慮爲太子,監國掌政。以相國張昭、都督潘濬、左大將軍諸葛瑾、右大將軍步騭錄尚書檯事。遷拜全琮衛將軍,丁奉武衛將軍。”

“孫慮掌政,以侍中、丹陽郡守諸葛恪爲使,請降。”

停筆,後面的事情暫時不方便記錄,虞世方檢查錯別字後,將這頁紙收入木匣裡儲放,以便今後歸納整理。

身在兵廟,卻時刻關注着江都政局變動。

燕王劉封兵敗身亡就引發了江都震動,隨後眨眼間又是吳軍大艦被一把火盡數焚燬,江北吳軍全線崩潰。

期間潘璋欲投魏,被馬忠所斬,所部男女五萬餘人安置於廣陵的事情……只是個小事情。

現在江東又傳來這種驚世駭俗的消息,江都的公卿們已無權決斷,太子劉禪、大將軍關羽也陷入爲難。

吳國投降的條件只有一個,由大漢三恪家族及漢宗室,各出一人組成使者團隊趕赴建業,將大漢太子妃孫大虎迎回江都。

作爲孫大虎意外流產的補充,孫小虎將作爲陪嫁,隨同進入漢家宮廷。

必須要有一個流淌孫家血液的皇子出生,這纔是江東投降的底線。

江東若降,於天下而言是大利大好之事。

虞世方卻也有自己的憂慮,下意識扭頭去南方。

橘林館,田信懶洋洋斜躺在溫暖火炕上,他左掖阿平閉着眼睛小口張着酣睡,兩個鼻孔如同筷子尖,圓圓的,粉撲撲臉蛋可愛極了。

關姬也回到這裡,同來的還有夏侯獻夫婦。

這對夫婦至今未孕,已經成了一起令許多人關切的事情,這回夫婦兩個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來橘林館。

田信醫術舉世無雙,妻子懷孕效率也羨煞旁人。

可把脈、看婦科病這種事情,田信哪裡能懂?

難道給唐公主一個名額,暫時強化體質,然後再撤除?

溫存一宿,關姬翻閱文牘,還不忘提醒:“阿信,難道就無一點辦法?”

“難,古人有同姓不婚之俗,蓋因血緣親近不利繁衍。”

田信語氣溫和,擔心吵醒阿平:“唐公主夫婦雖不同宗,但血緣貼近,有異旁人。”

心裡對這件事情並不在意,唐公主夫婦兩個幸福與否……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子嗣問題是人倫大事,如果稀裡糊塗治癒唐公主難孕之症,今後類似的事情必然踏破門檻。

到時候不幫,無法成功治癒,都是麻煩事兒。

還有諸葛亮,至今未有親子,說不好也會湊上來請自己診治……可自己不會啊。

見他眼神敷衍,關姬也只是輕嘆,可惜未能引發田信的惻隱之心。

或許過幾年,也有可能會找到其他醫師診治,也沒必要太過在意,反正唐公主夫婦兩個還年輕。

放下此事,她拿起幾卷竹簡到田信身側,遞出:“這是彈劾麥城漏稅之疏,以及徵調丹陽匠坊工匠奏議文書。”

因爲文字載體的原因,現在的奏表措辭凝練,除非隆重的奏疏,否則都是就事論事,言簡意賅。

田信拿起司金中郎將呂乂的‘奏覈實麥城織機漏稅事疏’副本:“以往織機,每臺數萬錢;麥城精工所造,市價十萬矣。據臣所見,章武二年麥城織機少在一萬兩千餘臺。十五稅一,應有稅款八千萬。追三年遺漏稅金,應在兩億。國家用度處處緊缺,宜使有司追查。”

奏疏、奏表、奏章、奏議,這是四種常見的向上級反映情況的格式,還有一種奏封。

封,故名意思,是最原始的隱秘奏摺,經手人員不得開啓、謄抄。

目前沒有密摺制度,除了奏封外,餘下四種上奏文章都會謄抄,將副本送到他這裡來。

他不在,則會把副本送到北府,由北府進行議論;針對每一個奏文,都會拿出一個應對辦法。

朝廷是否採用是朝廷的事情,北府要履行自身的知政權利、辦公義務。

而奏封這種東西,誰上奏封幾乎是明擺着的事情,沒有秘密彈劾別人的可能性。

也就是重要公文采用奏封,避免經手人員閱覽。

關姬在一側已經遞來毛筆,田信看一眼她行走不便的身體:“這種事情我來動手。”

“閒不住。”

關姬將沉睡的阿平抱到一邊,細心呵護,問:“春耕前,士衡公將要回江都議政。是否一併將事情了結,家中也要多個人手幫襯。”

“也好,龐巨師心思不在政務、軍務,他始終想着鹿門山基業。強留在身邊,算不得美事。”

田信握着筆,盯着呂乂的奏疏副本,又說:“我有意徵陸延做主簿。”

關姬不言語,田信的主簿,掌握機密,能幹是一回事,更要親近、信賴。

出身越近越好,履歷越簡單越好,最好人際關係也簡單一些。

實在沒有合適人選,寧肯從軍中推選。

也只是告知關姬知曉,迎娶龐飛燕做小妻,如果再留龐宏做主簿,那內外都有龐家的人,會給關姬形成一些困擾。

細細審視眼前這份刺眼的奏疏,田信心中平靜。

如果孫權真的認命,低頭服軟,準備投降……那麼自己今後工作重點就是處理這些奏表。

處理奏表,纔是那些人的特長,是自己不擅長的。

跟那些人坐在一起比較治政手段,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

何況,智慧這種東西朝夕相處就能散播、傳承。

自己擁有的智慧,連自己都無法具體衡量、評估;所以真的沒道理跟一幫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相處的越長,這幫人佔走的便宜就越大。

智慧是知識的結晶,這是自己獨有的。

而那些人工於文字,處理政務更多靠的是經驗……自己也缺經驗,可不是迫切需求經驗,自己也能慢慢積累經驗,沒必要去學習他們的經驗。

一來二去欠個人情,還的時候又是個大問題。

要遠離、警惕職業官僚,防止自己被同化。

田信思索間,捉筆書寫,做出處理:“麥城織機販運售賣於南陽、鄧國,此助農興業之舉,二郡鼓勵農商,皆已免除商稅、關稅。”

隨後又另起一行,囑咐自己的主簿龐宏,書寫:“巨師,錢幣乃貨物流通之根本,亦國家體面威儀所在。我聞直百錢含銅日減,爲士民所詬,誠非所宜,正該整頓。行文有司,使之更正過失。”

荊州司金中郎將如何?難道北府的金曹還管不了你?

然後又看到議郎譙周的‘奏議請徵丹陽邑良匠’:“丹陽匠坊工藝精湛,爲朝野共知。今國賊日盛,吏士夙夜興嘆,所恨器械不充也。宜徵良匠,大造器械以資軍用。”

田信不做停頓:“爲助益農事壯大國力,餘用心良苦,纔有農具匠坊。丹陽匠師擅長農具,使治軍械,豈不捨本逐末?聞君家有神驢,合該爲國配種。又聞各家有精擅織錦者,誠宜徵爲國家所用,使刺繡旗幡,豈不美哉?”

不能因爲自己有錢,有太多資產,就想着吃自己的。

私有財產這條火線就在這裡,你們敢動,那我也敢動,看誰扛不住。

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章 衛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四百章 衛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
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章 衛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六百七十二章 還剩三個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九十五章 借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四百章 衛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