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

江都,北宮蘭臺。

關羽閱覽今年需要入閣儲放的文檔目錄,這類文檔一經選錄就會永遠存在於蘭臺中,除非發生人力不可抗拒的災難。

漢室所藏的先秦文檔在王莽之亂中損失一部分,這次天下大亂,雖經過補救,但還是遺失了許多。

其實,因爲今文經、古文經的長期爭鬥,讓各方大儒對古墓考古十分的積極。

任何古墓的文獻出土,都會引發兩漢大儒的興趣,六七十歲的大儒爲了考古而高興的奔波,實屬正常。

不提古文獻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重大利益,光是考古本身獲取知識就很吸引人。

直至漢末,荀爽等老一輩大儒、名士,依舊熱衷於考古。

至於各路諸侯大規模有組織挖墳取金時,已經沒人在意一同出土的文獻……

如今天下將定,收集各種零散的古文獻已經成了蘭臺、東觀兩座圖書機構的職能、責任。

都是圖書館,可現在的蘭臺、東觀職能上已經發生詳細的劃分,蘭臺重在收藏以及保護各種古文獻竹簡,如何辨認、解讀,就是歷代蘭臺御史、博士們的職責。

而東觀則是一座成型的圖書館,裡面的文檔都是完整的文檔,或者相對完整的文檔。

因田信推廣簡體字的原因,這種勢不可擋的形勢面前,東觀存書有原文抄本、隸書抄本、簡體楷書抄本三種,以保證圖書內容不會被人爲篡改。

現在關羽閱讀的也僅僅是蘭臺需要收藏、保護的古文獻目錄,許多竹簡是零散狀態,需要辨認、重編、解讀。但也有許多因爲戰爭而遺失、流傳的個人筆記、日記。

這類筆記經過蘭臺認可,原件會收藏到蘭臺進行保護,三種手抄本則會儲放在東觀,以供君臣借閱。

關羽來蘭臺,就是找這類主人遺失的筆記進行閱讀,以切實瞭解天下各地,各個階層遭遇的具體狀況。

當然了,因爲筆記主人的經歷、性格、立場不同,所以筆記裡往往有很多冒犯的字眼,但這裡是蘭臺,不需要自己騙自己,照常收錄即可。只是原文謄抄到東觀的手抄本,會用一些別字、近義詞來代替敏感字眼。

關羽不僅僅是自己來看,隨他而來的宋公國史官也會在蘭臺謄抄副本,以增加宋公室的學術底蘊。

而優良紙張的出現,讓文化的傳播更爲效率,且低成本。

蘭臺裡,還收藏着許多田信的繳獲,比如徐晃貼身攜帶的隨軍記錄,也有張遼的。這些記錄載體是竹簡,所以只有近年的筆錄,太過久遠的記錄要麼有目的的銷燬,要麼重新總結經驗後留作家傳。

還有許多魏軍將領與曹操的書信聯繫的帛書,主要是曹操發給各將的帛書,被這些曹魏元老將軍貼身攜帶。

與往日一樣,關羽親自打開箱子,拿起這些曹操帛書、徐晃、張遼的筆記、家書,驅蟲的樟腦丸散發着獨特氣味。

關羽緬懷不已,並不閱覽原件,只是來看看他們,隨後就裝箱封好。

田信對各種寶石缺乏興趣,喜歡收集琥珀、松脂,關羽也存了許多松脂,準備用在自己的陵墓裡。

按着現在三恪家族的功勳、影響力,已經三恪位在諸侯王之上的明確地位,亭侯以上死亡稱之爲薨,三恪可以用薨,也能用駕崩來描述。在禮儀和拳頭的雙重因素影響下,三恪薨後追封爲王幾乎可是視爲定律。

王爵之禮下葬,那自然是下葬在陵墓中,陵是一種很大的墳。

關羽顯然不想帶一些金銀俗物下葬,一方面派人雕刻石箱,一方面收集文籍進行謄抄,還有儲備的松脂,分明是想趕在田信前面製作一封留給子孫的大禮物。

等關羽走出蘭臺時,已到傍晚。

黃權在朱雀門一側等候,關羽車駕停下,黃權受邀欣然登車。

車內,黃權主動開口,解釋說:“大將軍,我等集議,皆以爲魏人大破鮮卑,於幽嚴之間無人敢敵。今漢之強,不能跨海擊遼東,不足以令公孫氏畏服。而魏之刀斧,與公孫氏之間唯有遼隧,遼隧雖險要,若冬季遼澤冰封,遼隧又有何用?”

現在的遼水流量、流經範圍也大,從未馴服過,所以遼河口一帶是巨大的沼澤爛地。

而遼隧,就是這片沼澤爛地的通道,是幽燕之地與遼東的唯一適合大部隊行軍的道路,十分重要。

“因故,大司馬爲公孫氏請封之事,恕我等不能通過。”

黃權回答時頭垂下,不與關羽對視,顯然是拒絕繼續討論,堅定了這個態度。

關羽沉吟,思索詢問:“請封公爵確係大事,不該唐突貿然而行。那表封遼州牧、徵夷大將軍一事可有看法?”

“回大將軍,朝廷恩威難加遼東公孫氏分毫,公孫氏於朝廷又無寸功,若遣朝中棟樑持重金厚禮渡渤海敕封,我恐事變於彼,我悔之無用。”

到目前爲止,公孫氏還是曹魏的遼東郡守,實質控制遼東五郡,代表中樞向高句麗、朝鮮三韓收取稅租。

根據各方面推算,公孫氏最少能動員五萬左右的軍隊,其中甲兵最少也在一萬,是一股重要的牽制力量。

可尚書檯駁回了張飛的請封,張飛的請封和令公孫氏從屬的策略已經過朝中公卿的朝議,按過去經驗、程序來看,尚書檯這裡應該能順利通過。

何況,尚書令、尚書左右僕射都是會參加、旁聽公卿朝議的,當時沒有表達出異議,怎麼事情到了尚書檯,就給統統否決了?

因此,問題沒有出在尚書令、尚書左右僕射三人身上,應該出在別的地方。

關羽大概明瞭,這是田信突然翻越武關道,出現在南陽,正向江都移動引發的失控。

雖不在意料之中,但也不算太過意外。

車內無第三人,關羽詢問:“可是兵部尚書鄧芝封駁,拒不簽字?”

“大將軍,此係尚書檯內事,焉能歸責於一人?”

黃權擡起頭看關羽,神情真切:“大將軍持國當穩,不做,自是無錯。若因遼東之事引來朝野誹議,朝局豈不趨於被動?”

“再者此一時彼一時,大司馬錶封遼東時,魏國正受糧荒,國勢頹敗人心離散。今魏國大破鮮卑,正是其士民歡欣鼓舞之際。休說區區公孫氏,就是我軍,也要謹慎提防,不敢大意。”

說着起身長拜:“還請大將軍三思。”

關羽只是靜靜看着黃權表態,這是在教自己怎麼執宰朝綱?

悶悶吐出一個字:“可。”

第十八章 先登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
第十八章 先登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七百三十一章 挑撥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章 登基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