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

洛陽,曹丕身體狀況漸漸恢復,特別是得知田信一金印砸死孫權後,整個人身心俱爽。

孫權就是前車之鑑,偌大的魏國,那麼多功臣,還有幾個敢主張投降?

對待孫權都如此苛刻,那篡漢的元勳、舊臣們,肯定會遭受更爲苛刻的對待。

出於健身、培養軍吏的目的,曹丕持續在顯陽苑舉行狩獵。

然而北方的氣候反應比南方來的更直接,關中吳質、河北司馬懿都有氣候相關的奏報。

涼州惡劣的氣候變化,引發了河西諸胡的叛亂,雖然被吳質平息,這場戰爭中重新鍛鍊了魏軍的野戰部隊,也繳獲了海量的牛羊馬匹,如同霍去病、衛青打仗一樣,河西之戰爲大魏農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畜力。

這種打仗還有巨大戰爭紅利的事情本就稀少,十分難得。

一樣的問題,氣候惡劣引發河西諸胡叛亂;現在這個問題也出現在鮮卑,去年鮮卑就遭災,可地域廣袤,鮮卑大部有一定抵抗能力。

今年如果繼續大旱,那麼鮮卑部族抵受不住,要麼爆發內戰,用敵對部族的血肉來彌補自身;再要麼效仿河西諸胡,組成聯軍,跟魏軍廝殺,汲取河北的血肉。

不管鮮卑各大部是內戰解決災荒問題,還是締結盟約一起掠奪、反攻魏國……都意味着戰爭。

絕對不能坐視鮮卑各大部進行兼併戰爭,不管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必須阻止鮮卑大部完成統一。

所以河北方面的邊塞戰爭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除非氣候大變,讓邊塞降雨充沛,緩解草原乾旱問題。

曹丕、曹叡父子與門下省諸人在林間歇息,討論這些事情。

河北戰爭要早作相關戰備,魏國輸不起,如果河北被打爛,關中戰場自己就崩了。

魏軍在漢軍面前連戰連敗,這無疑會鼓勵鮮卑,讓鮮卑大部以爲有機可乘。

或許鮮卑大部也在猶豫,但魏國真的不做相關戰備,給了鮮卑大部僥倖心理……這纔是最糟糕的。

河北的戰備工作由司馬懿負責,這不需要操心太多。

可就怕漢軍乘火打劫,派兵侵擾黃河防線。這也是需要守備的,需要討論、研究的是……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穩住防線,又能最大化節約物力。

侍中劉曄表態:“此生死存亡之際,當全力以赴,不可留有絲毫僥倖。”

同坐的裴潛反對:“河北休養十年,如全力備戰,未戰而民疲,勢難持久。應用力三分於邊塞,三分於平原,四分留守以作接應。”

辛毗也持反對意見:“陛下,我黃河有水師大艦。佈於延津,觀敵舉動,必有奇效。”

田信、馬超第一次出宛口時,就讓魏軍意識到河北的危機。

當時已經有了放棄中原、中原被打爛的決心……關羽襄樊戰役取得大捷時,魏人就有了相關的備案。

在田信北出宛口時,魏國就開始着手修建新的造船基地,以方便黃河運輸,以及封鎖。

現在有兩個造船基地,一個在洛陽、河內之間的小平津、孟津,專司戰船製造;另一個由河東郡守趙儼負責,專司運船製造。

兩處造船基地分工明確,現在漢軍兼併吳軍後,依舊沒有成規模的戰艦,長江流域的戰艦也很難轉運到黃河一線來。

所以目前造船方面呈現戰略優勢,如果今後運用得當,自能擋住漢軍強攻。

就因數量不多的戰艦,自延津下游開始的河段,已經被魏軍水師封鎖,真正的封鎖。

漢軍也無意進行無意義消耗,在南岸沒有駐軍,只在近岸地區修築烽火臺,進行警戒。

曹丕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誰也不清楚盛夏時旱情能達到什麼地步,這場旱情決定了鮮卑部族的應對措施;鮮卑這裡產生內戰、聯盟相關的決議後,纔會爆發邊塞戰爭。

邊塞戰爭爆發,河北魏軍纔會陷入戰略南北難以兼顧的窘迫地步;到了這個時候,中原漢軍纔有侵擾河北的戰機。

因此,這是防範於未然的一場戰略討論,不必急於拿出應對策略。

大概六月前後,各地旱情症狀彙總分析後,再拿主意不遲。

這場會議不了了之,當夜輪到劉曄當值,曹丕又詢問此事。

劉曄回答:“今歲若旱,中原四州哪能無災?漢軍新得中原,急於安撫士民恢復生產,實無力侵擾河北。”

這可跟白天的回答不同,彷彿出自兩張口。

曹丕問:“卿何故反口?”

“陛下,廟堂之議,必爲敵所偵。”

劉曄恭謹回答:“今大河阻斷南北,漢軍實難偵查我軍虛實,亦難知邊塞風雲。臣以爲,當故布疑雲,虛張聲勢,使漢不敢輕舉妄動,我軍自能從容平定邊塞動盪。”

曹丕理解了,估計明天繼續當衆詢問這個問題,劉曄會繼續提倡全力以赴。

要騙過敵人,首先要騙過自己。

從漢軍消化江東這個戰果來看,今年漢軍也沒有大規模侵擾河北的物資儲備。

等到了明年,己方擁有更多的戰艦,自能阻斷各處渡口。

黃河河面不寬,只要佔據上游,那水戰時就佔盡優勢。

關中在手,那黃河上游就始終握在己方手裡。

漢軍即便在鉅野澤一帶製造戰艦,或者從南方向北方運輸戰艦……只要進入黃河流域,必然在魏軍水師的下游,只要敢進入黃河流域,就要面對魏軍水師的圍攻、衝擊。

只要熬到劉備老死,漢軍也會採取休養生息的策略;己方保住雍涼、幽並,能源源不絕獲取戰馬,培養騎兵。

等河北新一代人成長起來,就有力量反攻中原。

中原大地,待鐵騎踐踏之時,關東四州士族怎麼改投漢軍的,到時候又將改投回大魏陣營。

關中形勝之地、戰艦、黃河天險、河北富饒、邊塞戰馬……甚至效仿吳質吞併南匈奴、河西諸胡,主動對外掠奪東胡、鮮卑人口、牲畜,增加己方的戰爭動員力。

不能只考慮漢軍,還要想辦法從周圍鄰居那裡攝取資源。不然一門心思跟漢軍對壘,總有被漢軍耗死的一天。

田信開發嶺南,諸葛亮開發南中,都是出於同樣的目標。

整個諸夏之地,提供的人力、物力已無法保證今後的戰爭烈度。

漢軍向南開拓,削弱蠻夷,汲取人力、物力用於戰爭;那己方也不能坐以待斃,也要積極動員起來,儘可能的把夷狄精壯人口拉過來,投放到前線。

因此,必須給與司馬懿更大的權力。

現在也只有河北周圍有許多可供掠奪的遊牧部族,還有一個公孫燕國。

你有南蠻漢僮,我有北狄魏僕。

這場戰爭,還有的打。

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七百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章 孟達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七章 夷營督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
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七百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六百零二章 番號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四章 孟達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七章 夷營督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四十章 信口開河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