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遼東(二)

要說這世家之族,便如何不濟,也總是會出幾個出類拔萃的。這公孫度今已年屆五十,其二子俱皆平庸。然其孫輩終是出了個人物。卻是那公孫康幼子,喚作公孫淵,年方十五,極有武勇,力能舉千斤,且聰慧非常,有過目不忘之能,九歲便能頌詩經。公孫度頗是喜愛這個孫兒,稱爲家中之千里駒,雖未及冠,卻早早賜下了字,叫做“文懿”,自是贊其多才之意,自幼將其帶在身邊。

公孫淵得祖父寵愛,漸漸便有些跋扈,眼中少有人物。當日聽的漢軍來犯,父親公孫康,兄長公孫晃俱被漢軍所害,心下恨之。便磨着公孫度一起來看,一來欲要沙場建功,揚名立萬;二來便是要報殺父害兄之仇。這晚公孫度前往劫營,本要跟去,公孫度卻是不允,只將他留在大營駐守。此時正自心癢難捱,卻聞聽漢營早有準備,祖父被困。當下大急,也不點兵,便是喚了八百親衛,徑自來救公孫度。

到得營前,大喝一聲,舞槍躍馬,直突而進。那杆槍如黑龍橫空,似蟒蛇亂噬。胯下青驄馬長嘶連連,疾如電閃,當真是槍急馬快。衆漢軍抵擋不住,紛紛躲避。後面八百親衛眼見少主勇猛,俱皆振奮,各挺兵器,隨之殺入。只片刻間,殺至公孫度身邊。公孫淵大喝道“祖父勿慌,且隨孫兒來”言罷,即舞槍向外衝突。所到之處。血花頻閃,莫能擋之。

甘寧遠在後面,正自暗喜,卻突見一青袍小將,挺槍殺入。往來奔突之間,竟無一合之衆,所過之地,漢軍死傷慘重。不由大怒。綽刀縱馬。鈴鐺急響聲中。便要來戰公孫淵。只是尚未及前。那公孫淵已是救得祖父,遠遠去了。甘寧縱聲長喝道“那闖營小將,可留姓名”公孫淵遠遠回道“某乃遼東公孫淵是也。”語音落下,已自去地遠了。

甘寧嘆息,遂歸攏士卒,安下營寨。回的大帳內暗思。若要破公孫度,便當先斬了這公孫淵。於燈下細細思之,定下一條計策。

公孫度得了公孫淵相救,回到營中,大是驚懼。隨其襲營五千士卒,幾乎盡沒。想起漢軍精銳,不敢再戰。只令嚴守大寨。並不出戰。公孫淵卻是少年輕狂。今夜一戰,威風八面。只覺漢軍不過如此。聽了祖父將令,頗是不以爲然。公孫度向來寵溺這個孫兒,也不責怪,只是好言勸慰。公孫淵勉強應了,卻是每日帶着親衛,於營外閒逛。只盼遇着個漢將,斬頭報功,也好讓祖父曉得自家的手段。這日正自閒的難受,接的來報,漢將領了幾百騎正於河邊操演。公孫淵聞聽大喜,忙自上馬,徑來察看,遠遠看去,果見一個大漢,正指揮着衆人往復奔來,其地離漢營卻是不近。那大漢一身裝束,顯見正是漢軍主將。公孫淵大喜,回身點起八百親衛,便要來捉甘寧。

手下兵卒忙去稟知公孫度。公孫度大吃一驚,不敢怠慢,即刻點起一萬士卒隨後接應,營中只留五千兵士守着。緊趕慢趕,方始追上公孫淵,二人合在一處。公孫淵唯恐祖父責怪,便先說了狀況,公孫度聽了,縱目看去,果見甘寧領着幾百騎正自操演,心下也是疑惑,便叫大軍慢慢前移,欲觀甘寧反應。

甘寧這邊衆軍眼見遼東大軍壓上,盡皆駭然,面上均有懼色。甘寧卻是告誡道“敵雖衆,然不知吾虛實,當及其未定之時,迅發雷霆以擊之,賊必散矣。諸君皆壯士,亦當奮發,隨吾殺賊,以彰吾海軍威名”衆人盡皆振奮,不復驚懼。正所謂將有決死之心,士無懼死之意,此之然也。

甘寧眼見衆軍奮發,心中大喜。與衆人微微頷首,已是撥轉馬首,大喝一聲,已是當先縱馬直入遼東軍陣。銅鈴急振聲中,甘寧手中大刀舞的如同風車一般,劈波斬浪般已是殺至公孫淵身前。

公孫淵正自與祖父觀看,如何料得對方只幾百人,便敢來衝擊自家大陣。未及防備,甘寧悍勇,已是殺至眼前。眼見雪亮的刀光耀眼,直奔自己脖頸斬來,大驚之下,慌忙應戰。只是事發突然,心神已是爲之而奪,勉強抵擋幾招,便聞聽甘寧大喝一聲,如同半空打一個霹靂,刀光急閃間,已是刺公孫淵於馬下。可憐公孫淵只因一時貪功,一身本事尚未及施展,便身死於此。

事發突然,遼東衆軍竟是尚未回過神來,公孫淵已被斬落。公孫度大張着嘴,滿面難以置信之色,甘寧卻並不稍待,催馬擎刀便向他衝至。

公孫度眼見刀光閃亮,方纔反應過來,肝膽俱裂之下,撥馬便走。甘寧哪容他逃脫,將刀依住,策馬橫弓,一箭射出。那箭去似流星趕月,勢若電光石火,“噗”的一聲,正中公孫度後心。公孫度大叫一聲,已是倒撞下馬,衆遼東軍卒剛欲上前,但見主將落馬,頓時大譁,旋而踹亂,爭相潰逃。

甘寧把刀一揮,乘勢驅兵於後追殺。傳令兵放起傳訊火炮,一時間,四野喊殺聲遽然而起,無數漢軍自四周冒出,刀槍並舉,趕殺敗軍。遼東一萬大軍,直被殺地屍橫遍野,血流千里。茫茫蒼山之下,到處一片悽鳴哀號之聲,空馬悲嘶之音。

蒼山一戰,甘寧因機制變,因形用權,利用敵軍不知其虛實地心理,趁其未定而突發攻擊,一舉擊潰遼東萬餘大軍,斬首七千餘。公孫家最後兩人亦是喪於其手。消息傳出,遼東震動,甘寧之名威震北地。

甘寧即斬了公孫祖孫,其軍大敗,留守大營地五千軍卒俱皆歸降。甘寧使人挑了公孫祖孫地首級,領大軍直趨襄平城下與莫邪南北兩面,已是將襄平城團團圍住。

城內柳毅於家中聞聽公孫度被殺,放聲大哭,向南遙拜。隨後於家中自刎殉主,聞者無不落淚。陽儀聽的公孫度已死,已是頹然若喪,眼見城內只餘半數士卒,難以抵擋。且主家已亡,再守也是多餘,遂使人開城納降。

自己卻跑至城頭,跳城而死。死前打開發轡,以發掩面,以示無顏之意。甘寧入得城來,聞聽二人之事,已是嗟嘆不已。吩咐人尋得二人屍首,厚加安葬,以示敬重。

遼東諸地即平,甘寧使人出榜安民,點檢府庫。將所有之事,細細寫了戰報,命人送往柳城,報於柳飛知道,請柳飛急速安置人手接管遼東。

柳飛說至此,衆將方始恍然。思及柳飛手中竟還有如此一支龐大的水上軍力,不由均是暗暗咋舌,暗道這位隱神谷主佈局之秘,所謀之深,實是讓人駭然。自己天幸未與之爲敵,否則恐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柳飛卻未知曉這班人的心思,既是遼東諸地皆平,便當安排人手接管。那遼東之地不比柳城這裡,半數以上皆爲漢人所居,於這人口一事上,卻是大爲省事。此時幽州之地,除了上谷郡、代郡、涿郡、漁陽郡外,其餘已是盡皆在張合大軍控下。

柳飛便令張合權知幽州之守,總攬北地軍務大事,以禰衡爲錄事參軍,謀劃攻取、內政諸事。以張燕、難樓爲將軍,田疇爲行軍司馬。調高覽領兵五萬,往遼東郡襄平鎮守,便令李波暫攝沿海三郡之事。囑其更練新軍,迫降高句麗,將幾地民衆遷往內地,擇其精壯以充軍伍。令甘寧等自於遼東郡東否駐紮,多加操演,休要放鬆。南北之地的物資交流便由其負責。

柳飛將諸般事務安置完畢,始算鬆了口氣,這般麻煩卻是再也不想招了。將一應事務俱皆交給張合和禰衡二人,自去安排北地攻略、內政諸般事務。於當日大開宴席,宴請諸將,盡歡而散。

第二日,便要起身離去,衆人皆來相送,柳飛又切切囑咐,早早將東北之事完結,操演士卒。天下一統之日已是不遠,當聽令而動,莫要耽誤。衆人自是唯唯而應。這才與衆人一一告別,自喚來金翅,徑往西涼而去。那難樓見了柳飛竟然御使金翅大鵬鳥,又是直接跪倒,口中喃喃唸叨,恭送天神離去。衆人早聞聽其中故事,俱是暗暗偷笑不已。

柳飛自來遼東,前後已是過了將近三月之久,終是幫張合等人將東北局勢打開,心中大是安定。他當日之佈局,兩步關鍵之棋,就是南北兩大勢力。一個是南方地江東,一處便是這北方的東北。至於張遼高順以及徐晃樊綢處,一來本就是要將後世中華之地拿回,二來卻是唯恐東北之事,難以順利完成,而做的後備手段,一俟東北有變,自可從這兩處培養起騎兵,用以中原爭戰。他自後世而來,自是知曉,這個時代,控鉉之士意味着什麼,故此,才如此重視。此番大功告成,心下極是快慰。

金翅飛騰於高空之上,柳飛心緒亦是起伏不定,離開中原這麼久,實是不知各地究是有什麼變化,曹操滅了袁紹沒?馬超起兵了嗎?諸葛亮遠征南蠻又如何了?世事多變幻,正不知走向何方……

推薦起點知名大神,篷車好友三癡的《皇家娛樂指南》,絕對的恢宏鉅作。其人文筆和名聲,蜚聲於起點書壇,質量絕對保證,相信會帶給大家無窮的快樂。

第246章 女將第163章 敘說(一)第170章 相見第16章 赴宴第287章 潛入第316章 鬼徒第386章 條件第115章 冤案第391章 海上第147章 計議第47章 相邀第44章 再亂第266章 遼東(二)第192章 海上第255章 練兵第381章 陰謀第365章 登基第128章 警訊第65章 書法第89章 長安第90章 謀董第182章 徵西第328章 機關第74章 救曹第12章 心動第205章 難題第221章 又見第166章 雙嬌第311章 隱情第281章 山谷第108章 教誨第217章 論交第349章 顯殺第170章 相見第32章 聞警第103章 暫別第44章 再亂第156章 叛亂第134章 終失第76章 汜水第236章 歸家第338章 木魈第371章 鏖戰第390章 躡蹤第211章 難爲(二)第276章 稱王第283章 烏龍第358章 詐降第5章 名傳第8章 制器第182章 徵西第254章 選兵第380章 魏亡第334章 驚怖第324章 屠熊第265章 遼東(一)第115章 冤案第98章 誅殺第341章 銅雀第344章 歸天第345章 篡漢第138章 北地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33章 迎敵第250章 奸人第388章 平定第100章 撫慰第47章 相邀第89章 長安第112章 盟約第324章 屠熊第85章 磐河第78章 虎牢第343章 鬼拘第308章 滅靈第262章 覆沒第399章 神戰第3章 功成第226章 歸漢第247章 收蜀第51章 宛城第25章 怪病第121章 捉鬼第62章 大亂第171章 互算第297章 友情第180章 神威第185章 追憶第75章 風起第45章 庭議第113章 對歌第328章 機關第71章 比鬥(二)第32章 聞警第375章 河間第76章 汜水第376章 遇鬼第261章 聚殲(二)第92章 怒駁第20章 亂起
第246章 女將第163章 敘說(一)第170章 相見第16章 赴宴第287章 潛入第316章 鬼徒第386章 條件第115章 冤案第391章 海上第147章 計議第47章 相邀第44章 再亂第266章 遼東(二)第192章 海上第255章 練兵第381章 陰謀第365章 登基第128章 警訊第65章 書法第89章 長安第90章 謀董第182章 徵西第328章 機關第74章 救曹第12章 心動第205章 難題第221章 又見第166章 雙嬌第311章 隱情第281章 山谷第108章 教誨第217章 論交第349章 顯殺第170章 相見第32章 聞警第103章 暫別第44章 再亂第156章 叛亂第134章 終失第76章 汜水第236章 歸家第338章 木魈第371章 鏖戰第390章 躡蹤第211章 難爲(二)第276章 稱王第283章 烏龍第358章 詐降第5章 名傳第8章 制器第182章 徵西第254章 選兵第380章 魏亡第334章 驚怖第324章 屠熊第265章 遼東(一)第115章 冤案第98章 誅殺第341章 銅雀第344章 歸天第345章 篡漢第138章 北地第一百一十九 掌戰事第33章 迎敵第250章 奸人第388章 平定第100章 撫慰第47章 相邀第89章 長安第112章 盟約第324章 屠熊第85章 磐河第78章 虎牢第343章 鬼拘第308章 滅靈第262章 覆沒第399章 神戰第3章 功成第226章 歸漢第247章 收蜀第51章 宛城第25章 怪病第121章 捉鬼第62章 大亂第171章 互算第297章 友情第180章 神威第185章 追憶第75章 風起第45章 庭議第113章 對歌第328章 機關第71章 比鬥(二)第32章 聞警第375章 河間第76章 汜水第376章 遇鬼第261章 聚殲(二)第92章 怒駁第20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