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

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

“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恰,則四夷可使如一家。”----------唐太宗李世民

話說呼延元海騎着劉豹的戰馬,在戰場上左衝右突,尋不見陳龍身影,忽見一員青龍小將胯下棗紅馬,手持亮銀槍,一招一式盡顯武藝高強,在亂軍中如入無人之境。元海大錘一振,打馬飛一般直奔過去,一錘將廖化震飛數丈之外,倒地昏迷不醒。

呼延元海舉錘就砸,眼看廖元儉腦殼就要紅白四濺,旁邊的晨霧中忽然突出一匹快馬,馬速如同風雨雷電,瞬間就到了呼延元海馬前,一槍正中呼延元海左手的軋油錘。

黑暗中立刻亮起無比耀眼的銀色光弧,光弧如同驕陽初升,照亮整個百丈的範圍,緊接着空氣中噼啪一聲爆響,呼延元海連人帶馬猛地向後飛了出去,兩柄巨錘隨之飛上半空,霧濛濛的空氣中立刻灑滿了焦糊的味道。

劉豹早搶了一匹戰馬,跟在兒子身後,親眼目睹兒子巨熊一般的身影被銀光裹住,銀光中出現一架黑色的骨骼,似乎是兒子被銀光炸成了黑色的肉排。爆響過後,銀光終於落下,劉豹睜目如盲,等視力恢復,卻見一人威武如天神,黑白分明的大眼正瞪着自己,手中鋼槍壓在呼延元海胸膛,似乎在等自己表明態度,正是剛纔消失不見的青龍之主陳龍。

劉豹最喜歡這個兒子,又被剛纔的異象震懾,眼見兒子生死不知,意志終於崩潰,噗通一聲從馬上栽了下來,手中鋼刀飛出老遠。須臾緩緩爬起,竟爬行了數丈之遠,最後跪在了陳龍面前,口稱:“將軍真神將也。吾等凡塵冒犯天神,今日合當有此報。乞將軍垂憐,歸還我兒屍身,若不允,願與吾兒同死同穴。”聲音哀傷低沉,神情彷彿蒼老了幾歲,竟是令人心中惻隱。

陳龍聞聽哀聲,忽然想起愛妻蔡琰,畢竟劉豹對蔡琰還算是不錯,不由心中一軟,刷的抽回了鋼槍。劉豹忙跪爬到呼延元海面前,見兒子滿面焦糊,嘴泛白沫,不知被施了什麼妖法,連忙按住他胸口,感到還有心跳,忙擡頭道:“將軍在上,吾兒無禮,冒犯虎威,本應身死族滅。然上天有好生之德,若得將軍垂憐,懇請施仙術救下吾兒性命。若將軍不嫌匈奴人粗鄙,吾願爲將軍執鞭墜鐙,以報將軍厚德。”陳龍聽的心中一動,若能收服劉豹的匈奴騎兵,使他歸附漢化,將來五胡亂華,就算是少了其中一胡。

後世唐朝對邊境的政策無疑是歷朝歷代中最成功的,唐太宗李世民主張對待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恰,則四夷可使如一家。”後來,強大的吐蕃之主松贊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成就了一段佳話。盛唐時期,邊疆地區的部落民族在一定程度上被一種複雜的契約和協定體系帶上了中國的政治軌道,通過這一體系,他們被納入一種間接統治的制度中,在這一制度下,他們的酋長受到唐朝政府“羈縻”制的任命,被賜予封號、官爵、品級和俸祿,根據民族習慣來統治他們的人民。

這種賜予他們中國封號的等級制度,是在用中國的官制對的部落組織結構的正式認定。它能穩定地持續下去,不論是對那些部落酋長還是對唐朝政府說來,同樣都是一種既得利益。這些部落酋長們還不時被賜予新的封號,並得到禮物和錢財以確保他們繼續效忠,大家都感覺到了唐太宗口中的平等。

中國史學家傳統上經常把匈奴、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等描述爲闖入中國領土的“外人”。然而,這實在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北方從來就不存在一條連續不斷的防禦線或經過劃定的邊界,倒是有一串設防的邊疆州和縣,戰略要地築有少量要塞,一些屯田、軍馬場、烽火臺和警戒哨所散佈在各處。這是一個縱深防禦體系,其中堅力量由幷州、幽州、冀州、金城、天水、張掖等地強大的藩鎮軍隊所組成。說到底,要想根本解決問題,還是要解決邊疆地區饑荒和靠天吃飯的問題,才能讓強大的遊牧民族不再總想着深入中原劫掠。

這些道理說來話長,不過當時在陳龍腦中只是一瞬。陳龍的光腦裡有的是歷史知識,眼珠一轉已經有了決定。長槍揮了一個銀輪,陳龍傲然對劉豹道:“吾取汝等頭顱,不過是探囊取物耳。適才銀光仙技,名曰“電光石火”,不過乃是吾仙師末技也。若是吾施展絕技,元海早化爲飛灰矣。”

劉豹剛纔親眼見到“電光石火”絕技,早已心膽俱喪,聽說還是陳龍的末技,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只好唯唯諾諾點頭。陳龍繼續道:“元海傷勢頗爲沉重,汝若要救他,只好將他留在我這裡。吾自會將他留在身邊醫治調養,過個三五年也許會有機會好轉。”劉豹聽說有救,不由喜動顏色,竟然一個頭磕了下去,可謂口服心服。

陳龍面色一變,濃眉皺起道:“不過,汝爲匈奴首腦,畢竟有華夷之別。若是今日我放你回去,難免你又騎兵犯境。”那劉豹連忙搖頭道:“非也非也。神將軍有所不知,吾等匈奴一族早被鮮卑人掃出陰山,打的四分五裂,無家可歸。豈不聞吾名號已經不是匈奴左賢王,而是左部帥?若是青龍之主允許,我匈奴騎兵情願爲青龍軍鎮守邊疆。”

陳龍點頭道:“怪不得你們和李傕、郭汜等西涼騎兵混在一起。我且問你,怎麼不見李儒?”

劉豹微微一怔道:“適才吾匈奴騎兵就是尊李儒軍師之命前來迎敵。這亂軍之中,也不知他在哪裡。”

陳龍沉吟一下道:“既然如此,我且信你所言。你立刻去約束你的騎兵部隊,帶離戰場至祋祤宮南側。明日午時,吾自會派人前去接收你騎兵部隊。”

劉豹聞言大喜,所謂今時不同往日,若是匈奴兵能找到青龍軍這樣的大靠山,再何懼鮮卑騎兵的步步緊逼?又何必與西涼騎兵混跡於大漠戈壁?劉豹咬着牙重重磕了一個響頭,說道:“吾兒元海的性命,就拜託神將軍了。”說罷不再看元海,轉身綽刀上馬,提速沒入晨霧,去約束他那些部衆了。從此元海在長安療傷,後來劉豹老來得子,名曰劉淵,表字也叫元海,正是劉豹和呼延氏爲紀念老大呼延元海而來。再後來正史中八王之亂後,這個劉淵成爲一代帝王,此是後話不提。

陳龍望着漸漸發白的天色,心中無限感慨,默默將電擊棒塞回內衣口袋。若沒有齊進所長研究的威力巨大的電擊棒,自己在這個英雄輩出的三國恐怕已經死過三次了。此時戰事已經接近尾聲,西北軍已徹底崩潰,李傕、郭汜、李儒都不知去向,匈奴騎兵已撤出戰場。戰鬥零星起來,郊野裡伏屍遍野,聲音漸漸遠去,也許是黃蓋等人正在追殺逃兵。

陳龍下馬查看廖化傷勢,忽聽蹄聲響起,陳龍扭頭觀瞧,卻認出是少年鍾會打馬前來,後面還跟着一隊步兵。陳龍喜道:“士季!你怎麼來了,速速讓他們救了廖將軍和這個呼延元海回城。”鍾會見到主公無恙,也心中歡喜,但戰場上不好敘話,忙聽命救人。

一行人打馬回城,眼看東門在望,忽然陳龍一勒戰馬,呆呆瞪着前方道路。此時天色已亮,鍾會跟在身後微微一怔,順着陳龍眼光看去,只見東門南側的官道上,搖搖晃晃走來一條身影,滿身都是血污,似乎還沒有雙臂,彷彿隨時會倒地身亡。鍾會仔細一瞧,卻是從小就認得的,不由脫口而出道:“王方?!”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一百九十章 真假龍蛇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四百四十三章 貂蟬心願第五百零二章 亂華前奏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三十一章 龍軍初創第五百四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二十二章 劉賢歸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裝北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三百七十一章 潛入鄴城第九章 神功初成第四百九十五章 臨別定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聖顯威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九十五章 開府定計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風流雲散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一百九十章 真假龍蛇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四百四十三章 貂蟬心願第五百零二章 亂華前奏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三十一章 龍軍初創第五百四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六百五十八章 陳園作畫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二十二章 劉賢歸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裝北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二百八十六章 搖脣鼓舌第三百七十一章 潛入鄴城第九章 神功初成第四百九十五章 臨別定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馬躍西涼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四十八章 三將出徵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武聖顯威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九十五章 開府定計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五十章 抽刀斷水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六百零四章 風流雲散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二百二十章 太平要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