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

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顯神通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民間諺語

話說長安鬧市區一側,青龍軍安全屋鬧中取靜,陳龍與張寧、孔明、月英商議未央宮之事。黃月英的強項正是建築機關學,對未央宮建築瞭如指掌,還知道不少逸聞趣事,聽的大家都欲罷不能、如醉如癡。陳龍見話題越扯越遠,終於打斷月英問道:“月英啊,先高祖之初,蕭何營造恢宏未央,可知其下可有地道進出?”

張寧如夢方醒,昔日她與愛郎驚險逃出洛陽城皇宮地道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這長安禁苑未央宮,也應該有皇族專用的地道纔是道理。

張寧拍了下扶手,嚴肅起來:“文龍,你是怕萬一圍困不成,反倒驚走了獻帝?萬一獻帝從地道逃出城去,那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諸葛孔明俊臉一揚,接了一句下茬:“那可不止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那將帶來江湖上一片腥風血雨!主公的名譽也會淪爲李傕郭汜之流!甚至會與董卓相提並論!”

陳龍心中苦笑,自己還是太嫩,早怎麼沒想到徹查並堵死未央宮地道?自己的名聲是曹操還是董卓,就看這一鋪能不能賭贏了。

黃月英此時從追思未央宮和《班書秘典》的感動中回過神來,聽到地道之說,不由秀眉皺起,說道:“我從未實地考察過未央宮,所以無法給主公確切的答案。但傳聞蕭何修建未央宮時,徵用了上萬民夫,但死傷多達半數,更有三千民夫集體滅口的傳說,如此說來,未央宮有地下工程幾乎是必然的。”

陳龍等人,正在討論未央宮地道之時,有一個人肯定可以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甚至連地道的進出口位置都一清二楚。那地道纖細綿長,暗無天日,而此人正在火光搖曳的引導下,來到了未央宮城之下。

天下知道這條地道的,還活着的不超過十人,而曹操的大智囊劉燁恰好是其中之一。在曹丕將史阿派到長安協助曹安民之前,實際上早已制定了詳盡的劫持漢獻帝的計劃,曹操絕不允許漢獻帝落入陳龍之手。

劉燁,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曹安民根據劉燁的情報,早就將長安東北的地道出入口勘驗好,等着派上用場的那一天。陳龍當日輕易放過了史渙,並沒查到曹安民的蹤跡,實在是有些過於自信,屬於長安行動的一大敗筆。

史渙迴歸曹營,史阿卻來了長安,這劫持漢獻帝的執行者,自然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刺客之稱的史阿。

此時此刻,史阿沿着黑漆漆的地道,已經走到未央宮下。地道隨伸手就可以夠到頂,但明顯有通氣孔,並不算太氣悶,史阿藉着手中火光,仔細看自己手中的地道詳圖,對照良久,終於確信,自己的腦袋頂上,應該有一個皇上寢宮的出入口。

史阿將火把上舉,發現自己所處有一個穹頂,最高處火光不及,不由心中暗喜,腳下用力輕輕一躍,身體躥起來,輕鬆到了穹頂尖處,藉着火光四處觀察。瞬間身體下落,見穹頂尖處光滑無痕,並無特異之處,來不及查看四周,已經落回平地。

那穹頂上並不抓手,即使以史阿的輕功,也不可能坐到一手拿火把,一手吸附在光滑絕壁上觀察。反覆起落幾次後,史阿沒查到穹頂有什麼異樣,不由死了心,走到地道前後查看穹頂和地道連接處。

一查之下,史阿不由臉露微笑,心想劉燁大人雖然有地圖,可劉大人沒實際走過,對這地道的秘密認知可就不如自己了。在穹頂和地道連接之處,顯然微微有着縫隙,在火光下看不清楚,可在手指觸摸之時卻有感覺。史阿沿着穹頂邊沿摸了一圈,確認這穹頂與地道應該是分離的,此處是地道出入口無疑。

史阿良久找不到開啓機關,只好碰碰運氣,運勁推着穹頂邊緣,微微上推,只聽咔的一聲微響,似乎是有金屬齒輪摩擦,或是穹頂之外另有鎖匙,總之那穹頂巍然不動,顯然硬來不是辦法。

此刻如果月英在,自然會認識到此機關種類,想辦法打開穹頂,可史阿只會殺人,對機關卻是一竅不通。史阿想了想,抽出一柄薄薄的匕首,開始撬動穹頂和地道厚壁之間的縫隙。

摩擦良久,那匕首終於插進了縫隙,史阿加大上下撬動的力度,立刻啞啞難聽的聲音傳來,灰土簌簌而下,弄了天下第一刺客一陣灰頭土臉。

史阿心中不怒反喜,自己雖然不知道怎麼打開機關開啓穹頂,也撬不動沉重的穹頂,但地道卻是泥土碎石混雜,經歷久遠年代之後,並不十分結實。史阿改爲大力挖掘地道上端,此處地道土層並不算太厚,漸漸穹頂一側,露出一道小小圓隙,幾株小草隨土掉落,新鮮的土殖味道傳來,顯然裂隙之外,應是寢宮後花園草地或者皇家苗圃。

饒是史阿武藝高強,剛纔一番勞苦,額頭也微微流汗。史阿暫時停手,靜下心來仔細聽外面動靜,果然巡兵整齊的腳步聲音傳過來,從距離上判斷,距此甚是遙遠。

史阿一咬牙,加大力度繼續擴大圓形縫隙,只要能擴至盈尺,以史阿的軟功,必能破洞而出。到時候到寢宮裡抓了獻帝,連夜出走,曹安民公子已準備了馬車,可以直奔黃河上的坐船。到時候順流而下到平原郡附近上岸,自會有大將領兵接應,主公挾持天子的指令就算大功告成。

此刻的青龍軍安全屋內,黃月英正皺着眉頭思索。主公讓自己測度未央宮內的出入口,無非寢宮牀下,大院兒枯井中,御花園苗圃,勤政殿龍座之下或祭祀祖廟等幾個地方,因爲那幾個地方是皇帝起居議事、升殿祭祀等主要場所,出入方便啊。而漢獻帝從小在洛陽深宮長大,身邊都是洛陽親信和外姓百官,恐怕對長安未央宮的地道也不會知道的很清楚。

陳龍知道月英肯定不會猜結果,笑着說道:“月英,瞧你眉頭皺的,不必如此傷腦。你且按照你心中所想,在未央宮城圖中標出你覺得最有可能的地方,待我連夜去探來。”

張寧心中吃驚,但知道愛郎膽大妄爲,而且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沉默沒有說話,黃月英脫口而出道:“主公,要是你能帶着我進皇宮就好啦!”

黃月英哪裡能躥房越脊,陳龍啞然搖頭,要他揹着黃月英進入防守嚴密的深宮,簡直是兩人一起送死。

月英自知失言,吐了吐香舌,眼神看向諸葛亮。從小諸葛孔明就足智多謀,且看看他是否有辦法爲自己解窘。

諸葛亮微微擡眼,他怎會不知月英之意,對月英的小眼神回了一眼,頗有安慰之意,沉聲道:“主公,既然深宮地道難尋,不如城內外都不要放過。屬下願意與月英一道,勘察城外地貌,在離城不遠的隱秘之所,利用一些工具,查找地道蹤跡。而皇宮內的地道口,就交由主公和徐元直、荀公達一起想辦法吧。”

陳龍點頭道:“也只有如此了!不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皇宮裡可能的地道位置,吾今日就要去探查,不可延遲。呂常跟着我就可以了,論起逃命之術,天下誰能奈我何?”

衆人聽說,都陪着陳龍乾笑幾聲,除了張寧說了幾句小心,再無人反對。陳龍命人拿來未央宮地圖,黃月英思索再三,標了幾個位置,同時劃了一條斜斜的線路,直通長安城東北郊野,說道:“此處的未央宮牆,離城牆最近,按理說地下工程艱難浩大,任誰也不會捨近求遠。我和孔明弟弟就從此處查起,也許會有意外收穫。”

陳龍大喜,與呂常兩人將地圖細細看了一遍,記在心裡。陳龍道:“你倆到郊外,讓荀攸派兵護送,切莫行險僥倖。”說着手書一封,叫過十幾個特戰隊員,連夜護送着諸葛亮和黃月英去了荀攸把守的北門。荀攸得了陳龍手令,自然派人護送兩人出城不提,只是夜色深沉,郊野無法行車,兩個絕世腦袋在北門待到凌晨才告正式出發,此是後話不提。

而此刻,滿頭大汗的史阿已經向上挖出了一個圓洞。史阿終於從圓洞中探出頭來,腳下挖落的泥土恰好能墊着自己爬升。圓洞外是沉沉黑夜,草木疏疏落落,隱約可見月黑星稠,連火把光都一絲不見。

史阿環顧一週,眼睛漸漸適應了黑暗,見身後穹頂高起,縱身鑽出地洞,隱身在穹頂黑影之下。這穹頂離寢宮並不甚遠,但地勢偏僻,上面黑影重重,似乎是一座花園中的假山僞巖裝飾品。誰能想到假山僞巖之下,竟然別有洞天。

如今史阿已經破壞了地道,若是等到天色大亮,地上出現一個黑洞,將只是個笑話,所以今夜史阿只有趕緊抓了獻帝逃跑。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地底激流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三百八十六章 愛情陷阱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潛入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三百零九章 古之昭虎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四十九章 地底逃生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零三章 血染秋水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二百七十六章 河北麒麟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八百零八章 裴潛心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戰糾纏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黃忠神箭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成公真君
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地底激流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一百一十四章 驚豔一槍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雲壓城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三百八十六章 愛情陷阱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七百三十九章 心狠手辣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六百四十四章 楊奉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司徒王允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潛入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七百七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三百零九章 古之昭虎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四十九章 地底逃生第五百三十章 陳家叔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四百七十一章 此恨綿綿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零三章 血染秋水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六百六十七章 圍爐閒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夜遇襲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二百七十六章 河北麒麟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策雍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八百零八章 裴潛心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四十四章 長安蔣濟第五百七十七章 野戰糾纏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純龍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黃忠神箭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二百八十八章 幽州劉虞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六百七十一章 成公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