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

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孔子《象傳》

話說鄭玄在講臺上唾沫星子四濺,講了半天《禮經》,所涉內容思想高深,但產生的因由卻是古人對天地萬物與神秘大自然的迷茫困惑。因爲無法解釋,所以想出陰陽五行學來解釋,又因爲陰陽五行似乎符合某些固定的自然規律,所以古人才認爲可以參照玄妙的規則來預測事件的發生,用觀測到的星辰運轉來對應人類命運的走向,大體上也就是產生了《易經》的“卜筮”“讖緯”之學。

鄭玄在提出了天地之問後,講經大會中途休息的片刻時間,意味來自安息帝國的貴胄之後薩珊,主動來到陳龍面前搭訕結交,也讓陳龍瞭解到西域以西之外,仍有無限大地,大地上仍有無限帝國,以陳龍腦中光腦所記載的知識,當然對當時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等王朝一目瞭然。這些帝國也在不斷產生外憂內亂,各部之間的爭鬥,比大漢朝末年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因爲陳龍的穿越,是否給整個世界史帶來變化,仍然是一筆糊塗賬。

薩珊的到來,至少證明了一件事,西方世界是知道有這麼一個繁華富庶的大漢帝國存在的,並且已經建立起相當規模的貿易通道,也就是古代的絲綢之路。而夾在幾大帝國之間的大小部落不計其數,誰也不知道哪個部落會突然崛起,在野心驅使之下,成爲新的鮮卑或者突厥。其中臣服於羅馬帝國的有之,依附於大漢朝旗下的也不少。所以百族大會之上,來學習東方先進文化的異族並不在少數,而他們帶來的也許是貿易,也許就是膨脹的野心和覬覦。

由薩珊口中瞭解了西域之外的世界,陳龍暗下決心,既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只要自己能夠對人類社會做出貢獻,只要薩珊能夠成爲善待百姓的君王,自己不妨成爲薩珊手中利用的神槍,幫助西域之外的世界恢復和平,從而獲得中國西方邊陲最大限度的穩定與和平。那時候世界上到處都是殺戮戰場,即使是以殺止殺戰死在異鄉戰場,也算不枉穿越此生。

鄭玄再次登臺,薩珊匆匆回到自己的坐席,顯然他背後也有背景,才能拿到貴賓席位。陳龍見身後是一個蒙臉少年,看了幾眼看不清面貌,也就收回目光,專心看着鄭玄,畢竟主要任務還是要爭取到比武招親的資格。

關於天地自然,在座的肯定沒有人比陳龍更清楚,困難的是陳龍也無法說地球是圓的、海洋那頭還有新大陸之類的真理,那樣只會被人當場鑑定爲是瘋子。就在陳龍考慮回答尺度的時候,身爲東道主的小白臉將軍張緝終於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行禮後,回答道:“鄭師在上,小徒張緝願作答。”

張緝自稱小徒,看似謙稱,實則狂妄,向身邊的大佬和士子宣稱自己家族和鄭玄交情非淺。鄭玄微笑着也不點破,只聽張緝答道:“小徒認爲,易之爲字上日下月,從月從日陰**矣。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陰陽。”鄭玄微微點頭,似乎嘉許有加。

張緝受到鼓勵繼續道:“先聖人孔子《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謂天道的運行剛強勁健、康泰良好,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相應於此,君子處事,應像地一樣,自我增厚美德、固守根本、胸懷大志、容載萬物。所謂天道。它運行的規律是唯變所適,即事物有變就有常,有常就有變。天是恆常通久的,在這種恆常通久中,又孕育着唯變所適的可變規律。事物變化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所以世間萬物都是變化着的,只有天道規律本身不變,所以事物變化必須遵循天道運行的規律而變化。”

“至於地,既然世間萬物都是隨着天道的規律變化着的,只有天道規律本身不變,那麼地就應該效法天道,不違天逆常,順時適變,如此地纔可以保持長久。”說到此張緝微微停頓,似乎在想着如何繼續自己的思路。

鄭玄卻毫不猶豫打斷問道:“那麼處於天和地之間的人,應該遵循誰的變化呢?”

張緝一時語塞,片刻後才答道:“至於天和地之間的人,自然應該遵循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運行,既不能太過,又不能不及。要與時勢一致,按照天地的規律辦事吧。”說罷微微得意看着鄭玄,因爲他所說的所謂中庸之道,正是儒家經典之學。

鄭玄微笑點頭,嘴上卻不依不饒繼續問道:“你這樣的解釋,與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涉及到儒道之間最根本的一些區別,張緝沒想到鄭師會步步緊逼追問,一時間張口結舌,心中一慌,更加無所適從。就在着囧的當口,眼角忽然白光一閃,白衣勝雪的馬雲騄忽然站起,張口提點道:“小女可否爲小張將軍一答?”

張緝見馬雲騄出面,心中不由大喜,美女幫主爲自己當衆解窘,可見對他張緝的重視。馬雲騄見鄭玄點頭,大大方方答道:“小女認爲,先秦儒道兩家對天地的認識,自有相似的一面,正所謂和與諧。和諧是一種規律或法則,也是一種理想狀態,強調人要和睦相處,崇尚“天人合一”。但先秦儒家主張心爲主宰,注重人的力量和道德的作用;先秦道家卻主張超越世俗,看重天和,認爲人的本真就是和諧的,要皈依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所以,雖然都認同天道運行法則,但二者所遵循的‘道’卻是不一樣的。”

馬雲騄幾句話說完,張緝齜着牙齒大點其頭,表示自己也是這個意思。鄭玄深深看了馬雲騄一眼,終於微笑道:“甚好。小張將軍家學淵源,將天與地的關係描述的很形象,自然能獲得追求馬幫主的資格。”

馬雲騄臉上立刻抹上一抹紅霞,衝鄭玄翻了個白眼坐下,而張緝更是喜翻了心,似乎對馬雲騄的追求已經得手。他卻忘了,那並不是自由戀愛的時代,若是比武招親,就算馬雲騄願意,他還需要用武力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才行。

在鄭玄的示意下,隨從剛要在白板上寫下張緝的名字,忽然貴賓席位中惱了一人,猛的站起身大聲道:“鄭師且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東車君言:保護知識產權,人人有責!若喜歡本書,請各位親拒絕一切免費盜版閱讀,到17K網站訂閱VIP唯一正版,謝謝對東車君的支持,東車君將繼續爲您碼字。盜版網站請即刻刪除,本小說版權只歸東車君個人所有,任何網站未經東車君同意,不得轉載。

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六百七十八章 男女平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色令智昏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七百六十九章 陳留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五百三十七章 雲中驥騄第八百四十四章 烏程虎膽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野談仇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潛入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一百五十章 玄菟徐榮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仲謀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六百三十六章 以一敵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六百一十六章 經學要義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
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儒道之分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龍歸洛南第八十四章 天下雄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臨陣倒戈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六百七十八章 男女平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三百八十一章 公孫寶月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七十五章 煮酒論英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色令智昏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七百六十九章 陳留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三百五十章 白璧之血第二百五十四章 陽平血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五百三十七章 雲中驥騄第八百四十四章 烏程虎膽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三百五十一章 夜審莫休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魏長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二百零四章 卻月之戰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六百一十章 涼州三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野談仇第五百零七章 夢若二雪第一百九十七章 牝雞司晨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七百零一章 海青龍王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二百六十五章 龍潛入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一百五十章 玄菟徐榮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仲謀之謀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三百零五章 陳留呂布第六百三十六章 以一敵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六百一十六章 經學要義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七百四十四章 張飛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