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

許攸到底還是被曹操釋放了,並允許他在自己的帳下聽用,可謂保住了一條性命。

不過這種被招降的過程,很顯然跟許攸當初想象的有些大。

沒有敘舊,沒有折節相交,甚至連個好臉都沒有,許攸能夠看出來,曹操對自己其實挺煩的。

要不是怕挨刀子,就曹操這態度,許攸早就一甩袖子走人了,屁都不帶給他放一個的,哪還能輪得到曹操在這跟他耀武揚威?

問題是眼下的許攸不是雪中送炭,而是以俘虜之身入的曹營,待遇當然不一樣。

這件事在許攸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很傷自尊,卻偏偏又無可奈何。

至於曹昂,這番獻媚不但是沒有遭到曹操的誇讚,反倒是又捱了二十軍棍。

曹操這次明顯是有些動了真火了,讓士兵倫棍子的時候不要手下留情,直接給曹昂打了個皮開肉綻,鮮血直流。

難怪你這小子近年來兵法,策論,文學,詩詞,弓馬樣樣都沒有長進,原來是把精神頭給我用到寫小破文上來了?

打死你這逆子!讓你再不務正業!

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喜歡看小文,但卻不喜歡讓自己家的孩子寫小文……他只看別人家孩子寫的,比如說陶謙他兒子。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條並不是揍,而是要去同他講道理,跟他勤溝通,告訴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很顯然,整日忙於軍國大事的曹操並沒有掌握到箇中的真諦。

事情需要當爹去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倫棒子,特別是曹昂已經成年,有了自己的認知能力,單純的揍他反而只會讓他有更強的逆反心理。

憑什麼你能看,我就不能寫!

大漢朝以孝治天下,這話曹昂不能直接跟曹操說,他只能把事情憋在心中,自己默默的去做。

曹操的一番舉動,不但沒有打滅曹昂的積極性,反倒是更加的堅定了他的信心。

曹昂勵志要成爲諸侯圈中最優秀的作家。

……

陶商派人,將袁譚,高幹,逄紀等人帶了來,並當面告訴了他們袁紹落敗的消息。

消息一說出來,三個人如同被五雷轟頂,呆愣愣的看着陶商,竟然是不願相信。

”陶公莫非扯謊乎?嘿嘿嘿,身爲當朝的太傅,您這扯謊的本領也未免太低劣了一些吧?”逄紀自以爲是的對陶商問到。

陶商懶得跟他掰扯。

他瞅都不瞅逄紀一眼,只是定定的看着袁譚,道:”今日戰事已定,是我該履行曾經對兄長的承諾了,眼下沒了戰事,我會派人送你們幾位回河北,到了鄴城,還請兄長代我好生勸解袁公,以表我對其的慰問之情。”

袁譚的喉結一滾動,道:”陶……太傅,家父當真已經兵敗回鄴城了?”

陶商笑眯眯的道:”兄長,陶某知道你不願意相信,這事我亦是覺得匪夷所思,只是大將軍若是沒有敗北,三位眼下應不是被陶某放走的,而應該是被大將軍救走的……對吧?”

聽了這番話,袁譚和逄紀,高幹等人方纔啞口無言。

誠然如陶商所言,若是袁紹佔據了優勢,這一切的一切便都太不符合常理了。

可若是讓他們接受己方的失敗……

那麼多的兵馬,那麼多的戰將,那麼強大的勢力,居然會失敗?

高幹和逄紀勉勉強強的倒好,袁譚此刻的狀態卻是非常的不對寂寞。

他此刻的心猶如被針刺過的一樣難受。

陶商似是看出了袁譚心中的不快,邁步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顯思兄不必如此,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你河北之境地大物博,人口稠密,更兼是糧,鹽,馬皆不缺少,日後稱雄天下依然不是難事,區區小敗你還是不要放在心上纔是,回去會也多勸勸大將軍,讓他多多寬心纔是。”

袁譚低頭沉思了一會,突然道:“陶兄若是方便,不知可否告知我此戰的箇中詳情?”

戰事已經過去了,陶商沒必要向袁譚隱匿,隨即向他把事情說了一遍。

說完後,陶商又頓了頓道:“更何況此敗看似傾頹,實則不過是兵馬四散而已,大部分的兵力只是被驅散而已,將來重新召集,定可重整旗鼓。”

陶商這話雖然說的沒毛病,但袁譚也不是純傻子,多少是知道一些實際情況。

幾十萬兵馬不可能會被全滅的,別說殺幾十萬人,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讓陶曹兩軍湊幾十萬口吐沫也能累死他們吃飯,袁軍大部分的兵馬只是火燒連營,因爲驚慌而被驅散。

但驅散了,並不代表他們日後就一定會回河北。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很多人連家都沒有了,在哪活着都是活着,不一定就非得回老家去。

再說東漢末年交通不便,從河南迴河北可不是買張高鐵票三四個小時就回去了那麼簡單,光是跨越黃河就能要了他們的命,且還需要經過層層關卡,自己一個人獨行在荒郊,甚至還有可能會碰上虎豹豺狼。

那個時候的野獸可是隨處可見,不只是在動物園才能看見老虎的。

那些失散的兵將很有可能就是就近落腳,然後再探聽地方縣府的政策,在中原或是徐州找個地方安家落戶,或者是實在走投無路,落草爲寇也是有可能的,但就是回河北的機率最低。

如此算來,時間一長,這些人力終歸還是成了曹操和陶商轄下的潛在人口,憑白無故的便宜了他們。

一想到這裡,袁譚的心中就忍不住在滴血。

這可都是河北的精英青壯啊,就這麼便宜了曹操和陶商?

曹操可以另說,可陶商……雖然明知他是己方的敵人,但袁譚對陶商卻始終恨不起來。

至少他比袁尚更像個兄弟。

人心都是肉長的。

憑心而論,陶商對袁譚確實不錯,而且這場大戰,也並不是陶商挑起來的。

供給幾人回返的馬車已經在寨外了,陶商命幾人上了車,並令凌操和張勳引領一衆好生護送,直到將他們送出境後方可。

袁譚登上馬車,神情中充滿了複雜。

”兄長保重。”陶商衝着袁譚拜別。

袁譚心中一震,不知爲何很是感動,亦是衝着陶商回禮。

”陶兄弟,我們後會有期!”

聽了這話,陶商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放心吧,我們很快就會見面了,不過那時候,見面的地方將不在是黃河以南,而是你們河北的地界了。

……

官渡之戰打贏了,接下來便是掃清周邊的禍患和整頓內需軍務以及善後。

不要小瞧這些雜事,說實話就這些事情的瑣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比官渡之戰還要讓人頭疼。

而隨着袁紹的敗北與河北軍的潰敗,曹操和陶商,這兩名梟雄分道揚鑣的日子也開始提上了日程。

大家表面上依舊是笑呵呵的,瞅着非常和善,但彼此都心照不宣。

都是修行了千年的狐狸,誰不知道誰呀?

不僅僅是曹操和陶商,就是兩軍的高階謀士和戰將見面,彼此間也多了幾分虛套和防備之意。

一轉眼,時間已經到了陶商應該與曹操離別的日子。

身爲東道主的曹操,在自己的大帳安排了一場盛大的送別宴席,用以歡送共同戰線的徐州盟友們。

但誰又知不知道這是不是又一場陰謀呢?這種事,誰也說不準。

於是乎,在宴席的日子裡,陶商領來了全副武裝的戰將和精銳士兵們。

大家都不是好東西,誰也別過分的相信誰,吃飯可以,但配置一定要全。

曹操也是一樣,領着一羣全身披甲冑的戰將親自來迎接陶商。

一看到陶商領來的陣勢,曹操不由一愣。

”子度賢弟,這真是好大的陣勢啊,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來攻寨的,你看你這哪裡像是來喝酒?”

陶商笑呵呵的道:“孟德兄也不差啊,請人家吃飯還這般全副武裝,三軍着甲,不知道的以爲你要把我當下酒菜呢。”

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七百章 賤招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
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七百章 賤招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