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

在陶商的建議與改革之下,丹陽郡的治所被遷移到了秣陵縣,並正式被改名爲金陵城。

當然,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地方會被命名爲南京也說不定,這個就得看陶商的策略與實力情況了。

郡內的治所有了,下一步就是開始按部就班的發展!

軍事方面,訓練兵馬的事,陶商暫時還不願意多管。

有許褚、徐晃、徐榮、陶基等練兵大佬在這坐鎮主持,隨便拉一個出來,哪個都比陶商要強,陶商不願意爲練兵的事瞎操心。

把一羣古代男丁拉到廣場上,讓他們站軍姿,負重跑長跑練體能,高強度無氧訓練……陶商想想就二逼。

想練點現代特種兵沒毛病……大哥你有能維持生酮體能的生酮飲食法食譜和定期測試身體機能狀態的雅培試紙嗎?

想整海豹突擊隊,說句俗點的,牛肉你都供不起!

古代兵,就用古代兵的練法好好練,別扯沒用的犢子。

陶商現在主要需要乾的,是想辦法怎麼樣去增長金陵城的人口基數,並擴大金陵城的成郭設施,發展城內的經濟,增長GDP,加強稅收額度,並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充實自己的庫府,讓這座城池真正的富裕起來。

打仗打仗,一打人、二打糧、三打鐵、四打錢。

沒人口沒飯吃沒兵器沒經濟……還打個粑粑。

韓浩按照陶商的要求,帶領着八萬多的白波軍餘卒,去進行登籍造冊,並實施屯田。

這一方面,陶商覺得交給韓浩沒有問題,根據陶商自我推斷,在這個時代,除了棗祗之外,陶商覺得韓浩在屯田方面的能力應該是最經得起推敲的。

這也是他視韓浩如瑰寶的原因……東漢末年名人再多,能幫自己先解決短期內吃飯問題的,纔是真寶貝,其餘的都靠後站,哪涼快哪待着去吧。

當然,這對陶商來說,只是發展的第一步。

屯田制度的實施,不過是走曹操的老路,最多也就是讓郡內的糧食足夠使用而已,但要做到衣食無憂,年年有餘,還是需要更精細的技術和政策發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登終於如約的來到了金陵城赴任。

聽說陶商改了治所的名字,陳登倒是沒什麼驚訝的表現。

只要能把城池發展好,叫什麼無所謂,別說是金陵,你改叫亡陵都無所謂。

他這次來,主要還是在心中期盼着上一次陶商跟他討論的“富民強兵”。

上一次的談話,陶商的一些想法就讓陳登感到心潮澎湃,但卻言未盡實。

這次陳登先稟告陳珪,然後又答應受陶謙的委任而來,就是專門來與陶商一起實現他口中的抱負的。

陳登到任的第一天,陶商就拜他爲郡內的典農校尉,協助自己開展經濟發展,並和他秉燭夜談。

……

……

“你說就在這金陵城和蕪湖縣的交界處,有一個巨大的鐵礦?”

陳登被陶商告訴他的訊息弄懵了,渾然不知道陶商是怎麼知曉這件事情的。

陶商點點頭,領着陳登來到廳內掛着的皮圖邊上,憑着自己的記憶在皮圖上勾勒了一下又一下,道:“大致就是在這個位置,位於長江的下游。”

陳登皺了皺眉,嘆道:“即使是你如此一點,但這地域也是不小,我縱然可以召集掘鐵工匠探查,但只怕也不甚好找的。”

陶商急忙道:“你放心,這個礦絕對不小,屬於是鐵礦與銅礦共生,當與火山的歷史侵入有關,外貌上一定會有一些火山遺留特徵外貌,而且這屬於是一個礦帶,地域非常的廣大,若是有了針對性的目標進行搜索,找起來應是不難的。”

陳登摸了下巴沉思了一會,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試試吧,不過陳某不保證一定就會成功。”

陶商使勁的搖了搖頭,道:“那可不行,你一定要成功!真要是找到了,咱們就可以慢慢的組織人手開採,只要肯深入挖掘加上人手足夠,別說是一個丹陽郡,就是徐州或是整個漢朝的鐵量供求,咱們都能滿足。”

陳登聞言吃驚的張大了嘴,奇道:“府君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陶商挑了挑眉,沒有說話。

他總不能告訴陳登——這就是後世的七大礦區之一吧,總儲存量好幾億噸呢。

當然,就算是這個時代沒有能夠深入開採的技術,但估摸着在地表以及淺層地位的開採鐵與銅,對於目下的情況來說,應該也是足夠用了。

這個時代的銅鐵,價值遠遠超過後世的礦石和石油。

而且東漢末年的銅鐵需求量不多,不是家家都能用得起很多的,整個漢朝一年的產量纔能有多些?跟後世一比,毛毛雨了。

一個礦帶,足夠了!

沒有搭理陳登的詢問,陶商繼續道:“其實我還知道一個附近的鹽礦……”

陳登聞言一驚:“什麼?鹽礦!在哪?”

陶商幽幽的道:“離咱們也不是很遠,在廣陵境內淮浦的附近,那裡有一處可以稱爲咱們全大漢境內最大的鹽礦,不過若是被咱們霸住了,可能會跟笮融產生一些分歧,這事你看怎麼辦?”

陳登聞言笑了,諫言道:“笮融身爲下邳相,一直不遵守刺史的政令,自成一方,這樣的人早該收拾,若是其境內真有這般寶地,咱們先稟報陶使君,然後派兵去佔了又有什麼不妥?笮融若敢來搶,公子帳下有四萬軍衆,便是替陶使君滅了他,也是名正言順。”

陶商非常喜歡陳登這種霸道的性格,狗嘴奪食亦毫不退卻……真是相見恨晚啊!

“元龍果然是個豪爽之人,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把具體的位置大概告訴你,你放手去做,笮融若是敢覬覦,我讓徐晃領兵削他。”

陳登此刻被陶商說的有些激動了,陶商口中這巨大的鐵礦和鹽礦若果真屬實……

那這金陵城的發展有此二產業爲臂助,要發展成天下第一城,還真就不是不可能。

陳登尋思了一下,提出了一個疑問:“府君,自古以來,我朝製鹽皆是以海鹽爲主,旱鹽提煉手段頗不成熟,就算是開採了,我亦是怕……”

“彆着急!”

陶商回身從書架上取出幾卷簡牘,回身遞給陳登,道:“你可以回頭參照這個,命釀鹽工匠加以改良,試試做,應該會有效果。”

陳登疑惑的將那簡牘展開來看,但見上面的開頭赫赫然的寫着:“低鹽固態釀製工藝通用規則技法。”

“這啥?”陳登眼睛頓時睜大了,疑惑的擡頭看着陶商:“這東西,是府君寫的?”

陶商使勁的點了點頭。

前世身爲做圖書的,審讀過的,多少是會記得的。

陳登疑惑的一邊翻看,喉結一邊不由的吞嚥滾動,讚歎着道:“府君真是全才啊,連這都能鼓搗出來,屬下深感佩服。”

陶商笑了笑,又道:“我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有一名高才替我開疆拓土,大肆整頓金陵城的經濟內務,如今有了元龍,一切便水到渠成,你根據我說的,放手去做吧!先從這鹽礦和鐵礦開始,有這倆產業作爲根基,金陵城想大繁榮絕對不是問題。”

陳登聞言點了點頭,道:“事倒是這麼個事,不過屬下有一個困難需要府君幫陳某解決。”

陶商聞言笑了:“你說。”

陳登猶豫了一下,道:“鹽鐵資源若盛,一則可以強軍,二則可以富城,但開礦工程浩大,另外咱徐州六郡和青州以及冀州不同,一直還是鹽鐵專營,如此就一定會需要大量的人丁投入,而眼下我郡內的人丁,好必須要配合屯田,開墾土地,擴大糧產,如今府君新接丹陽郡,整頓內務卻先弄鹽鐵,而不開墾土地,怕是本末倒置了吧。”

陶商呵呵一笑,道:“你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我喜歡!不過其實你說錯了,陶某並不是不着急開墾,而是有別的辦法可以擴大糧產。”

說到這裡,便見陶商又轉到書架上,捧下了一堆簡牘。

陳登看着陶商手中的一大捧簡牘,不由眼睛瞪的渾圓。

“府君,你怎麼能寫啊?”

陶商長嘆口氣,搖頭嘆息道:“沒辦法,不寫不更那有人催啊。”

說罷,將那些簡牘向着陳登的面前重重一放,笑道:“你自己看看吧。”

陳登疑惑的將簡牘打開一卷,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道:“齊民要術?”

“農政全書?”

“農書?”

陶商點了點頭,道:“江南水土利於種植水稻,若是施法得當,產量足可稱爲天下魁首,這些簡牘,裡面都是記載了針對何種的土地,當如何種植穀物,又當如何增加產量的要旨,當中重點的部分,我已經用細線圈出來了,你是典農校尉,在郡中該怎麼普及,那就是你的分內之事了,我不插手!任你施爲!”

陳登輕輕的嚥下了一口吐沫,心中不由狂跳。

這位太平公子……現在的表現是不是太過名副其實了?

他是真想把這個丹陽郡弄成太平盛世啊。

“不光是這個呢!”陶商突然笑道:“還有!”

“還有?”陳登聞言差點沒跌倒在地上:“陶府君啊,你忙死陳某算了,你這麼多要弄的事,我能處理的過來嗎?”

陶商微微一笑,道:“真有意思,我又沒說讓你一個人全扛下,需要什麼幫手,你跟我提啊!”

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二鮑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着實可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
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八百四十九章 二鮑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着實可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