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

吩咐完禰衡之後,陶商又轉頭看向衆人,道:“各位,自古以來,天子出世,聖賢臨凡,都是有規律可循的,絕不能隨意立之,也不能着急立之,這些事情,都是要有根據,有步驟,有他們一定的規律性的,不知道大家可否明白我的意思?”

陶商的話聽在衆人的耳朵中,很多人一時間有點沒太弄明白。

說來也是,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擁立皇帝,很多人連上一任天子的面都沒有見過。

這事不專業啊。

趙昱站出班來,道:“太傅適才所言,過於高深,不知可否明述其事?”

陶商笑着搖搖頭,然後對司馬懿道:“仲達,你給在場諸公解釋解釋我適才的意思。”

司馬懿站出班,道:“老師適才之意,天選之人,若要成大事,必然要有天授的意向,和讓天下諸民承認的正統,一步一步的讓萬民認同,方可。”

“比如呢?”

司馬懿一字一頓的道:“比如,先帝所留下的遺詔,再比如,新立天子,異相突顯,如紫氣東來,天顯真龍,白鶴密聚諸等。”

陶商一拍手,道:“太特麼對了。”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陶商這兩步棋,一招是打壓伏完,一招是爲小劉曦造勢。

果然是以慢打快,想法周密。

陶商左右環顧衆人,最後還是看向了自己的那兩個徒弟。

“孔明,仲達,郭嘉不在,這先帝立劉曦爲太子的假詔書和異相散播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不要令爲師失望。”

諸葛亮和司馬懿聽的頓時冷汗直流。

糜竺急忙站出班道:“太傅不可亂說,怎麼能是矯詔呢?真詔書!絕對的真詔書!”

說罷,糜竺轉頭看向一衆徐州文武官員,道:“大家說是不是?”

徐州一衆文武官員趕緊點頭。

太傅也太囂張了,就算是大家都明白是造假,但至少也得含蓄着點來啊,雖然都是自己人,但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事,說的怎麼坦白乾什麼。

“真詔書!絕對的真詔書!我們是按照先帝的意思來辦的。”

“聽說先帝生前,最喜歡長子曦了,平日處理完國事下朝,就着急回宮逗孩子玩。”

“就是就是,我們這是奉天承命,代陛下將國之權柄,交付於皇子。”

“先帝若是知曉我們如此盡忠的爲他善理後世,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陶商疑惑的來回看着衆人,感慨道:“聽你們的意思,先帝當年寫詔書的時候,你們好像一個個都在旁邊瞅着一樣,先帝若是知道你們都這麼孝順,一定會高興的從九泉之下蹦出來恩賜汝等。”

衆人一同拜倒:“臣等不敢滋擾先帝也。”

少時,待衆人起身之後,曹豹突然站出班來,對陶商道:“太傅,還有一件事,太傅亦需謹慎度之。”

陶商好奇的看向曹豹道:“哪一件事?”

“伏完立帝之後,已經派人前往衆諸侯處,敕封各路諸侯,那些諸侯如果接旨,則便是倒向了伏完的一邊,此事不可不慎防之也。”

陶商聞言點頭。

“曹將軍此言甚善,不過依照陶某的分析,衆諸侯皆非等閒之輩,眼下時局錯綜複雜,衆人皆在觀望之中,伏完此舉,卻也未必能夠取得什麼較大效果。”

曹豹道:“太傅雖然如此想,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魯肅邁步出班道:“屬下倒是有一條虛張聲勢之計,可解此事。”

“子敬試言之。”

魯肅認真道:“太傅可以待禰衡聲討了伏完、董承,並擁戴皇子曦繼位後,以討伐不臣的名義聲稱討伐伏完等一干逆賊,並定好征討的時日,稱起傾國之兵征討,天下諸侯聞之,必然紛紛觀望,伏完等人屆時亦是惶惶不可終日,此事或可解之。”

曹豹聞言皺眉道:“魯子敬,你此言好生幼稚,出兵征伐,豈可約定時日?一則期間容易產生變故,措之不及,二則豈不是給伏完他們留下了時間做了準備。”

魯肅聞言,笑而不語。

陶商替魯肅解釋道:“我們眼下的大敵,依舊是袁紹,對荊州用兵不可,子敬此言,乃是虛張聲勢,我們謊稱出兵時間,一則可讓衆諸侯抱觀望態度,二則可讓伏完等人驚恐,屆時他們必然練兵自保,謹守城池,不敢輕易犯境。”

曹豹聽了之後嘀咕道:“這不是扯謊麼……”

陶商聞言一翻白眼,暗道你平日裡撒的慌還少嗎?

陳登從一旁站出來道:“此事還有第三條好處。”

陶商轉頭看他:“什麼好處?”

“讓我們看看,荊州目下的勢力佈局爲何。”

陶商眉頭一挑,道:“元龍,說仔細點。”

陳登向陶商諫言道:“伏完到荊州後,雖然通過劉備取得了劉表和劉璋等人的支持,擁立了劉瓊爲帝,但他畢竟是外賓,而在荊州,真正能職掌實權的人,實際上是劉表,而劉備屬於外來者與荊州宗室的兩者之間,劉璋乃是外援。”

陶商點了點頭,道:“繼續說下去。”

“劉瓊爲帝,伏完廢三公,領丞相,表面上看乃是僞朝的當家人,實則不然,大部分的勢力和實力還是掌握在劉表的手裡,但荊州林立的豪強宗族,亦是一個大的變數。而伏完當了丞相,亦是不會屈居於人下,而劉表亦是也,兩人之間早晚必有衝突,所以我們可以藉着這次事情,看一看眼下的僞朝,到底是誰說了算?而夾在兩人之間的劉備,最終亦是會如何選擇!”

陶商這才恍然:“照這樣看來,我們好像還真不用着急了,很多事情,一步一步走,一件一件看。僞朝的勢力表面看起來雖大,但畢竟是各方勢力臨時拼湊而成,他們骨子裡到底是怎麼個情況,眼下確實還不好說。”

……

荊州,江陵。

劉備這兩天很是鬱悶。

伏完夥同劉表,以及同是宗親的劉璋在襄陽立帝之後,便大興土木,爲新朝建立宮殿,以爲社稷根基。

爲新皇建立宮殿,這個初衷是好的,但是當中若是夾雜了個人的感情或是慾望,這好事就變了質。

劉備負責總督此次宮殿建設。

按道理,這事其實是個肥差,當年陶商在範縣替劉協建立宮殿之時,在當中賺了多少好處……反正也只有陶商自己知道。

但事情到了劉備這裡,就變成了苦差事。

主要是伏完和劉表的意見發生了分歧。

一個要建立宮殿在襄陽,一個則建議定都在南郡的江陵。

劉備夾在當中着實難過的緊。

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着實可恨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
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廝着實可恨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