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面見袁公

聽了徐榮的話,陶商略作沉思。

歷史上有記載的文獻都對徐榮這個出身遼東邊陲的將領着墨很少……但至少陶商知道,歷史上的王允、呂布等人在誅殺董卓之後,徐榮並沒有和李傕一樣反叛朝廷,而是以中郎將的職務,嚴謹的履行着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的西涼軍交戰……

可惜當時李傕等人掌握着西涼軍的主要力量,而徐榮的戰友胡軫又是個臨陣降敵之人,徐榮等於以一部戰敵方三部,而且兵力和戰力遠不及李傕等人,由此方在死在新豐之戰,這也是在關於他的記載中,唯一的一場敗績。

但徐榮既然能在董卓死後歸降王允,陶商相信他應該就不屬於董卓的腦殘粉一類。

聽了徐榮的話,陶商笑了:“你的主人是誰?董卓嗎?”

徐榮哼了一聲,道:“那是自然。”

陶商不緊不慢地說道:“假如說有一天,董卓被朝中義士殺死了,其死後在名義上被歸類爲漢室的叛臣賊子?你還會爲他殉葬嗎?”

徐榮的臉色有點發黑。

先不說陶商這個“假如“舉例舉的恰不恰當……單說“殉葬”這個詞算是個什麼用法?

陶商反應過來了:“殉葬……這個詞用的是不太好聽……我的意思是,你會爲他殉情嗎?”

徐榮:“…………”

“這詞也不太貼切……我的意思是,你會爲他殉……”

“你別說了,我明白你是什麼意思。”徐榮的眼睛被陶商氣的更疼了,趕緊出言打斷了陶商的話頭。

半晌之後……

卻見徐榮長嘆口氣,單目閉眼,默然不語。

陶商見狀,繼續道:“聽說徐將軍出身遼東,不是涼州本地將領,之所以對董卓忠心耿耿,想必應是得到了董卓的賞識,欲結草銜環相報知遇之恩,這也是人之常情,陶某可以理解……但董卓所犯下的罪責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焚燬洛陽一事,已是惹的天怒人怨,你別看他位高權重,但現在已經是天下衆矢之地,將來的結局真的不好說,而且董卓年紀也不小了,我上次在戰場見過他,看他的相貌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有生之年他若真能蕩平天下還勉強,若是不能,其家族後代的結局會是什麼,將軍心中比我清楚……可將軍覺得,董卓蕩平天下,這個可能性大嗎?”

陶商的話觸動了徐榮一根細微的神經,董卓雖然也算雄主,但的確是兇狠殘暴,太不得民心,也太不得士人之心,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血腥武力的威懾……

這樣做倒也不是不行,可問題是他確實一大把年紀,來日無多,而他身死之後,他的後代是否能夠像他一樣以血腥鎮壓繼續威懾天下?西涼軍的將領們各個都是桀驁不馴之輩,沒了董卓還能否齊心?

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想到這裡,徐榮一邊嘆息着,一邊搖了搖頭,依舊是閉目不言。

陶商又把盛粥的勺子遞到了徐榮的脣邊,言道:“焚燒洛陽遷移百姓,鬧得屍骨遍野天怒人怨,洛陽遷移之戰,你瞎了一隻眼睛毀了半面的容貌助董卓斷後,在我看來也算是報答了董卓的恩情……徐將軍,陶某覺得你現在應該想想自己的歸宿,男兒大丈夫,該報答的恩情既然已經報答了,給自己一條活路沒毛病吧?……將軍你一身本領,又正值壯年,莫不是就要這樣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徐榮僅剩的一隻眼睛有點發紅,嘴脣微微有些顫抖。

陶商又加了一把火道:“孔子曰:越是艱難越向前,何懼明槍與暗箭,越是艱難越向前,勝利就是我終點。”

徐榮吸了吸鼻子,氣道:“孔子沒曰過這幾句。”

陶商眨了眨眼,道:“是嗎?哦,無所謂了,反正有這個道理便是了……來,吃吧。”

徐榮低頭看了看那盛着米粥的勺,沉默了半晌,方纔緩緩開口。

“給徐某換一碗,這勺你剛纔舔過了。”

陶商:“………………”

…………………………

…………………………

徐榮醒了,也肯吃飯了,剩下的就是慢慢靜養,陶商對他的事暫時放下了心,開始着手討伐白波軍的戰略。

陶商心知肚明,皇甫嵩給他提出的難點,他自己是沒有任何辦法去達成的,能幫他解決這些困難的人,只有一個……這個人就是袁紹。

於是乎,陶商第二天又去了洛陽城一趟,專門拜見袁紹。

由於前番陶商主動向袁紹表示了附庸的誠意,所以袁紹現在對他非常的客氣……徐州下轄三郡三國,陶氏可算一強助!在袁紹心中,陶商既然向他表示了歸附的心願,那徐州陶氏現在自然就屬於他要真心拉攏的對象……至少不能讓袁術誆騙了去。

“陶公子今日來,是要辭行的?”袁紹笑呵呵的拉着陶商問長問短:“孟德也是剛剛跟袁某辭行,欲去揚州募兵了。”

陶商看着袁紹拉着自己的手,心下直起雞皮疙瘩……就算都是帥哥,陶商也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小動作。

不着痕跡的將手抽回,陶商對着袁紹拱手施了一禮。

“袁公看的明白,眼下衆諸侯這般勢態,陶某留在這裡無益,不如離開去幹些有用的事。”

袁紹笑容溫和,面色很是關懷地看着陶商,道:“陶公子是打算回徐州嗎?”

陶商搖了搖頭,道:“不然,想借袁公一語,再借一道向北而去。”

“向北而去?”袁紹沒想明白陶商的意圖,笑容逐漸消失,摸着鬍子緩緩道:“陶公子往北去,想做什麼?”

陶商拱了拱手,言道:“不瞞袁公,陶某這次北上,是有意爲國分憂,去征討西河白波谷的白波黃巾軍。”

袁紹聽了這話不由的啞然,呆愣楞地看着陶商,一時間沒有琢磨明白這小子的意圖是什麼?

眼下各路諸侯都是着急回屬地,召兵買馬,謀取地盤擴大勢力……這小子不趕緊回徐州幫他老爹幹些有用的事,着急忙慌的去討伐白波軍幹什麼?……莫不是閒出屁來?

袁紹輕咳了一聲,勸道:“陶公子,不是袁某說你,沒有益處的事,你最好還是少幹……白波軍實力不弱,其首領郭大麾下擁衆約有十餘萬,其中就算是有不能上陣的疲弱之師,但善戰者保守估計也得有四成,公子麾下不過一萬人馬……又何必去自討沒趣呢。”

陶商平靜地道:“袁公這話就錯了,陶某率兵討伐黃巾,爲國平亂,乃是正事,怎麼可以和利益掛上關係,社稷有難,陶某自當迎難而上,萬死不辭。”

袁紹聞言哈哈大笑……心中暗道二字真言:放屁!

自打上次跟陶商掏心挖肺的接觸了一次之後,袁紹便看出這娃兒不是個省油的燈,至少在同齡人中,已是翹楚之流。

若是換成剛開始認識他,袁紹或許還會覺得他的話乃是感人肺腑的真摯之言……但現在咱們都刨心挖肺的談過了,你還在袁某面前說什麼‘社稷有難,萬死不辭’……袁某並不僅僅是長得好看好嗎?你我現在,誰不瞭解誰啊?

見袁紹摸着鬍子不說話,陶商心下暗自嘆息一聲,

自己在袁紹這,看來拿原先那套也裝不住了……不弄點實誠東西出來,袁紹怕是不會搭理自己。

“袁公,白波軍目前屯紮在西河,地處於幷州境內,現聽說黑山軍四處招降納叛,兩軍都是黃巾賊寇,萬一以後合爲一股……陶某覺的,對於袁公日後稱雄河北,恐怕會極爲不利。”

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護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
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百五十章 天子的監護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