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火 焚

“富天下蒼生……”劉備略顯怪異地看了陶商一眼,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話簡直就是天方夜談,當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老百姓能吃上一頓飽飯就很不錯了,無數的地方都是易子相食,好多諸侯自己麾下的兵馬連飯都吃不上,還談什麼‘富’?

你拿什麼富,你又有什麼手段富?天下朝臣,股肱能人多如牛毛,羣策羣力都無法達到這一目的,若是果真能富天下民,這天下又焉能有這麼亂?

小毛孩子終究還是小毛孩子,看着是挺成熟,關鍵時刻也能耍點小聰明,但歸根結底骨子裡還是跟他老爹一樣的迂腐套路!想的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實在是可笑之極。

但事情可以這麼尋思尋思,話可不能這麼來說。

劉備笑着對陶商言道:“陶公子果然志向遠大,令人佩服。”

陶商的情商還是挺高的,劉備眼中一閃而過的輕視他又怎麼會看不出來……

真是應了那一句‘我以真誠待彼,彼以庸才視我’。

不過也不要緊,陶商本來就不是一個喜歡張揚表現的人,一切的事情順其自然順勢而爲,萬事萬物自有人做,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會有他的責任與價值。

陶商自認爲他只需要做他應該做的事,直到事情成了的那一天,也自有受到客觀評價的那一天。

劉備不是從後世來的,他跟陶商在思想上有差異是一件正常的事,如果劉備能夠完全理解陶商從現代帶回來的思想和觀念,那陶商可能就真的要考慮要不要把劉備滅口了。

………………………………

諸侯這邊大肆慶賀,虎牢關上,董卓一方的情況卻既然相反。

三軍的意志顯得是相當低沉。

打贏的人吃喝玩樂,打輸的人當然得做自我批評,這是這個社會的一種習性,不分時代。

不過這次的戰事,董卓實在是想不出什麼話來批評呂布……他也沒想到聯軍那面的人那麼不要臉,搞車輪戰一個一個爭先恐後的上,偏偏呂布還過於自負,不肯認輸,也就弄出了這樣的一種尷尬局面。

真要讓董卓打呂布,或是罵呂布一下,憑良心說董卓現在還真不太捨得!

畢竟以一人之力抵擋那麼多不要臉的諸侯將領,呂布這口飯混的也不容易。

回頭應該考慮給他一些鼓勵纔是。

“相國。”李儒的聲音將董卓從沉思中拉回了現實:“都亭侯新敗,我等還需早做打算纔是啊。”

“打算?”董卓皺了皺眉,道:“如何打算,大不了老夫齊集西涼本部兵馬和幷州兵馬兼洛陽南北軍禁軍、羽林軍,和諸侯決一生死便是,區區一羣鼠輩,老夫還怕他們不成?”

李儒聽了這話,搖頭道:“相國不必如此,依照在下看來,諸侯中人並不是鐵板一塊,他們各爲其政,各懷心思,若說真心報國的,我看是一個也沒有……不過都是些貪婪嫉妒之徒!他們嫉妒相國權勢,相國在此,他們便同仇敵看,相國若是稍做忍讓,西遷避守,讓出一塊肥肉給他們,我料不出數月,諸侯必然自相殘殺!到時候相國想平定天下,當是不費吹灰之力了。”

董卓久經沙場,侵染政治的時間也長,當下便嗅出了李儒話中的味道。

“讓出一塊肥肉,你說的肥肉,指的是什麼?”

李儒呵呵一笑,指了指腳下土地:“便是這天子之都,洛陽。”

“什麼?!”雖然是早有準備,但董卓一時之間,還是沒有接受的了李儒這話:“讓出洛陽?你這話是瘋了!”

李儒笑着解釋道:“相國,在下這話沒瘋,實乃忠義肺腑之語。”

董卓面無表情,道:“還說沒瘋,洛陽地勢居中,羣山拱戴,依三關爲屏障,又有漢室兩百年基業在此,王氣興盛,實乃王霸之地,是爲天下第一大城!如此興盛之地,你讓老夫放棄給諸侯?簡直可笑!”

李儒搖了搖頭,道:“洛陽雖然是寶地,但卻地近河南,是爲要道樞紐,自古便是天下之中,上近河內,東臨酸棗陳留,南通宛地,三面皆敵,偏偏卻離相國經營多年的西涼大本營甚遠!如此四面環狼之地,再是繁華昌盛,又豈能久守?”

董卓聞言沉默了,站起身來,走到廳堂內懸掛的大皮圖面前皺眉審視良久,半晌之後方纔慢慢言道:“你的意思是遷都?”

李儒低聲道:“不錯……遷都!把洛陽留給衆諸侯,嘿嘿,天下第一的城池,若是到了這羣瘋狗的口中,不知他們又該是如何分食?分的又是否均勻?若是分食的不均,不知這些惡狗會不會彼此互相嘶咬呢?”

“哈哈哈哈哈!”董卓此刻終於理解了李儒的意思,放聲豪笑:“好!甚好!果然是妙策,卿果然乃是吾之子房也!”

笑聲過後,董卓又有些猶豫了:“不過若是從洛陽遷走,老夫卻應該住在哪裡?”

李儒笑着言道:“這一點,董公儘管放心,有民謠曾言: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當今天下,能與洛陽相比的,那自然是西都長安!”

“長安?”董卓摸着下巴上,濃濃秘密的大鬍鬚,一邊想一邊點頭:“此言,有理。”

李儒額首:“相國想明白了?長安亦是漢室舊都,其規模雄偉之甚不差於洛陽,長安西面便是關中沃野千里良田,主公在此興兵,往西聯合我涼州舊部,往東可憑潼關函谷關弘農衡山嶺抗拒諸侯,實乃龍興之地,勇武之所!”

董卓這個人,雖然毛病不少,但優點也非常之多,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就是當斷則斷。

此刻聽了李儒的進言,董卓心中已經是再無猶豫,當下狠狠一拍桌案,言道:“好!老夫就遷都長安,以關中爲屏障拒守!將洛陽留給諸侯,老夫在西州,坐觀他們如何內訌!如何狗咬狗!”

李儒微一躬身:“相國高見!”

……

……

董卓決議遷都長安,他的動作非常之快,其命麾下將領,在虎牢關樹立自己的旗幟,遙做呼應,以爲疑兵,自己則率領重兵返回洛陽,上朝號令羣臣立刻收拾行裝,擇日遷都。

滿朝文武,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大驚失色,急忙上諫勸阻!

董卓時間緊迫,沒有時間跟他們掰扯,誰敢進言,直接格殺,絲毫不留情面。

當是時,董卓在洛陽城內,挾持天子以及朝廷公卿,並命令士兵強遷洛陽百姓,直往長安!

臨出發前,董卓又下令把洛陽最珍貴的金珠寶器,文物圖書等也都強行遷走!一時間,洛陽城內到城西關外的大道上,擠滿了遷移的人潮馬車,由於遷移倉促糧食匱乏,飢餓者與互相擁擠踩踏導致受傷、死亡者不計其數。

更由於秩序混亂,董卓放任兵馬強搶百姓,導致掠奪激械鬥毆者甚重,屍體遍佈了沿途大道,景象甚爲悽慘。

饒是如此,董卓還不滿足,爲了噁心要進入洛陽的衆諸侯,董卓下令命西涼兵將洛陽焚城。

命令一下,洛陽城內宮殿、官邸、民宅皆付之一炬,方圓兩百里頓成焦土,昔日繁華似錦的洛陽城在數日之內,便成了血腥地獄。

而董卓手下的將領,以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爲首,大撅洛陽城外的帝王和公卿大臣的墳墓,把挖掘出來的金銀玉器及所有珍寶全部運往長安……

這樣一幅觸目驚心、猶如修羅地獄一般的景象,放眼天下,也只有董卓能夠導演的出來……

董卓遷都的消息釋放出來,被快馬飛速報往身處滎陽關外衆諸侯聯盟之處。

自打虎牢關之外大戰呂布的戰役結束之後,諸侯不知怎地,突然將兵馬屯紮而下,不約而同的各自觀望,全無進兵氣象,曹操幾次向袁紹進言火速進兵,但袁紹卻一直只是哼哼唧唧的應付,並沒有實際行動,而衆諸侯也沒有人站出來響應曹操。

陶商心中明白,這是因爲衆諸侯離洛陽城越來越近了……

所謂同甘苦不能共富貴,講的就是眼前的這羣人。

當洛陽城尚在千里之外的時候,衆諸侯是團結的,是積極的,是向上的,是進步的,是爲了祖國人民流血流淚做犧牲的。

但是,一旦想要的目標近在咫尺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分享利益果實的情緒很自然的便壓過了爲國家做奉獻的情緒,人之常情,陶商非常能夠理解。

但是如今董卓都已經遷都洛陽了,衆諸侯還是採取觀望的態度,這多少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有些人肯定不能忍。

第一個忍不了的,便是曹操!

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
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四十七章 虎癡揚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八百三十章 名人抄襲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