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當面對質

黃昏時分,在劉府前院的一間僕役屋子裡,躺在牀榻上的王成斷斷續續地向劉表講訴了事情的真相,劉璟則站在一旁,心中有點忐忑不安,不知這一殺招是否有效。

萬一劉表早就知道真相,只是故意裝聾作啞,自己就會弄巧成拙,不過話又說回來,陶家對劉表還是有利用價值。

他不相信劉表會爲一個外甥的私慾而斷絕荊州的一處財源,尤其是莊園勢大,自耕農日益減少,荊州財政出現危機之時,劉表縱容外甥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劉璟相信這一殺招會觸怒劉表,他不露聲色觀察着劉表臉上的神情變化。

牀榻上,王成的傷勢還很嚴重,可劉璟已經拖不下去,時間再拖下去,一旦局勢對張允不利,極可能就會出現殺人滅口的嚴重後果,只有出奇兵,才能在張允最沒有防備的時刻,一刀致命。

劉表臉上的表情先是驚愕,隨即涌起一種難以言述的憤怒,雙拳緊握,眼睛冷酷如冰,半晌,他回頭令道:“把我書房的口供取來!”

一名侍衛飛奔而去,不多時,將厚厚一疊供詞送來,這便是陶家案件中所有人的口供,劉表稍微翻了翻,找到了王成的供詞。

他看了一遍,確實是以陶傢伙計身份做得供詞,承認是他把兵器搬運上船,當然是在陶家管事的命令之下,下面是他指印,一團紅豔豔的拇指指紋。

“給他按指印!”

兩名侍衛上前,將王成右手拇指重新在供詞上按下了指印,旁邊劉璟忽有所感,將來如果是他殺人滅口,連這根手指也一定要斬掉,這纔不會有漏洞。

侍衛將供詞遞給劉表,劉表眯眼看了看,原本指印之下又多了一個紅彤彤的新指印,兩個指印一模一樣,正是同一個人。

劉表臉色大變,他已經確認這個王成就是張允的親兵伯長,本名叫賀震,此時他竟成了陶家案中的關鍵人物,真相也就霍然揭開。

“你跟我來!”

劉表強烈剋制住滔天的怒火,怒火就像即將決堤的洪水,張允和蔡瑁竟然敢如此欺他,對於劉表而言,荊州是他的地盤,這就是欺君之罪,劉表轉身向書房快步而去,劉璟也快步跟了過來。

他跟在劉表身後,已經感受到了劉表即將爆炸的盛怒。

回到書房,劉表負手站在窗前,目光凝視着院中的杏樹,久久不語,在他頭頂上的橫幅,寫着大大兩個字,‘制怒’。

他需要思考,需要在心中理順前因後果,這必然是張允招募曲部,手中無錢糧,所以打上了陶家的主意,想從陶家身上勒索巨財,那麼栽贓陷害就是最好的辦法。

“你爲什麼要幫助陶家?”

劉表慢慢轉身,瞥了一眼垂手而立的劉璟,這是他的一個疑問,劉璟怎麼會和陶家搭上關係?

在追究張允罪責之前,他必須把心中所有的疑惑解開。

這個問題劉璟早有腹案,他施一禮,不慌不忙道:“回稟伯父,侄兒上次出征江夏之時,曾結識了陶家次子陶政,後來,他知道我是遊繳所督曹,對我百般巴結,就在昨天下午,他來找到我,說是陶家有一支船隊失蹤,懇請我幫忙尋找,侄兒便介入了此事。”

“然後呢?”劉表注視着劉璟,心中迅速判斷侄兒言語的真實性,應該是真的。

“然後侄兒找到了遊繳所的舊同僚,知道了昨晚發生之事,其中有人認識水軍營寨中的獄卒,侄兒就拜託了他們。”

“就這麼多嗎?”

“還有一點。”

劉璟又補充道:“今天下午,侄兒特地去找蒯公,求他幫忙……”

劉表心中的一個疑惑被悄然解開,難怪蒯越下午忽然跑來說此事,他正有些奇怪,蒯越怎麼會知道這件事,原來是侄兒的緣故。

劉表點了點頭,他對劉璟的誠實很滿意,作爲上位者,無論下面人做什麼勾當,只要不過分,他都可以容忍,惟獨不能容忍就是下面人對自己的欺騙。

所謂有‘欺君之罪’就是這個道理,劉璟是他的侄兒,他交結陶家,暗中和遊繳所往來,託蒯越幫忙,這些都是小問題,關鍵是侄兒不能欺騙自己,劉表尤其看重‘誠信’二字。

相比劉璟的誠實,張允對自己欺騙就顯得格外的刺眼,他甚至可以容忍張允對陶家的栽贓陷害,容忍他對陶家的勒索,但絕不能容忍他對自己的欺騙。

這已經觸犯到了他劉表的底線,不管是什麼人,就算是自己的兒子,只要觸犯到他的底線,誰都不會饒恕。

劉表心中的怒火之堤終於潰決了,氾濫的怒火如洪水般肆虐,他一聲厲喝,“來人!” шшш.тTkan.¢o

一名侍衛走進,單膝跪下:“請州牧吩咐!”

“立刻去把張允給我找來。”

“遵命!”侍衛快步出去了。

劉表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步伐急促,顯示出他內心的焦躁,這時劉表想起了蔡瑁,想起了蔡瑁對張允的種種辯護。

恐怕這件事蔡瑁也有參與,甚至就是他的一手策劃,劉表的拳頭時而捏緊,時而放開,沉思了良久,最終把蔡瑁關進他心中尚有理智的一角,他還不想把事情鬧大,蔡瑁就暫時放一放。

其實劉表對張允動怒,並非是張允勒索陶家這麼簡單,也不僅僅是張允對他的欺騙,使他有一種被愚弄的憤怒,真正的原因,是張允和蔡瑁結盟,早就令他忍無可忍了。

是的,忍無可忍,自從他得知張允暗中和蔡瑁結盟,不滿就在他心中生了根。

劉表又瞥了一眼劉璟,這個侄兒沉寂三個月,可是一出頭便令人刮目相看,張允苦心設計的栽贓計,看似滴水不漏,連自己都騙過了,卻被侄兒輕而易舉地攻破了,這種能力讓劉表不得不讚嘆。

而且劉璟在新野在新野之戰中表現卓著,這一點尤其讓劉表滿意,中午聽黃忠彙報,劉璟已經開始跟隨黃忠學武,這就是好的開端。

劉表暗中誇讚劉璟,他卻不知道,在這次陶家案件中,真正扭轉局面的幕後者並不是劉璟的能力或者運氣,而是曹操安插在荊州的勢力。

但不管怎麼樣,劉表已逐漸對自己的侄兒開始寄予厚望,現在荊襄勢力格局不明,他要大力培育劉氏子弟,如果璟兒能在兩年內脫穎而出,或許能成爲自己最得力的子弟兵。

劉表心中暗忖:‘這件事結束後,倒有必要讓侄兒去一趟柴桑,替自己安撫陶家,畢竟陶家每年進奉大量錢糧,是一個重要的財源,不可失去了。’

劉璟垂手而立,外表平靜,心中卻也在迅速思索,看劉表的態度,恐怕張允這一次要吃不了兜着走,如果張允被打壓下去,那麼誰來接任水軍校尉之職,難道會是王威。

劉璟已經漸漸看出劉表的用意,不管是誰接任水軍校尉,劉表肯定會利用這次機會去除荊州世家在軍隊中的影響。

劉璟忽然有一種明悟,張允此番被貶,恐怕就是因爲他和蔡瑁結盟惹惱了劉表,確實,張允是劉表外甥,本該是值得他信賴之人,得以手握水軍大權。

他應該忠心於劉表,少和世家交往過深,但他卻被門夾了腦袋,跑去和蔡瑁結盟,如此,劉表還放心讓他掌管水軍嗎?

或許劉表還一時找不到他的把柄,現在他卻自己送上門了,只能說張允是自作孽,不可活。

不多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傳來張允的聲音,“甥兒張允,求見舅父!”

“進來!”

劉表的聲音很平和,令張允略略放心,他正在軍營中尋思如何儘快結束這次陶家販運兵器案,也就是儘快從陶家弄到錢財。

他雖然暫時穩住了舅父,但蒯越已經插手此事,時間拖得越長,也就越對他不利。

尤其是陶家,很可能會因爲蒯越的插手而不肯交付錢財,其實張允已經想到了最快解決陶家案件的辦法,那就是抓到陶利的侄女,也就是陶勝的女兒,只要她落到自己手中,那陶利就會立刻屈服。

他已經派人去四處尋找陶家之女,卻一無所獲,但就在剛纔,從一個姓李的管事口中得知,陶氏之女和劉璟交往密切,那她會不會藏在劉璟那裡?

張允同時又得到消息,劉璟派了百餘士兵守衛他的家宅,這其實就等於告訴自己,陶氏之女極可能就藏在劉璟家中。

就在張允准備採取行動之時,舅父劉表卻派人把他找來。

張允走進劉表書房,卻和劉璟雙目相視,他心中砰地一跳,劉璟怎麼在這裡?

張允的心中有一種不妙之感,或許上一次遊繳所事情令他刻骨銘心,他對劉璟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懼怕,儘量不去招惹這個災星。

而這次陶家案件,按理應該和他無關,但現在張允知道了,陶家案件還是和劉璟有關,陶家女兒很可能就被劉璟藏匿了。

張允在路上還擔心,搞不好這次又把劉璟捲進來了,可眼前的情形卻告訴他,劉璟極可能已經卷進來了。

張允不及多想,跪下磕頭,“甥兒張允拜見舅父!”

“起來吧!”

劉表臉色平淡,看不出任何喜怒,張允有些不安地站起身,在他低頭的剎那,目光迅速瞥了一眼劉璟。

不過劉璟也彷彿一尊泥神,站在那裡,一動不動,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甚至連招呼都沒有和他打一個。

張允口舌乾燥地嚥了口唾沫,等待劉表的問話,半晌,劉表纔不緊不慢問道:“陶家之事處理得如何了?陶利放回去了嗎?”

陶利當然沒有放,還關在水寨牢獄中,張允想拖延兩三天,等陶家屈服了再放他,可這會兒劉表居然又問起來了。

張允心念急轉,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低聲道:“甥兒已經吩咐下去了,具體放了沒有,甥兒也不清楚,回去後再督促一下。”

劉表點點頭,也沒有追問此時,他又淡淡道:“璟兒剛纔告訴我,說陶家之案是你陷害栽贓,目的是從陶家身上撈錢,是這麼回事嗎?”

這是劉表給張允的最後的一次機會,張允心中驚得一陣狂亂跳,難道自己露馬腳了嗎?被劉璟抓到什麼漏洞,不可能,這件事人證物證俱全,該滅口之人,也全部滅口,劉璟抓不到什麼把柄,他只是在猜測。

張允立刻回頭盯住劉璟,色厲膽薄地喝道:“璟公子簡直是一派胡言,我忠心護衛荊州,絕不給任何宵小有機可趁,怎麼會陷害栽贓,璟公子,你還是在懷恨上次之事吧!”

劉璟笑了笑,“現在是伯父在問你,你對我吼什麼?”

劉表注視着張允,眼中露出無盡的失望,他一擺手,吩咐左右侍衛,“把人擡上來!”。

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224章 議婚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3章 進營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章 一輛牛車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76章 孫權野望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86章 初戰于禁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24章 議婚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166章 上好精鐵
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224章 議婚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83章 進營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2章 無理取鬧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517章 迎頭痛擊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2章 一輛牛車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76章 孫權野望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563章 羌胡使者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86章 初戰于禁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284章 南方噩耗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6章 不傳之秘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24章 議婚第587章 夷蠻之兵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166章 上好精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