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

孫權宴會並不設在蘄春縣內,而是設在長江內的孫權坐船之上,孫權的坐船是一艘六千石的巨大樓船,名曰‘虎尊’,去年才造成,也是目前江東最大的戰船,它無法駛入太湖,平時停泊在蕪湖縣外的長江江面上。

整艘大船首尾長二十餘丈,高近八丈,遠遠望去,儼然就像一座江面上移動的小山一般,在船頭有一面巨大的虎頭木雕,面目兇猛猙獰,若迎面望去,就彷彿在江面上趴着一隻巨大的猛虎,令人膽戰心寒。

宴會就在大船上一樓的大堂內舉行,大堂極爲寬闊,寬五丈,長十丈,就儼如一座小型宮殿,佈置得富麗堂皇,船板上鋪着地毯,四面船壁上掛滿了巧匠繡成的吳錦,或色彩豔麗,或清新淡雅,四周牆角各放着一尊青銅獸頭香爐,青煙嫋嫋,淡淡的香氣瀰漫船艙。

在左上角坐着十幾名樂師,彈琴吹笙,使大堂內樂聲繞耳,分外熱鬧,在悠揚的樂聲中,一隊舞姬輕舞長袖,舞姿婀娜翩翩,彷彿天仙降臨。

大堂四周擺放着二十幾張小桌,桌上放着金碗玉碟,小桌後的軟席上坐着江東的文武高官,在正北面則擺放着兩張寬大的桌子,左面坐着主人孫權,右面則是主客荊州牧劉璟,另外兩邊的陪座上,左首位是曹操使臣蔣幹,右首位則是劉備的代表諸葛亮,左右其次座位則是張昭、周瑜等文武高官。

這時,大堂內響起一聲清脆的雲板聲,鼓樂停止了,舞姬們紛紛退下,孫權端起耳杯起身笑道:“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各方貴賓會聚一堂,共議天下大事,我爲東主,招待各位不周,特向各位敬酒一杯爲賠罪!”

說完,他端起耳杯一飲而盡,衆人陪同他喝了一杯,孫權又笑道:“今日不談公事,只說風月,盡情吃喝,一醉方休!”

衆人大笑,“甚好,只談風月!”

孫權鼓掌兩聲,雲板再次叩響,頓時鼓樂齊鳴,舞姬再次翩翩而入,大堂內各自敬酒,熱鬧異常,這時,蔣幹端起一杯酒來到劉璟面前,笑道:“每次軍中大宴,曹丞相提到天下英雄時,總要說起璟公子,恨不能共飲,蔣幹久聞公子大名,今日方見,我敬公子一杯!”

劉璟起身端杯道:”先生太客氣了,劉璟晚輩後生,哪裡敢當英雄二字,還是我敬先生一杯。”

他舉起耳杯一飲而盡,笑吟吟望着蔣幹,蔣幹有些心虛,連忙乾笑兩聲,也端杯一飲而盡,這時,周瑜笑道:“子翼兄,吾聞昔日曹丞相煮酒論英雄,只許孟德與玄德二人,現在莫非天下英雄又有新人?子翼不妨說來聽聽。”

張昭也笑道:“此等趣事,正好佐酒,蔣先生說一說。”

蔣幹無奈,只得對衆人笑道:“曹丞相昔日煮酒論英雄,往事矣,在去年徵烏桓歸來時,丞相大宴文武百官,興之所至,便說舊日天下英雄皆暮,後生可畏,天下後起英雄,唯荊州劉延慶、江東孫仲謀耳!”

衆人大笑,這時程普向都尉淩統使了個眼色,淩統會意,起身道:“既爲英雄,當以劍助興,何聽靡靡之音,我願舞劍爲主公和劉州牧助興。”

周瑜臉色一變,剛要制止,孫權卻欣然點頭道:“凌將軍既有此心,准許!”

淩統拔劍在手,大步走進堂內,劍一揮,寒光四起,只聽淩統高聲唱道:“英雄已暮,征塵未消,荊州風起,江東出鞘,再覓英雄,唯勝者可邀”

他歌聲蒼涼,劍勢愈加強勁,漸漸的,他靠近了劉璟,他猛地一劍刺去,在距離劉璟咽喉約一尺處收回,劉璟感受到了劍中殺機,眼睛慢慢眯了起來,手握住了劍柄,就在這時,周瑜忍無可忍,站起身喝道:“凌都尉,你酒喝多了嗎?給我退下!”

大堂內頓時鴉雀無聲,孫權忽然回過味來,目光凌厲地盯向淩統,淩統忽然放聲大哭,揮劍向劉璟砍去,劉璟身後沈彌撲出,動作快捷如猿,頓時將淩統撲倒在地。

孫權大怒,一拍桌子,指着淩統喝道:“來人,將此獠給抓我起來!”

十幾名侍衛衝上來,按住淩統,用繩索將他捆綁起來,淩統大聲叫喊:“劉璟,殺父之仇不報,我淩統誓不爲人!”

衆人這才恍然,原來淩統是要報殺父之仇,很多人鬆了口氣,幸虧如此,否則吳侯就說不清楚了,侍衛將淩統按跪在地上,孫權恨極,掄起鑲金酒樽狠狠向他砸去,酒樽可盛酒一斗,分量極重,酒樽砸在淩統額頭上,頓時鮮血直流。

孫權心中明白,今天若不下狠手,就無法向劉璟交代了,他怒道:“推下去,斬首!”

幾名侍衛拖着淩統便走,劉璟卻一擺手喊道:“且慢!”

劉璟見無數人的目光向自己求情,甚至包括周瑜,他便對孫權笑道:“吳侯,且容我與凌將軍說兩句。”

孫權點點頭,“此人生死,就由州牧決定!”

侍衛將淩統推回,淩統恨得低下頭,一言不發,劉璟這才緩緩道:“昔日柴桑一戰,你父是我所殺,但兩軍交戰,只論生死,我若不殺他,他必殺我,他死,有子可以報仇,我若死,誰又替我報仇?”

“若格鬥而死,我無話可說,但我父親已退城,你卻用箭射死他,這不一樣!”淩統恨聲道。

“有何不一樣?難道他不是死在戰場?”

劉璟盯着淩統,語氣變得嚴厲起來,“我若是衝進你家中殺你父,你確實可以報仇,但我是在柴桑城頭爭奪戰中殺他,有何不可?就像你父殺死了那麼多江夏士兵,殺死了江夏大將王泰,你要找我報仇,那他們找誰報仇去!”

淩統被說得啞口無言,低頭不語,這時劉璟對孫權道:“我向吳侯討個情,看在他年輕無知的份上,饒他一命吧!”

孫權心中感激,若非不得已,他也不想殺淩統,便指着淩統斥道:“看在州牧爲你求情的份上,我且饒你一死,但活罪難免,來人,將他推下去,重打兩百軍棍,貶爲士卒!”

這就是孫權會做人,行刑人當然不會真打兩百軍棍這麼多,貶爲士卒以後也可以提升,但他卻給足了劉璟面子,讓劉璟心中感到舒服,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淩統咬緊牙關,依舊一言不發,被士兵們推了下去,孫權取下腰中短劍,遞給沈彌道:“壯士臨危救主,孫權心中感激,無以爲敬,此劍聊表心意。”

“謝吳侯賞劍!”沈彌雙手接過劍,行一禮退了下去。

劉璟向孫權拱拱手笑道:“吳侯處事,令人心服口服!”

孫權一擺手笑道:“此事就不提了,我們繼續喝酒,剛纔說到哪裡了?”

旁邊張昭笑着接口道:“不談國事,只說風月!”

“對!對!只說風月。”

孫權大笑,鼓樂聲立刻響起,一隊舞姬又翩翩飛入,蔣幹連喝數杯,似乎有點不勝酒力了,但說話也不再像剛纔那樣畏手畏腳,大聲笑道:“說起風月,曹丞相提出爲次子求娶吳侯之妹,不知吳侯以爲如何?”

孫權淡淡一笑,“這雖然是美事,不過吾妹只嫁天下英雄,曹彰似乎還談不上英雄。”

說到這,他回頭看了一眼劉璟,笑道:“我倒覺得劉州牧乃天下英雄,可爲我妹婿!”

劉璟暗暗苦笑一聲,孫權態度雖然令人欣賞,不過這種回絕方式未免有點讓人

周瑜又接口笑道:“我們江東上下軍民都由衷希望尚香公主能早一天嫁出去,能嫁去荊州,那最好不過。”

衆人明白周瑜所指的意思,皆鬨堂大笑。

這時,劉璟目視蔣幹,蔣幹立刻低下頭,片刻,蔣幹站起身,似乎有點醉醺醺地說道:“其實我家丞相私下裡也說過,吳侯之妹過於剛烈,他希望能爲次子求娶大喬。”

此話一出,大堂內再次鴉雀無聲,所有將領都勃然大怒,大喬是前主公之婦,曹操竟敢如此辱自己主公,不少人按在劍柄之上,拔劍半出,怒視蔣幹,連孫權也勃然變色,重重哼了一聲。

張昭見勢不妙,連忙打圓場道:“大喬乃伯符之婦,曹丞相怎會說這種話,一定蔣先生喝多了,昏頭亂說話,快快扶他下去。”

這時,諸葛亮卻冷笑一聲道:“曹丞相確實有此意,不過他不是爲兒子求娶,而是他自己想要,不僅是大喬,連小喬也是他所期待。”

大堂上所有目光都向諸葛亮望來,坐在諸葛亮身旁的周瑜更是臉色大變,他冷冷道:“先生說此話,可有什麼憑據?”

諸葛亮不慌不忙道:“我知曹操曾築銅雀臺,誓收天下美女於其中,其子曹植寫了一篇銅雀臺賦,可以證明曹操的想法。”

劉璟問道:“此銅雀臺賦,公可記得乎?”

“其文華美,亮嘗記之!”

諸葛亮微微一笑,起身緩緩誦道:“臨彰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容;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

不等諸葛亮說完,只聽轟然一聲,竟是太史慈一腳踢翻了桌案,怒髮衝冠,拔劍向蔣幹衝去,旁邊呂蒙慌忙抱住他,“吳侯在上,子義不可拔劍。”

太史慈頓時醒悟,收劍於鞘,指着蔣幹大罵:“吾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以泄吾心頭之恨!”

蔣幹嚇得匍匐跪倒在地,向孫權拜道:“幹酒後失言,望吳侯饒命!”

孫權氣得臉色鐵青,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不等孫權開口,旁邊劉璟卻替蔣幹求情道:“兩國相爭,不斬來使,蔣先生只是使者,此事與他無關,望不要遷怒於他,儘量保證他的安全!”

孫權強壓心中怒氣,一揮袖,“他喝多了,扶他下去吧!”

有侍衛連忙扶蔣幹下去,張昭望着蔣幹踉踉蹌蹌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由長嘆一聲,曹操之約就算吳侯有心,恐怕下面將領也不容了,都是該死的孔明,想到這,張昭狠狠地瞪了諸葛亮一眼。

劉璟也向諸葛亮望去,心中暗忖,‘難道他看出端倪了嗎?’

諸葛亮卻恍若不覺,端起桌上的銀耳黃口杯,細細品味着杯中的美酒。

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4章 初入劉府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81章 意外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7章 餞別送友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68章 綿裡藏針第66章 華麗一筆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
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4章 初入劉府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81章 意外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666章 虛城以待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75章 許都之謀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57章 餞別送友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18章 三巴歸心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313章 內部紛爭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68章 綿裡藏針第66章 華麗一筆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581章 視察荊南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