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河西對策

次日天不亮,劉璟便起身前往未央宮,這是他返回長安的第三天,有太多的政務需要他處理,儘管他實施戰時分權制,最大限度把權力交給平章臺,可就算如此,依舊堆積了大量重要事務等他批准。

劉璟的馬車在數百名騎兵護衛下駛入了未央宮,劉璟下了馬車,來到自己已闊別一年的官房,和長安的巨大變化相反,他的官房沒有任何變化,就彷彿他昨晚纔剛剛離去。

此時已是三月,天氣漸漸暖和,官房內沒有點火盆,收拾得一塵不染,也沒有任何渾濁之氣,劉璟推開窗,一股清新的晨風撲面而來。

這時他若有所感,一回頭,只見徐庶出現在門口,劉璟不由笑了起來,“元直每天都這麼早過來嗎?”

“每天倒沒有。”

徐庶慢慢走進房間笑道:“微臣估計殿下今天一早會來,所以就提前一點出門,果然如此!”

“坐下說話!”

劉璟請徐庶坐下,笑了笑道:“我估計回來後,大家都會向我訴苦,一場合肥大戰將家底都耗光了。”

“到後期確實糧食非常緊張,到秋收後就緩解了,關鍵是匈奴送來了幾百萬頭牛羊,救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後期向前線運送的都是牛羊肉,殿下應該深有感受吧!”

“當然深有感受,九月後天天吃羊肉,煮羊肉、烤羊肉、燒羊肉,變着花樣吃,現在我看見羊肉就害怕。”

說到這,兩人都哈哈笑了起來,這時有小童進來給他們上了茶,劉璟喝了一口茶,又道:“我看了平章臺關於匈奴的報告,讓我感到擔憂的並不是匈奴,而是鮮卑人,兩支東西鮮卑已有聯合之勢,一旦他們合爲一體,必將成爲草原霸主,匈奴被滅亡也就成必然,鮮卑人遲早會成爲中原的最大威脅。”

“殿下的意思是,扶持匈奴對付鮮卑?”

“我曾經這樣想過,但總覺得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寄託在另一個遊牧民族身上,當然,讓兩虎相爭,自相殘殺也不錯,可歸根到底還是得靠自己,我們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武力,要控制住草原遊牧民族,不能允許任何一家坐大。”

徐庶沉默片刻道:“可如果沒有足夠多的人口和財力,恐怕也難以維持強大的軍力。”

“你說得不錯,這次合肥之戰,不過十幾萬軍隊以及一年的戰爭,就幾乎耗光我們的財力,要是幾十萬人的會戰,我們根本就負擔不起,而遊牧民衆都是全民皆兵,以戰養戰,很輕易就能動員幾十萬人南下,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軍隊,那就必須依靠強大的兵器,大力發展像蜂弩、火油和重甲步兵這種對付遊牧民族的利器,只需兩三萬軍隊便可以擊敗數十萬遊牧民族。”

兩人說到這,劉璟便將話題一轉,問道:“關於河西,平章臺聽到過什麼消息嗎?”

“我們知道馬超越權干涉地方官員任免,也知道馬超擅自在肅州收取往來商人重稅,另外,河西羌人和氐人應該在一月時送疆土到長安,但今年到現在依然沒有送來。”

說到這,徐庶嘆息一聲,“我們原本打算派人去質疑馬超,但考慮到合肥戰事緊張,便隱忍不發,只能在長安對西域客商減稅,以彌補他們的損失,殿下,恐怕河西局勢不太妙啊!”

劉璟知道徐庶只是說得比較含蓄,沒有直接指出馬超欲謀反,但大家都明白,河西之事已不得不解決了。

劉璟沉吟片刻,對站在門口的侍衛道:“去打聽一下,其餘幾個尚書有沒有到。”

侍衛匆匆而去,片刻回來稟報,“殿下,他們都到了。”

劉璟隨即對徐庶道:“我們去議事堂,具體商討一下此事。”

議事堂上,衆人濟濟一堂,連年事已高的尹默也趕到了,一年多沒有和衆人議事,劉璟心中頗感親切,對衆人笑道:“首先我要感謝各位對犬子的殷切教導,他變化很大,我感覺得出來,這都得益於各位,劉璟感激不盡!”

劉璟起身向衆人躬身行一禮,衆人連忙擺手,不敢承當,董和更是直言不諱道:“殿下肯把公子交給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更重要是,我們都希望公子將來能成爲一個有所作爲的主公,這是我們爲人臣應盡的責任。”

衆人都表示同意董和的表態,蔣琬也笑道:“公子天性寬仁淳樸,我們早發現他在翻閱各地牒文時,尤其關注民生民情,我們都說公子一定會成爲一個仁慈之君,這是天下人之幸也!”

“現在還言之過早,看他以後吧!”

劉璟便不再提兒子之事,將話題引到了河西之事上,對衆人緩緩道:“大家恐怕對河西形勢危急程度還體會不深,我已接到馬岱的密報,馬超已提升了十三名羌氐大將,以掌控軍權,另外,河西軍已增至三萬,其中兩萬是羌氐人,漢軍只有一萬,主要部署在武威和敦煌兩地,我在前年年底便知道河西之亂勢不可免,只是要部署合肥戰役,纔不得不對馬超妥協,但現在合肥戰役結束,恢復河西秩序也就成爲了當務之急,我現在想知道,我們究竟還有多少財力物力容許我出兵平定河西之戰?”

議事堂內都沉默了,過了良久,蔣琬先道:“殿下如果要全力攻打河西,我們當然支持,但我們也必須說實話,告之殿下倉稟實情,目前長安官倉內有存糧十三萬石,原本有三十餘萬石,但因爲去年向民間借糧,秋糧入庫後都還了回去,僅靠長安庫存的糧食肯定不夠,不過我們可以調漢中和益州的官糧,微臣估計最後存糧能達四十萬石左右,不過需要一點時間。”

劉璟笑道:“各位把問題想得太嚴重了,這不是合肥戰役,不要太多軍隊,最多出兵五萬,時間也不會太久,我估計十萬石糧食就足夠了,而且還有很多存欄牛羊,也可以充作軍糧,我最擔心的其實並不是糧草問題,而是河西的官員和漢民問題,一旦河西反叛,羌人趁機搶奪土地,首先遭難的是他們,所以我要先把他們都轉移出來。”

“殿下是想把河西漢民移到關中嗎?”司馬懿問道。

“不!關中負擔太重了,我打算把他們安置到靈州,前年陶家在靈州開墾了十萬頃土地,現在我已說服陶家,把這十萬頃土地交給官府,足以安置五萬戶人家,不僅如此,陶家還願意捐獻出十萬石糧食和二十萬段布匹,用以移民過度,這樣一來,不僅是河西漢民,就連中原和河北的逃民也可以安置,各位,我已經把大家心煩之事都解決了。”

衆人面面相覷,都不由大喜過望,去年河北及中原先後遭遇災荒,加上合肥戰役的嚴重影響,致使大量饑民涌入了關中和荊襄,已有數十萬之衆,這些饑民需要大量的糧食和物資,給漢國帶來沉重的負擔,令平章臺的尚書們不勝煩惱。

現在劉璟說服陶家讓出土地,陶家還願意捐獻出糧食和布匹,這無疑解決了他們最頭疼之事,讓衆人都長長鬆了一口氣,徐庶嘆息道:“陶家如此慷慨,是殿下之福也!”

劉璟微微笑道:“陶勝告訴我,布匹和糧食都在巴蜀,要運來關中並不容易,不過也不必運來關中,直接放在成都用於軍隊開支,然後我們開啓長安府庫安置饑民,另外需要平章臺安排大量人員去靈州,協助陶政安置移民,光靠靈州官府,根本難以完成這項重任,事情很多,也很瑣碎,希望大家多多費心,我們一起把前期事情安排好,然後漢軍便可以出兵河西了。”

衆人默默點頭,司馬懿起身道:”請殿下放心,平章臺已有豐富的安置經驗,會把事情一一安排好,不過微臣要提醒殿下,要及時派重兵守住大斗拔谷,防止河西和河湟羌人連爲一片。”

司馬懿這句話倒提醒了劉璟,如果馬超真在河西造反,他必然會出兵攻佔大斗拔谷,那時不僅是河西危機,連河湟和隴西都會受到嚴重威脅,他是要先守住險關要隘,劉璟點點頭道:“多虧司馬尚書提醒,我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

與尚書們商議完河西之事,劉璟回到了自己官房,剛到院門口,一名書佐便奔上來稟報道:“龐將軍來了,求見殿下!”

劉璟微微一怔,龐德居然來了,他本來也打算派人將龐德請來,畢竟是龐德當年是馬超的左膀右臂,如果馬超造反,龐德會不會響應?儘管劉璟知道龐德是忠義之人,但這個問題他不得不考慮,現在龐德自己來了,索性就讓他明確表態吧!

想到這,劉璟便問道:“他現在何處?”

話音剛落,龐德從院子裡走出,單膝跪下,高高抱拳道:“卑職特來向殿下請罪!”

劉璟連忙扶起他,“龐將軍何出此言?”

“殿下......”

劉璟不等他說完,便擺手打斷他的話,“這裡不是說話之地,隨我來!”

劉璟將龐德帶進官房,讓他坐下,又名侍衛們都退下,這才坐在他對面,柔聲問道:“你說吧!發生了什麼事?”

龐德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了劉璟道:“這是馬超昨天派人送給卑職的密信,希望我率騎兵去河西舉事,復興西涼,卑職有罪!”

“莫非龐將軍答應他了?”

“若答應他,卑職今天就不會來見殿下了。”

“那你有何罪?”

龐德猶豫一下,萬分羞愧道:“早在去年春天,他就派人來暗示過卑職,讓卑職想辦法去河西任職,雖然他沒有明說,但卑職便猜到了他的用意,只是卑職一時糊塗,竟把這件事隱瞞下來,直到昨天,卑職才知道他在河西已準備了大量的錢糧兵器,安插羌將掌控兵權,這是卑職的罪過,若去年告之殿下,也不至於成今日之大患了。”

劉璟淡淡一笑說:“龐將軍不必自責,其實我早就知道會有今日之患,子龍前來出征居延海時便發現了端倪,只是我要發動合肥戰役,只能裝作什麼都不知曉,任他所爲,昨天晚上馬岱派敦煌主薄李文來向我密報,最多再過兩三個月河西就會生亂,讓我早做準備。”

龐德心中稍稍得到一點安慰,原來殿下早就知道,他立刻起身抱拳道:“卑職願爲先鋒,掃平河西之亂!”

劉璟凝視他半晌道:“我知道令明將軍是忠義之將,不會背叛我,我也願意相信令明,既然你主動請令,我想讓你率騎兵給我守住大斗拔谷。”

龐德忽然明白了漢王做出這個決定的勇氣和巨大信任,他心中感動異常,鼻子一酸,跪下泣道:“感謝殿下信任,卑職向蒼天發誓,寧可死也絕不會背叛殿下!”

劉璟連忙扶起他,對他沉聲道:“河西那邊或許還要花一點時間撤民,但大斗拔谷卻十萬火急,我懷疑馬超已經動手,你今晚就要連夜出發,要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大斗拔谷。”

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96章 欲迎還拒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59章 二見甘寧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43章 可疑之人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161章 誘兵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114章 下馬威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90章 攔路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5章 矛盾激化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545章 馬超兵敗
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014章 江東困局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96章 欲迎還拒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34章 圍剿亂賊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59章 二見甘寧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1116章 再見伏後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43章 可疑之人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161章 誘兵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114章 下馬威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90章 攔路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78章 爭糧事件第45章 矛盾激化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323章 戰爭成本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241章 劉備西逃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545章 馬超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