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華夏一統

潘浚和劉敏率勇士和隨從官吏抵達安息不過幾日,尚還沒弄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就被西域的那羣嚮導出賣,莫名其妙被賣給了安息的奴隸販子。

他們當時被關在籠子裡,受了好多天的屈辱,最後還是劉敏想出一個辦法,以他們是來尋找大筆財寶爲名,誘使當地的貴族執政官現身。

當見到貴族執政官之後,他們告知其線索都在被收繳的包裹中,弄得那些人費勁心力纔將他們的失物尋回

。結果,他們不但沒有得到什麼線索,反而看到了王旭以大漢楚王的名義授予的節杖和文書!

那個貴族當時打算將他們殺了滅口,免得多生事端,但劉敏和潘浚早有準備,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我們是奉大漢攝政王之命,前來協助安息抵抗外敵,我們不會計較因爲誤會而產生的隔閡,但請不要再有進一步的舉措,不然安息不但得不到強援,恐怕還會樹立更強大的敵人。”

安息與大漢強盛時也多有交流,近年來安息的權貴雖然知道大漢在打內戰,但對具體情況卻不是很清楚,在潘浚和劉敏的巧言辭令下,他們也不敢輕慢,權衡利弊後,還是將此事上報,畢竟他們知道大漢曾擊敗了強盛的匈奴人,對其強大心有餘悸,同時內憂外患的局面也讓他們一直渴望着援助。

不久,潘浚等人就被送去見到了安息帝王阿爾塔邦五世。

沒想,那阿爾塔邦非常聰明,用美女和財富收買了一個僕從。並從其口中得知了大漢的現狀。

這可就不得了。阿爾塔邦認爲遭受了欺騙。當場就要將他們全部活活燒死。

最後逼得潘浚和劉敏不得不在匆忙中做出承諾,言他們確實有辦法助安息抵抗外敵,並且用大漢早晚會統一,那時他們若身死,同樣會引起大漢對安息的仇視等諸多理由,左右了阿爾塔邦的決定。

此後,阿爾塔邦暫時赦免了他們,但要求二人儘快拿出幫助他們的辦法。不然立刻處死,同時出於對大漢的顧忌,還封鎖消息,不準任何人將他們的事傳出去,可謂是軟禁起來。

在這種局面下,潘浚和劉敏沒有選擇,只能竭盡全力協助安息人作戰。

兩人在逼迫下慢慢發現,安息有着很強的軍事力量,可他們的戰爭方式與東方全然不同,講求的是一招鮮吃遍天。總之什麼強就用什麼,靠的是將領的天分和聰敏才智。但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兵法體系和系統。

起初,安息人不太相信他們,在一些小規模戰爭中嘗試,沒想真的有奇效,屢戰屢勝,很多時候敵人連自己這邊的人都還沒看到,就被一把火燒個乾淨,讓他們興奮異常。

漸漸的,兩人越來越受安息人重視,甚至驚爲神人,而兩人卻說,他們的軍事才能在大漢微不足道,可謂是大吹特吹,甚至於吹到他們自己都覺得玄乎,直接讓安息人對神秘的東方充滿了崇敬和恐懼。

安息人比起東方人更爲直接,他們如果有才能就會大肆炫耀,好一點的也是實話實話說,但絕不會無端貶低自己,謙虛和謙讓不是他們的文化,所以在他們的眼中,像潘浚和劉敏這樣的人,怎麼會貶低自己,吹噓別人呢?因此極爲相信!

事實上,潘浚和劉敏很清醒,知道他們之所以能這麼成功,很大原因是出於對方並不瞭解這種百變的戰爭模式,可並不意味着對方弱,那些出色的將領同樣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且軍事力量本身也很強

兩人就在這種謹小慎微中,不斷研究着西方的軍事文化,以自身所學爲綱領,吸納西方的優點,不斷研究探索,終於慢慢變得遊刃有餘,取得的勝利也越來越輝煌,被安息人尊稱爲來自東方的戰神。

阿爾塔邦很器重他們,除了限制自由,可以說是要什麼給什麼。

慢慢的,兩人也開始有資格提條件,最終經過處心積慮的籌謀,迫使阿爾塔邦當衆允諾,如果兩人替其擊退羅馬東部遠征軍的進攻,並滅除新崛起的薩珊王朝,那麼就放他們自由,並且與大漢交好,不再涉足西域,結爲同盟。

潘浚和劉敏兩人都清楚,他們表現得越好,那麼阿爾塔邦對大漢的顧忌就越大,越不敢胡亂作爲,那麼達成目標的希望也就越大,因而此後他們就全心撲在輔佐安息帝國的戰事上來。

新崛起的薩珊王朝倒是好辦,它畢竟原本就是安息的一部,只是隨着強大而脫離出去罷了,在實力上本就不如,只是薩珊王朝的阿爾達希爾一世個人雄才大略,而他們現在所掌握的優勢,恰恰克制這種人。

短短三四年,薩珊王朝就被安息大軍所淹沒,重新歸入阿爾塔邦的統治。這個在後來本該滅掉安息,並先後與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分庭抗禮的強大王朝,就這麼被扼殺在搖籃之中,還沒發展起來就結束。

真正艱難的戰場,則發生在與羅馬帝國的東部軍團之間,潘浚和劉敏在安息可謂是大大增長了見識,羅馬帝國軍隊的強大給他們造成極大困擾,幸好這個時期的羅馬內亂頻發,力量大幅度削弱。

222年,羅馬實際掌權者朱麗婭.米薩殺死皇帝埃爾巴伽路斯,另立十四歲的外孫,亞歷山大.塞維魯爲帝,羅馬面臨新一輪的權利交替,東部遠征軍徹底放棄攻打安息。

自此,潘浚和劉敏算是完成了所有的承諾,可阿爾塔邦卻不太願意立刻放他們走,準確的說希望他們將知識留下。因爲他看到了兩人在戰爭中發揮的力量。

兩人當然不希望安息得到東方的核心知識,爲了應付阿爾塔邦,就開始對《孫子兵法》、《六韜》等古今重要兵法韜略進行改編,虛虛實實地顛倒胡寫,還煞有介事的跟他們講解。

可事實上,華夏的文化習慣中,本就是處處留有餘地,講求相對而不絕對,相生相剋,胡編亂造也是可以有道理的。

如此又拖延了近一年,阿爾塔邦終於滿意放行,並承諾不再幹涉西域事務,同時還讓他們帶上諸多貴重特產,作爲與大漢交好的禮物,並期望今後與大漢加強聯繫。

至於楊阿若,則是在西域一路追蹤兩人線索,輾轉許久才抵達安息,沒想中了安息人的計謀,騙他去相見,同樣軟禁了起來,多年來一直保護着潘浚和劉敏的安全。

…………

楚皇宮內,隨着潘浚和劉敏徐徐講述出他們十年的傳奇經歷,滿朝文武盡皆歎服

。王旭溫言安撫過後,當場封侯增邑,以表彰二人艱難收復西域之功。

只是潘浚和劉敏隨後便提出請求,期望今後任職西域都護,這倒是頗爲出乎王旭預料。

仔細詢問過後,他們才說出心中的理由。

王旭聽完,也感覺到兩人或許是因爲眼界不一樣了,他們現在並不認爲西域就是窮鄉僻壤,反而覺得是塊寶地,現在的他們,更適合去管理西域,促進楚國與西方大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他們耗費了最刻骨銘心的十年去做了一件事,內心已經明顯很難捨棄,追求的目標也有所改變。

簡短商議過後,他最終應允了兩人的請求,任命潘浚爲西域左都護,劉敏爲西域右都護,由他們在一年內自行擇期啓程去任職,一應所需也盡皆滿足,並且還將楚國爭對都護府的新政策詳細告知。

此事之後不到兩個月,王旭又設立青藏都護府,將這十多年來拓展的西部高原地域整合,不再歸屬益州西部各郡分管,通通由都護府統一監察管理,並調遣平西將軍馬超親自率西方軍團協助,務必在三年內完成體系的全面建立,然後馬超方可撤軍,再由都護府的左、右都護獨立分管軍政事務。

雖然這時候拓展的青藏地域還很狹小,西方大片都是蠻荒之地,但總算是一個開始。都護府設立後,只要楚國始終興盛,那麼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管多少年,只要一點點去拓展,總會全部融而爲一。

223年秋,雨季過後,北風呼嘯,周瑜和呂蒙奉命率軍橫渡海峽,登上夷洲島,開始着手對夷洲的探索和開發。

225年春,準備充分的楚國發起第五次北伐,王旭親率百萬大軍出征,其中三路由中原進軍冀州,兩路由雍州進軍幷州。這場戰爭持續了九個月後,魏國幷州主力被郭嘉、諸葛亮和龐統三人聯手設局擊破。

楚軍隨之長驅直入,殺向冀州。

十一月,率軍抵抗中原楚軍的司馬懿聞訊,知曉魏國大勢已去,再無轉圜的餘地,果斷放棄抵抗,率部投降。

此後,魏國分崩離析,楚軍在經過三個多月的原地休整後,於226年春發動最後的攻擊。可各路大軍尚在半途,曹昂卻遣使相報,願意投降,促進華夏最後和平統一,使得冀州、幽州等魏國經營多年的富饒之地不再陷入決死之戰的戰火。只是請求王旭放過曹氏和夏侯氏宗族無干人等性命。

王旭也不希望已經無意義的戰爭再繼續打下去,欣然接受了曹昂的要求,並隨之頒下聖旨,赦免兩族,甚至包括曹昂。

一切事物進展的很順利,唯一的遺憾是,當王旭走進鄴城的時候,曹昂已經自刎於王宮大殿。

那一刻,王旭在曹昂身前靜靜佇立了很久,最終下令厚葬!

第64章 血戰連連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866章 一年第693章 陸遜的見面禮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800章 選才之法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498章 當一回土匪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01章 何曼的決定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後記大結局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500章 父城生變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2章 王公之後(上)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563章 貴人相助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844章 宿命的輪迴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234章 趕回荊南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464章 狡詐的張任(上)第39章 舉薦信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298章 羣雄展威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296章 愚蠢的戰略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110章 易容術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80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借刀殺人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312章 分崩離析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67章 朝廷賜封第179章 重返戰場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500章 父城生變第592章 氣吐血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198章 故人來投第456章 絞肉機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46章 收穫果實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451章 亂成一團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27章 朝廷的中央軍(中)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783章 凱旋榮歸第85章 正面決戰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348章 免死令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75章 十日之危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747章 野心的膨脹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412章 “緣”來是你第21章 黃巾起義(上)第83章 鷹翔之陣
第64章 血戰連連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866章 一年第693章 陸遜的見面禮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157章 太湖寶藏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800章 選才之法第460章 果敢的文聘第554章 踏上旅途第210章 逼迫張羨第498章 當一回土匪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01章 何曼的決定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後記大結局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500章 父城生變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2章 王公之後(上)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563章 貴人相助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844章 宿命的輪迴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234章 趕回荊南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375章 絕美妖女第464章 狡詐的張任(上)第39章 舉薦信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298章 羣雄展威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296章 愚蠢的戰略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110章 易容術第35章 初戰黃巾(下)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577章 真金白銀第80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借刀殺人第793章 用兵如神第312章 分崩離析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763章 馬韓爭雄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238章 興建馬場(上)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67章 朝廷賜封第179章 重返戰場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500章 父城生變第592章 氣吐血第289章 天怒人怨第198章 故人來投第456章 絞肉機第515章 沙摩柯的憤怒第646章 收穫果實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451章 亂成一團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27章 朝廷的中央軍(中)第389章 意料之外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631章 爭分奪秒第783章 凱旋榮歸第85章 正面決戰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348章 免死令第696章 艱難的選擇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257章 劉表崛起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75章 十日之危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710章 激戰夏侯惇(上)第477章 震撼的意志第747章 野心的膨脹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412章 “緣”來是你第21章 黃巾起義(上)第83章 鷹翔之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