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長樂宮裡陷入一片混亂的時候,張讓與段珪劫擁着少帝和陳留王就逃出了雒陽城。當三更時分之時,一行人逃到了北邙山下,就在他們剛要進入北邙山時,突然身後傳來了一陣喊殺聲,並且在一片火光之中就衝出來了一隊人馬,而爲首之人正是河南中部掾史閔貢。
此時的張讓自知難逃性命,不得不選擇了投河而死。而段珪被閔貢追上後,也是一刀就削去了頭顱。當閔貢率隊繼續朝前方追去時,躲在河邊亂草叢裡的少帝和陳留王不敢聲張,害怕這些官兵們會壞了他們的性命,所以當兩人等到四更天的時候,才慢慢地從草叢裡是爬了出來。
此刻的兩人是又冷又餓,當他們相互挽扶着朝前走的時候,突然身後又傳來了一陣馬蹄聲,當兩人驚恐地看向身後的那隊人馬時,爲首之人卻突然跳下了馬來,並飛快地跑到兩人的面前,說道:“可是兩位皇弟當面,我是你們的皇兄劉贇劉子安啊,我是特地來接你們回去的。”
當少帝和陳留王在看清了眼前這人確實是他們的皇兄劉贇劉子安時,頓時是抱着他就痛哭了起來。而劉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將自己的大氅取了下來就罩在了兩人的身上。
說起來劉贇對這兩位皇子還真談不上什麼親近感,都說皇家無親情,這也應該是最好的寫照了。當劉贇將兩位皇子扶上了自己的戰馬後,就對一旁的徐盛說道:“文向,你去前邊看看有沒有什麼村落,順便也給陛下和陳留王找一些吃的來,我相信他們倆這會兒也肯定是餓了。”
當徐盛在答應了一聲後,就帶着幾名親兵是跑去了前面。果然沒過多久就看見一名親兵是跑了回來,並向劉贇稟報道:“啓稟主公,前方有一座莊子,徐將軍已經叫開了莊門,這時候正在莊上爲陛下和陳留王準備食物呢。”
劉贇在應了一聲後,便騎上馬就朝那處莊子是趕了過去。當他們到達莊外時,莊上的家主親自在門外是迎接了他們。而就在劉贇剛安頓好兩位皇子的時候,莊外又來了一羣人,這羣人中有掾史閔貢、司徒王允以及太尉楊彪等衆大臣。
當劉贇在見到他們的時候,立刻就明白了他們的來意,他們這是來迎接陛下和陳留王迴歸的。劉贇在明白了他們的來意後,就朝他們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和陳留王就在莊上,等他們歇息一下就回宮去吧。”
聽到劉贇的話後,衆大臣這纔將心裡的擔憂是放了下來。而劉贇又詢問了一下京城裡的事情後,才知道何進已死,宦官們也被袁紹和曹操給清理了一番,現在宮裡總算是平靜了下來。
當他們有問起劉贇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時,劉贇拿出了那份張讓送來的檄文就交到了衆大臣的手上。當衆大臣在看完這封檄文後,也不由得是搖頭苦笑了起來。
不過劉贇救回了陛下和陳留王也讓他們是無話可說,於是一行人將人馬是合併到一起後,就護送着少帝與陳留王朝京城裡走去。
可是當他們纔剛走了不到幾里路,就看見前方是軍旗蔽日、塵土遮天,一隊隊的人馬像潮水般的就涌了出來,這頓時就引起了衆大臣們的驚慌失色,就連少帝和陳留王也是害怕地就躲在了劉贇的身後。
很快這支人馬就涌到了他們的面前,只見爲首一人是手持馬鞭地就走了出來,並厲聲地喝道:“皇帝何在?”
此人的厲喝聲頓時嚇得少帝是戰戰兢兢,不敢上前答話。而這時候的劉贇在冷哼了一聲,道:“董胖子,幾年不見你不僅是人肥了,連膽子也大了許多,什麼時候這裡輪到你囂張了,真以爲沒有人敢收拾你了嗎?陛下就在這裡,你還不趕快給我滾下馬來參見陛下,難道你還想造反不成。”
整個大漢朝也只有劉贇敢這麼跟董卓說話,而董胖子也是劉贇的專用詞,所以當董卓一聽到有人叫他董胖子時,他就知道自己遇到誰了。
這時候的董卓早已沒有了剛纔的威風,只見他在快速地下了坐騎後,就跪倒在了少帝的面前。而此時的李儒也看到了劉贇,他在苦笑了一聲後,也跟着是跳下了馬來。
當一行人將少帝與陳留王護送回了皇宮後,便立馬就將他們帶到了何太后的面前。而何太后在看到兩人完好無損的回來後,也忍不住是痛哭了起來。
就在衆大臣安慰着何太后與少帝時,盧植卻把劉贇是叫到了一旁,並說道:“剛纔宮中的人已將皇宮裡是清理了一番,發現傳國玉璽不見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找着,這可怎麼得了啊。”
劉贇一聽傳國玉璽竟然不見了,他頓時就想到了什麼。而這時候的盧植又對他說道:“子安,你還真是不安分啊,那太史慈是你的人吧,昨晚長樂宮發生暴亂的時候,太史慈竟然帶着部下查抄了十常侍的家,並且還整車整車地將一些大箱子是運出了城外,你們還真是好算計啊。”
當劉贇聽到太史慈抄了十常侍的家時,就忍不住是笑了起來,這種趁火打劫的事情確實是他交待太史慈做的。當初他將太史慈送入西園的時候,就已算到了會有這麼一天,與其將那些財寶留給了董卓,還不如他自己去取將了回來。
不過此刻的劉贇是絕不會承認有此事的,只見他朝盧植拱了拱手,就說道:“師伯,昨晚發生的事情我還真不太清楚,要不等我回去問問子義後,再給您答覆怎樣?”
看着劉贇那一臉死不認賬的樣子,盧植是搖了搖頭就說道:“子安,現在的京城比不得以前了,你要是沒什麼事的話,還是儘早回你的渤海郡去吧,免得留在這裡招惹是非。”
劉贇聽盧植這麼一說,也是嘆了一口氣,並說道:“師伯,不如你與我一起回渤海郡去吧,留在這京城裡確實沒什麼意思。對了,上月恩師還給我寫信說想請你去北海書院講學,要不我送你去北海郡怎樣?這樣你也可以與我恩師一起教書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