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

就在田疇喊出不對的時候,荀諶也發現了問題。只見他將手裡的情報又查看了一番後,便說道:“這支鮮卑軍應該不是來與我們硬拼的,否則他們不會不與公孫軍會合。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確實有坐山觀虎鬥的嫌疑,但他們真正的目地卻是想把咱們拖在這昌黎城下,這樣就能讓素利的大軍直接攻向右北平和遼西郡了。”

荀諶的話剛一說完,田疇立馬就點頭回應道:“友若說的不錯,素利肯定是這麼打算的,我們還是趕快將這一情報稟報給主公吧。”

當張遼派出了快馬並趕回薊縣時,劉贇卻早已率軍前往了上谷郡。而此刻的張遼在帥位上沉思了一會兒後,便說道:“這些鮮卑人想要坐山觀虎鬥,而且還想從背後來偷襲我們,那我又豈能如他們的願。來人,傳難樓和馬超來見我。”

當難樓和馬超來到了大廳後,張遼指着桌上的地圖就說道:“我要你們倆率騎兵去偷襲鮮卑人的大營,現在鮮卑人的兩萬大軍已駐紮在了建平道,這裡離昌黎城很近,我不想受到兩面夾擊的威脅,所以我們必須要拔掉鮮卑人這個眼中釘。”

馬超一聽到有仗要打,立刻是興奮地說道:“張將軍,這偷襲的任務就交給我們西涼鐵騎吧,我保證全殲這羣鮮卑賊子。”

“孟起,不可大意。臨出發前主公可是叮囑過你,不可魯莽行事,所以這一次的偷襲戰就讓夜梟軍團與你的西涼鐵騎一起去完成吧。現在我們的時間很緊,兩日後魯都督的水軍就要開始進攻遼東郡了,一旦遼東郡受到了攻擊,公孫度必會撤回昌黎的大軍,並回援自己的老巢的,所以這一戰必會是長途奔襲。而難樓的烏桓軍常年與鮮卑人交戰,他們十分了解鮮卑人的戰術,同時建平道也是難樓他們比較熟悉的地方,所以這一仗以夜梟軍團爲主,而西涼鐵騎爲輔,你明白了嗎?”

馬超行事雖然有些魯莽,但他並不傻。在聽了張遼的分析後,他立馬就點頭答應了下來。這次難樓帶來了五千烏桓軍,而馬超同樣也有五千西涼鐵騎。不過他只帶上了兩千人馬的兵力,剩下來的三千人馬他則是交給了龐德。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難樓與馬超各率自己的人馬就出了興城。經過一日一夜的急行軍,他們終於趕到了建平道的附近。此刻騎兵們早已是疲憊不堪,難樓找到了一處隱蔽的地方就讓騎兵們是歇息了起來。

當馬超提着一些食物和水來到難樓的身邊時,就說道:“難樓將軍,這裡的地形你比我熟悉,接下來一戰不知將軍有何妙策?”

難樓一邊吃着食物一邊對馬超說道:“馬將軍,我已派人去偵察鮮卑人的大營了,而且現在的天色還很亮堂,不利於我們的偷襲。再說屬下們跑了一天一夜,早就沒有戰鬥力了,所以等他們恢復了士氣後,咱們再出手也不遲。這裡離鮮卑人的大營並不是很遠,咱們奔襲兩個時辰就能趕到,到時先除掉他們的斥候後,再突襲他們的營寨,必能一舉殲滅這股鮮卑大軍的。”

馬超聽完難樓的計劃後,便立刻下去準備了起來。隨着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當騎兵們在休息了數個時辰後,也逐漸地恢復了體力。此刻正是凌晨時分,建平道的外面是一片漆黑。當難樓派出的小隊在消滅了鮮卑人的斥候後,便開始朝鮮卑人的大營是衝刺了起來。

而這時候的鮮卑首領彌加做夢也沒想到會有人來偷襲他們,當彌加正睡得香甜之時,忽然聽到帳外傳來了一陣陣的喊殺聲。當他衣不遮體地跑出大帳外時,就見自己的營地裡是一片火光,而且還有無數的騎兵正在追殺着自己的族人。

此時的彌加頓時就感覺手腳冰涼,他知道自己的鮮卑大軍完了,於是他連忙搶過了一匹戰馬就想逃出大營去,可惜還沒逃出多遠就被難樓給攔了下來。而難樓是認識彌加的,所以一見到彌加那狼狽不堪的樣子後,難樓是哈哈大笑地說道:“彌加,你也有今天啊,以前你不是自稱自己是鮮卑第一勇士嗎?怎麼見了老熟人連招呼都不打就想要逃跑呢。我實話告訴你吧,你們的陰謀詭計早就被攝政王大人識破,如果你不想死的話,就乖乖地放下武器投降吧,否則我不介意把你的人頭掛在旗杆上。”

“難樓,虧你還是烏桓人的首領,竟然投降了漢人,你簡直就是在給你們的丘力居王丟臉。”

“彌加,我很慶幸歸降了攝政王大人,這幾年我烏桓人再也沒有擔心過過冬的糧食不夠吃。而且攝政王大人對我烏桓人一視同仁,並沒有把我們當異族人來看待,所以我烏桓上下甘願爲攝政王賣命。彌加,既然你們選擇了與攝政王大人作對,那你們鮮卑人就是我烏桓人的敵人。”說着難樓是挺槍就朝彌加是衝了過去。

而彌加在憤怒的同時,也揮舞着手裡的彎刀朝難樓是砍殺了過去,很快兩人就廝殺在了一起。而這時候的馬超也從另一邊是衝殺了進來,凡是與他交手的鮮卑人都成了他槍下亡魂,而且沒有一人能在馬超的手上走過三個回合的。馬超的勇武也激起了所有人的鬥志,當騎兵們的殺戮終於讓鮮卑人感到害怕的時候,還活下來的鮮卑人已經不到七千人了。

兩萬鮮卑大軍就這樣被騎兵們砍殺掉了一大半,而夜梟軍團和西涼鐵騎也近付出了一半的人手。當難樓提着彌加的人頭來到馬超的面前時,就說道:“馬將軍,現在我軍的威脅已除,也是該回去向張將軍交令的時候了。”

馬超想了想卻說道:“難樓首領,那公孫軍絕不會是我漢軍的對手的,而且魯都督的水軍也很快會登陸遼東郡,不如咱們率騎兵軍團繞到公孫軍的後方,給他來一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怎樣?”

“馬將軍,你這樣做也太冒險了吧,而且這也有違軍令啊。”

“難樓首領,我們漢人有一句話叫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只要咱們立下了大功來,主公也會原諒我們的過失的。”

“那這些俘虜和傷員怎麼辦?”

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
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