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

第二天一早,劉贇帶着劉備三兄弟以及諸葛亮、伊籍等人就進了皇宮。當一行人在見過了漢獻帝劉協後,劉協當場就冊封了劉備爲平陽郡太守及永安亭侯。而關羽則被冊封爲了河東亭侯及徵西將軍,張飛被冊封爲了新亭侯及徵北將軍。諸葛亮被封爲了陽都亭侯及中書令,伊籍、簡雍等人也各有封賞。

當衆人在走出皇宮後,劉備就向劉贇施禮道:“多謝王爺的厚愛,備還以爲這輩子要頤養天年,沒想到王爺不計前嫌竟爲備討來一個太守之位,還請王爺受備一拜。”

今日他們所有人得到的冊封可都是實權,而這些封賞肯定是通過了劉贇的預審才落到了他們的頭上,就連關羽、張飛也向劉贇是拱了拱手。

而劉贇扶起劉備後,就說道:“玄德有治理一方之才,若讓玄德閒下來豈不是我漢庭的一大損失。而平陽郡屬司州管轄之內,那裡剛剛平息了戰亂,百姓們也正在重建家園,所以急需一位賢才前去治理一方,因此本王才向陛下推薦了玄德你。不過玄德也不用着急,那裡已經沒有了戰亂,我就給玄德一個月的時間前去上任吧。”

其實劉贇還真沒說錯,雖然這劉備有些厚黑,但此人禮賢下士,寬以待人,知人善用也確實是他的優點,因此劉贇纔給了他一個太守的實權,讓他去治理一方。

同樣的像關羽、張飛、諸葛亮這樣的能臣武將也盡歸在了他的帳下,現在正是他用人之際,所以將這幾人與劉備分開也是他早想好的主意。

就在幾人各自接下了自己的冊封后,諸葛亮也在家裡見到了早已來雒陽城的諸葛均。現在的諸葛均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賞,並被冊封爲了從事中郎將,讓諸葛亮也不得不感嘆劉贇的寬以待人。

現在諸葛家三兄弟都已成了漢臣,也算是光大了門楣,再也提不起想要反叛的念頭來。而劉贇在收下了劉備的人馬後,也是意氣風發地說道:“現在我大漢王庭離一統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不過那曹孟德也不是易於之輩,所以這次的出征本王要親自領軍去會會那曹孟德。

現在曹孟德的大軍也集結在了兗、豫二州里,不過本王欲將戰場擺在中牟和官渡一帶。只要擊敗了曹操的主力,便可越過封鎖直插陳留和潁川。同時將呂布調往翼州,助徐榮從翼州向濮陽、白馬進軍。

這次本王打算用兩路人馬向兗州發起進攻,而青、徐兩州的人馬只需要牽制住泰山郡、譙郡的敵軍即可。至於淮南和廬江郡就交給子敬和元嘆他們來進攻吧,而荊州其他的曹軍就交給奉孝和士元來處理。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當劉贇在說完他的部署後,也開始徵詢起了其他人的意見來。而衆人在議論了一番後,也紛紛贊同了劉贇的部署。不過田豐卻又站出來問道:“主公,這次的大戰我漢軍需要集結多少人馬?”

聽到田豐的提問,劉贇看着沙盤就說道:“現在曹操已在兗、豫二州集結了近三十萬人馬,所以司州的大軍決不能少於二十萬。同時翼州也要出動二十萬大軍,這樣才能與本王是前後呼應,而青、徐兩州各出十萬人馬即可。至於江東和江夏,同樣不得少於二十萬,而荊州的奉孝和士元那裡,就用他們現有的人馬就夠了。”

聽完劉贇的講述,田豐掐指一算,不由得驚呼道:“主公,你這次的出兵可是有近百萬大軍了,咱們的糧草可經不起折騰啊。”

看着田豐一臉肉痛的樣子,劉贇沒好氣地就說道:“這場大戰本王可是準備了數年,而且其他幾路大軍都能自給自足。元晧,你可千萬別告訴本王糧倉裡已沒有了存糧。”

劉贇爲了這場大戰可是在數年就開始屯糧了,而且各州郡也修了數座糧倉出來,就是爲了迎接這場大戰。

而田豐聽了劉贇的詢問後,連忙就說道:“糧倉裡的糧食一直都在滿倉,而且每年調配的新糧也在及時地換取着舊糧,所以主公無需擔心糧草的問題,二十萬大軍豐還是養得起的。”

聽了田豐的回答後,劉贇這才放下了心來。同時他又說道:“曹操那裡同樣有不下於五十萬的大軍,而且本王還聽說那曹仁正在荊州募兵,所以算下來咱們的兵力與曹軍也相差的並不大,因此這次的決戰就要靠諸公的運籌帷幄和將士們的奮勇殺敵了。”

劉贇剛說完,沮授、田豐、賈詡等人全都站了起來,說道:“爲了江山一統,臣等必當全力以赴,決不辜負了主公的重託。”

而就在劉贇厲兵秣馬、枕戈待旦之時,曹操也在調兵遣將準備與劉贇決一死戰。現在就只剩下他與劉贇這兩路諸侯了,雖然劉贇挾天子以令諸侯佔着大義,但他這邊全是由世家門閥組成的體系。

世家門閥已掌控了大漢數百年,從最初的朝堂之下一直延伸到了朝堂之上。甚至連帝王也被他們圈養在了皇宮裡,使得皇權根本出不了雒陽城,也因此讓世家門閥是越來越肆無忌憚了起來。

而劉贇的橫空出世猶如當頭棒喝,打得這些世家門閥是暈頭轉向,最終才迫使他們不得不與劉贇一戰。這一戰也關係到了誰能掌控這天下的話語權,所以世家門閥也是鉚足了勁想要贏下這一場大戰來。

www .тt kan .¢ ○

現在整個曹操所控制的地盤都已進入了戰備狀態,各州郡集結的人馬已超過了五十萬。曹操也已知曉了劉贇的戰略,因此在陳留的延津、酸棗、封丘一帶是屯集了大批的人馬。同時濮陽和白馬也調集了十五萬大軍,並駐紮在了翼州的邊境線上。

當荀彧問青、徐兩州的邊境處該如何佈防時,曹操揉着發痛的腦袋就說道:“現在兗、豫二州的兵力已被本公抽調了大半,哪裡還有多餘的人馬去駐防青、徐二州的邊境線。好在劉子安已將主攻的方向定在了兗州的前沿,只要這一戰能擊敗他的主力軍,本公就有把握攻下那雒陽城來。到時掌控了朝政及劉子安的生死,這天下大勢豈不垂手可得乎!”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