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

在定好了各自進攻的目標後,劉贇也將二十萬大軍是集結到了南鄭城下,再加上張魯的五萬士兵,劉贇一共集結了二十五萬大軍準備進攻西川。

不過在分配三路兵力時,龐統卻有不同的意見,並說道:“主公,給元直分配十萬人馬的兵力,我絕對沒有意見。但我走武都郡這一路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了吧。而且武都郡和陰平郡也並沒有太多的蜀軍,所以我只需要三萬人馬的兵力就足夠了。而主公進攻的梓潼郡這一路可是有重兵把守,所以主公將剩下的人馬全帶走纔是。”

“行了士元,你不必再勸,漢中還需要留下人馬駐守,所以交給你五萬兵力也是想讓你在梓潼郡的後方給我減輕壓力的,同時還要防備着廣漢郡與蜀郡的援兵。”

聽到劉贇計劃後,龐統頓時就閉上了嘴。而徐庶則是有些擔心地說道:“主公,你只帶五萬人馬的兵力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要不將漢中的人馬也帶一部分去。”

聽到徐庶的建議,劉贇想了想便點頭道:“就讓楊昂和楊任率兩萬人馬的兵力隨我進攻梓潼郡吧,至於其他的人馬就留在漢中駐守。對了,龐德、典韋、郝昭跟元直去巴西郡,而魏延、馬休、馬鐵隨士元去武都,剩下的馬超、許褚、霍峻隨我去梓潼郡。至於漢中就交給劉勇和費禕、劉巴他們吧。”

這次童飛被留在了翼州並沒有跟來,而劉勇跟隨劉贇征戰了多年,也算得上是一員良將了,再加上他是劉贇的貼身侍衛,其武力值也不在魏延之下,所以劉贇很放心地就將漢中的守衛是交給他了,這樣他也能安心地出征蜀郡了。

不過在臨行前,劉贇又把劉勇、費禕、劉巴三人是叫過來耳語了一番後,這才率領着大軍朝梓潼郡而去。當三天後,劉贇率領的七萬大軍抵達廣元城時,廣元城裡的蜀軍們頓時就亂成了一團。

漢軍的入侵他們也是聽到了風聲,只不過當看到漢軍旌旗招展地來到城下時,城裡的蜀軍們不由得都捏了一把冷汗。廣元城只是一座小城,裡面也只駐紮了三千人馬的兵力,當看到數萬漢軍來到城下時,任誰都會有一種恐懼感。再加上漢軍的威名,又豈能不讓這些蜀軍們膽寒呢。

而做爲廣元城的守將龐樂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就對身旁的副將李異說道:“子瀮,現在該如何是好?沒想到漢軍是真的打來了,而且還來了這麼多的人馬,以我們這三千兵力根本就不是漢軍的對手啊。”

“將軍大人,現在漢軍既然已來到了城下,不如咱們就降了吧,難道你甘願爲一個懦弱的主公盡忠嗎?”

聽到李異的意見,龐樂心裡是猶豫不決。而就在兩人繼續觀望之時,就見城下跑來了一名騎兵,這名騎兵對着城牆上的蜀軍就大聲喊道:“城裡的蜀軍聽着,我大漢王庭的攝政王大人已到關下,如果不想死的話就儘早投降,否則等我們破城後,必當雞犬不留。”

龐樂和李異一聽到劉贇的大名時,差點沒嚇得從城牆上掉下去。劉贇的威名早就傳遍了大漢十三州,其一生的戰績未嘗一敗,就他們這點人馬還不夠人家塞牙縫呢,所以兩人在互相看了一眼後,龐樂不得不選擇了獻關投降。

當劉贇率大軍進入廣元城時,龐樂和李異在城門邊是跪迎了劉贇一行。而劉贇對兩人也很客氣,將兩人是誇讚了一番後,就說道:“兩位將軍,我這次入川也是逼不得已的。現在大漢十三州我已得了大半疆土,而劉璋既是我的皇叔,同樣也是大漢的臣子,所以我打算寫一封書信給他,勸他早日能重回我大漢王朝的懷抱。這封書信我需要從你們的降將裡選出一位送去,不知二位將軍可願代勞?”

聽到劉贇的話後,龐樂和李異再次看了對方一眼,最後還是李異站出來願意去送這封書信。當李異帶着劉贇的書信前往蜀郡時,劉贇又對龐樂問道:“過了廣元城應該就是劍閣了吧,我聽說劍閣乃是進入蜀郡的天然屏障,而且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名,不知龐將軍可有妙策獻上?”

劍閣確實猶如一道天險擋住了劉贇的去路,其中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中間還鑿石架空爲了飛樑閣道,以通行旅。此劍閣難通大軍的行走,只適合商人及旅客的出入,所以當初劉贇在看到張鬆標出的劍閣路線圖時,也着實是嚇了一大跳。

既然無法讓大軍通過,又如何能攻下這劍閣來呢,這也確實讓劉贇是頭痛不已。而做爲蜀將的龐樂當然去過劍閣,也熟悉裡面的防禦,於是他想了想便說道:“回攝政王大人,劍閣的天險確實難以攻下。而且劍閣裡有守軍七千,其守將則是高沛和楊懷。想要拿下劍閣就只有將他們誘出圍殺,方能奪取那劍閣來。”

聽到龐樂的計策,劉贇也只能是翻了翻白眼。高沛和楊懷又不是傻子,以他們那七千人馬的兵力又怎敢出關來與漢軍一戰呢,所以龐樂的計策說了也等於沒說。

而這時候一旁的霍峻則站了出來,說道:“主公,既然劍閣難以強攻,不如我們選其他的道路並繞城而走,豈不就能破了此關嗎?”

聽到霍峻的建議,劉贇頓時就感覺眼前一亮。當他問龐樂可有其他的道路通往蜀郡時,龐樂立馬就回答道:“稟王爺,通往蜀郡的道路就只有劍閣這一條路,屬下確實沒有聽說過還有其他的道路可行,不如讓我問問手下的兵丁,看看他們知不知道還有其他的道路可行?”

當龐樂跑出縣府去問手下的兵丁時,劉贇又將那佈防圖是拿了出來,並仔細地查找了起來,可是不管他怎麼查找都未曾發現其他的道路。而這時候的龐樂又急匆匆地跑了回來,並稟報道:“王爺,我找到有熟知其他山路的人了。”說着就見龐樂是帶着兩名兵丁就來到了劉贇的面前。

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
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