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

就在曹操諡李典爲愍侯時,荊州和揚州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首先是李通和呂虔鎮守的夷陵郡,在遭受到漢軍的強攻後,不得不收縮兵力並退守到了南郡。而曹仁與文聘鎮守的衡陽郡同樣遭到了漢軍的圍攻,不得已也只能撤回了南郡,並將漢軍擋在了南郡之外。

而蘄春郡裡的曹休與樂進等人,也同樣遭受到了來自江夏和江東漢軍的進攻,無奈之下也只能是退守廬江,並等待着曹真等人的回援。

這接踵而來的不利消息,差點沒把曹操給氣暈過去,他萬萬沒想到就爲了偷襲一次彭城,竟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劉子安還真是瘋了吧。說好的寒天出戰乃兵家大忌,爲什麼到了劉贇這裡就不靈了呢!

當曹操將此問題又問向了荀彧等人時,程昱這纔拿出了一封戰報,並臉色難看地說道:“那劉子安竟在數月前就開始縫製過冬的棉衣、棉鞋了,因此現在的漢軍一上戰場都穿着厚厚的棉服,根本不懼這天氣的嚴寒。看來當初劉子安種植那棉花樹,就是爲了能在寒冬裡作戰的吧。”

聽到程昱的解惑後,衆大臣無不是臉色大變,他們沒想到劉贇竟會如此的深謀遠慮,竟在數十年前就預測到會有這麼一天了。

而此刻的荀彧同樣是苦笑了一聲,說道:“那劉子安絕不可與常人來對待,他研製出來的馬中三寶、連環弩、投石機、縫合術等,無不是戰場上所用之物。有時候彧一直在想那劉子安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爲什麼他會掌握到如此多的東西。有了這些軍中利器,又有誰會是他的對手。

主公,您與那劉子安也是多年的老友,可曾發現到他有什麼破綻之處,若咱們能掌握到他的弱點,並一擊必中的話,那咱們還有周旋的餘地,否則這天下遲早會盡歸劉贇之手。”

荀彧這番話可不是危言聳聽,實在是那劉贇太厲害了。這些年來此人南征北戰、無往不利,凡是與他交戰的異族或諸侯們,無不被他給踩在了腳下,也因此使此人的名聲大噪。

而荀彧之所以會問劉贇的弱點,也是希望能集思廣益地度過難關,此刻曹操與衆大臣們無不是低頭沉思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曹操才緩緩地說道:“當年在雒陽城認識劉子安時,只覺得他才華橫溢、冠絕天下,因此纔有意結交。只是沒想到此子深謀遠慮,恐怕就連先帝也被他給矇騙了吧。隨着這傢伙的權勢日漸高漲,他的野心也漸漸地暴露了出來,可惜那時候他已是羽翼漸豐,身邊也有了一大羣的幫手,就連那董魔頭見了他也要避讓三分,又何況是我等諸侯。

隨後的日子裡,他是一天天地壯大了起來,再也不是當初的東萊亭侯了。而敗在他手下的人不知凡幾,並且他每拿下一個州郡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彷彿此子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般。從雍州救出了天子之後,他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事上就能看出此子的不凡。若真要找出他的破綻來,也唯有情義一說了。

子安此人重情重義,並且還救過本公的性命。當年若不是他出手,本公早就命喪在諸葛亮及關雲長之手了,所以情義二字便是此人的破綻。”

曹操果然不愧是一代梟雄,爲了自身的利益,什麼事他都能做得出來。而衆大臣聽曹操這麼一說,心裡也開始是活絡了起來。一個人不管有多厲害,只要此人有弱點,便可加以利用並置他於死地。

經過衆大臣的一番討論後,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假意找劉贇議和,並在選好的地方將他刺殺。只要劉贇一死,漢軍大營必會是羣龍無首,到時在反攻漢軍的營地,必能將他們是一舉殲滅。

至於派誰出使漢營,這任務自然落在了華歆的身上,誰讓他是出使漢庭的老熟人呢。當華歆在接了此事後,也沒有耽擱時間,第二天一早就出發去了漢營。

而此時的劉贇正坐鎮開封府,由於漢軍攻勢猛烈,現在兗州已有大半個郡縣落入了劉贇的手中。

就在劉贇準備拿下整個兗州來時,忽聽有侍衛來稟報說;許昌城來了使者想要求見於他。劉贇心想這應該是曹操派來的使者吧,就是不知道這曹孟德找他又有何事?

當劉贇叫人把使者帶上來時,一見是華歆不由得就樂了起來,說道:“華子魚,原來是你啊,不知你來見本王是有何事?”

華歆向劉贇施了一禮後,便說道:“啓稟王爺,下臣來此是替我家主公議和來的。我家主公與王爺乃是多年的好友,沒有必要在這樣爭戰下去,我家主公願將治下的州郡視爲漢地,並以漢臣的身份替王爺打理這些州郡,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聽華歆這麼一說,劉贇瞬間就明白了過來。曹操這是想要繼續當他的一方諸侯,並且對漢庭也是聽調不聽宣,若真同意了他的議和,那這些州郡豈不就成了他的屬地了嗎!

劉贇想到這裡不由得是冷笑了一聲,道:“華子魚,回去告訴曹孟德,想要與本王化干戈爲玉帛,就得向本王俯首稱臣。並且他治下的那些州郡,也必須要回到我漢庭的手裡。不過本王也不會虧待了他,必會啓奏陛下賜封他爲魏王的。”

聽到劉贇的話後,華歆臉色變了變,就說道:“王爺,既然你願封我家主公爲魏王,又何不將我家主公治下的屬地也一起賜封了呢?”

“華子魚,陛下賜封的魏王是要住在京城裡,而不是在許昌城的,你明白了嗎?”

此時的華歆也同樣明白了劉贇的意思,那就是兩軍議和後,曹操必須要遷往雒陽城定居,而被他所佔的屬地也將會重回漢庭的治下。至於那魏王的封號也只不過是個擺設罷了,又哪裡比得上現在的權勢滔天。

華歆在想明白這個道理後,平靜地對劉贇說道:“此事幹系重大,下臣無法替我家主公做主,等下臣回了許昌城後,必會稟明我家主公,到時再來回王爺的話如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十二章 打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
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十二章 打臉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