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

劉焉也曾想到過自己稱帝后可能會遇到的危機,但心中依然抱有一絲僥倖心理。

而且他的年齡確實太大了,剩下的時間估計所剩無幾。生前最後體驗一下皇帝的感覺也算值了,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所以儘管有很多人反對勸阻,他還是做了歷史上袁術一樣愚蠢的決定,稱帝!

很快,劉焉自立爲帝的消息同樣傳遍天下。

一個大漢竟然同時出現了兩個天子!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大漢已經名存實亡了。

這種可笑的事情出現,引得無數有心人的心思瞬間活氛了起來,也開始暗自謀劃稱王稱帝之類的事宜。

就在長安和益州兩方勢力互相指責對方是僞帝、打口水仗,天下諸侯暗自謀劃各自的事情的時候。作爲幕後黑手的袁術卻在江東穩坐釣魚臺,笑看天下變動。

“天地爲棋局,蒼生爲棋子。現在這場棋算是被下活了吧!”看着郭嘉送來的情報,袁術喃喃道。

雖然天下大亂,但只要漢室不亡袁術就不會放下心中的忌憚和擔憂。唯有將漢室徹底的拉下馬,袁術才能心安。

洛陽被董卓燒了,玉璽被李儒送到了公孫瓚的手中,如今連天子也已經被袁術暗殺了。

大漢的三個正統象徵已經都不復存在,剩下餘威的只要靠時間來抹平就可以了。

十年,至多十年。就算維持現在這個樣子,十年之後大漢正統也就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類似春秋戰國一樣羣雄割據的局面。

在此之前,袁術要做的就是稱成爲強秦一樣的勢力,最後橫掃諸侯,一統天下。

“奉孝,劉表同意了嗎?”

郭嘉點點頭:“他別無選擇,除了聽從我們的話外還能怎樣?”

袁術想到劉表那副精明而又略顯刻薄的樣子:“沒想到劉表竟然如此不堪,漢室後裔恐怕就一個劉虞能夠拿得出手了。”

郭嘉道:“主公是不是忘了劉備了?他的聲望能力都不俗,將來定然是主公的大敵。而且最近豫州有流言傳到江東,說主公是第二個王莽。”

袁術冷冷一笑:“那他劉備就是第二個劉秀嘍?自不量力!真以爲他和劉秀一樣是位面之子啊?天命所歸的恐怕不是他劉玄德。”

郭嘉鄭重的說道:“不過主公你也要引以爲鑑,你所做的事情和王莽差不了多少,王莽失敗的原因想必主公你也清楚。劉秀的成功固然是天命所歸,但王莽的失敗卻是人心所向。”

確實,袁術的諸多政策和思想與王莽十分相似。郭嘉等人甚至認爲袁術就是想要繼承王莽的那些思想走下去。

袁術笑了笑:“奉孝你放心。王莽的思想確實太過超前,我雖然欣賞他但並不會走他的老路。人心並非百姓之心,而是士子之心,此事我還是清楚的。”

郭嘉凝重道:“主公明白就好,王莽乃是英主,但卻敗在了人心之上。成王敗寇,公道不在人心,而在人口。當今天下,唯有士子有話語權,所以說人心並非人心,而是士子之心。而士子之心,現在就是世家之心。”

袁術輕笑一聲:“是啊!我對於世家如此的忍讓妥協,不就是因爲他們代表着天下,代表着人心嗎?”

“不過大勢不可逆,我相信寒門終究有一天會崛起,世家也終將會被拉下神壇,和寒門共同競爭。”

郭嘉看到袁術自信的樣子,微笑道:“嘉也相信,這一天終會到來。或許在主公的手上,嘉就會看到這一切。”

“自然,亂天下者是我袁家,安天下者自然我袁術當仁不讓。若不是爲了世家,我何須屈居東南而徵天下。”

一切的開端都源於世家,而且是以袁家爲首的關東世家。從董卓之亂到現在,一切的一切背後都有着世家的身影。袁術刺殺劉協這一手瞞得過別人,但瞞不過世家的耳目。

以世家遍佈天下的耳目輕易就能察覺到這件事的背後之人就是袁術。不過是苦於沒有證據,而且沒必要和袁術過不去,他們纔沒有跳出來而已,甚至順道還幫了一把。

袁術也從不認爲自己能夠瞞得了天下人,只要不留下證據就可以了。在這種時候,只要沒有確鑿的證據,一切的指正都只能被稱之爲構陷栽贓。

所以袁術現在一點也不急,也不敢急。即使劉焉稱帝了,袁術都不敢露頭,以免引起周圍諸侯的攻訐。

畢竟這件整事得利的人是誰,任何人只要動一下腦子就知道。袁術現在只要當一個隱形人默默的在背後觀察衆人的舉動就好了,冒頭的話估計會有不少人想要聯合起來滅掉他這個天下第一諸侯。

“奉孝,劉焉已經稱帝了,你說接下來會是誰稱帝稱王呢?”

郭嘉道:“誰都無所謂,我們現在最該關注的是公孫瓚。傳國玉璽在他手中,而且他還是一個魯莽的人。如今劉虞已經離開了幽州,無人管制之下,說不定此人能夠帶給我們不小的驚喜。”

袁術也想起了那個暴躁直爽的大漢,皺了皺眉:“公孫瓚就算再傻也不敢稱王稱帝吧!要知道劉虞最後的那句話可是說的很清楚啊!他就不怕幽州士子暴動嗎?”

郭嘉自信道:“公孫瓚從不會在意這些,也不會在意是稱王還是稱帝。他只是一個單純的猛將罷了,根本不擅長政治,所以說他恐怕不明白自己稱王稱帝后會面對的是什麼。”

“而且,正是因爲是劉虞當初那句話,公孫瓚才更有可能帶給我們驚喜。要知道公孫瓚和劉虞的關係可是水火不容啊!”

袁術聽了這話,半信半疑的點點頭:“希望吧!如果公孫瓚真的能夠如你所說,那麼接下來就不用我們再費盡心思暗中出手了!”

袁術有些無奈道:“只可惜我們在幽州沒有多少的人手,要不然稍微鼓動一下也好,現在就只能看運氣了。”

郭嘉道:“主公放心,以公孫瓚剛烈的性格,定然不會如劉虞所想、不敢稱王的。”

“曹操和劉備最近還有什麼動作?這倆貨現在怎麼好像搞到一起了?”

由於種種原因,原本應該針鋒相對的劉備和曹操竟然詭異的站在了同一立場。而且由於這兩個人的聯合,整個中原都呈現出聯合的態勢,弄得袁術有些頭痛。

看來真的是自己步子跨得有點大了,甚至引起了整個中原的忌憚。若是這四方勢力真的一直維持這種平衡狀態,袁術還真的難以動彈。那樣的話這一番佈置和心血恐怕就得付之東流了。

如今益州局勢動盪,正是袁術進兵的大好時機。但就是因爲中原諸侯的虎視眈眈,使得袁術遲遲不敢下手。

郭嘉看出了袁術的擔憂,安慰道:“主公放心,中原聯合之勢只不過是表象而已,只要稍微打破平衡,中原立刻就會陷入混亂之中。畢竟關於徐州的問題,劉備和曹操永遠也達不成一致。而且,現在好像還有一隻餓狼已經盯上中原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七十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
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四百三十四章 意外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七十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