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

諸葛亮就算是性格再冷靜,如今也不過是個尚未及冠少年,正是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年齡。

尤其是在袁術如此重視他,甚至不惜以西南諸國這個戰略要地作爲他的訓練場、讓荀悅這個輔國之才親身輔佐教導的情況下。他更加想要做出足夠的功績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也證明袁術沒有看錯人。

荀悅也是看出了這一點,纔出聲提點,讓諸葛亮不要太過心急。在他看來,諸葛亮已經足夠優秀了,這段時間諸葛亮的成長和作爲他都是親眼見證。

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每一步都踏在最正確的那個點上,有時候的決斷就連他都覺得驚豔。

一開始荀悅都覺得有些不可置信,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諸葛亮的“特點”。有些政略和事務處理諸葛亮本身並不瞭解,畢竟年齡放在那裡,就是再妖孽,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積累也總有些許偏頗和積累不足之處。

但偏偏最後諸葛亮卻能夠憑藉“直覺”選擇他能想到的最恰當的解決辦法。荀悅頓時明白了諸葛亮的精神天賦,也因此懂得了袁術爲何要選擇諸葛亮。

這是何等妖孽的精神天賦,每一次都踏在了最正確的那一步之上!這種存在本身就謀臣而言就是近乎無解的存在。

當然,世界上不可能會有完美的存在,這種精神天賦也有着其限制。作爲精神天賦,最爲普遍的缺陷就是對於精神力的消耗。

諸葛亮的精神天賦對精神力的消耗尤其大,即使以諸葛亮浩大的精神力如今每日也只能動用兩次,再多就會對精神力造成損傷,若是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影響壽命。

除此之外,這種“最正確”的選擇是基於諸葛亮的意識和認識的基礎之上的。若是諸葛亮本身對於事物的認識存在誤差或者忽略,這種“正確”就完全是虛幻的。

還有一個不是缺點的缺點,那就是諸葛亮自身存在的感情。人畢竟不是機器,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堅持。就如明知跟隨劉備出山也難匡扶漢室卻偏要爲之,明知蜀國國力衰微不宜和魏國開戰卻爲了內心的堅持而多次北伐一般。

要戰勝諸葛亮就只能針對這三點。要麼就是在諸葛亮成長起來之前靠着遠強於其的能力碾壓他,要麼就是如司馬懿一般硬耗耗死他,要麼,就只能讓諸葛亮敗在他自己或自己人的手上。

但在荀悅看來,這些方法都基本是不可能的。如今的諸葛亮,天下文臣誰也不敢說在能力上能夠穩壓他一籌,而且諸葛亮還有成長的空間,這一點基本就pass掉了。

而針對諸葛亮本身,身在袁術手下的諸葛亮如何針對?如今的袁術可不是三國中的劉備,劉備手下基本就靠諸葛亮一人撐着。而袁術麾下,賈詡郭嘉、田豐魯肅等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一大羣謀臣各有所長,能力絕對不會遜色巔峰時期的諸葛亮多少,而且各自的精神天賦也皆是頂尖。諸葛亮愁的不是手下人手太少,而是能不能壓住這一羣人。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要做到在大方向上把個關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耗費多少的精力。

“孔明,曾幾何時,我以爲那個人絕對就是文臣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了。但直到遇到你,我才發現,或許你可以超越他的存在。”荀悅語氣鄭重的說道。

“你說的那個人,是荀文若嗎?”諸葛亮微不可查的深吸了一口氣,平靜的說道。

“不錯,我的這位從弟,自幼是由我教導,我幾乎可以說是看着他長大的。”荀悅目光渙散,似是想起了那段時光。

“亮比之如何?”諸葛亮忍不住的問道。早先在鹿門學院求學之時,司馬徽就曾說過,荀彧是當世第一的謀士,他也是一直以之爲目標。

荀悅微笑的看着諸葛亮:“你和他很像,他在你這個年紀沒有你強。”

諸葛亮和荀彧像嗎?同樣的善於內政,同樣的在己方陣營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同樣的性情恬淡冷靜,甚至是同樣的忠於漢室。諸葛亮爲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戰略,荀彧一手爲曹操策劃了統一北方的軍事戰略。諸葛亮助劉備白手起家成鼎足之勢,荀彧助曹操起於微末稱霸北方。諸葛亮建議劉備聯吳抗曹、促成赤壁之戰,荀彧於官渡之戰力勸準備撤軍的曹操、堅守待機。諸葛亮勸劉備謀奪川蜀,荀彧勸準備討伐劉表的曹操趁袁紹兵敗一舉平定河北、逼死袁紹。

若是細察之下,就會發現二人的諸多共同點,但是相比於諸葛亮在蜀漢的光彩奪目,荀彧在曹魏之中的存在感卻差一些,二者在後世的名聲也相差甚遠。

荀彧能力並不比諸葛亮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比諸葛亮還要更甚一籌。爲人乃是儒雅君子一枚,大漢的忠貞之士。功績更是斐然,無論是舉薦賢才、制定戰略、逢迎天子,都奠定了曹操一統北方的基礎,因而穩穩的坐着曹操麾下第一謀士的交椅,就連深得曹操信任的郭嘉都要屈居其後,死死的壓着一衆謀臣。

相較於諸葛亮的全能、參與軍事,荀彧只專注於政務,坐鎮後方,居中持重,由荀攸和郭嘉等人主外。但是深究一下,郭嘉、戲志才、鍾繇、荀攸、陳羣等這些人才不都是荀彧爲曹操招來的嗎?有這些人才打底,荀彧根本沒有必要“不務正業”的上前線。

“他強在何處?”諸葛亮追問道。

“各處,在內政方面幾乎可以用完美一詞來形容,他可說是最完美的謀士,被譽爲‘王佐之才’絲毫不誇張。”荀悅一臉嚴肅的說道。

諸葛連面色微微一沉。

“不過,”荀悅看到諸葛亮那一副感受到壓力心情略顯沉重的樣子,微微一笑:“那是在沒有遇到你和袁公路以前我的看法。”

“那現在呢?”

“依然完美,但卻沒有達到極限。”荀悅說道。

能力是需要比照的,以前在荀悅看來荀彧的內政能力各方面都頂尖,幾乎就是內政100,點滿的存在了。但是在見識過袁術神奇的治理能力和諸葛亮頂尖的能力加上bug一樣的精神天賦後,荀悅就發現,內政100並不是最高,還有能夠比之更強的存在。

若說諸葛亮的內政能力有潛力超過荀彧,那麼在荀悅看來袁術在內政方面的某些能力要遠超荀彧。至少把荀彧放在袁術的位置,不說是十年,就是三十年都不可能將江東治理成這般景象。當然,他是不知道袁術的內政能力其實是個渣,能做到這種事不過是仗着自己超越這個時代兩千年的見識依葫蘆畫瓢,加上田豐張昭等人從旁協助罷了。

見識歸見識,能力歸能力。若是沒有田豐這些人,袁術的見識很難轉化爲實踐,畢竟細節方面袁術可是徹底抓瞎,而諸多細節處理不好,直接就會導致整件事直接失敗。

袁術並沒有荀悅想象的那般強大的內政能力,但卻是個“完美”的帝王。作爲帝王,不需要樣樣精通,事必躬親只會適得其反,對諸多事務都有所瞭解而又不精通,且善於發掘利用人才,察納雅言,心胸寬廣又威嚴果斷,這纔是一個“完美”的帝王。

想想歷代開國皇帝,哪有幾個政略或領兵能力突出的?項羽還不是敗給了劉邦?作爲帝王,有時候能力太強也不是一件好事。能力強的人往往性情較爲偏激、有性格缺陷,甚至剛愎自用,而這些,都是君王大忌。

聽了荀悅的話後,諸葛亮若有所思。心中想要與荀彧一較高下的心思更加強烈了,他想看看自己要突破的極限在哪裡。

看諸葛亮的狀態,荀悅輕輕點了點頭:“或許過幾天,我的這位族弟就會前來,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六十章 法正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七章 道歉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十章 法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章 孫家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七百章 擋住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十一章 尷尬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
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六十章 法正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七章 道歉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十章 法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章 孫家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七百章 擋住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十一章 尷尬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