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

諸葛亮就算是性格再冷靜,如今也不過是個尚未及冠少年,正是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年齡。

尤其是在袁術如此重視他,甚至不惜以西南諸國這個戰略要地作爲他的訓練場、讓荀悅這個輔國之才親身輔佐教導的情況下。他更加想要做出足夠的功績來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也證明袁術沒有看錯人。

荀悅也是看出了這一點,纔出聲提點,讓諸葛亮不要太過心急。在他看來,諸葛亮已經足夠優秀了,這段時間諸葛亮的成長和作爲他都是親眼見證。

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每一步都踏在最正確的那個點上,有時候的決斷就連他都覺得驚豔。

一開始荀悅都覺得有些不可置信,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諸葛亮的“特點”。有些政略和事務處理諸葛亮本身並不瞭解,畢竟年齡放在那裡,就是再妖孽,沒有經過足夠時間的積累也總有些許偏頗和積累不足之處。

但偏偏最後諸葛亮卻能夠憑藉“直覺”選擇他能想到的最恰當的解決辦法。荀悅頓時明白了諸葛亮的精神天賦,也因此懂得了袁術爲何要選擇諸葛亮。

這是何等妖孽的精神天賦,每一次都踏在了最正確的那一步之上!這種存在本身就謀臣而言就是近乎無解的存在。

當然,世界上不可能會有完美的存在,這種精神天賦也有着其限制。作爲精神天賦,最爲普遍的缺陷就是對於精神力的消耗。

諸葛亮的精神天賦對精神力的消耗尤其大,即使以諸葛亮浩大的精神力如今每日也只能動用兩次,再多就會對精神力造成損傷,若是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影響壽命。

除此之外,這種“最正確”的選擇是基於諸葛亮的意識和認識的基礎之上的。若是諸葛亮本身對於事物的認識存在誤差或者忽略,這種“正確”就完全是虛幻的。

還有一個不是缺點的缺點,那就是諸葛亮自身存在的感情。人畢竟不是機器,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堅持。就如明知跟隨劉備出山也難匡扶漢室卻偏要爲之,明知蜀國國力衰微不宜和魏國開戰卻爲了內心的堅持而多次北伐一般。

要戰勝諸葛亮就只能針對這三點。要麼就是在諸葛亮成長起來之前靠着遠強於其的能力碾壓他,要麼就是如司馬懿一般硬耗耗死他,要麼,就只能讓諸葛亮敗在他自己或自己人的手上。

但在荀悅看來,這些方法都基本是不可能的。如今的諸葛亮,天下文臣誰也不敢說在能力上能夠穩壓他一籌,而且諸葛亮還有成長的空間,這一點基本就pass掉了。

而針對諸葛亮本身,身在袁術手下的諸葛亮如何針對?如今的袁術可不是三國中的劉備,劉備手下基本就靠諸葛亮一人撐着。而袁術麾下,賈詡郭嘉、田豐魯肅等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一大羣謀臣各有所長,能力絕對不會遜色巔峰時期的諸葛亮多少,而且各自的精神天賦也皆是頂尖。諸葛亮愁的不是手下人手太少,而是能不能壓住這一羣人。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要做到在大方向上把個關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耗費多少的精力。

“孔明,曾幾何時,我以爲那個人絕對就是文臣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了。但直到遇到你,我才發現,或許你可以超越他的存在。”荀悅語氣鄭重的說道。

“你說的那個人,是荀文若嗎?”諸葛亮微不可查的深吸了一口氣,平靜的說道。

“不錯,我的這位從弟,自幼是由我教導,我幾乎可以說是看着他長大的。”荀悅目光渙散,似是想起了那段時光。

“亮比之如何?”諸葛亮忍不住的問道。早先在鹿門學院求學之時,司馬徽就曾說過,荀彧是當世第一的謀士,他也是一直以之爲目標。

荀悅微笑的看着諸葛亮:“你和他很像,他在你這個年紀沒有你強。”

諸葛亮和荀彧像嗎?同樣的善於內政,同樣的在己方陣營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同樣的性情恬淡冷靜,甚至是同樣的忠於漢室。諸葛亮爲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戰略,荀彧一手爲曹操策劃了統一北方的軍事戰略。諸葛亮助劉備白手起家成鼎足之勢,荀彧助曹操起於微末稱霸北方。諸葛亮建議劉備聯吳抗曹、促成赤壁之戰,荀彧於官渡之戰力勸準備撤軍的曹操、堅守待機。諸葛亮勸劉備謀奪川蜀,荀彧勸準備討伐劉表的曹操趁袁紹兵敗一舉平定河北、逼死袁紹。

若是細察之下,就會發現二人的諸多共同點,但是相比於諸葛亮在蜀漢的光彩奪目,荀彧在曹魏之中的存在感卻差一些,二者在後世的名聲也相差甚遠。

荀彧能力並不比諸葛亮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比諸葛亮還要更甚一籌。爲人乃是儒雅君子一枚,大漢的忠貞之士。功績更是斐然,無論是舉薦賢才、制定戰略、逢迎天子,都奠定了曹操一統北方的基礎,因而穩穩的坐着曹操麾下第一謀士的交椅,就連深得曹操信任的郭嘉都要屈居其後,死死的壓着一衆謀臣。

相較於諸葛亮的全能、參與軍事,荀彧只專注於政務,坐鎮後方,居中持重,由荀攸和郭嘉等人主外。但是深究一下,郭嘉、戲志才、鍾繇、荀攸、陳羣等這些人才不都是荀彧爲曹操招來的嗎?有這些人才打底,荀彧根本沒有必要“不務正業”的上前線。

“他強在何處?”諸葛亮追問道。

“各處,在內政方面幾乎可以用完美一詞來形容,他可說是最完美的謀士,被譽爲‘王佐之才’絲毫不誇張。”荀悅一臉嚴肅的說道。

諸葛連面色微微一沉。

“不過,”荀悅看到諸葛亮那一副感受到壓力心情略顯沉重的樣子,微微一笑:“那是在沒有遇到你和袁公路以前我的看法。”

“那現在呢?”

“依然完美,但卻沒有達到極限。”荀悅說道。

能力是需要比照的,以前在荀悅看來荀彧的內政能力各方面都頂尖,幾乎就是內政100,點滿的存在了。但是在見識過袁術神奇的治理能力和諸葛亮頂尖的能力加上bug一樣的精神天賦後,荀悅就發現,內政100並不是最高,還有能夠比之更強的存在。

若說諸葛亮的內政能力有潛力超過荀彧,那麼在荀悅看來袁術在內政方面的某些能力要遠超荀彧。至少把荀彧放在袁術的位置,不說是十年,就是三十年都不可能將江東治理成這般景象。當然,他是不知道袁術的內政能力其實是個渣,能做到這種事不過是仗着自己超越這個時代兩千年的見識依葫蘆畫瓢,加上田豐張昭等人從旁協助罷了。

見識歸見識,能力歸能力。若是沒有田豐這些人,袁術的見識很難轉化爲實踐,畢竟細節方面袁術可是徹底抓瞎,而諸多細節處理不好,直接就會導致整件事直接失敗。

袁術並沒有荀悅想象的那般強大的內政能力,但卻是個“完美”的帝王。作爲帝王,不需要樣樣精通,事必躬親只會適得其反,對諸多事務都有所瞭解而又不精通,且善於發掘利用人才,察納雅言,心胸寬廣又威嚴果斷,這纔是一個“完美”的帝王。

想想歷代開國皇帝,哪有幾個政略或領兵能力突出的?項羽還不是敗給了劉邦?作爲帝王,有時候能力太強也不是一件好事。能力強的人往往性情較爲偏激、有性格缺陷,甚至剛愎自用,而這些,都是君王大忌。

聽了荀悅的話後,諸葛亮若有所思。心中想要與荀彧一較高下的心思更加強烈了,他想看看自己要突破的極限在哪裡。

看諸葛亮的狀態,荀悅輕輕點了點頭:“或許過幾天,我的這位族弟就會前來,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躍躍欲試的二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象兵出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五十章 後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
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七章 躍躍欲試的二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象兵出擊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五十章 後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