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

拿下河北,袁術遇到最頭疼的問題依舊是人口。

漢末的戰爭,前期拼的更多的不是士卒多寡是糧食多少。連年天災加上戰爭頻繁,糧食入不敷出,根本支撐不了那麼多的百姓。故而餓殍遍野、流民遍地,只要你有糧食,隨時都能拉出一支大軍。

官渡之戰時,曹操不懼袁紹兵多將廣,而懼其糧多。將領謀士再厲害,沒了糧食,大軍不戰自潰。

爲了籌備糧草,就連吃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曹操都幹得出來。爲了減少糧食消耗,不惜屠戮掉整個徐州百姓。

而到了後期,拼的就是人口了。

糧食不夠導致的便是人活不下去,百姓十不存一,自然人口瘋狂下跌。而這種時候,天下三分已成穩定之勢,各地皆是地廣人稀,隨着百姓休養生息糧食已經不再是緊要的資源。人口和地盤成了衡量各國戰爭實力和潛力的基礎。

袁術現在麾下人口三千萬有餘,看似不少,能有大漢巔峰時期人口的一半,對於一個從亂世之中新建的國家而言已經很不錯了,堪稱奇蹟。若是袁術的目標只是大漢這十三州之地,這些人口自然夠用,甚至是綽綽有餘。

但是袁術的目標可不僅於此,東北平原、北方草原、西南諸國、西域諸國、身毒、貴霜,這些都是袁術給自己劃分的地盤。現在大楚正值崛起時期,兵甲皆足,只需小小修養一段時間便可揮軍西進。

這種時候,最拖袁術後腿的不是錢糧,不是兵力,也不是管理地區的士子,而是人口。

如今大楚的富庶可謂前無古人,糧庫中的糧草足以供養全國十數年之食。國內的糧價幾乎達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這還是袁術以官府的名義一直大力收購的結果。有了足夠的糧草,畜牧養殖搞得風生水起。造船技術的提高,捕魚業也愈發的興盛。起碼十年內根本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而兵力,大楚三千萬人口,甲士百萬,皆是實打實的精銳。各州郡皆有民兵、預備隊、警備部隊等各種形式的輔兵數量更是衆多。雖不如正規部隊,但同樣體魄強健、飽經訓練,只要袁術願意,隨時都能拉出來擴充部隊。

若不考慮到路程、後勤等客觀因素,如此多的精銳大軍,同時正面硬剛三大帝國都夠了。只可惜沒有這種機會罷了。

與其他帝國之間遙遠的距離以及恐怖的戰略縱深,使得袁術也只能和貴霜搞搞事了。攻打安息或羅馬不是不能勝,但卻沒有意義,既沒有任何好處徒費兵力,而且絕對是一場曠日持久綿延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拉鋸戰。

在管理政務的士子方面。袁術有底氣將世家趕出大楚,自然是有所憑仗的。金陵書院、鹿門書院、潁川書院等,大大小小的書院遍佈大楚,培養出的各種人纔不可數計。從最基礎的行政統計司法等人員,到熟讀經略深諳政務的管理人員,皆是多如牛毛。

光是最大的金陵書院,已經開辦十數年了。每年招收年輕聰慧、才情不錯的士子數以千計,累計起來數量極爲驚人。這些人本來底子就好而且頗有天分,經過深造之後皆是棟樑之才,放在漢朝當個郡丞太守之類的中層官員都有些屈才了。

金陵書院畢業的門檻可是很高的,除了百家之人獨立安排之外,其餘的士子要想畢業,非但要精通儒學、熟讀經書,而且君子六藝也要達到標準,不能是個病秧子。另外,在政務方面的知識也須得掌握,要親自實踐過耕種、經商、匠造等,深入瞭解百姓生活。

這些都是袁術對於金陵書院、鹿門書院等頂尖書院的硬性要求。除了一些怪纔可以允許偏科外,其餘的都得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反正亂世已過,袁術也已不缺人才,自然要優中選優。唯纔是舉早已不適用,德才兼備、能力出衆的纔是上上之選。

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是專門攻讀南蠻話、身毒話、貴霜話、安息話等語種的,將來若有需要,這些士子也可隨時掌控他國政局。準備的不可謂不充分。

“陛下,除去袁紹、曹操、劉備三人所屬士卒和人口,我大楚現如今人口約三千四百三十餘萬,且比之去年自然增長了一百零五萬的人口,今年預計自然增長人口會達到一百三十萬以上。現如今平均每對夫妻約有六七個孩子,不過還有極大的潛力可挖,畢竟天下才剛剛平定。只要政策得當,每對夫妻達到一生平均八九個孩子並非難事。”田豐將統計好的信息掃了一遍之後,向着袁術彙報道。

封建社會的執行力可遠比追求自由平等的現代社會要強上太多了。袁術提出鼓勵生育並給予補貼獎章之後,百姓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生育率再次猛漲。

畢竟這個時代又沒有多少娛樂項目,也沒有電燈,就連油燈有很多家庭都不捨得點。晚上一片烏黑有沒有別的事情做,只能關起門來玩一玩生孩子的遊戲。

一家生個五六個孩子完全是屬於正常情況,這還是因爲好多夫妻纔剛剛過上安定的日子沒多久,一年一個娃的出來。

聽到田豐的話,袁術眉頭微皺。他是重視人口,但卻還沒有喪心病狂到失去底線的地步。

“不行,現在的政策已經是極限了。女子十八歲以上方可出嫁生產,否則身體會容易出問題,過早生產易致使一屍兩命,即使我大楚不缺醫師也不能如此草菅人命。十八歲是底線,四十五歲以上的女子不可再催促生育,道理也是一樣。”

“陛下,何必如此在意難產問題?我大楚現在的醫療水平已經足以將難產發生死亡的概率降低到兩成以下。只要放開口子,雖然會死傷些許女子,但算下來我大楚的生育率起碼會在原來的基礎之上提高一到兩成。”田豐忍不住勸阻道。

在他看來,女子生育乃是職責,難產只能說明運氣不佳。沒必要爲了些許女人的安危和痛楚降低國家發展的速度。

“些許女子的生命對於一國而言確是無關緊要,但這個口子確是一定不能開。我大楚立國的初衷便是以民爲本。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固然重要,但也要保證我大楚會下的百姓能夠得到應有的待遇,能過上好日子。提高待遇、獎勵生產可以,但是以人命爲代價來謀求利益卻是不可。我大楚女子也是大楚子民,可以爲國而死,但只能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死在和親亦或者這種殘忍的難產之上。”袁術沉聲道。

說是執着也好、幼稚也罷,袁術本身對於人命的原則性非常強。戰場上該死多少人命袁術從不猶豫後悔。但是這種不必要的犧牲,是袁術所不能忍受的。讓女子於十八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生產,袁術覺得這樣已經十分的過分了,不可再延長一年。

“一個國家,若是連自己的子民都要算計坑害,那就太失敗了。爲了大楚,可以犧牲任何人,但卻不是這種無謂而又不恥的犧牲。”

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五章 抉擇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
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五章 抉擇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