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

接下來,郭嘉和兀突猛之間進行了極爲親切友好的交談。

沒辦法,自己的命都被對方握在手裡,再加上兀突骨本身就對於漢人有着一種恐懼之情,而且郭嘉也有扶持這貨的心思,袁術麾下也不缺糧草,雙方的交談十分的“親切友好”。

至於南蠻那邊,你們這羣貨把老子賣了還指望老子去講什麼承諾,當我傻嗎?

兀突猛在郭嘉的威逼利誘之下,直接就倒戈了。什麼藤甲,對於其他的小國兀突猛確實要防着一手,但對於漢軍,兀突猛是毫無保留。對方能看得上自己的藤甲,兀突猛甚至有種榮幸的感覺。這就好比自己做了個小軟件,結果被企鵝帝國的老馬看上收購了一樣。

實力上的絕對差距,使得兀突猛絲毫不覺得把藤甲賣給對方會對自己有什麼壞處。畢竟對方想要滅掉自己何須這麼麻煩?

漢朝對於周邊小國的威懾力那是難以想象的。當年班超第一次平定西域就帶了三十六個人,借力打力、以夷制夷,愣是穩住了西域。第二次漢朝給了他陸續兩千左右的兵馬支援,這貨就完全平定了西域的五十多個國家。

這麼彪悍的漢朝,就問你怕不怕!

當然,班超這位大神也是居功卓越。這麼強大的戰績,任誰都會覺得驚歎。誰能想到,就靠着兩千人這貨能平定西域各國?這是個絕對不下於蘇秦張儀的外交家,同時這貨的軍事素養也堪稱強大。

若不是史實記載,誰都不敢相信這種事。要知道,班超還順道擊敗了當時也算是個小帝國的大月氏啊!

漢朝在西南部的這些小國心中雖然沒有西域各國眼中的那般恐怖,但依然是不敢想象的存在。

這個時期的異族哪有幾個敢在漢人面前跳的?南蠻之所以敢進犯,完全是因爲劉焉太廢。面對這些人的無意騷擾你不管也好啊!保持一下神秘感和威懾力,結果愣要和對方打,還打輸了。這樣幾次下來,南蠻的膽氣能不壯起來麼。

兀突猛之前也是聽祝融說漢朝現在已經名存實亡、四分五裂,現在佔領益州的不過是個小諸侯纔敢來打一槍。結果哪想到就是這個“小諸侯”也是如此恐怖,身在山谷之中,兩邊的路都被堵死,他現在無異於甕中之鱉,自然是舉雙手投降。

果斷的把這羣人收下來,順便和兀突猛這個已經成爲附屬小國的烏戈國國王商量了一下日後的貿易問題,郭嘉就派人去給孟胡送信了。

你們的援軍已經倒向我了,要不要投降?我們漢軍優待俘虜,日後對於你們蠻人和漢人一視同仁。

字裡行間寫的情真意切,順道把袁術麾下的山越人的生活狀況也寫了一下,給對方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當然,郭嘉絕不會認爲對方會就這麼投降,這麼寫不過是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罷了,一旦對方再次絕望,就可能會想起他的話。

……

孟胡大軍的營寨中,看着手中的勸降信,孟胡一臉鐵青。

“老祝融,這就是你說的援軍?”將信扔在地上,孟胡怒吼道。

祝融也是滿心的委屈,沒道理啊!按說對方就是不來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趕來相助漢軍啊,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

“蠻王莫急,兀突猛就是心向漢軍也不可能背信棄義、行此搖尾求憐的可恥之行爲,再此之間一定有隱情。”祝融皺着眉道。

孟胡也意識到自己有些遷怒於人了,祝融必經曾相助於他,稍息了脾氣後,孟胡道:“兀突猛投降了漢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下面一向吵吵嚷嚷的洞主聞言瞬間安靜了下來。沒辦法,漢軍太強了啊!之前那一戰他們至今想來都覺得膽戰心驚。

其實在得知那封書信內容的第一時間,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就起了些小心思,或許投降也不錯啊!不過面對孟胡這麼個強勢的蠻王,他們可不敢站出來說投降的事,只能沉默不語。

“蠻王,要不然咱們就跟那些漢軍拼了,就是死我們也要殺兩個漢軍保本。”一些莽撞的洞主道。

“瞎扯!要找死你去,上次我們和漢軍交戰,我們丟了近半的兵力,但漢軍卻幾乎無損,這種戰鬥怎麼打?,要我說直接退回南蠻,反正我們南蠻山勢險峻,又有瘴氣阻隔,量那些漢軍也進不來。”一些稍微理智一點的洞主道。

“可咱們已經和漢軍定下戰局了,難道就這麼當縮頭烏龜,自己爽約嗎?俺們蠻人都是響噹噹的漢子,決不會退!”

“你這麼做不是想把我們南蠻都推進火坑裡去嗎?咱們上去作戰就是送死!”

雙方吵吵嚷嚷,很快的罵作一團。

“夠了!”孟胡大喝道。

“大敵當前,你們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

“那蠻王你發句話啊!是戰還是撤?”下面的洞主不耐道。

“戰,必須得戰!咱們蠻人乃祝融氏後裔,生來頂天立地,怎麼能在漢人面前退縮?”孟胡語氣堅定的道。

“可是蠻王!咱們確實敵不過漢人啊!現在還接戰不是找死嗎?”

“對啊!和漢軍交戰就是找死,蠻王你不會爲了自己的威名不損,而將我們這些族人都陷入死境吧?”一句不冷不熱的話出現,在場的衆人頓時心中一凜。

“楊浦,你什麼意思?你以爲我孟胡是爲了自己的名聲就能將南蠻陷入絕境的人嗎?”孟胡就像一個炸藥桶一點就着,指着楊浦怒喝道。

說出這種誅心之話的,不是楊浦又是誰?

雖然情況並沒有如他所想,但也還算順利。那近萬的藤甲兵雖然沒有被滅掉,但落在漢軍之中和滅了也差不多。一手導演了現在這個局面的楊浦心中十分自得,看你孟胡還有何臉面統領南蠻?如今不管是接戰還是不戰,你都死定了。

“我什麼意思,你心裡清楚。現在與漢軍作戰我們一點勝算都沒有,你這不是想帶我們送死還能是什麼?”楊浦毫不示弱的冷冷道。現在這種情況,他料定孟胡絕對不敢殺他。

“好了,你們二位不要吵了。”感受到二人之間的火藥味,祝融連忙站出來打圓場道。這種情況若是再生內亂,那南蠻可就真的沒救了。

說句實話,祝融對於楊浦的感官一直不太好。在這種關鍵時候竟然出來搞內訌,這貨一看就是個陰險、不顧大局之人。

而且孟胡對於他們蠻人的心思是誰都看得出來的,這是一個真正的蠻王,內心並無私心。否則之前那一戰他也不會自己死戰不退了。

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六章 孫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五百章 瘋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十八章 借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
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六章 孫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十二章 參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五百章 瘋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七百八十五章 狠厲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十八章 借將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