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

三日後,袁術麾下的謀士大將全部都在金陵將軍府的政事廳內等候。

袁術鄭重的打扮了一番後,緩緩地步入了政事廳內。

看着兩側的文武,袁術只覺得豪氣萬丈,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強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堅定的邁着每一步,袁術緩緩的走上了自己的主座。

“拜見主公!”

待袁術坐上了主坐,底下的文武官員恭敬的作揖道。

“諸位,免禮平身。”

袁術強忍住內心的感慨,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情。

“謝主公。”

衆人隨後起身,各自落座。

袁術不是個喜歡擺架子的人,因而平時處理政事時都是讓麾下的人直接就坐在各自的位子上直說。

不過這次會議卻比之前正式很多,袁術才決定按照正規的套路來一次。

諸人落座後,袁術道:“多謝諸位這段時間的努力,術不勝感激。”

“主公言重了,我等既認主公爲主,自當竭盡全力相助主公,何談辛苦?”

率先站出來的還是一臉正色的田豐。

袁術偷偷的看了看沮授和顧雍的表情,發現二人並無異樣,頭上的光環也是深綠色,頓時鬆了口氣。

說實在的,這兩個人一開始並沒有認自己爲主,只不過是被自己搶拉過來的。袁術也一直在忙,一時間沒太顧及到這兩個人。

шшш▲тт kǎn▲Сo

而現在他們既然已經改變了態度,而且聽了田豐的話並無異樣,說明通過袁術這半年來的努力和表現,這兩個人也基本已經算是認主了。

看着滿廳的深綠色與紫色交織的光環,袁術心中滿是欣慰。

這些可都是忠心於自己的頂尖人才,是自己立足於天下的根基!

稍稍收斂心神:“想必諸位都已經清楚了,董卓霍亂京城,曹孟德得天子詔書,昭告天下諸侯出兵勤王。我袁術身爲揚州州牧,自然應該前往。而此行起碼半年,所以在臨走之前要向各位交代一下政事,重新規劃一下官職。現在,就由田豐開始先發言彙報一下現在揚州的近況。”

“諾。”

田豐由於其性格原因,現在已經隱隱的成爲袁術手下的第一謀士。

不是郭嘉荀攸等人能力不如他,而是這羣貨性格上都有問題。一個個的要麼太懶,要麼太木,還有就是性格上偏軟,都不適合擔任這種類似於丞相的位置。

要知道,一個主公麾下的第一謀士,一般並不是善於戰場殺伐之道的類型,而是善於治理內政,且性格剛正,能夠掌控全局的類型。

就比如曹操的第一謀士是荀彧,孫權手下的第一謀士當屬魯肅,諸葛亮就更不用說了。

而袁術麾下適合作爲第一謀士的有三人,田豐魯肅張昭。

田豐作爲資歷最老,也最得袁術信任的謀士,自然當仁不讓的成爲了袁術手下的謀士之首。

畢竟田豐能力不低,而且性格剛正不阿,能夠鎮得住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袁術自己。再加上田豐的大局觀,袁術覺得作爲自己的謀士之首十分合適。

況且田豐的天賦也是極爲逆天,運勢。

田豐可以根據已知的敵我雙方的勢力情報和強勢弱勢,充分的運用己方的強勢之處壓制對方,達到一種以勢壓人的效果。

歷史上田豐就在官渡之戰前看出了袁紹和曹操之間各方面勢的差距,從而提出了提出了不需要激進,穩紮穩打的必勝策略。

結果沒被袁紹採納,就是因爲袁紹手下還有一羣喜歡內鬥的頂級謀士在和他唱反調。結果最後因爲不顧袁紹的心情,多次強諫,最終卒於獄中。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田豐的天賦的副作用就是他自己本身也太過強勢,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是知道自己是對的,就會瘋狂的壓制那些反對自己的人,甚至包括他的主公。

也就是袁術脾氣好,能夠受得住。要不在這個極重尊卑的時代,田豐估計結局不會比歷史上好到哪去。

田豐的這個天賦很好的配合了袁術所走的王道,能夠加強袁術麾下勢力的整體實力,以勢壓人。

但這個天賦的另一個副作用還是很嚴重的,若是他認爲是正確的東西是錯誤的,那麼作爲一個管理者,他很可能會走向極端,將麾下的人帶偏,甚至導致麾下離心離德,分崩離析。

也幸好身邊還有個沮授看着這貨。

沮授的天賦就是分析,能夠精準的分析出一個勢力各個方面有多強,從而做出判斷。用在人身上來說,還可以看出田豐所做的事情是對是錯。

這個天賦和田豐的天賦結合起來簡直就是珠聯璧合。很好的完善並強化了田豐的天賦。

而沮授天賦的副作用就是分析的太過精細,有些看不清得失,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優柔寡斷,甚至軟弱。

不過這兩個人結合起來卻是剛好互補,堪稱完美。和郭嘉加荀攸的天賦一樣都是黃金搭檔。

田豐一上來,就把之前總結了其他謀士交上來的信息的揚州整體內政情況說了出來。

“在主公的英明領導,和各位的不懈努力之下,揚州的一切都基本上走上了正軌。”

“現在,揚州的人口約爲七百餘萬,較半年前增長了近三百四十萬,人口近乎翻了一番。”

“這些人口中有一百多萬是主公從冀州和青州帶來的黃巾軍,有八十多萬是主公所在的袁家一次性從豫州送來的。剩下的一百六十十餘萬中,袁家和甄家等送來的流民約三十萬,揚州境內收服的山越人約四十萬,剩下的多是主公派兵從徐州、青州、豫州和袞州招來的流民。”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揚州的人口不知不覺間就漲到了七百餘萬。

雖然還是比不上冀州,但論起人口數怎麼也能在大漢十三州中排進前三了。

袁術心裡樂的不行,人口多了好啊!錢糧兵將不都是跟着人口走的嗎?

兩側的文武對此也是咋舌不已,他們就是不清楚人口有多大意義,也能感覺的出來這近乎翻了倍的人口意味着什麼。

袁術的麾下從剛開始的八萬大軍到現在的十五萬,其實這麼算起來並不算多,反而還有些少了呢。

別的不說,揚州隔壁的荊州人口不過六百萬,士卒就有二十萬以上。

不過袁術可不是隻注重于軍隊數量的人。兵要多,但也要精。

歷史上袁術隨隨便便就能拉得出二十萬大軍,最後還不是被人數遠比他少的劉備和曹操打得落花流水?

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毒進貢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守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
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毒進貢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一十章 軍魂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守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