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

“袁本初和公孫瓚的大戰事關公孫瓚的尊嚴,他一定不會讓我們參與其中的。但是,作爲漢家子弟,我們去協助公孫瓚抗擊烏桓、征戰異族總沒有問題吧!”郭嘉微微一笑。

“而且,我們還可以趁機在遼東半島上立足,紮下根基。即使公孫瓚敗了,我們也可以在北方和袁本初打游擊,騷擾與其,方便日後南北夾擊。要知道,袁本初手下可沒有那麼多的精騎,更不用說白馬義從這等精銳了。有伯符和子龍在,整個北方草原都是主公的天下!”

要知道,論起騎兵作戰能力孫策和公孫瓚在漢末的武將中也是能排得上號的,起碼也是個準一流水平。

而袁紹這邊,除了顏良文丑兩個純靠個人勇武的莽夫外,根本沒有個能夠拿得出手的騎兵將領。

不,其實還是有一個的。張郃!

但這個三國中後期投奔了曹老闆以後纔開始開掛騰飛的大佬,如今的水平也就一般。除了能訓練出來一支不錯的重甲步兵大戟士外,沒什麼太大的亮點,騎兵天賦完全沒被開發。這個大後期英雄短時間內根本不足爲慮。

站在孫堅身後的孫策聽到這話,身心舒泰,高高的挺起了胸膛,彷彿驕傲的孔雀一般。

然而,在孫堅的一聲輕咳之下,這隻驕傲的孔雀又迅速的縮了回去。

而在孫策身旁,同樣得到了表揚的趙雲卻顯得寵辱不驚、深色淡然,讓一衆武將和謀士都暗自點頭。

“奉孝所言不錯。某很早就想要在遼東半島立足了,這次剛好是個機會。若是公孫瓚勝了最好,那我們就當出去打了個秋風。可要是公孫瓚敗了,這遼東,乃至整個北方草原,我袁公路就不客氣的笑納了。”袁術微笑道。

有了夷洲島做跳板,袁術對於遼東早就貪戀已久了。以前是因爲顧忌到袁紹,所以不想因爲這事和公孫瓚起衝突,現在袁術就沒這個顧忌了。公孫瓚要是保不住了,這塊地盤自己還不拿下留着幹嘛?

“文遠,這次就由你率領兩萬輕騎、三千重騎前去支援,子龍和伯符隨行。”

在下方的武將羣中掃視了一圈,袁術最終還是將目光放在了張遼的身上。

沒辦法,孫策這貨可是個刺頭,要沒個能夠壓得住他的人,這貨準得翻天,弄不好率軍直接殺向鄴城都有可能。

在場的武將之中,有能力有資歷,擅長騎兵作戰而又較爲穩重的也就一個張遼了。對於騎兵、異族和北方的瞭解,自己手下沒幾個人能夠比得過出身幷州的他。況且張遼的統帥能力也很不錯,有他帶着孫策和趙雲,袁術就安心多了。

“至於隨行軍師嘛!就由公瑾來擔任吧!”

在場所有人頓時無語。

好嘛!這麼重要的戰局又用來鍛鍊這些小輩。主公,您對您的義子可真捨得。

與此同時,原本都對張遼十分羨慕嫉妒恨的武將們也都暗自幸災樂禍起來。

經略遼東,這基本上就算是一方都督的職責了,袁紹卻把這個機會給了張遼,任誰都會覺得有些羨慕。但這一切也在情理之中,誰讓在場的各大將軍中也就這麼幾個北方人呢!出去高順鞠義兩個基本離不開江東的大佬,也就一個張遼了。

不過袁術順手甩了這三個小拖油瓶,這件好事也變得有些麻煩了。既要鍛鍊這些小子,還不能讓他們有任何閃失,有夠張遼頭疼的了。

對於袁耀如何處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這三小基本就沒分開過,兩個去了,剩下的那個還能留下嗎?袁術也不過沒有明說罷了,畢竟袁耀現在的職位也就是個千人將,是沒有資格被提及的。

公是公,私是私,雖然暗地裡袁術會時常關照,但明面上袁術是從來不會因爲他們的身份而特殊對待的。

以周瑜的能力和戰績,被派去也很正常,所以袁術這也不算偏私。自己麾下的謀士中,擅長奇謀的有賈詡、郭嘉和荀攸。

其中,賈詡是屬王八的,絕對不挪窩。郭嘉呢,又是個病癆鬼,看起來弱不經風的樣子,去了北疆萬一水土不服怎麼辦?話說這貨歷史上就是死在北疆的,袁術可不敢把他派去。

似乎看起來荀攸是個最好的選擇,但這貨是個烏鴉嘴。誰知道他會說出什麼話來,沒有郭嘉看着袁術可不敢單獨把他放出去。

想來想去也沒個合適的人選,索性袁術就直接把周瑜放了出去。

這幾個小子之前和關張都能戰個平手,想必對付顏良文丑起碼也不會輸的太慘吧!周泰現在基本上算是袁術給周瑜安排的職業保鏢,安全問題還是要重視的。自己未來的大都督起碼不能死在流矢之下這麼可笑。

“末將遵命!”四人站了出來抱拳道。

袁術滿意的點點頭:“這段時間我會讓興霸在夷洲島上駐紮,隨時準備支援你們。不過注意,只是這段時間,之後你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遼東站穩腳跟,爲我牽扯住袁紹的腳步。”

張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語氣堅定道:“末將定不辱命!”

“這樣就好。一切要以自身的安全爲重,要充分發揮輕騎兵的優勢,不要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

“文遠,我先額外給你兩萬騎兵的建制。在草原上,你可以徵召一些勇猛的義士或者異族來補充兵力。但要注意,這些人必須要是精銳,寧缺毋濫,同時還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相關的人員我會爲你配齊。”

要放權索性放得徹底點,袁術直接給了張遼額外的兩萬軍權。

江東少良馬,更少能夠作爲騎兵的精銳士卒。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訓練,袁術的麾下各支部隊加起來共計不過五萬的騎兵,現在約有一半被派到了北疆。這對袁術來說已經基本算是極限了,若是不留點騎兵,如何能在情況有變之時及時的進軍中原?

然而這兩萬三千騎兵對於張遼來說卻是遠遠不夠。想要佔據廣袤的遼東,沒個四五萬騎兵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袁術纔給張遼放開了權限,讓他到當地去招兵。

畢竟北方人擅長騎馬,南方人擅長駕船,和這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整日和駿馬爲伍的北方漢子相比,江東子弟在騎術方面確實相差甚遠。到北方招騎兵纔是王道。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權限,若是張遼真的進展不錯,袁術肯定會進一步的給予支持,最好能夠佔領整個北方草原。

所有武將都用熾熱的目光看着張遼,特別是魏延,眼中的羨慕嫉妒溢於言表。

四萬餘大軍的軍權!還都是騎兵!就是黃忠和孫堅都覺得羨慕異常。不過他們確實不擅長統帥騎兵,也只是羨慕而已。

聞言,即使穩重如張遼也激動不已,單膝下跪抱拳道:“多謝主公厚愛!遼必定不負主公厚望!誓死爲主公守衛遼東!”

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
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二百九十六章 更改決戰之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瓏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