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

“曹孟德,你此言何意?直說吧。”孔融聞言,面露厲色,毫不客氣的說道。

“公孫瓚與二袁欲稱帝之事,文舉你知曉吧?”曹操見孔融對自己甩臉子,卻是絲毫沒有怒色,淡淡道。

“哼,此事天下都傳遍了,我豈能不知?”孔融冷哼一聲道。

“那不知文舉如何看待此事?”

“亂臣賊子,論罪當誅九族!”孔融咬牙切齒的說道。

這個時代的儒家剛剛纔確立獨尊地位,不像後來的儒家一般怯懦迂腐,剛烈、有血性有堅持之人比比皆是。而作爲當代衍聖公的孔融尤爲甚之,性情之剛烈,敢於在曹操成爲北方霸主之後依然直面硬懟。

況且當代孔家對於漢室基本上算是死忠。因爲是漢朝將曾經是百家之一的儒家推上了獨尊的寶座,將孔子的地位推至頂點。所以即使現在天下局勢完全不利於大漢,孔融的立場也絲毫沒有改變,完全是死忠於漢室,自然對於妄圖稱帝的這些諸侯痛恨之至。

曹操聞言,微微一笑:“操也認爲如此,可文舉認爲現在的大漢能做到嗎?”

孔融看着曹操,沉聲道:“只要你曹孟德忠於漢室,又有劉玄德在外協助。在天子的帶領下,如何不能再現光武中興、匡扶漢室?到時候定然要將這些逆賊全部剷除。”

曹操聞言,心中不屑一笑,果然是一腐儒,見識淺短。若是真像其說的這麼簡單,大漢何至於今日這個局面。

“我明白文舉你的意思。你不就是想說我曹孟德心懷不軌脅迫天子,這才導致今日這個局面唄。”曹操語氣嘲諷的說道。

“難道不是嗎?”

“呵呵。”曹操冷冷一笑:“若不是我,這所謂的天子說不定已經死在長安那一把大火或袁術的手中了。時至今日,你倒開始數落起我來了,難不成我這救天子還救錯了。”

“身爲漢臣,此乃本分,雖值得嘉獎,但你爲何不將兵權交與天子反而還擁兵自重?難道不是有不臣之心?”孔融毫不客氣的冷哼一聲道。

聽聞孔融這等無恥的回答,曹操怒急反笑:“若是當今天子乃光武帝那般的英豪,我就是將手中的權力全部拱手讓人隱居山林又有何不可?可是現在這個被劉虞推出來的無能傀儡,想讓我交權,他配嗎?交權之後我任由其處置也就算了,我的族人文武豈不被其一併處置?當今這天子心胸狹隘,想劉虞的結局就知道了。如此涼薄之人,我如何能安心交權?”

“況且就以現在這個天子的能力,手下無一猛將良謀,如何能興復漢室?到時候還不是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周王一樣,任人宰割?我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就這麼讓其糟踐,我如何能夠容得?你等這些腐儒只知道口出狂言、空談誤國,卻無絲毫能耐。有本事你說服劉備放棄兵權歸入天子麾下啊!你若是能辦到,到時候我曹孟德二話不說,直接交權隱居,決不食言!”曹操最後怒斥道。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更何況曹操。之前看在孔融身份的面子上,對其的冷嘲熱諷曹操置之不理也就算了。現在還說出這等無恥言論,直令曹操怒火滔天。

飛鳥盡良弓藏,白起、韓信的下場可是血淋淋的教訓。曹操雖然不忿於天子,但對於漢室還是有忠誠之心的,否則歷史上其也不會至死都沒有篡奪天子之位。至於不給天子掌權的機會,這無關是否忠誠於漢室,換做是誰在曹操的那個位置都不會輕易地放權,否則面對的結局就是連同麾下的文武族人一起滅亡,這是毋庸置疑的。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現在的劉誠一如歷史上的劉協一樣,都是毫無膽氣的寡恩之人,這讓曹操如何敢放權。

曹操與天子之間的矛盾關係是註定的,雙方只有一方能夠存活,要麼是天子成爲傀儡或者被廢黜,要麼是曹操放權後身死道消。周公吐哺那好歹也姓姬,曹操卻是毫無選擇,權臣最終都無好的結局,只有和君主鬥到底一條路可走。換做是劉備在曹操那個位置說不定看在同樣姓劉的份上還能有一線生機,但劉備在那個位置會不會選擇作爲周公卻也是問題。

被曹操當面噴了一臉靈芝液的孔融面上滿是怒色,顫抖着手指着曹操道:“你...”

曹操絲毫不退讓的看着他:“你要是有這能耐,我立刻退位讓賢,任由天子處置,如何?我曹孟德一言九鼎決不食言!”

“好!我就證明此事給你曹孟德看!”被逼到角落,惱羞成怒的孔融腦子一抽直接道。

“文舉公,您還是不要白費功夫了。現在這種情況,劉玄德不稱帝已經不錯了,要想讓其交權,無異於癡人說夢。”戲志才淡淡的說道。

“不可能!”孔融怒聲道:“劉玄德乃漢室後裔,如今漢室衰頹,一切以漢室利益爲上,爲了大漢,他自然會心甘情願的交出兵權,爲大漢、爲天子效力!”

戲志才聞言嗤笑一聲:“天子?沒有靈帝血脈,沒有傳國玉璽,沒有宗室欽定,沒有百官輔佐的天子,你覺得劉玄德能心服嗎?他是會放棄一切歸順於這個被劉虞迫於形勢推出來的涼薄天子,還是會以劉氏之中唯一有實力爭雄天下諸侯的身份自稱天子?或許其心中早就巴不得天子夭亡了吧!”

劉協好歹還是靈帝之子,而且有百官隨同、宗室欽定。可現在的劉誠,那完全是靠運氣被劉虞看上才被拎出來的,除了這一點,其他的一切正統憑證都被長安那場大火燒沒了,根本不能令人心服。這樣算來他劉備好歹還有一州之地,算起來更有資格成爲漢室的繼承人,戲志才的話一點沒錯。

孔融也是被曹操懟的方寸大亂才說出這等胡話,冷靜下來後很快明白了曹操所說之事基本不可能,聽到戲志才所言,頓時心中一片冰涼。

“還有,文舉公也不要妄想我主投效劉玄德,以劉玄德爲帝光復漢室。我們與其爭鬥多年,勢成水火,劉玄德根本容不得我主,而且其不過一織蓆販履之輩,沒資格讓我主信服。”戲志才毫不留情的將孔融心中最後一絲幻想掐滅。

看着面如死灰的孔融,曹操只覺得心中舒暢無比。這些對他不忿的腐儒他早就恨透了,全都是站着說話不嫌腰疼,根本不將他曹孟德當人看,全都嘴上說着爲漢室可以捨棄一切。但換做是誰站在他的位置上又如何能甘心和甘願?

刀光劍影、嘔心瀝血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纔有了一番基業。迎回了天子之後,將基業交與天子,不僅心血白費,自己還會有身隕之災,就連自己打下的基業也很可能被對方給敗光。除了那些少部分徹底被洗腦的儒生士子,誰會做這種事。不爲自己考慮也得爲自己的手下和後人考慮啊!爭霸天下本就是一條後退不得的不歸之路。

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章 孫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四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十一章 尷尬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九十七章 躍躍欲試的二人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
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章 孫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四章 謀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十一章 尷尬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九十七章 躍躍欲試的二人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玉璽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