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

“朕從不相信道德能夠約束別人,要想長久的維持秩序、澄清宇內,必須要依靠合理的制度。”袁術沉聲道。

“商人於國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我大楚如此興盛,地域寬廣而又物資富足,將來疆域擴大就更加需要商人的協助了。世家雖好但也有其侷限,商人隱患頗多但卻也有其利。若無商人,我大楚慢慢就會變成一片死水。”

“陛下打算如何規範商人?”賈詡問道。

“其一,商人不可沾權,這是最根本的。爲官不商、爲商不官,商人絕不能沾染任何權利,但凡有官商勾結的情況,嚴懲不貸。”

“其二,我大楚商人分國商、官商和普通商人三種。可在此基礎上再次細分,明確其權利和待遇。影響力大的商人可以予以優待,對其進行扶持和方便,放開對其的一些限制甚至予其子孫以相應的榮耀和保障,以安其心。但同時,其稅收比例須得加強,而且作爲商人代表。也應規範其言行,雖不可苛責,但卻也不可讓其行有傷德行之事以污商人、亂民心。若有行事惡劣者,剝奪其相應身份,令其數代之內終身不得從商。”

“對於剛起步的商人或者普通商人,稅收無需太多,但須得加以限制。包括其規模、僱傭人數、行商區域、所涉及行業,超規模者予以嚴懲。”

賈詡微微一笑:“陛下對商人的要求還真的不低呢。”

“商人暴利,自然應該承擔其相應的責任和限制。若是到了甄家、糜家這種規模,都可以世家待之了,自然要加以限制。否則德不配位,怕是會動盪國本。凡是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商人,必須要在德行上達到要求而且忠心於國,其次纔是能力。”袁術平靜道。

商人地位和待遇一向低下,他已經解除了許多限制了。因此,雖然這些要求在後世看來可能極爲苛刻,但是在這個時代的商人看來卻極爲正常。他們曾經的待遇比這還要差上好多呢。如此雖然依舊收到許多限制,但起碼不用被人鄙夷也不用擔心哪天被隨便抓着個把柄就給抄家了。普通商人縱使富庶,和百姓打交道時卻也低人一等,就是打官司也被不公對待。

“對於商人的日常支出也需立個章程,根據其等級加以限制。糜家之類的國商,衣着、車架可以儘量放開限制。畢竟爲國付出不少,該有的待遇可以放開。而低等級的商人,自身的花費、衣着、車馬都要加以限制,不要太過苛責,但卻也不能放鬆,與普通百姓一般即可。”

賈詡聽出了弦外之意:“陛下對於工匠、農夫等也都準備推行這種等級待遇制度是嗎?”

袁術點點頭:“每個行業都應有其標準和上升渠道。如此一來,能夠更好的衡量其能力,百姓纔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能夠維持社會正常的發展。而且不僅如此,朕還要推行對於德行的等級積分制度以及相關的檔案。”

若說穿越到這個時代袁術最滿意的,莫過於這個時代的民風和德行。

以孝治天下,雖在法制上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民風民情確實是淳樸而又高尚。

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這個時代人對於忠孝和信義堅持令袁術都感到歎服,無數人縱死不改其志,忠義無雙。

且不提滿腔熱血的諸多武將,關張、趙雲、高順、曹洪等。即使是文臣之中忠義之人也比比皆是。

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爲漢而死的荀彧、耿直死諫的田豐、拒降赴死的法正。按說謀士在漢末亂世之中死亡率應該不高,戰敗之後只要投降應該就安全無虞。但實際上,慷慨赴死、有氣節的謀士太多了。

上行下效,以德行來作爲衡量標準,自然民風淳樸。經歷過後世的物慾橫流、世態炎涼,這個時代的風氣在袁術看來是那麼的珍貴和美好,令袁術不忍破壞。

“雖不可單憑德行來衡量一個人,以孝廉舉官。但是,德與能須得兼顧。無德者,不可爲官不可從商。對於每個商人都要評判記錄其德行,評定德分。凡行奸商之舉或者遭舉報被覈實的,皆記錄在案,並減去相應德分。相對,行善舉或於國有貢獻者予以加分。分數低下者,予以懲戒甚至割除其從商資格。而高者,可提高其等級與待遇。”袁術語氣之中略帶些猶豫之色。

這些是他斟酌已久的想法,不過只是草創和設想,未曾經歷實踐,也不知其效果和弊端。

聽出袁術話語之中的不確定,賈詡微微一笑道:“難得,陛下如此英明竟然也有猶豫不決之時。”

袁術嘴角苦笑。他哪裡來的英明,論起智慧比之常人都強不到哪去,憑藉的不過是後世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罷了。而現在他所想的,就是後世也沒有多少借鑑之處,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德行、行業信用評級,以及檔案的完善建立勢在必行。必須要對每個百姓的能力予以評級覈查,如此才能人盡其用。如今漢人雖歷經苦難,但也正是因此,百姓皆珍惜知足,民風淳樸。朕不希望看到將來大楚強盛起來了,卻使得奢靡之風盛行、人心喪亂。治國以法,但德以爲根本。”袁術輕嘆道。

揚州瘦馬、蹴鞠高俅、生辰綱等這些都是袁術清楚的經典案例。因此他雖貴爲天子,曾經也爲世家二代,但卻並不奢靡,反求樸實,以身作則。

追求舒適和奢靡在袁術看來並不是一個概念。他可以爲了追求美食讓廚子不斷的出新菜,但卻從不浪費。吃不下的菜品多數都賞賜給其他僕人,每餐也以精緻爲主,最多不過三五道菜罷了。

他可以爲了追求舒適花大價錢打造馬車,但卻並不過於追求外表的豪華,而是以實用爲主,且數量不多。從不喜歡講排場,若非必要也不願走形式主義。

即使是後宮嬪妃生下皇子,也只是把現在金陵的一些頂層官員招進宮裡擺幾桌吃喝慶賀一下。相應的禮物收取和贈送都有一定規格限制。

也正是因爲袁術的這種以身作則,大楚上層的官風也較爲的澄清。畢竟連天子一頓都只有三五道菜,生辰壽宴規格都不大,你一個臣子還敢超越天子嗎?那叫逾矩,若是被有心人察覺是要出事的。

袁術可不是歷史上的那些無能皇帝,在大楚絕對是一言九鼎,無人敢於欺瞞,就是世家都不敢有絲毫不敬。

其身正不令而行,袁術現在就是如此。沒有硬性要求,但是連他自己都做到如此,麾下之人自然隨之效仿。上行下效,不外如是。

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八百二十五章 身毒的優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八百二十章 吐槽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八百六十四章 象兵出擊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章 退卻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
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八百二十五章 身毒的優勢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八百二十章 吐槽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八百六十四章 象兵出擊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九百三十二章 進駐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九百零二章 腐敗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章 退卻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