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

“什麼?公孫瓚帶着白馬義從出城了?具體動向呢?”袁紹面露驚怒之色,沉聲道。

“三日之前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出城了,田豫跟隨。白馬義從來去如風,具體動向如今我們尚不清楚。”許攸面色難看的說道。

“陛下無需着急,公孫瓚性情剛烈,他不可能不戰而逃的,對方的目標無非就是那麼幾個。”荀諶說道。他很清楚袁紹在憤怒和擔憂什麼,公孫瓚現在是敗局已定,翻不了盤。但是若是其一心想要逃離,有着白馬義從在,他們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

“此言差矣,如今的公孫瓚已經是驚弓之鳥。之前連水淹北平這種喪盡天良的事都能做的出來。如今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其棄幽州而逃也不是不可能。”郭圖冷不丁的說道。

“不錯,此事不得不防。陛下,爲保萬無一失,我們應該往漁陽和潞縣方向加派援軍,以防公孫瓚東逃遼東。”審配點頭道。

“公孫續、公孫範和公孫越他們呢?”袁紹忽的問道。

“公孫瓚離開之時並沒有帶着他們,但是在公孫瓚離開後不久,他們就失蹤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去向不明。”許攸沉聲道。這也是令他感到最不安的情況。若是單單公孫瓚消失他並不會多想,但是加上其子嗣和兄弟,這就令人難免會聯想到其他了。

“失蹤了?三個大活人就這麼消失了?連一點動靜都沒發現嗎?薊縣的那羣人是幹什麼吃的?瞎子嗎?”袁紹怒不可遏的說道。

他之前之所以那麼不疾不徐就是因爲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現如今的薊縣雖然是公孫瓚最後的堡壘,但其實內部早就被他攻破了。公孫瓚麾下的文武有小半都與他暗中有聯繫,到處都是他的耳目。這種情況下竟然還失去了公孫瓚等人的蹤跡,這讓他心中着實不安。

“陛下息怒。如今情況已經發生,再糾結此事已經於事無補。此事出現的如此詭異蹊蹺,明顯是公孫瓚有所預謀,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加強防備。”許攸沉聲道。

“可幽州如此之大,以白馬義從來去如風的行軍速度和不過兩千多人的數量,如何防備?就是派出騎兵追擊恐怕連塵土都吃不到,更何況白馬義從的戰力我們都清楚,萬騎以下的部隊完全是送菜。”郭圖說道。

騎兵的優勢就在於此,打不過隨時能夠撤軍,要是公孫瓚一心撤退袁紹根本沒有辦法。

“公則說的不錯,要是公孫瓚一心避走,我們確實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只能以公孫瓚不會甘於敗走北方的情況做準備,一方面防備公孫瓚東逃遼東的可能,另一方面要防備公孫瓚狗急跳牆、反戈一擊的可能。”許攸沉聲道。

“漁陽和潞縣各有一萬步卒駐守,但是面對白馬義從還是有些捉襟見肘。而公孫瓚若是想要破局、逼我們退兵,最好的選擇就是從我軍的糧草下手,因此代郡的防備也需要加強。”審配說道。

對於白馬義從這個勁敵他可是花費了大量的功夫來研究的,最後得出的結論卻令他很絕望。這支隊伍沒有弱點,唯一的弱點只在其主帥。進可攻退可逃,有了重鎧之後可說是毫無缺陷,唯一的不足就是無法攻城。對於這種變態的兵種換做是誰都只能感覺到無奈,除非公孫瓚自己選擇硬剛,否則這支部隊是永遠消滅不了的。

“可這麼做需要再調大概三四萬的兵力,我們這次前來加上後續追加的總共也不過十五萬大軍,再將這些兵馬派出去,我們就只有五六萬兵馬可以調用了。薊縣內守軍不下兩萬,若是這樣分兵,我們恐怕拿不下薊縣。”郭圖擔憂道。

“無妨,薊縣守軍已經戰意全無,只要我們兵臨城下就可將之招降。”審配直接道。

“那若是公孫瓚回城了呢?”

“那不更好?只要他敢回去,我們立刻就可調兵前來將薊縣圍的密不透風,讓他差池也難逃。”審配冷笑道。

白馬義從最令他感到頭疼的不是那強大的戰力,而是機動力。論起正面硬剛,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的他怕誰?不要說是現在半殘的白馬義從,就是巔峰時期的白馬義從他也不怵。

“好,就依正南所言。命顏良率一萬步卒連同五千鐵騎前往漁陽駐守,一旦發現公孫瓚的蹤跡迅速出動。另外,命高幹率步卒一萬回守代郡,死守不出,一定要確保糧草的安全。”袁紹下令道。

吃一塹長一智,袁紹這種靠着兵多將廣攻城掠地的方式最大的弱點就在於後勤。經過甘寧之前的提醒,袁紹也開清了這一點,因此每次作戰都將後勤看的至關重要。

擁有聚兵的君主天賦和四世三公名望的加持,袁紹麾下的兵力從來都是不缺。以冀州一州之地活生生拉出來三十萬大軍,袁紹的能力無疑是可怖的。

兵精和兵多各有優劣,袁紹仗着兵多正面能夠吊打公孫瓚,但是公孫瓚只要稍微如現在一般採取些戰術袁紹就疲於應付。而且後勤也是一個極大的壓力,不過三千人而且是本土作戰,白馬義從的後勤問題很好解決,可袁紹就不得不派駐大量的兵力來照管後勤。

......

“國讓,果然如你所料,袁本初加大了對後勤和漁陽的防備。”公孫瓚語氣中略帶一絲憤恨道。

對於袁紹如此看輕他,他心中真是不爽至極。把他當成什麼了?若是他真的是那般輕賤之人還會留在這幽州?早就率軍撤往草原或者遼東了。到現在袁紹依然還防備着他投奔袁術,真令他感到憤慨。

“生死關頭,誰能保證人的性情不會大變?陛下你之前不也是作出了那種愚蠢的舉動嗎?”田豫毫不客氣的說道。都快要死了,他此時對公孫瓚心中只有一片赤誠而無敬畏,就如同對待老友一般,言語中自然少了幾分下級對上級的尊敬。

“朕的醜事就不要再提了好嗎?當時朕確實是腦殘了,朕現在不是悔悟了嘛!此戰之後,田楷和那萬餘的怨魂,朕自會下去向他們謝罪的。”公孫瓚灑脫道,只是言語中始終飽含着一股抹不掉的羞愧之意:“往事已經無法挽回,朕現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什麼能夠補償他們的,以死謝罪或許是我唯一能夠做的事了。”

“調虎離山之計已成。陛下,接下來就看你的了。臣還想再重新再看一眼當年白馬將軍的風姿,也不枉臣辛苦這麼多年。”田豫微笑着道。

“你會看到的。”公孫瓚嘴角微勾道:“不管什麼情況,朕永遠是那個死戰不退的白馬將軍。”

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九章 周瑜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六章 孫家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
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九章 周瑜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六章 孫家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