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

封國,是袁術讓出的一塊巨大無比的蛋糕。這塊蛋糕太大了,大到令世家們都感到夢幻和瘋狂。以他們的智慧自然能看出袁術這麼做的意圖、結果和未來,這其中恐怖的利益足以讓他們心甘情願的付出很多代價。

這個時代的世家們的勢力已經達到了一種巔峰,然而烈火烹油、繁花似錦,在這個世家最強大的時候,也是世家最危險的時候。所有的世家都在求生,都在謀求一條不亡之路,也就是所謂的千年的世家。

本來,他們已經初步想好了一條路。一條將天下作爲世家們的玩物,將帝王作爲最大世家也就是世家代表,從而使得世家們徹底位於上層,固化階級、長盛不衰的道路。顯然他們成功了,從晉朝一直到唐朝,幾乎都是如此,世家們徹底把控着國家,連皇帝都要看其臉色,千年不滅,八柱國、五姓七望都是其中的代表,無非就是換一個家族當皇帝罷了。

但他們也失敗了,這樣的階級固化導致的就是天下權力的分割和社會的前進緩慢乃至後退,尤其以南北朝爲甚。這是世家們的天堂,但也是王朝、國家、民族的悲哀。

他們或許已經展望到了這些未來的悲劇,但爲了自身,他們並不在乎。但現在袁術大勢已成,不但爲他們設計了一條更好的道路,而且用紙張書籍和科舉,將高高在上的文人拉下了馬,打破了他們對於知識的壟斷,他們已經別無選擇了,放棄以前的那一套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能在袁術麾下存活至今的世家,不說有多麼聽話,但起碼沒有幾個是腦子“蠢笨”的。不說如今他們已經幾乎奈何不了袁術,就是殊死一搏戰勝了袁術又能如何?以往作爲一方土霸主作威作福比的過作爲一國之主嗎?

以前不是沒有世家想過幹這種事,但他們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無法將漢民遷出去。若漢民的數量不佔據一定的比例,又如何能同化當地的蠻夷?建立一個新的“大漢”?

有着大一統思想而且對外霸道無比的強漢是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獨立”出去的。任何一個帝皇也不會願意身邊多出來那麼多有威脅的“小王”,臥榻之側豈能容他人安睡,他們在意的是一家一行的長盛不衰,恨不得自己的後代十代百代、千代萬代的這麼下去。國家的未來和強大與否只是次要。

但偏偏現在出來袁術這麼個奇葩,竟然允許世家建立封國。這對於世家們是一件驚天大喜事,所以他們可以容忍袁術霸道,容忍袁術打壓他們,只要能建立封國,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但對於袁術所在的袁家來說,這麼做可說得上是殘酷無比。當初封國的消息剛剛傳出來的時候,袁家的老傢伙直接就氣死了近半,剩下的一邊口吐鮮血一邊大罵袁術,就差沒前來金陵親自教訓他了。

袁術這麼做直接就開了個口子,到後面袁紹也被他逼得不得不同樣暗中開放封國。這事讓剩下殘存的那些袁家老傢伙又再度氣死了近半,紛紛大罵這兩個敗家子。這樣就是奪得了天下,袁家也是虧了啊!

推出來的兩個霸主都這麼敗家,袁家已經無奈的放棄了。因爲所有的世家都把他孤立了起來,就連司馬家這個表兄弟都升起了其他心思。雖說親如兄弟,但畢竟不是兄弟啊!有可能成爲一國之主,誰願意當袁家的小弟?袁紹和袁術這麼一出,直接就將袁家推上了天下第一世家的寶座,但與此同時也結束了袁家獨霸天下的可能,將袁家直接孤立了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袁紹袁術哥倆也算將袁家推上了天壇,與孔家類似,只要不作死不出意外又是一個千年世家、長盛不衰。只要還有封國存在,還有世家的存在,這些人就要承袁家的情。

被袁術拿捏着封國這個七寸,世家們幾乎是予奪欲求。從科舉建立,到貪腐無能、年邁固執的世家官員紛紛請辭歸鄉,袁術一步步的將世家這些“毒瘤”剔除出去,重新給大楚換血。

金陵書院和鹿門書院建立這麼多年了,也培養出了數千的人才。這些人中大才雖然也就那麼幾個,但是經過數年的教育,起碼個個都是能爲一方縣令的存在。大楚如今總共也不過六百餘縣,這些人分下去,一個縣起碼也能分到七八人,掌管一個縣綽綽有餘。

袁術現在麾下的中低層人才已經完全不缺了,撇開世家單幹都行。但袁術不是個不守承諾、不講信義的人,對於世家他並無惡感,而是辯證的看待,因此也沒必要針對、做絕。一開始之所以那麼敵對完全是因爲立場問題,袁術想要完全掌權就得打壓世家。但現在袁術已經不需如此了。科舉的出現,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改進,寒門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這天下已經從世家的時代緩緩走向士人的時代。

陸康,作爲當初第一個站在袁術這邊的世家,當真是個妙人。極爲的識趣老練,明事理、知進退,及其瞭解袁術的心思和形勢。一直當着袁術在世家中的帶路黨,雖然引起了諸多世家的反感,但卻也得到了袁術的青睞,就勢力而言,如今的陸家已經成爲大楚除了袁家外的第一世家,可見陸康這個老狐狸有多麼精明。

要知道,豫州和司隸可是有那麼多曾經的頂尖世家,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世家雖然底蘊遠比陸家深厚,但在勢力上,已經遠遠落後於陸家這個曾經被他們連瞧都瞧不上的土包子。陸家已經隨着袁術的壯大騰飛了。就連有着蔡瑁這個扛旗之人的蔡家在勢力上都比不上陸家。

時代變了,在這個關鍵的轉折點,只要走對了路,一個窮小子幾年內也可能成爲首富,陸康帶領之下的陸家就是其中的典型。

人老成精的陸康出於對袁術的瞭解,再加上封地、封國之事,最先反應了過來。以往把控地方、韜光養晦那一套已經過時了,袁術乃非常之人,行的是非常之法。世家在外的強大不但不會引起其忌憚,反而會得到其讚許。再加上封國之事,在這種情況下,什麼中庸之道都見鬼去吧。放棄大楚的權力,瘋狂跪舔袁術,直接舉族外遷建立封國壯大勢力纔是王道。這種機會不僅是百年難遇,可說是千年難逢。下次再有這麼安穩無憂的壯大機會估計不知道要登上什麼時候。

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三章 認主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
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九百二十四章 疏忽大意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九百五十三章 失算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遷移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三章 認主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四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