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

北匈奴的反應比審配想象的要快,騎兵的機動力發揮到了極致。在意識到被困的騎兵已然崩潰無法救援之後,已經“盡力”了的他們毫不猶豫的甩開漢軍步卒調轉方向便撤。

審配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以孫策的霸王鐵騎和曹純所率的虎豹騎爲箭頭,顏良文丑張飛夏侯淵四將各率兩千精騎緊隨着向撤退的北匈奴銜尾追殺而去。

“單于,漢軍的馬比咱們快!”冒翎道。

遊牧民族的馬匹數量遠勝於農耕民族,但相對而言,絕大多數的優良馬匹卻多出於農耕民族。因爲相對於靠天吃飯的遊牧民族,農耕民族的產糧更多,能更好的集中供給於戰馬。

武帝時期漢軍經常於春季出兵正是因爲漢軍戰馬在冬季有足夠的乾草飼料供養,而匈奴馬匹卻因爲漫長的秋冬季而掉膘嚴重,戰馬相對瘦弱。

此次與北匈奴作戰,騎兵自然是重中之重。袁曹劉孫四家基本都將最好的戰馬裝備給了麾下前來的少量精騎。平均馬速比之數量衆多的北匈奴自然要快一些。

憑藉着戰馬的優勢,孫策的霸王鐵騎和曹純的虎豹騎一路狂飆,緊追着匈奴騎兵不放,刀槍之下,輕鬆收割着人頭。

迪連沉默不語,君主天賦再次開啓,不同於之前的增幅,此次麾下所有騎兵整體速度驟升。

看着逐漸將自己甩開的北匈奴騎兵,曹純側目看向孫策:“孫將軍,我們怎麼辦?”

他麾下豹騎和夏侯淵部騎兵都以速度見長,若是甩開大部隊不是不能繼續追上去。但是他不蠢,豹騎的戰鬥力遠不及虎騎,而且兵力太少。一旦與大部隊拉開距離,絕對扛不住北匈奴的回擊。

孫策看着前方北匈奴大軍中若隱若現的天狼騎,那熟悉的軍魂波動令他感到熱血沸騰。

眼中果決之色一閃,君主天賦瞬間開啓,籠罩萬餘鐵騎,低喝道:“其疾如風!”

同樣的速度加成,但曹純卻明顯感到了其中的不同。

北匈奴和夏侯淵的速度加成只是單純的針對於移動速度,而孫策的速度加成卻是全方位,還包括出手和反應速度,麾下士卒全都靈敏了不少。

但同樣,孫策的君主天賦對於麾下機動力的加成較之前者要弱上不少。不過靠着馬速本身的優勢,漢軍整體比北匈奴軍速度還要隱隱快上一線,很快便要再度追上。

然而此時,北匈奴負責斷後的天狼騎、阿史部和丘林部已經就位。

“果然還是不免要戰一場。”迪連道。

“漢軍的步兵方陣收拾殘局後追上來大概需要一兩個時辰,在此之前,需要結束戰鬥。”冒翎提醒道。

有些虧吃一次就夠了,事實證明對付漢軍步卒組成的軍陣他們確實無能爲力。一如當初對付李陵一般,在沒有絕對實力碾壓的情況下,只有游擊戰、閃電戰纔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一旦再被咬住,恐怕又是一次慘劇。

率領天狼騎的當於麝面對着漢軍,心中沒有絲毫的畏懼,面容之上滿是凜冽的殺氣。天狼騎以無可匹敵的氣勢正面向着孫策軍發起了衝鋒。

“來得好!”孫策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侵略如火!”

君主天賦被催動到極致,又一層強化籠罩了麾下的霸王鐵騎。不是孫策不想幫助其他友軍,只是他現在的能力尚未成熟,第二層強化只能籠罩住麾下三千之衆。

第二層強化之下,霸王鐵騎的力量和氣勢再度提高了一個檔次,而且攻擊附帶小範圍的傷害。這已經是孫策目前能維持的最強狀態。

但是,當於麝眼中毫無波瀾,甚至隱隱有一絲輕蔑。

“能力不錯,可惜。”

兩軍相撞,力量、速度、防護力都比天狼騎要強的霸王鐵騎卻遭到了重創。

相對於天狼騎,霸王鐵騎就好像拿着大刀的稚童一般,自身的技巧和經驗相對差的太多,根本發揮不出實力。

各方面都處於巔峰狀態的天狼騎用毫無缺陷的強大,教會了孫策什麼纔是真正的騎兵。

戰馬交錯之間,一名天狼騎的騎兵熟稔無比的用槍擋住了霸王鐵騎的進攻,待尋覓到時機,避過霸王鐵騎堅固的鎧甲,一槍直刺咽喉,一擊必殺。

孫策手持霸王槍向着當於麝刺去,槍芒如星。當於麝完全無視孫策如猛虎一般的氣勢,大刀一斜便用巧勁將孫策的長槍砍歪,順勢反手一刀削向孫策的脖頸。孫策冷哼一聲,轉刺爲掃,握緊沉重的霸王槍砸向當於麝。

雙方你來我往,很快十餘個回合過去,依然不分勝負。

“你比你麾下的騎兵要強上不少,不過依然太過稚嫩了。”當於麝淡淡道。

表面平靜的他心中其實已經對於孫策和霸王鐵騎升起了必殺之心。

此子太過恐怖。

經歷過無數戰事,他的眼光何其毒辣。眼前這員小將和這支稚嫩的軍魂軍團與已經到達了巔峰、難再有寸進的他與天狼騎完全不同。

前者現在的實力雖然不被他放在眼中,但是潛力之強令他都感到驚懼。只是現在展露的潛力便足已令他動容,若是多經歷些戰事,不過早夭折,三五年之內必然會與自己和麾下的天狼騎並駕齊驅,甚至還要超出。

孫策展現出來的力量讓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個人,一個同樣年輕氣盛、恣意張揚的身影。他雖未曾見過,但那個北匈奴永遠的噩夢自他幼時起便以一種遙不可及的形象存在於他的腦海之中。

“此子,必須死!”

瞬間將心中的恐懼掐滅,當於麝心中滿是殺意。眼前此子雖然沒有當初那人恐怖,但也不可放過,這世上決不能出現第二個冠軍侯。成長不起來的潛龍,無論潛力再大也無法迅速轉化爲實力,只能被宰殺。

此時戰場之上雙方的騎兵已然糾纏到一起,天狼騎不愧是北匈奴的王牌,獨自一軍力戰霸王鐵騎和虎豹騎依然牢牢佔據上風,全方位的展示了什麼是毫無缺陷的強大。

相較之下,霸王鐵騎和虎豹騎的缺陷一覽無餘。霸王鐵騎太過稚嫩,而虎豹騎對比天狼騎也顯得過於年輕,尤其是大量豹騎攻堅進攻能力遠不如虎騎。

論起騎兵,馬背出生的北匈奴經驗比誰都多。虎豹騎這種一分爲二貪圖追求兩種極限的做法當於麝十分能理解,他曾經也這般的幻想過。

畢竟個體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如他麾下的天狼騎,均衡強大,但論衝擊力不如虎騎,論速度不如豹騎。將軍團分開培養確實是一種突破極限的方式。

但這種做法是極爲愚蠢的。若是這種取巧的行爲真的能成,那不就等於將一支軍魂軍團分裂練成兩支軍魂軍團了嗎?世上怎可能有這般好事。

虎豹騎的這種做法導致的就是,功用性相對較強,但是軍魂力量分散,自身戰力實際卻是大大降低。

於中原大戰,面對其他諸侯沒有遇到同爲軍魂軍團的精銳騎兵的情況下,曹操的虎豹騎看似銳不可當、能打能追。

但在面對天狼騎之後,曹純才發現虎豹騎的路似乎走歪了。

如霸王鐵騎一般被打爆,甚至還要更慘。天狼騎面對攻勢強勁的虎騎便利用自身強大地戰鬥技巧和彼此之間親密無間的配合進行配合圍攻。

一對一,或許天狼騎只能和虎騎打平。但三對三,天狼騎能以傷亡一人的代價全殲虎騎。

而面對豹騎,天狼騎更是展現了絕對的碾壓力。一名狼騎壓着兩三名豹騎打,以傷換命。

無愧天狼之名,天狼騎充分展現了什麼叫做狼性。狼的狡詐陰狠和團隊配合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一己之力壓着兩支軍魂軍團狂揍,強勢無比。

夏侯淵等人同樣被阿史部和丘林部糾纏着,落入下風,根本無力支援。

漢軍與北匈奴在騎兵之間的差距顯露無疑。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章 冀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三百一十二章 打趣聊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章 冀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三百一十二章 打趣聊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八百三十二章 謀略和戰力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謹慎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八百三十三章 依然是個窮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三百六十七章 草原風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