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

隨着楊彪的一聲令下,西域諸國頓時暗潮洶涌。

當然,明面上還是一片祥和之態,只有些許小國因爲各種原因出現了些許動亂,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其中有兩個國家,因爲國王暴政被臣民怨憤之下,齊心合力一起罷免,令立皇室子弟爲君。據說這倆新上位的皇帝都不到十歲,不過是倆黃口小兒罷了。

貴霜和身毒掐的正凶,這些小事根本沒有被他們放在眼中。反而大楚內許多位高權重的明眼人將之看得一清二楚。

多麼熟悉的套路。不出意外,這兩個小子將來的皇后又將是漢人世家中的女子,東漢一路基本就是這麼過來的。

世家們認真起來的效率再一次震驚了袁術。楊彪的所作所爲其實是他暗示或者說推動的,他不介意扶植世家,但前提是世家能發揮出他們該有的作用。

三月之期還未過半,西南諸國就已塵埃落定。世家們的侵蝕效率一覽無餘。

袁術忽的對將來消滅羅馬和安息充滿了信心。就這些世家內鬥的本領,一直以來放在國內完全是屈才了,若是派出國外華夏怕不是早就一統全球了。和這效率相比,什麼資本主義着實low爆了。世家們不僅有貪婪和算計,關鍵的是他們還有絕對的信仰和深不可測的智慧遠見。

玩起滲透內鬥有誰能比得過這羣祖上已經玩了幾百年的老狐狸?這種本領都是滲入到骨髓中的。這個時代的西方政客,在他們面前就和二傻子沒什麼區別,太容易解決了。

而且更令袁術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司馬家竟然十分主動的聯絡各世家,將他們在身毒、貴霜和安息的部分情報線以及潛伏收買人員各自單獨上呈給了袁術一份。

雖然知道司馬家這個世家是什麼尿性,明白其沒那麼好心、所謀甚大,但袁術依舊對此十分的讚賞。

司馬家確實會做人。袁術自然也不吝獎賞,給予了他們相應的獎勵和許諾。

西南諸國這片地方袁術確實沒有精力也不好去管,暫時交給世家,讓世家處理,自己只管最後接收並給予世家與其貢獻相應的獎勵和封地就可以了。雙方就彷彿僱傭關係一般,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雙贏。

袁術輕易地解決了如此重大的問題,世家們也得到了自立門戶的許可和支持。

至於對領地的覬覦亦或是對於打工的不安,世家們根本不存在這種想法。從夷洲、朱崖州到西南諸國,他們早已經習慣。

天下沃土千千萬,良田無數,有的是地方供他們分封立國。他們缺的是大楚的支持和人口。

若是得罪了大楚,都無需袁術自己出手,稍微示意一下就會有無數世家自發的對付他們。

這就是大勢。

順勢而爲,則水到渠成。袁術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就有無數世家願意充當馬前卒來爲大楚衝鋒陷陣。

……

烈日當空,看着遠處終於隱隱約約出現的人影,司馬懿哭的心思都有了。

“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司馬懿恨恨道。

自離開金陵後,他被袁術派遣一支爲數三千的大軍“保護”着一路翻山越嶺前往貴霜與身毒交界的戰場前去尋找周瑜和諸葛亮所率的大軍。

這一路尋來,歷時數月,翻山越嶺無數,司馬懿真的都要憋壞了。原本被袁術忽視就鬱憤的心情更加糟糕了。

“不就是路程遠些、地勢險些嗎?你不是說你曾遊歷過天下嗎?這點苦都吃不消。”一名比司馬懿略矮些許、溫潤如玉的男子面帶笑容的調侃道。

“遊歷天下可長學識,如此空耗時間行軍有何益處?”司馬懿瞟了這廝一眼道。

“可磨練心性。”男子笑着道。

“怎麼樣,這麼長時間也該想通了吧。”

司馬懿面色不改,淡淡道:“有何想通不想通的?”

男子看着始終有一種陰沉氣質的司馬懿,輕嘆了口氣:“人立於世,當心懷坦蕩,有吞吐天下之浩然正氣。仲達,你也該改改你的性子了。太過偏激陰沉可非爲人之道,更非爲臣之道。”

司馬懿嗤笑一聲:“如你這般性情方正、胸懷坦蕩,若不遇明君,怕是會被流放千里、貶爲庶人。”

“那又如何?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但求無愧於心即可。臣爲國而死豈非幸事?”

“你啊,是被書院那一套教傻了。世道殘酷、人心無常,唯有惡人方能活的久,唯有狠人方能站的住。”

“那爲何元皓大人在朝堂之上還能屹立不倒,甚至居於文官之首?”男子反問道。

“田元皓雖有能,然於大楚不足以位列前三,文官之首不過徒有虛名罷了。一旦新人成長起來,他很快就會被取代。”

“那仲達兄以爲誰可取而代之?仲達兄你嗎?”

聽到這略帶深意的問題,司馬懿目光微凝,沉默不語。

“陛下聖明,因而田師能位列文官之首,不爲其能,而爲其德。若想真正爲百官之首,非但須得才能過人,也須德行服衆。仲達兄你的性格似乎不大合適吧。”

“所以我才隨你前來。我想看看那位將來的文官之首是個什麼樣子。”司馬懿淡淡道。深沉的目光之中隱藏着莫名的情緒。

“孔明兄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他可是我見過的最爲完美的一個人。”男子語氣中飽含着敬服道。

“呵呵,完美。”司馬懿嗤笑一聲:“逾是完美的人,逾是愚蠢。就好像那精美的瓷器,輕輕一摔就碎。”

“仲達兄何必如此偏激。人都是嚮往美好的存在,真小人難道就真的比僞君子要好嗎?更何況孔明兄乃是真正君子。”

“可那只是表面,人的本質即是自私自利,所謂君子,不過是爲自己的自私披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外衣罷了。”司馬懿道。

“爲權爲利是私,爲國爲民、爲身後之名難道不爲私?君子小人、善惡公私雖一體兩面,但卻是涇渭分明。嫉世憤俗者不過是自欺欺人,並沒有真正看透這一切。一個溫馨僞善的世界總好過一個冰冷自私的世界。”陸遜滿是微笑的閉上雙眼,彷彿在用心去感受和享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從不以惡來看待一個人,伯言,我是應該說你豁達,還是說你天真呢?”看着這個比自己還要小上四歲卻纔智不下於自己的妖孽小鬼,司馬懿滿是複雜。

“庸人自擾,我從不怨憤他人,因而我的世界才能如此美好。”陸遜臉上掛着溫潤的笑容,彷彿能溫暖人的心田。

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狠毒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
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狠毒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三百六十六章 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