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

人心,是極爲複雜而又簡單的。無論是北方胡人還是瀛洲的倭人,袁術對其都沒有好感,甚至受到後世的影響,還有着滿滿的惡意。但是,袁術就是心中厭惡,也不能將之覆滅。

因爲北方草原需要胡人的存在;因爲這個時代的倭人沒有犯什麼錯,與之相反,其在江東的口碑還非常不錯。

這個時代的倭人十分的愚昧,還沒有產生自己的語言文字和文明,彷彿依然生活在遠古部落時期,以鄉村爲單位建國,相互攻打。自從派甘寧前往瀛洲征伐之後,漢人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就逐漸傳了過去。

最初瞭解到這一現象之後,袁術思索了一下之後,直接大筆一揮,爲倭國“建立歷史”。直接將之定義爲當初欺騙秦始皇、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的罪人方士徐福的後代。

江東本着寬宏大量的仁善之心,並沒有對他們這些“罪人之後”不管不顧,反而將之重新接納,傳授於其文明。不過罪不可不計,作爲罪人之後,需得將功贖罪。因而暫時對於他們的待遇要差一些,待其徹底歸附王化、贖清罪孽,再平等對待。

袁術的這種說法被倭人十分順從的接受了。本身這個時代的他們對於漢人就是持儒慕的態度,漢人遠比它們強大,而且袁術還給了一個融入強大的漢人的機會,他們怎會錯過。

一個沒有自己文化歷史,連統一系統的語言都沒有的民族(漢語向日本傳播最初就是在三國時期,隨後日語才逐漸形成),落後的不能在落後。而且外貌又和漢人相似,除了長得矮點、窮了點、土了點,沒什麼差別。比之羌人、南蠻之類的融入漢人來的還要簡單。

因未來可能發生的過錯而遷怒於這樣一個“淳樸”的民族,袁術有些於心不忍。尤其是看到現在倭人任勞任怨的樣子。

由於倭人勤勞肯幹,而且又聽話、逆來順受,在江東被僱傭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緊次於漢人。而且深受無數商人和豪紳的好評,在江東名聲頗佳。就是民族情節較爲嚴重的袁術,面對這樣如綿羊一樣“單純”順從的倭人,也狠不下心來。最終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悄無聲息的將倭人“消滅”。

而胡人,情況也和倭人一樣。若是袁術如其他王朝一樣將北方草原視作累贅,眼中只有大漢這塊地盤。他自然會借鑑清朝時期的政策解決胡人之患。

但袁術需要需要胡人,而且需要大量的胡人。北方草原是一片廣袤無比的牧場,袁術需要無數的胡人爲他放牧。而且袁術也需要胡人來對付西方的羅馬和安息。因爲只有胡人,才能毫無顧忌的隨時組織的起數萬數十萬的輕騎,千里奔襲不用顧忌後勤。

當野心變大,目光變得長遠,袁術就發現胡人的重要性。若是能夠合理的利用,完全可以大大的縮短一統“天下”的目標。

西漢時期漢武帝打的北匈奴元氣大傷,不得不西遷,結果卻造成了連鎖反應,陰差陽錯的間接導致了西羅馬的滅亡。

這就和班超帶着幾千人打敗了巔峰時期的貴霜一般,由於各種因素,並不能直接說明大漢遠強於羅馬和貴霜。就如公孫瓚、袁紹和北方胡人的關係一樣,沒真的打過,大漢和羅馬哪個更強、強多少還是值得商榷。兩者之間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後勤都是問題,大規模的戰鬥怎麼可能打的起來?

但對於袁術而言這卻是一個啓發。自己辦不到的事,不代表比自己弱的胡人辦不到。若是能夠收服胡人,再指使其西進,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邊要將胡人打服收服,一邊還不斷地奶對方,支持對方壯大。袁術可說是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啊!

儘管知道自己是在玩火,袁術也不在乎,要玩就玩大的。勝,則戰果斐然,爲漢人登頂天下奠定基礎。敗,無非就是無數的心血付之東流,胡人就算不聽話,也不可能翻了天。

遊牧民族,全民皆戰是優勢,但生產力不足的缺陷註定了他們若是沒有農耕民族的支持,勢力和數量很難壯大。若是發現胡人有要超出掌控的跡象,袁術會毫不猶豫的將之覆滅。五胡亂華的悲劇對袁術而言是一記警鐘,袁術絕對不會忽視周圍的隱患。

“鮮卑已經被公孫瓚滅了,烏桓和南匈奴可不能再沒了。不管能不能成功,先試一試吧。畢竟胡人也是人,若是平等以待,將之吸納也不是沒有可能。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趕盡殺絕。”袁術口中喃喃道。

“陛下,那蹋頓以及其黨羽該怎麼辦?”田豐問道。

“暗中控制起來,南匈奴未穩,這個單于還不能讓他倒下。至於其他的烏桓部落首領,識趣的就放回去,不識趣的就同樣暗中控制。另外,挑幾個有野心、腦子蠢一點的扶持一下,我需要的是一個分裂而強大的烏桓。”袁術沉聲道。

他可不是清朝那羣本就是胡人的皇帝,雖然願意正視胡人,但袁術這根紅苗正、高貴不凡的身份,當這些胡人的單于確實有有辱身份,而且烏桓心裡也不會接受,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扶持幾個傀儡。

清朝的那一套雖然不能照抄照搬,但還是很值得借鑑的。

“要想管理胡人,還需要胡人自己。接下來你起草一個計劃,將烏桓以部落爲單位分散開來,將單于這個位置的權力削弱。提高各小部落首領的權力,並對他們進行保護。規定各個部落的領地,禁止他們相互之間攻伐。”袁術先是道:“步騭的計劃雖然不錯,但畢竟年輕。對於胡人之患,懷柔和樹立威信只能緩解一時,要想根治,還是得從制度下手。”

“另外,還有教化的問題。我漢人文化的宣傳還需和政策綁在一起,讓會漢語、說漢語的胡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加快文化上的同化。順便將春秋戰國乃至以前的資料好好查查,就是編也要給我編出漢衚衕根同源的記載和證據。”袁術沉聲道。

“臣明白,臣這就去辦。”田豐躬身道。

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二章 何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七百章 擋住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十章 冀州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八百章 迷霧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十七章 襲營
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二章 何進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七百章 擋住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十章 冀州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潰敗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八百章 迷霧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十七章 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