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離去

廮陶城中,郡守府的議事廳內,皇甫嵩接了洛陽送來的詔書,與那鉅鹿太守郭典正在商議如何擒安平王、破黃巾賊之策。

郭典道:“想不到安平王竟如此的大逆不道,枉費了皇上不惜重金將其從黃巾賊的手中贖回,又爲其復國,真是該殺!”

皇甫嵩道:“如今罵他也只是徒費口舌,倒不如早早定謀平叛纔是上策。”

郭典拱手拜道:“中郎將大人所言極是,但如今這安平王已與那黃巾賊勾結了起來,我等若是去攻打安平國,那下曲陽的黃巾賊就會出來攻打我們的後面;而反過來若是我們去攻打下曲陽的黃巾賊,那安平王又會出兵來攻打我們的後面,現在我們都有些腹背受敵的意味了。”

皇甫嵩笑道:“郭太守說得是硬碰硬的打,如此打法在敵衆我寡的境地,我等是難有勝算的,然而黃巾賊的兵力數倍於我等,卻被我等困於這下曲陽卻是爲何?兵貴有奇變也。此番那安平王既然要鉅鹿、清河二郡,我等不如一發給他。”

“這……”聽皇甫嵩說要將鉅鹿、清河二郡讓出來給安平王,郭典是一臉的疑惑。

皇甫嵩笑着接着說道:“這叫將計就計,我等只需如此這般……”

皇甫嵩將自己的謀劃和盤托出,說與那郭典聽,聽得郭典是頻頻點頭,大嘆“妙計”,說道:“中郎將大人真不愧爲我朝名將,下官佩服!佩服!”

二人正說話間,北軍中侯鄒靖闖了進來。鄒靖一看左中郎將皇甫嵩與鉅鹿太守郭典二人正在議事,情知自己有些冒失了,趕忙道:“末將不知中郎將大人與郭太守在議事唐突了,請將軍與太守大人恕罪,末將遲些再來。”說着抱拳就要告退。

皇甫嵩忙叫住道:“不妨,鄒將軍有事但講。”

鄒靖擡頭看了一下皇甫嵩與郭典二人,而後又猶豫了一下說道:“劉太守(劉焉)來書言幽州又有大股黃巾賊作亂,攻打范陽、涿郡二處甚急,令末將火速回兵救援,只是目下將軍這邊兵少,好不容易困住了黃巾賊,若是末將帶走本部人馬,怕……”

皇甫嵩擺擺手笑道:“劉太守令將軍不辭辛勞率軍趕到這上百里外的冀州助我破賊,義真(皇甫嵩表字義真)已是感激不盡,如今幽州賊發,將軍理應回幽州助劉太守破賊,還望將軍依舊勿辭辛勞。”說着對鄒靖拱手一擺。

鄒靖急忙回拜還禮。

這時郭典問道:“那五百鄉勇(劉備帶來的鄉勇)此番回去麼?”

其實郭典在乎的並不是這五百鄉勇,而是這五百鄉勇的首領: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尤其是關羽、張飛,這許多日來,能將黃巾賊困在下曲陽,很大的功勞便要歸功於這關羽、張飛二人。

郭典這麼一問,皇甫嵩與鄒靖自然也是知道他的言外之意的,然而皇甫嵩沒有說話。

鄒靖答道:“劉備的五百鄉勇雖由末將帶來,但是卻也並不歸末將轄制,因此末將回去,他們未必要跟着末將回去。不過此番是涿郡被黃巾賊攻打甚急,那劉備、張飛皆是涿郡人,末將以爲還是需要告知劉備,由他自己定奪,去或留,將軍、太守大人,你們以爲如何?”

皇甫嵩道:“此事理應告訴劉備,難道將軍還未跟他說嗎?”

鄒靖道:“我接了劉太守的書信就來見將軍了,還未來得及跟劉備說。”

皇甫微微點了點頭道:“哦,如此應速速告知劉備,免得他知道消息遲了,臨走時匆忙。”說着便吩咐小校去通知劉備去了。

少頃,劉備便匆匆的趕了過來。

而不等劉備開口辭行,那鉅鹿太守郭典便迫不及待的問劉備道:“玄德有何打算?”

劉備知道郭典的心思,但是涿郡遭難,自己的老母與妻子都在涿郡,而自己在涿郡召集五百鄉勇抗擊黃巾賊,這事涿郡的黃巾賊都是知道的,他們早已對自己是恨之入骨,所以這次若是涿郡被黃巾賊攻陷,那麼自己的老母與妻子是絕難倖免於難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范陽也正被黃巾賊急攻,而幽州太守劉焉正在范陽,這劉焉可以說是自己攀上的唯一一個身居要職、做着高官的宗室親戚,而且還是劉焉主動認了自己這個侄兒的,自己雖說也號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傳至自己祖父(劉雄)這一代,便早已沒了祖宗血脈的廕庇了,而父親(劉弘)的早亡更使整個家道中落。因此,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劉焉出事,因爲自己今後的仕途可還要靠這個“叔父”來提拔。

不過,劉備自然不能把心中想的都直說出來,於是他抱拳對皇甫嵩與郭典說道:“中郎將大人、郭太守,聞幽州賊發,備心急如焚、方寸大亂,那涿郡有備年邁的老母,而劉太守則在范陽爲黃巾賊所困,劉太守於備有知遇之恩,亦不可不救,因而備欲辭了將軍與太守大人回幽州,還望成全!”說着又倒地跪拜,還痛哭流涕了起來。

皇甫嵩見了大爲所動,心中深嘆劉備真乃忠孝、仁義皆備的仁人君子,於是趕忙上前扶起道:“玄德不必如此,我讓小校來通知你,就是要你收拾行裝同鄒將軍同回幽州的,免得你走時匆忙。”

而郭典本還欲再挽留劉備的,但也被劉備這麼一哭,不忍心再開口了。

鄒靖見劉備願意與自己回去,而主帥皇甫嵩也同意了,便同劉備二人謝過皇甫嵩與郭典二人,拜別離去,回營收拾行裝去了。

而郭典要到這一刻才重新又急了起來,他看着鄒靖與劉備二人走出屋子,急着伸手喊道:“哎……”

不過他話還沒說出半個字,皇甫嵩就把他止住了。

郭典道:“都走了,那冀州這邊怎麼辦?這邊可還要他們擒安平王、破黃巾賊呢?”

皇甫嵩道:“他們原本便是幽州的人馬,如今幽州有難,我們卻強留着他們不放,是不義也!擒安平王、破黃巾賊之事可重新商議。“說着對門外站崗的小校說道:“去,把護軍司馬傅將軍(傅燮)叫來。”

第八十九章 告示第四十二章 一不小心當了淫賊第八十章 臨終第五十章 攻打癭陶城第二十二章 上鉤第一百九十二章 俘虜第一百零一章 登門道謝第三十一章 失蹤第一百章 噩夢第九十六章 奪刀第二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賣第四十六章 三闖安平王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五十六章 中計第一百零一章 算計第九十章 圍困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八章 天兵第一百十九章 觀戰第五十一章 仙法第九十四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議第七十二章 惡鬥第七十六章 出走第二章 舉義第九十八章 泄底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一百二十一章 誤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救人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四十三章 師父?爹?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七十九章 夢境第八十九章 告示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之後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援第六章 秦雙使壞第二百零三章 交差第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掙扎的“屍體”第九十三章 定計第一百十章 老頭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十八章 先鋒第四十九章 將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重逢第六十二章 亂世英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對陣第一百七十一章 梟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刺客第九章 疑問第十九章 接風第五十八章 叛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十三章 圍城第一百十六章 脫身第十章 離席第四章 石陽渡第六十六章 兵寇西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鬥將第一百二十章 酒宴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六十一章 鬥角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二十七章 圍攻第十六章 示衆第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十四章 被救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難第六章 用計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九十九章 利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援 賊老大瘋了?第六十章 勾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誤會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十章 小勝第七十四章 羌中異俗第五十一章 奪帥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六十一章 鬥角第五章 自作聰明的什長第一百五十四章 說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五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
第八十九章 告示第四十二章 一不小心當了淫賊第八十章 臨終第五十章 攻打癭陶城第二十二章 上鉤第一百九十二章 俘虜第一百零一章 登門道謝第三十一章 失蹤第一百章 噩夢第九十六章 奪刀第二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賣第四十六章 三闖安平王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五十六章 中計第一百零一章 算計第九十章 圍困第一百十章 功過賞罰第一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八章 天兵第一百十九章 觀戰第五十一章 仙法第九十四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議第七十二章 惡鬥第七十六章 出走第二章 舉義第九十八章 泄底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一百二十一章 誤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救人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四十三章 師父?爹?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七十九章 夢境第八十九章 告示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之後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援第六章 秦雙使壞第二百零三章 交差第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劫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掙扎的“屍體”第九十三章 定計第一百十章 老頭第六十三章 逼反第十八章 先鋒第四十九章 將才第一百六十五章 重逢第六十二章 亂世英雄第一百二十八章 對陣第一百七十一章 梟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刺客第九章 疑問第十九章 接風第五十八章 叛徒第一百八十二章 講述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十三章 圍城第一百十六章 脫身第十章 離席第四章 石陽渡第六十六章 兵寇西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鬥將第一百二十章 酒宴第二百零九章 遁逃第六十一章 鬥角第一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二十七章 圍攻第十六章 示衆第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五十四章 被救第二十七章 長社第七十九章 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難第六章 用計第五十七章 重逢第九十九章 利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包圍冀縣第六十九章 鉅鹿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援 賊老大瘋了?第六十章 勾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誤會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二十章 小勝第七十四章 羌中異俗第五十一章 奪帥第一百十六章 兵變(下)第六十一章 鬥角第五章 自作聰明的什長第一百五十四章 說客第一百八十一章 和好第五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卓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