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

當然了,人心難測,每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也沒人知道,哪怕是你恨死李軒了,但是你只要掩蓋的好,不讓翰統鷹犬發現,那麼也是沒什麼問題。

但是倘若在公開或者是私底下的言論裡,有過對李軒,對皇室,對大唐王朝的有着負面言論的話,那麼基本就和重點栽培說拜拜了。

你可以想,但是你不可以說,更不能做!

吏部管不着別人想什麼,但是絕對會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

雖然很多時候,也管不了就是了。

宣平七年的這一次殿試,一千多名士子都是磨拳搽掌,試圖在殿試裡一鳴驚人,倘若能夠成功引起聖天子的注意,並且是正面印象的話,那麼對於今後的仕途毫無疑問將會有巨大的幫助。

但是參加殿試的兩科士子,足足有一千多人呢,想要在一千多人裡脫穎而出引起李軒的注意,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啊。

懷着對未來的期待,一千多名士子也是陸續走進了考場,不過今天的殿試在氣氛上要比會試寬鬆很多,甚至都沒有安排士兵對將士子們進行搜身。

更多的檢查,更多的還是爲了確保這些士子們的着裝整齊,不會出現殿前失儀的行爲。

這樣的殿試環境,和會試比起來,那簡直是天差地別,會試的時候爲了確保沒有舞弊出現,近衛軍特地出動了三千名戰士,用來維護考場的安全,更是爲了杜絕作弊。

同時內閣方面也是臨時抽調了數百名官員爲會試的順利舉行而服務。

但是今天的殿試,卻是不會如此!

因爲只要不是出現太多的意外,貢士們基本上就不會在殿試裡落榜,頂多就是名次有所差別而已。

當然了,那些貢士們自己作死,非要在答卷裡大肆批判聖天子李軒、大唐王朝的話,又或者是考場上發癲,直接來個留空不答,這樣的話,大唐王朝也不會介意少上一個新的低級官員。

反正想要當官的人多了去,不差這麼一個兩個的。

等貢士們陸續進入考場之後,李軒纔是在一羣文武大臣們的陪伴下前往考場,準備親自坐鎮宣平七年的殿試。

殿試的考場,因爲人數衆多,而且也不是安排在專門的考場裡,所以是專門選擇了皇家別院前方的空地裡舉行,當然了也是提前搭建了遮陽棚,鋪上了桌椅。

李軒坐在前方,由於地方比較大,距離也遠,因此事實上除了前面幾排的學子能夠比較清楚的看到李軒外,後面的士子們絕大部分都是隻能夠看見一個模糊人影而已。

隨着一聲開始,考卷就是被分發了下去,然後李軒就是看見了一千多人開始埋首做卷子了。

殿試的卷子是李軒親自審覈過的,而不管是進士科的還是博士科的,都是重點加大了策論方面的內容。

至於理科內容的話,實際上已經是不太注重了,因爲在會試的時候,已經是重點考覈過了。

之前的會試裡,進士科的理工卷子,整體難度都已經是和皇家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相當,結果呢,沒有一個人的卷子是滿分的,甚至上八十分的都少。

一大批進士科的學子,其理科的卷子,分數都是隻有六七十分而已。

而會試裡博士科的列內容,還要更難一些,整體上已經是達到了皇家理工學院大二的水平,因爲考卷難度極大,所以考滿分的也沒有,很多人都是隻有五六十分的水準。

而這樣的分數,他們之所以還能被錄取,也是很正常的,因爲能夠把這些卷子做到滿分的話,目前也只有皇家理工學院裡的那些學生了。

考慮到這些學子們的實際理科水準,五十六分已經是很不錯了。

而今天的殿試,理工方面的內容不多,只是考一些基本的理論,而重點在於策論,這一點不敢是進士科還是博士科都是如此。

因爲甭管他們的側重點是什麼,但是他們今後都將會成爲大唐王朝裡的文官,而且起步也是比較高,一出來最低級的也是從七品,而從七品在大唐王朝裡,已經算是中級官員了,放到地方上,那也是科室的二把手或者是鎮的二把手。

而部分人,更是正七品乃至從六品起步。

所以這對於他們的素質要求就比較高了!

策論的題目都是比較大,而今天不管是博士科還是進士科,都是有着同樣的一個題目,那就是:試論工業發展。

這個題目很空泛,甚至都沒有什麼明確的方向,就是讓考生談一談工業發展,而工業發展也有很多東西可以說,而具體說什麼,考生自行決定。

或者換句話說,這個題目其實就是問考生,假如讓你當一個縣的工商科的科長,或者乾脆是一地縣令,你怎麼發展當地工業?

大唐王朝的殿試策論題目,基本上都是緊跟時代的,前幾年說過明王朝的衛所問題,後來說過海外貿易問題,也說過移民屯墾問題。

這一次說工業發展問題,自然也是不例外。

其他的幾到題目,也是方向比較大!

而這些題目,並不是說讓考生們都進行回答,沒有強制要求,你可以選擇其中一道題目,來一篇文章,也可以同時回答兩道題目甚至更多。

但是考試時間是有限制的,兩個時辰,不多不少,時間到了就要遞交考卷。

而這一個半時辰裡,他們還得先做理工的一些考題。

李軒在上面坐着,看着下面一羣考生在做題目,只不過他待了半個小時後,就是先走了。

考試要三個小時呢,他可不會傻乎乎的在這裡坐足三個小時,他還有一堆事要處理呢。

所以在考上露面後,李軒就是先到了隔壁偏殿,然後連續開了兩個小型的會議。

第一個會試是討論陝西那邊的民生問題,如今陝西那邊的情況還是不太好,雖然大唐入陝西之前,已經是存在的比較大規模的叛亂都已經是被強行鎮壓,但是這只是屈服於大唐王朝強悍的軍事力量之下,然而當地的民生依舊困難,當民衆吃不飽飯的時候,造反就是肯定的。

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該省好幾個地方又是有旱災,雖然說並沒有因此爆發大規模的叛亂,但是小規模的騷亂已經是發生了十多起了,而這已經是足以引起帝國高層的注意了。

一次,兩次,沒事,這是小概率時間,但是短短一兩個月內,陝西那邊就報告有十多起騷亂髮生,那麼就不正常了。

因此,李軒需要內閣那邊,提出一個解決當地民亂的綜合解決方案,而要解決民亂,歸根到底還是要讓當地民衆吃飽飯。

民生問題,纔是核心!

有了解決民生的方案後,軍方那邊也好配合一二,徹底的解決陝西叛亂衆多的問題!

會議上,柳八苟他們也是有着充分準備了,會議剛開始,就是提出了好幾個解決方案,而這個解決方案,也是效仿之前大唐王朝在河南、山西兩省的處理辦法,那就是多管齊下!

而目的就是徹底的防範,控制流民,因爲縱觀歷史,大規模的叛亂,幾乎都和流民有關係,控制流民,一部分是靠軍事手段,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需要靠行政手段了。

內閣方面提出,要讓當地官府衙門,組織受災地區的無地民衆進行屯墾,新開發出來的土地歸屬免費歸屬他們,並給予屯墾的一些必要幫助。

同時加大投資,用於修建水利設置,道路、河道等基礎建設,通過以工代賑的模式,讓當地民衆可以獲得額外的工作讓他們獲得必須的口糧,並且通過僱工等方式進行集中的軍事化管理,防止他們重新演變爲流民,造成騷亂。

此外則是加大救災投入,從周邊省份調集糧食進入陝西救災,避免大規模的饑荒發生。

這些都是一些普通手段,不過內閣方面還提出,因爲陝西方向本來就需要比較多的用兵,因此可以適當的從山西加大募兵的數量,把當地的青壯們直接招募入軍隊,避免他們成爲各種騷亂的中堅力量。

李軒對柳八苟他們提出的部分建議還是感到比較滿意的,比較務實,正視了困難,沒有輕視,也沒有誇大。

至於招募宅民從軍,這卻是讓李軒有些感到有些顧慮了。

招募流民從軍,這事宋朝就幹過,結果呢,沒卵用,土耗錢糧。

但是這個提議也是讓李軒有了新的想法,直接讓這些災民從軍打仗,估計不靠譜,而且也和大唐王朝的建軍思想相違背。

大唐王朝的建軍核心是精兵政策!

養一個正規軍的士兵,一年要花幾十兩銀子呢,哪怕是預備役,也需要十幾二十兩銀子。

將士的薪資不低,待遇豐厚,這招募條件就更加嚴苛了,有時候募兵站裡來了上百青壯應募,但是被選中的也就十來個而已。

但是讓這些災民青壯去打仗不靠譜,但是把他們集中起來屯墾卻是不錯的。

大唐陸軍裡,就有着上百個屯墾團呢,這些屯墾團的主體雖然說是明軍戰俘,但是屯墾團的運營模式卻是可以的,至少目前大唐陸軍,基本上不需要爲這些明軍戰俘提供太多的軍費支持,絕大部分屯墾團都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現在,他們也是可以讓宅民青壯去屯墾啊!

而且即便是這些災民青壯不能打仗,但是因爲是軍事化管理,這在地方上,尤其是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也能夠起到彈壓地方的部分作用。

李軒越是深入想這個,就越是覺得這個想法有搞頭!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不勝數的傾國之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