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

當御用專列抵達杭州城的時候,衆多原本還擔心無比的官員們,此時也是放下心來。

他們還擔心李軒因爲之前突擊視察的村莊,從而導致大怒呢。

但實際上,李軒並沒有和他們想象的那樣暴跳大怒。

從頭到尾,李軒都是以一個旁觀着的角度去看待諸多問題的,不管是好的,還是說壞的。

所以,視察完後李軒並沒有訓斥任何一個人,因爲沒有這個必要,而且罵兩句也是改變不了什麼問題。

因爲很多問題,並不是說一個家庭一個村子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

要改變這些,需要的是從全國的高度去通盤考慮。

在李軒初步看來,根源還是在土地上。

雖然說農村生產的效率低下,糧食產量、官員不作爲等問題也存在,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麼主要問題,而是屬於次要的問題。

其根源上,還是在於人多地少!

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問題纔是導致帝國依舊有着如此衆多的貧困家庭!

連活下去都是奢望的極端貧困家庭!

而這,也是更加堅定了李軒的對外擴張的決心:他要爲帝國的子民取得生存的土地,而不僅僅是爲了滿足什麼開疆擴土的虛榮感,而且切切實實的爲了解決民衆的生存問題。

南洋地區的徹底本土化進程必須加快,加大,此外澳洲的大規模移民也是必須提升日程。

最後更重要的是美洲!

之前定下的若干年內移民二三十萬的規模現在看來還是小了!

如果還是風帆時代的話,五年內移民二十萬人,這絕對是一個花費巨資的任務目標。

但是現在卻已經是蒸汽時代了,新建造的遠洋船隻,普遍已經是一千噸以上的機帆船隻了,乃至兩千噸的船隻現在也不少了,頂級的客輪更是奔着五千噸去了。

按照目前的技術發展來看,其實不用幾年,普通民用遠洋船隻的噸位就能夠普遍達到三四千噸以上!

這個發展速度,大體上將會和軍艦的發展速度保持同等,當軍艦跨越兩千噸大關的時候,民用船隻也是奔着這個噸位去了。

當軍艦達到四五千噸的時候,民間的船隻同樣也是達到了這個噸位,而當海軍能夠建造七千噸的戰艦時,其實民用也能夠用上同等噸位,甚至更大噸位的船隻。

而且民用船隻在技術上,比軍用船隻要求要低得多,比如說動力上他們就沒有多大的要求,更不用說什麼防護了。

同時民用船隻上,尤其是貨運船隻上,較大的噸位其實平均運輸成本還要更低,要不然你以爲後世的那些遠洋貨輪、郵輪爲什麼都清一色本着幾十萬噸去啊,還不是因爲成本比幾萬噸的小船運輸成本更低。

目前帝國新建造的遠洋商船,普遍都是千噸以上了。

而五年後,這個標準恐怕是會上漲到兩千噸以上。

十年後,李軒敢肯定,遠洋商船的噸位將會上漲到五千噸以上。

在商船的噸位越來越大,運力越來越大的,和海外的交通運輸越來越便利的情況下的,更大規模的海外移民也就能提上日程了。

五年內向美洲移民二十萬,如今看來是不夠了,這個數字至少應該再翻一倍,最好是能夠達到五十萬人。

李軒希望,五年後,在北美洲看到五十萬以上的帝國百姓和軍政人口,並依託這五十萬人口徹底征服北美洲,爲迎接更多的帝國移民做好準備。

等到了徹底控制北美洲,李軒更是打算把北美洲的帝國子民數量增加到千萬以上!

不把北美洲建成華夏的第二家園,李軒是不會停止對北美洲的移民和征服的。

除了加大對北美洲的移民開發外,北海省、呂宋省、萬丹省、馬六甲州以及澳洲這五個地方的徹底本土化同樣也是重中之重。

爲此,帝國將需要在上述地區採取更加主動的開發策略,以便上述各地有充足的土地和資源來容納更多的移民。

南洋各地,哪怕是以現今的技術水準來說,也能夠養活至少千萬帝國子民!

至於印度和西亞以及非洲嘛,上述地區的本土化政策,可以緩一緩,而是可以效仿西方國家的殖民政策,移民則是依靠民衆的自發性,官方除了少數幾個核心據點外,其他地方短期內不會大規模的組織官方移民。

少數幾個核心據點,自然是指南非港、錫蘭島等戰略要地。

除了海外移民外,李軒在前往杭州的路上,也是決定了進一步加大對雜交水稻的投入力度,同時土豆和番薯、玉米等外來的農作物也要繼續進行本土化培育,以早日推廣。

話說這兩點上,其實帝國一直都沒能取得什麼成效。

雜交水稻不是那麼好搞的。

至於土豆和番薯的種植也不容易,爲何,水土不服啊!

要想讓土豆和番薯等農作物,適合帝國本土的氣候,然後長的又快又好,同時還要達到比較高的產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同樣是需要不斷的選種培育的。

帝國目前也只是在少數地方推廣這些新農作物而已,這種小規模推廣,其實用試驗來說更恰當。

一邊小規模推廣,並藉此大規模培育良種,這就是帝國在這些新農作物的推廣和培育上所採取的折衷辦法。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李軒也是認爲農作物肥料的推廣力度也必須加大。

其實肥料這東西,並不是什麼陌生東西,農民老早就開始用農家肥了。

不過李軒一直都是在等待着化肥出現,不管是尿素爲代表的氮肥還是鉀肥、磷肥乃至氨肥,李軒都想要,甚至隨便那一種只要有都可以。

但是很可惜的是,上述各種化合物雖然早都出現在了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實驗室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廉價的生產卻是一直沒能做到。

如今大唐帝國的各種化合物的產量其實已經是不小了,已經能夠滿足整個工業體系的運轉了,但是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化肥,依舊是力不從心。

不是生產不出來,而是成本太高!

施下去的化肥,其價值比種植出來的糧食還要高,而且是高很多倍!

這種情況下,化肥根本是不可能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的。

化肥是指望不上了,李軒也就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鳥糞上!

其實早些年就是有人在一些海島上,發現了大量海鳥糞便,也知道鳥糞可以充當肥料。

但是之前的遠洋運輸成本相當高昂,船隻的噸位都是用來運輸香料、瓷器、絲綢等奢飾品的,根本就不會有商人用來運輸鳥糞這種大宗貨物。

但是現在,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噸位的機帆船隻出現後,海上的運輸成本開始大幅度下降,在李軒看來,如今的海運成本,已經是足以用來跨洋運輸大宗貨物。

李軒在火車上,思索着各種解決因爲人多地少所帶來的各種民生問題,該如何解決國內依舊有大量的極端貧困人口的生活時。

御用專列也是順利抵達了杭州!

抵達了杭州這個浙江省府後,李軒自然也是會停下來視察兩天,不過也就只有兩天而已。

相對來說,其實杭州的發展比較中庸,沒有太多讓李軒值得關注的方面。

怎麼說呢,作爲一個省城,也是屬於傳統江南,環太湖地區的城市,杭州的傳統農業是不錯的,傳統的商業以及手工業也是有的,工業革命後也是辦了不少的工廠,也是發展出來了一定的工業。

不過也就這樣了!

夾在上海和寧波這兩個商貿港口的中間,並沒有給杭州帶來太大的發展機遇,反而是被吸血了不少,人們一說到東南沿海投資,基本都是奔着上海去了,誰還去杭州啊。

哪怕是選其他地方,人們普遍也是選擇沿海的通商港口,比如說寧波。

至於杭州,不好意思,被商人們給忽略了!

雖然說依託着省城的政治以及文化地位,杭州其實發展並不算差,只是和上海那邊比起來,差距太大太大。

倒是隨後前往的寧波,讓李軒更有興趣。

因爲寧波這邊走了一條比較專一的競爭路子,人家沒有傻乎乎的和上海那邊爭奪什麼工商業,尤其是紡織業上的龍頭地位,他們就老老實實依託着寧波商貿港口的優勢,再加上浙北地區傳統的茶葉優勢。

其他什麼都不幹,就只幹茶葉這個行當,早些年還有生絲和瓷器生意的,但是現在都是被他們主動拋棄了,什麼都不搞,一心搞茶葉加工!

在寧波這邊的茶磚廠,甚至比上海那邊還要更多,已經是變成了整個江南地區最大的茶葉加工、出口基地,僅次於福建那邊。

專注於這個行業使得了寧波雖然靠近上海,有着巨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在茶葉這個行業裡,卻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這種發展模式在李軒看來還是不錯的。

地方沒有盲目搞什麼全面發展,而是依託自身的優勢,在某一方面做大做強,這纔是大部分地區發展地方經濟的正確道路,如果想要學大城市那樣搞什麼綜合全面發展,是會撲街的!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