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

大唐人的自由貿易說白了就是大唐商人愛去哪做生意就去哪做生意,你們土著不能阻攔。

要是土著國官方敢阻攔大唐商船,想要玩什麼閉關鎖關,大唐的戰艦分分鐘就會直接殺上門去!

但是卻不允許他國商人跑到大唐領土自由貿易!

同時這些限制,只限於土著商船直接把貨物運到帝國來,然而如果是大唐商船在土著採購了貨物,使用大唐船隻運輸返回本土的話,那就啥事也沒有了,而且絕大部分貨物還是免稅的。

大唐人禁制外國商船跑到大唐本土以及重要的海外領地貿易,那純粹是爲了本土化考慮,也是考慮了技術封鎖等因素。

並不是說出於貿易上的考慮。

如果只討論貿易本身,外國的商人除了不能直接跑到大唐貿易外,貨物對大唐的出口基本沒啥限制,反正他們出口到大唐的貨物基本都是農產品、農業原料。

大唐甚至連關稅都不怎麼收。

大唐對進口貨物的關稅,其實是很寬鬆的,農產品和工業原料之類的基本不收稅,只有一些特色商品、奢飾品之類的纔會收關稅。

倒是大唐對出口貨物的關稅徵收的比較多,大多出口商品都會徵收關稅,而對部分產品,尤其是工業原料和農產品的出口關稅更是徵收的非常高昂。

總體而言,大唐對進口基本沒啥限制,倒是對出口有限制。

很多高技術產品都不允許出口,而一些戰略物資,比如農產品之類的更是限制性出口。

然而普通的工業產品,比如紡織品,滑膛槍炮,冷兵器等落後軍械基本不限制。

如此也是導致了大唐出口貨物裡,紡織品等普通工業產品的所佔據的比例相當大,而這些商品的大量出口,會對土著的傳統手工業造成極大的衝擊。

被大唐機制布擠破產,最後甚至導致整個國家的紡織加工行業消失的例子多了去。

比如歐洲地區的呢絨產業,現在基本都完蛋了。

因爲來自大唐的呢絨充斥着整個歐洲市場,大唐呢絨哪怕是加上運費價格也比歐洲本土手工作坊生產出來的便宜,而且質量更好。

這種情況,自然會造成當地呢絨商人,甚至當地官方的不滿。

但是大唐海軍又不是吃乾飯的,花這麼多錢養海軍幹嘛啊,不就是爲了保護大唐商人的貿易自由嘛!

諸多貿易爭端,也是大唐的戰艦在全球範圍內業務繁忙,到處玩艦炮外交的原因。

至於大唐的另外一項大宗出口商品,也就是各類軍需戰略產品,以火繩槍、燧發槍、滑膛炮、板甲、刀劍等各種軍械以及彈藥,同時還有各種軍需品,從軍服鞋子再到軍樂器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總之這年頭各國土著需要的軍需產品,大唐基本都能提供,不過這提供落後武器。

但即便是這些落後武器,銷量很大,而且利潤非常的豐厚。

在歐洲地區,一支鐵鑄造的遂發槍基本能夠達到十五唐元,如果是鋼製槍管那價格更高……好把,鋼製槍管這玩意不能出口。

甭管是你搞成燧發槍還是火繩槍,甚至只單純出口個槍管都不行,因爲這玩意屬於一級禁制出口物資。

現在韃靼人和歐洲人可是都知道米尼步槍,甚至都知道後裝線膛槍的原理,估計樣槍也有不少。

但是他們依舊死活仿製不出來,爲啥?因爲他們沒有合格的高精度鋼製槍管。

不管是米尼步槍還是李福步槍,本質上都是屬於線膛步槍,而線膛步槍因爲要刻膛線,所以對於槍管的要求很高,同時對加工精度也非常高。

如果韃靼人能夠達到大批量的大唐高精度鋼製槍管,人家手裡頭也是有幾臺從大唐走私得來的機器設備的,縱然數量不多,但是估計勉強也能進行改裝加工,到時候分分鐘改裝出一批米尼步槍出來。

這種事大唐人可不願意看見,所以大唐不僅僅不賣線膛槍,連能夠改裝爲線膛槍的高精度鋼製槍管也不賣,別說槍管了,任何的鋼管都不出口,以避免被其他土著改裝線膛槍炮。

所以別看這麼多年過去了,但是大唐出口的槍炮,基本都是鐵槍鐵炮或者青銅炮。

但是鋼槍鋼炮以及任何可能被改裝爲線膛槍炮的物資都不出口。

然而即便是這樣,大唐人的軍械也好賣的很,甚至連火繩槍都還在大量出口呢。

大唐可用於出口的槍炮型號衆多,火繩槍就有五個型號,口徑從十毫米到二十毫米應有盡有,槍管質量從差到壞也好。

燧發槍也是有十幾個型號,不同口徑不同質量不同槍管長度都有。

火炮也是,不僅僅有比較新型,射程可以達到八九百米的青銅野戰炮,就連老舊的碗口炮改裝而來的小口徑散彈炮都還賣着呢。

不僅僅槍炮,冷兵器也有。

畢竟大唐的軍械貿易是針對全球的,而不同地方的土著對武器的要求不一樣,有些地方的的土著打仗還用冷兵器呢,所以大唐出售冷兵器爲主,而有些地方比如歐洲已經是全面進入遂發槍炮時代,所以就出口遂發槍炮爲主。

針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客戶,大唐可以提供不同的貨物,甚至連價格都不一樣,以確保收割更多的利潤。

大唐的軍火商們最常用的操作就是給還在用冷兵器的土著,先賣給土著甲一批寶刀寶劍和板甲,然後給土著乙也賣給相同的武器裝備,當雙方勢均力敵後,大唐的軍火商們又會向其中一方提供一部分火繩槍、小口徑散彈炮。

打破平衡後,又賣給另外一方相同的東西。

當平衡出現後,然後就再買遂發槍炮。

這個過程裡,每一代產品往往都會先買質量差的,再買質量好的。

這一套路,能夠讓軍火商在同一個土著國家裡反覆賣出去好幾代的武器裝備,從冷兵器到最好的出口青銅野戰炮都賣個遍。

爲了能夠讓軍火生意更加賺錢,持續的時間更久,帝國的三大武器公司針對出口早已經是達成了同進退聯盟。

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
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