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

李軒做出留中不發的選擇,也是有自己的考慮。

如今的北海省已經和早年的北海省天差地別了,自從帝國正式登陸北海列島,並設省開始,帝國就是在北海省推行了非常徹底的本土化政策。

其中最爲主要的就是大規模的移民!

不僅僅是從帝國本土往北海列島移民,還把北海列島的土著遷移到南洋諸島。

這種大規模移民持續了這麼多年,而且規模是越來越大,宣平二十八年,僅僅一年時間就有三十萬人移居北海省,同時也有將近十萬的北海列島土著被遷移到南洋各島。

如此下來,北海列島裡的帝國本土移民已經是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之巨,原來的土著只剩下大約五十萬而已。

而這五十萬人裡頭,其實大部分都是婦女。

因爲過去數十年裡諸多大名之間的爭鬥讓當地的土著死傷甚多,平均壽命一降再降,在那種社會環境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多少老人,而且青壯也是死傷慘重。

帝國登陸北海省後,剩下的青壯當時大多都是諸多大名的軍隊,戰敗後被當成戰俘給抓了起來,然後陸續送往南洋諸島開墾或者挖礦去了。

後續帝國組織的移民行動裡,也是重點組織當地的青壯土著遷移到南洋各島。

如此一來,剩下的土著大部分也就只有婦女以及孩童了。

同時帝國在當地又是大力推行聯姻政策,鼓勵帝國移民娶、納當地土著女性。

這樣一來,當地的大部分土著女性又是成爲了帝國移民的妻妾。

諸多措施下來,目前的北海省裡的人口總數,雖然還有大約五十萬人是土著,但是純粹的土著家庭實際上已經很少了,頂多也就幾萬戶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林軒認爲北海省的本土化已經是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把北海省徹底納入本土範疇了。

只是林軒雖然打算這麼做了,但是他卻是不會站出來親自推動這種事,他只會給出一個默許的態度,讓下面的臣子去做。

做好了是他李軒這個皇帝的功勞。

做的不好了,自然就是那些臣子們的錯,到時候李軒是要打板子的。

李軒對北海省請求撥付若干蒸汽機等機械設備的摺子留中不發,瞬間也是引爆了朝堂裡關注此事的臣子們的熱情。

瞬間,就有諸多相關的摺子送了上來。

不過李軒依舊是不會做出任何公開表態的。

半個月後,北海省方面的諸多官員再一次聯名上折,請求撥付若干機械設備,用以籌建北海省列島上的第一座繅絲廠。

此時也是得到了國內不少大臣的支持。

同時工商界那邊,尤其是國內的紡織行業對此也是意見不一,部分打算在北海投資建廠的資本自然是支持的,但是部分不打算去北海投資的廠商自然是反對的。

因爲北海省方面請籌建繅絲廠,引起的諸多爭奪,自然是因爲如今北海省那邊的生絲產量逐年攀升有關。

北海省那邊設省之後,因爲受到進出口管制的影響,在當地只能是發展農業和漁業爲主,至於礦業,那也只是少數金銀礦而已。

至於其他產業,因爲缺乏機械設備,只能是依靠純手工,基本上沒有什麼發展的希望。

這種情況下,北海省巡撫衙門爲了發展當地經濟,主打農業,其中又以生絲產業爲主。

從本土引入了優良的蠶種和桑樹,進行大規模桑樹種植。

如此發展多年後,如今北海省那邊已經是成爲了帝國排名前五的蠶繭供應省份了,雖然說其總產量和國內的其他省份比起來不算高,充其量也就只有浙江蠶繭產量的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對於一個只有兩百萬人口的北海省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雖然大力種桑養蠶,但是因爲沒有繅絲廠,只能是依靠手工繅絲,成本大,效率低,所以很多蠶繭都是直接運輸到國內進行繅絲加工的。

遼東省的釜山縣,就是憑藉着靠近北海省的地理優勢,獲得了大量來自北海省的蠶繭,然後進行繅絲加工,最後建立起來了大唐北部數省裡規模最大的生絲生產基地。

不過北海省那邊,尤其是當地大規模的蠶繭商人們,自然是不甘心充當原料供應商的角色,他們想要直接就地加工蠶繭,然後加工成生絲運回本土,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這也是爲什麼北海省那邊,一直都是想要設立繅絲廠的緣故。

對此,哪怕是帝國本土內部,也是意見不是很統一,其中倒不是什麼本土化問題了,而是利益之爭了。

而李軒呢,基本上沒什麼所謂,反正北海本土化是他準備推行的事,如今只是從生絲行業開始而已。

李軒的態度,雖然沒有公開說出來,不過有點政治覺悟的人都能夠領悟出來。

北海省如今這個狀況,拿本土化不夠徹底來堵塞是不可能的。

既然無法阻擋北海省的本土化,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勢而爲了。

本土化就本土化,放開了進出口管制也好,那麼他們也是第一時間跑到北海省去設立繅絲廠,和當地的農戶合作,收購蠶繭。

就和他們如今在國內的江浙一帶做的一樣,說不準還能趁機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呢

如今的紡織行業,依舊是帝國的第一大產業,其中的生絲行業也是非常的重要。

紡織行業裡雖然是以棉紡產業爲主,羊紡、生絲爲輔,其中的棉紡產業纔是核心主持,關係着帝國億萬子民的穿衣問題。

但是生絲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生絲所織成的各種絲織物,一直都是屬於高附加值的產品,絲綢不僅僅暢銷海外,在國內更是擁有龐大無比的市場。

縱然如今帝國的服飾受到了軍服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穿着,尤其是工作服已經開始偏向於修身窄口的服飾,並且大量使用羊毛織物。

但是絲綢衣服的作用依舊不可代替,如官員的官服,各官辦學校的學生裝,中上階層的人在正式場合裡穿着的服飾,清一色的都是偏向於儒服的傳統寬袖長袍,而對於這種正裝,兜裡但凡有點錢的都會備上一套絲綢長袍。

更不要說絲綢衣服作爲內衣的舒適性更是無法代替的。

然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應用就是絲襪,泰西諸多的權貴們特喜歡這玩意,出口到歐洲很好賣。

同時,生絲除了作爲服飾使用外,其實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

這玩意還被軍方用來充當大口徑艦炮的發射藥包裹材料,尤其是在海軍進入線膛炮時代後,海軍的大口徑線膛火炮的發射藥包,基本清一色都是用生絲包裹。

生絲對於如今的帝國經濟而言,其實算不上太重要,畢竟這玩意只是一個奢飾品而已,沒有了其實也影響不了民生,但是這卻是關乎到萬千農戶的生計。

所以,國內的幾個生絲生產大省,都是非常在乎生絲產業的。

北海省也是同樣如此!

以生絲行業爲突破口,在李軒默許的前提下,御書房方面很快就是爭吵完畢,然後正式遞交了放開北海省進出口管制的摺子。

李軒批示:準!

李軒批准了後,該消息以大唐朝報爲主要傳遍途徑,迅速傳遍了全國,並引起了轟動。

就算是北海省那邊,也是在區區四天之後就接到了消息,並迅速動作了起來。

能夠這麼短的時間內接到消息,自然是和目前大唐帝國的蒸汽化分不開的。

鐵路和蒸汽輪船一起,不僅僅成爲了帝國的人員出行、物資運輸網絡,同時也是成爲了信息傳遞渠道。

一封書信從金陵城出發,通過鐵路可以在一天內抵達上海,然後再通過郵遞司的快速蒸汽郵遞艦,可以在三天內橫渡東海抵達北海高官崎港,然後再用大約兩天時間傳遞到大阪港。

也就是說,緊急公文可以確保在四天內,就從金陵城傳遞到長崎。

當然了,如果還要繼續東進傳遞到北海省省府大阪的話,那麼還得再跑兩天。

火車和蒸汽輪船,讓帝國的交通聯繫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以至於帝國的郵遞系統都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早年的時候,帝國爲了傳遞軍報以及公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龐大的驛站體系,運用大量馬匹和人員維持信息傳遞。

但是十年前開始,就是陸續大規模採用火車和輪船作爲運輸工具,速度大幅度提升,而花費也是更低。

如果沒有火車和輪船,帝國內部的信息傳遞是沒有這麼快速的。

消息經過火車和輪船抵達北海省後,北海省的權貴們自然是驚喜若狂,然後是籌備着引入更多的移民,然後建設工廠。

不僅僅是繅絲廠,還有其他工廠,比如說造船廠,比如說漁業加工廠、木材加工廠等等。

北海雖然貧瘠,但是如今卻是一片空白,而且也有兩百多萬人口,這裡頭就是意味着無數的商機。

大量的商人攜帶資本和技術涌入,又會帶動更多的內陸民衆遷移到北海省,進一步提高當地的本土移民的比例。

如此下去,到未來,北海省將會和華夏地區的其他地方一樣,徹底成爲華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稅務調查官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
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稅務調查官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八百五十二章 舞蹈團冰蓮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