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

宣平十六年正月初十,這個時間處於春季和元宵相互銜接的時期,很多地方依舊是沉浸在節日的氣氛裡頭。

金陵城上的春節氣氛還沒有過完呢,不管是官府還是商家,都是開始爲元宵造勢了。

城區的好幾個地方,都是開始打造元宵廟會,大量的造型各異的燈籠被準備好,然後一一掛起,提前渲染元宵佳節的氣氛。

商家們趁機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意圖取得開門紅。

但是在洪澤湖大堤上,卻是全然沒有元宵的氣氛!

爲了趕工,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部分關鍵工程,洪澤湖大堤上那裡還分什麼節假日啊!

負責該工程的衆多官員們,不管是爲了表現還是真的心繫民生,一個個都是吃住都是呆在工地上,而徵召來的大量民夫,也是天天忙着。

洪澤湖擴容工程,其中最爲關鍵的工程,自然是洪澤湖大堤了。

根據皇家理工學院的方案,要想達到理想的標準,就必須修築一條長達七十公里的大堤。

這條大堤,根據地形的不同,其高度在三米到十米不等,而大壩底部寬度最少的也是會在五十米以上,而最寬的可以達到兩百米以上,頂部寬在十米到三十米不等。

並且爲了提高抗洪能力,這條大堤不能是以往的土木大堤,而必須是石條和鋼筋混泥土相互結合的結構。

當然了,如果是採用純石條的大壩也可以,但是這樣工期會更加的漫長,成本也幾乎是會擡高到哪怕是大唐帝國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大規模採用水泥、碎石、鋼筋爲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這是爲了加速工期,更是爲了降低成本。

水泥的成本就算是高昂,但是也沒有巨型的千斤石條成本高!

毫無疑問,這個工程將會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工程,需要動用的人力和資金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而更關鍵的是,工期將會非常的漫長。

根據規劃,全部修築完成,大體上需要五年時間!

同時根據緊急程度的不同,先後修築某段的大堤,而從去年秋天開始,預計到今年夏天完工的大堤,分部在八個不同的地點,長短不一,其中最長的一段得到了四公里,而八段大堤的總程度達到了十四點六公里。

這八段區域,都是去年發生過險情的大堤,抗洪能力比較差,需要優先修築的,而其他的大堤,如今勉勉強強還能繼續使用,所以延後到後幾年再修築。

整個洪澤湖大堤,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一段直接把淮河攔腰而斷的工程,認爲的把河水攔截下來,控制出水量,進而保護下游地區。

在修築洪澤湖大堤的時候,洪澤湖周邊地區的遷移工作也是在持續進行着,因爲去年發生洪水的時候,就已經是進行了遷移,所以遷移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

如今所需要遷移的,都是一些新規劃用來充當蓄水庫,納入洪澤湖一部分的區域,對該地區的民衆提前進行遷移,免的等到夏天汛期來臨的時候,慌慌張張的進行遷移搞出大麻煩來。

大唐帝國的官府組織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去年洪水期間的遷移工作更爲龐大,但是也沒有出現什麼亂子,如今只是小規模的遷移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現什麼新問題了。

至於說新遷移出來的民衆搬遷到那裡去?

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遷移到了湖廣兩省,只有少數一部分是留在了江北、皖北兩地。

這兩個地方本來就是連年洪澇,人口有多,可耕地資源比較緊張,這強行再安置數十萬民衆是太不可能的事。

所以乾脆一股腦遷移到湖廣去了。

如今帝國正在大力開發湖廣兩省,這兩省有着大量的土地等待開發,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吸納周邊各省的移民。

根據帝國的規劃,未來十年內,湖廣兩省的開發將會初見成效,其糧食產量已經是大幅度攀升,並開始向周邊區域輸出糧食。

而根據農部的預測,十年後,湖廣地區的人口和可耕地的水平將會大幅度上升,最後其糧食產量會大幅度攀升,併成爲帝國新的糧倉,其重要程度將會絲毫不屬於江南!

帝國對國內各省份的人口遷移,也就是國內移民一直都是沒有停止過,基本原則就是從人多地少的地區,遷移民衆到人少地多的地區。

主要遷出的區域,集中在江北、皖北、河南、山東、河北、山西,此外江西、江南、浙江的部分區域也是人口遷出地。

而主要的人口遷入地,則是湖南、湖北、廣西、廣東、遼西、遼東、東北、西北。

其中大體上是山東、河北、山西的部分民衆,遷往遼西、遼東、東北,其目的除了開發東北區域外,還有充實邊疆人口的考慮。

江西、皖北、江北、河南的部分民衆、主要是前往湖廣,目的自然是爲了開發湖廣。

而其他部分地區的小規模遷移也有很多,遷入地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地形良好的可開發區,或者是出於軍事需求進行屯墾戍邊。

比如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廣西的幾個小平原,這些地方都是爲了開發當地的農業資源,提高糧食產量。

而對雲南、四川臨近藏區、西北甘肅、東北、高麗半島等區域的移民,更多的是出於統治當地以及軍事需求。

此外還有一個則是,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這種事主要是發生在上海爲代表的新型工業城市,農村的勞動力進城務工賺錢,城市裡的工廠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如此相互結合之下,就是出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現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移是臨時的,不固定的,農村人口去了城市後,相當多一部分依舊會回到農村地區。

這種不確定性,受到經濟影響非常大,經濟好了,就業機會多了,就會留下更多人,經濟不好,就業機會沒有了,人就會走。

洪澤湖的人口遷移,倒是沒有衆多的困擾,官方對移民給予了豐厚的補償方案,土地、房屋、耕種的工具以及現金補貼,都是不缺的,所以大部分民衆還是願意跟隨官府的腳步進行遷移到新地方開始新生活。

當然了,也有不少人是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只是他們對家鄉的感情再深厚,也抵不過一粒子彈!

洪澤湖地區的遷移工程,是政策性工程,不管當地民衆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都是無法阻擋帝國要對洪澤湖進行擴容的意圖,願意走最好,不願意走直接抓人,反抗就地槍斃!

大唐帝國,說到底還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皇朝,做起事來是不會有太多的顧忌的。

同樣的事其實也是發生在洪澤湖大堤的修築當中,修築洪澤湖大堤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工程,僅僅是今年所需要的工人數量,就是超過五萬人,而且這還是直接工作的工人,後方還有至少十幾萬人爲這個工程提供間接服務。

比如石條,除了在大堤上進行石條的安裝外,後方還得采集、打磨、運輸石條啊,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而爲了降低,成本,帝國也是不可能說全部採用僱傭的模式,那樣的話花費的錢太多,帝國財政撐不住。

因此,工人的來源主要還是依靠徵召!

官府從周邊區域裡徵召勞動力,然後去工作,當然了,爲了避免民衆大規模的反抗,這種徵召是有條件徵召。

首先,包吃!

其次,會發放補貼!

再次,輪流以及限時

包吃不用說了,大唐帝國畢竟是個正常的王朝,不可能和一些殘暴無比的王朝一樣,讓民衆服徭役還要民衆自帶口糧的。

補貼的話,其實也就是工資了,只是這個補貼的金額比較少。

最後,這種強制性徵召是輪流並且限時的,按照三丁抽一的模式進行抽丁,服徭役三個月就可以回家,當然了,如果你有錢,也可以直接繳納錢財免除徭役,這個錢自然是比較昂貴的,因爲缺額的人,官府需要僱傭其他頂上去。

即便是用徭役的方式,只給少量補貼以及吃住,但是花銷依舊是非常的龐大,數萬人在大堤上工作,後方還有超過十萬人間接工作,光光人人員開支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更加不要說,材料的花費也是非常的龐大!

石條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一條大堤所需要的石條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哪怕是採用了混凝土用來降低成本,但是因爲水泥的產量有限,更加重要的是,這年頭的水泥質量還比較一般,要面對常年的洪水沖刷,其實是力不從心的,因此這個時候的混凝土,更多的是用在一些非重要部分,而在直接面臨湖水的一面,基本不採用大面積的混凝土,而是採用石條。

如果不是因爲如此高昂的成本,帝國方面也不會僅僅是第一批資金就是花掉了三百多萬元了。

洪澤湖大堤爲了趕工期,春節和元宵節日都是在趕工,而其他地方的防洪工程同樣也是不例外。

儘管規模無法和洪澤湖大堤的工程相提並論,但是同樣非常重要,黃河以及淮河流域的一部分危險河段,都是展開了緊急的加固工程。

這些工程裡同樣也是大規模的使用了水泥!

國內大量水利工程都採用了水泥,也是使得了帝國的水泥產業真正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春天!

別說是在上海、當塗這些具有重工業基地的地區了,就算是在徐州、淮安這些原本屬於工業蠻荒區域的地方,都是有着大型的水泥廠拔地而起!

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
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就殺進去了?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