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

就當陳立夫處心積慮想要報復的時候,李軒也是聽聞了最近稅部又是出了亂子。

沒辦法,這幾天彈劾稅部的人突然就多了起來,而被談彈劾的最多的,自然是陳立夫這個巡查處處長。

沒辦法,誰讓陳立夫衝在最前面,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陳立夫在巡查處任職數年,據傳此人在士林的名聲已經是臭得到迎風十里而不散,除了少數獻媚之輩外,大部分自以爲正義之士的人,那是絕對不願意和陳立夫扯上關係的。

而李軒知道此人,甚至最近兩年對他越來越熟悉,那是因爲衆多臣子們對他的一次又一次的彈劾。

這種彈劾,往年每年都會來上一兩次,每一次都是規模浩大,這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陳立夫是御書房值班大臣呢,要不然的話,怎麼會每一次都是引來幾百封幾百封的彈劾奏摺。

一開始李軒也是有所懷疑,並讓翰統去秘密調查過,結果也算是找出來一些問題不過都是一些生活作風的問題,另外此人的報復心太強,而且有些濫殺無辜之嫌。

但是這些卻都是小問題,重要的是,這個在在政治上沒有任何的問題,也沒有經濟上問題,而且此人真的是一個能幹事的人,錢祧裡多次爲此人說話,甚至說稅部這幾年的稅收徵收的如此順利,巡查處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

這樣的一個人,李軒想要不重視都難。

甚至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實際上陳立夫這個人,已經是上了李軒的栽培名單,簡在帝心啊!

如果不是爲了故意培養陳立夫,李軒也不會壓着無數多的彈劾摺子,讓陳立夫一直穩坐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了。

要知道巡查處的處長,可是目前大唐王朝裡最有權勢的正五品官員,沒有之一!

甚至,巡查處的處長,其權勢要大於很多各部的司長,而各司司長,那可是從三品大員!

雖然知道坐上這個職務會得罪無數人,但是依舊有無數人的想要坐上這個位置,按照通常情況來說,這麼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調動都是比較頻繁的,不可能讓一個官員在上頭坐太久。

陳立夫之前的幾個處長,大多都是擔任一年左右的就是被調往其他其他了,但是陳立夫,已經卻已經是三年了!

從宣平七年到現在的宣平十年秋,足足三年多時間了!

而按照陳立夫的政績和過往的經歷,這三年時間已經足夠他升上兩級了,可是他沒有升遷,三年多來一直都是正五品的巡查處處長。

甚至都是把他的幾個主要下,也就是從五品的巡查處副處長給熬的沒脾氣,最後都主動申請調到動稅務其他部門去工作。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他們基本上一年一換,是有機會坐上巡查處處長這個位置的,就和當年陳立夫升上來的時候一樣,但是現在,陳立夫一副坐穩了位置,屁股死活不動的情況下,他們也就不能這麼等下去了。

他們的那幾個人,大多都是處於三四十歲,一個官員的黃金年齡,而且能夠在巡查處擔任副處長的大多也是稅部裡的精兵干將,可沒有多少時間耗在陳立夫手底下。

於是乎,調走的人不少,甚至有一個品級都比陳立夫要高了!

人家三年前是從五品的巡查處副處長,兩年前調到到地方任職府稅務局局長,然後升遷爲省稅務廳廳長,今年調回金陵城,在稅部海外司擔任副司長,正四品。

但是,這種看似升官了,但實際上如果說拿徵糧司巡查處處長的位置和他換的話,恐怕他會非常的樂意!

畢竟在官場上,品級雖然重要,但是實權更加重要,同時爲了前途着想,不少官員們寧願是放緩升遷的步伐,也是要在重要崗位上積累幾年時間。

其中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翰林院那邊的,但凡是在翰林院裡任職的官員,無一不都是希望坐滿三年一整個任期的,只做了一年兩年就被外放,實際上對於這些翰林官員們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

陳立夫也是同樣如此!

他自己也能夠感受到上頭對自己的重視,只不過他以爲是錢祧裡等稅部的大佬們重視他,而沒有想到除了錢祧裡外,李軒也是在關注着他。

又一次受到彈劾陳立夫的衆多奏摺後,李軒卻是沒有任何皺眉之類的,反而是很欣慰。

對於一個稅務巡察官員而言,彈劾奏摺纔是他們的勳章啊,如果沒有這麼多人持之以恆的彈劾,李軒才懶得關注陳立夫呢。

這被彈劾了,說明陳立夫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這對於一個稅務巡察來說很重要。

如果不得罪人,不損害他人的利益,怎麼爲國徵稅?

不被彈劾的稅務巡察,不是一個好的稅務巡察!

也許,這段時間應該考慮把陳立夫往上提一提了,不過速度卻是不能太快。

對於陳立夫這個人,李軒是有些期望在裡頭的,希望他能夠打好基礎,這樣以後升遷上來的時候纔不至於出現問題,至於火箭式提拔,這種情況如果是在基層,那倒也沒有什麼,但是中高層官員裡,火箭式提拔的話卻是很容易出現問題。

更何況,大唐王朝如今是有着完整的官制,吏部甚至那邊是陸續出臺了一些明文條例,規定官員擔任某個職務多少年之前不得升級。

比如說從正八品升爲從七品,這是低級官員到中級官員邁進的重要一部,吏部今年辦法了最新的相關條例,明文規定,要想晉升從七品,必須在正八品上任職滿三年以上,任職時間必須滿五年以上!

換句話說,進入官場五年之後,才能夠晉升從七品。

以前的那種開國初期,隨便幾個月就能夠爬到中層,不用幾年就能夠成爲帝國高官這種好事,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開國初期,各方面都是亂七八糟的,而且當時極度缺人,基本上是個認識字並且願意效忠大唐王朝的讀書人都用了。

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這種情況也是越來越少了,升遷的難度也是越來越大。

而這種情況下,時間上也纔是正常的情況!

畢竟全國範圍內,中低級官員衆多,而高級官員的位置就這麼一點,現在下面的人就算是有能力,但是想要爬上來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爲沒有更多的位置給他們了。

如何給陳立夫安排新位置,也是個麻煩事,不過李軒對於此事,依舊是沒有親自開口說什麼,但是卻是和以往一樣,把諸多彈劾他的奏章全部留中不發。

同時也是在和錢祧裡說起這事的時候,也是說了一句,年輕人嘛,不要怕給他壓力,有壓力纔有成長嘛,是好事!

這話聽在錢祧里耳中,就是變成了,聖天子準備給陳立夫加一加擔子了,畢竟更重的擔子,纔是代表着更大的壓力嘛!

於是乎,當陳立夫還在醞釀着怎麼調查,怎麼報復的時候,外頭的無數人也是等着內閣那邊如何應對這一次的彈劾浪潮時。

吏部文選司卻是給陳立夫發來了一個公文,讓他三天後前往文選司做一次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

這話外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官場上的人太過清楚了,這種述職報告,往往就是代表着一個任期的結束,至於後續是升遷還是貶職又或者是平調,那都是有可能的事。

突如起來的述職報告,讓李軒意識到,自己在巡查處的任期要結束了,而後續何去何從,恐怕就要看那些吏部文選司的想法了。

因爲大唐王朝的官制,這官員的任命,甭管是晉升還是貶職,其決定權都是在聖天子手中,但這只是理論而已。

理論上聖天子手握所有官員的任命大權,但實際操作上,李軒卻是不可能決定所有官員的任命,甚至中央的吏部都是無法決定全天下文官的任命。

所以,權力也是有所適當的下風,基本上從二品以上的官員,一般都是李軒親自決定,基本不會給外人插手的機會。

而正三品、從三品、正四品這三個等級的職務,往往都是吏部方面負責舉薦,內閣討論,最後做一個彙總報告上來,列出若干候選人讓李軒選。

但是這種報告李軒一般不會駁回,往往都是直接從裡頭選人確定,因此往往就是吏部和內閣其他部門的一個博弈。

這也是爲什麼大唐王朝裡,對於從二品以上的這種真正大員的任命,往往是沒有什麼波瀾,但是正三品官員的任命,卻是經常掀起波瀾,因爲這已經是朝臣們所能夠左右的最大級別的官員任命了,怎麼可能不參與其中。

至於正五品、從五品以及正六品,這三個級別的職務則是金陵吏部自行決定,內閣不參與,當然了,各用人機構可能進行提出建議,但是聽不聽建議,那的看吏部的心情。

有時候吏部爲了平衡,會故意在一些任命上使壞,爲的就是保證某個機構護着地方的政治生態平衡。

要知道,雖然吏部掌控了大權,但是如果吏治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是首當其衝,所以各種任命都是非常的謹慎,搞出問題來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們。

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打打殺殺的多不好啊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
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打打殺殺的多不好啊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白水保鏢公司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