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

周毅然在大唐剛統一華夏的時候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然後基本上三四年換一個地方,如今在廣東那邊擔任巡撫。

按照資歷來說,他其實很早就能夠調回京畿任職了,調回京畿最少也是一個右侍郎,熬幾年就是左侍郎,然後按照正常途徑升爲尚書。

但是這麼多年,他卻是一直在地方任職,這倒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能力太強。

這個人,你要說發展經濟民生嘛,其實手段也就一般般,不過李軒看重的卻不是這一點,而是這個人在維持穩定,整頓吏治方面很有一套。

這十多年來,李軒基本都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就會把他調過去滅火。

這整頓地方吏治的手段,他可是剛剛的,這些年裡,被他彈劾丟掉官帽子的從四品以上的官員,少說也有上百個了。

爲此,他博得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外號,人稱‘州官’。

這個外號來的很有意思,一方面是他姓周,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那種人。

俗話說只許州官方火,不許百姓點燈,他周毅然自己也絕對談不上什麼兩袖清風,縱然沒有什麼大規模的貪腐,但是小問題多的很,時不時的都會被人彈劾。

要沒李軒親自保着他,早被督察院幹掉了。

但是他自己不是兩袖清風,卻是要求別人兩袖清風,尤其是屬下的官員,誰敢貪腐他就幹掉誰。

惹得不少官場中人對他都是恨得牙癢癢!

他自己要是兩袖清風了,外人也就不說什麼了,偏偏他自己也不是這樣的人啊

再加上他姓周,久而久之,‘州官’的稱呼也就被人給戴了上去。

這人在廣東擔任巡撫也不過三年,親手彈劾了三百多名官員,被他彈劾的這些官員,包括他的前任,上一任的廣東巡撫,自然是下場好不到那裡去的。

上一任的廣東巡撫本來已經是被調往浙江擔任巡撫了,被他彈劾之後,迅速引來了中央督察院的調查,這人的下場嘛:斬首棄市。

而廣東官場上,換掉了三分之二的知府或知州,一半以上的縣令!

基本上就是一場大清洗,而清洗的效果也是相當的不錯,前些年已經是風氣敗壞,甚至民間都是怨氣極大的廣東官場,風氣一下子就是好了起來了。

官場風氣好了,這民生經濟發展的也就更加快速了。

去年廣東那邊的農林漁等第一產業的產值,增加了至少五個百分點,別以爲這五個百分點很少,這裡頭佔據大頭的可都是農業,農業受限於土地數量,想要增加那可是千難萬難。

而工商業等第二、第三產業,其增長腹地更是達到了三十七個百分點。

增長的如此恐怖,裡頭固然是有着最近這些年因爲高壓蒸汽機在工業製造以及交通上的應用有巨大的關係,但是也是和當地的努力分不開的。

三年前,廣東那邊的經濟總量,在整個大唐帝國的各省道里,名列第四,位於江南道、浙江省、皖南道之後。

但是三年後的今天,其經濟總量卻是已經超越了浙江和皖南道,名列全國第二。

這一切,大體上都可以算成是周毅然的功勞。

嗯,儘管他本身並不太懂的怎麼發展民生經濟,但是他卻是知道該如何爲發展民生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這樣的人,自然也就一直受到了李軒的重視,哪怕是他自身也不是什麼好鳥,都被督察院那邊彈劾過好幾次,但是李軒還是保着他。

怎麼說了,不怕你貪,就怕你不辦事,更怕你帶着別人一起貪。

周毅然這樣,自己貪一點,但是卻不準別人貪的行爲,而且還能辦事,李軒還是能夠接受的。

周毅然本來是待在廣東那邊的,但是元宵前卻是返回了金陵城,進行常規述職,這剛好碰上了馬維病亡,此人自然也是不敢落於人後,在面聖述職的時候,也是通過各種話暗示了一番,說什麼在外頭任職雖然也是爲聖天子效忠,但是自己卻是更想要在聖天子身邊效忠之類的。

隨後也是上了一份足足兩萬多字的摺子,詳細談了各種問題,在教育上,他基本也是贊同不進行大規模的改動,要隨着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科舉的變動,他也只是略微提了提。

而更多的篇幅,卻是用在了宣傳上,他對輿論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更是引申到了輿論宣傳方面。

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因此輿論問題是又要堵,又要疏。

他提出現在的大唐朝報在疏導輿論方面還有極大的不足,有不少的改進空間,比如說大唐朝報的文章一直都是保持着嚴肅的官方口吻,這裡頭固然有着嚴肅性,但是大唐朝報上,主要以各種政治文章爲主,偶爾有一些文學作品以及科普作品以及更少數的商業廣告。

這樣的報紙,毫無疑問是天下官員們以及地方的上流階層必看的,但是這樣的報紙,普通人卻是不愛看的。

過去的這些年裡,地方上已經是出現過不少次的私辦報紙的案件,每一次出現都是讓禮部朝報司方面如臨大敵,而翰統也是緊張不已,這私辦報紙,向來是大唐的禁忌,誰碰誰死。

但即便是這樣,依舊有衆多人想方設法繞過去,比如說直接辦報紙不行,那麼他們就通過出書的方式來,把內容都印刷成書,然後公開便宜出售,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發行一期。

這也是陸續迫使大唐方面加強了對書籍的出版監控,以往出版書籍可不用什麼審批之類的,但是現在,想要出書,首先得經過審覈獲批後,才能夠大規模印刷並公開售賣。

而有些人,乾脆是直接自己私底下搞個印刷機,然後印刷只有一張紙,兩張紙,也不稱之保持,而是稱之爲傳單之類的,上面刊登各類通俗故事,笑話之類的。

當然了,這種事也是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的。

不過總不能這麼一直下去啊。

大唐朝報開了頭,民間對報紙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所以這私自辦報的事,纔會屢禁不絕。

針對這種情況,周毅然提議在大唐朝報之外,再設立若干偏向於平民化的報紙,一方面是滿足普羅大衆的看報需求,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可以讓大唐官府的聲音通過這些平民化的報紙,更好的覆蓋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提議讓李軒非常感興趣。

他說的這些問題的確存在,大唐朝報因爲其特殊性,文章都得必須保持嚴肅性,哪怕是刊登的商業廣告也都是正兒八經的。

因此看大唐朝報的人,普遍也都是官員以及地方上的上流階層。

普通人的話,並不是大唐朝報的主要讀者羣體。

但是普羅大衆也是有看報紙的需求啊。

甚至是上流社會的人士,他們雖然看大唐朝報,但是不代表他們不看通俗化的報紙啊。

要不然,這些年爲什麼總是會有私辦報紙的案件出現呢。

市場有了需求,有了利潤,自然有人冒着風險去做。

如今周毅然的提議,剛好符合了李軒的想法,這報紙嘛,甭管是嚴肅的政治報紙,還是偏向於實用性的科普、商業報紙,或者乾脆是刊登各種離奇故事,八卦新聞的低俗報紙,都要有。

而且都必須是官府主辦,納入官府的監管之中來。

戴玉剛和周毅然這兩人都是讓李軒有了興趣,而這兩個人在資歷和能力上,都是不算差的,足以進入御書房了。

所以仔細考慮了幾天後,李軒就是把候選人圈定在這兩個人身上,然後陸續召見了這兩個人進行面談。

這種面談,可是要比摺子上說的事多多了,李軒將會從多個方面去判斷這兩個人的施政方案優劣。

不是去評判他們的能力,而是評判他們的施政方案。

因爲單就能力來說,能夠爬到這種級別的官員,都不會差到那裡去,唯一的區別,大體上就是政治理念上的區別了。

李軒先後和這兩個人進行面談的消息,自然是滿不足,或者說根本就沒隱瞞1

於是乎,聖天子先後召見周毅然和戴玉剛兩個人的消息,瞬間就是傳的整個金陵城滿天飛,而且如今的江南大鐵路以及金陵城到河南開封的鐵路已經是初步成型,各種信件通過鐵路,一兩天時間內就能夠傳遍江南大鐵路以及京開線的沿線。

這樣不用幾天時間,基本上大半個中國都是有不少人知道了聖天子已經是先後召見了周毅然和戴玉剛。

在這樣的敏感時刻,聖天子誰都不見,偏偏單獨召見他們兩人,而且召見的時候,都是交談了足足好幾個小時,如果這還猜不到這背後意味着什麼,那麼政治敏感性也是太差了。

不用猜都知道,接替馬維,進入御書房的臣子,就將會是在這兩人之間產生。

而這個結果,也是讓衆多官員們嘆氣!

尤其是那些準備競爭這個位置的高官們,更是不少人都是失望不已,錯過了這一次機會,下一次再有機會還不知道得什麼時候呢。

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
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二千八十四章 真當我們大唐收破爛的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封勸降書 (求訂閱)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