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

雖然說三面包圍他們的大唐陸軍總兵力也就只有五千人左右,但是得知道,這五千人裡,其核心的第一步兵團可是所有大唐陸軍之中當之無愧的王牌部隊,即便是配合第一步兵團作戰的其他部隊,也都是嫡屬於第一步兵師的部隊,他們的戰鬥力同樣是頂尖的。

他們有第一騎兵營,整個大唐陸軍裡,唯一一個滿編制的騎兵營,擁有完整的四個騎兵隊,一共四百多名騎兵,普遍配屬從明軍繳獲而來或者是從民間徵召而來的蒙古馬。

兩個野戰炮兵隊,一個輜重營,這些都是第一步兵師裡的成建制部隊,同時這些部隊也基本是大唐陸軍所建立的最早一批部隊之一,其歷史幾乎可以追溯到黃竹山時代。

他們裝備在大唐陸軍裡最爲精良,建軍時間最早,而得益於大唐陸軍和明軍的歷次交戰當中,所承受的傷亡比例都比較小,而以往的多次戰役,傷亡的主體還是守備軍,正規軍的傷亡實際上是非常小的,較小的傷亡,這也就代表着大唐陸軍能夠持續讓將士們得到持續成長的時間,因爲只要不傷亡,他們就會持續訓練,並吸收歷次作戰的寶貴經驗。

其中少數將士甚至在安建二年,也就是黃竹山時代就開始從軍了,而大部分都是在宣平元年,也就是大唐王朝走出大山,攻佔興泉府的這一年裡從軍的。

如此也就是說,第一步兵師除了第三步兵團之外,其他大部分將士的從軍時間已經是至少都有一年以上,甚至相當多一部分的將士都已經從軍兩年以上了。

經過兩年的訓練以及頻繁的戰鬥,讓這些將士們的綜合素質已經冠絕全軍!

面對這樣的對手,宜章八千明軍的命運早就已經註定了!

因爲孫雙喜麾下的這五千人,別說是在包圍戰役裡,就算是正面對抗,也足以抵抗三四倍甚至更多的明軍衛所兵,如果是防守作戰的話,明軍即便是擁有武備乃至更多的兵力,也是難以撼動他們的防禦陣線。

所以接下來的戰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外!

中午時分,在返回宜章的通道被堵死後,宜章八千明軍開始轉道向東北方向逃竄,試圖殺出一條血路,前往郴州求得一條生路,然後第一騎兵營卻是果斷的對明軍展開了攔截,儘管地形不夠平坦,無法讓第一騎兵營的將士們發起騎兵的衝鋒,但是第一騎兵營的將士們卻是選擇了下馬步戰,這四百多的騎兵也就瞬間變成了四百火槍兵!

遭到僞唐賊軍的騎兵下馬步戰攔截後,而且還是用火槍攔截後,那些明軍還以爲是遭到了僞唐賊軍的主力步隊攔截呢,所以根本就沒有心思進行強攻,而是選擇了撤退!

大約一個小時後,第一步兵團的一個步兵營迅速跟上,並從正北方向進入戰場!

於此同時,西北方向的另外一千多唐軍也是抵達,並纏住了該股明軍!

半個小時後,第一步兵團的最後兩千多主力部隊抵達,雙方在距離宜章二十多裡外的地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但是雙方戰鬥力的差距並不是那麼容易抵消的,所以只打了半個小時不到,明軍就已經死傷慘重,最後絕望之中的明軍開始分裂,有部分明軍開始分散突圍,而有些明軍則是很乾脆的選擇了投降。

打不過就投降,這已經是這兩年來明軍和唐軍交戰裡,衆多明軍的共同選擇了,因爲他們知道,投降了唐軍後,大不了就是去當苦力,性命卻是可以保住的。

從這也就可以看的出來,最近兩年唐軍堅持的優待戰俘的政策對於分化明軍的效果還是不小的。

如果唐軍每一次都大肆殺害戰俘的話,那麼在知道投降也無法活命的情況下,他們的拼死抵抗意志將會大福大增加。

等到了下午三點鐘,這一場謀劃依舊的伏擊戰終於是落下了帷幕,即便是追擊的騎兵部隊都是返回了!

有着第一騎兵營這支強悍的騎兵部隊在,那些想要逃走的明軍根本就無法逃走,那些想要逃亡的明軍最後不是死在騎兵的馬刀之下,就是屈服於騎兵的馬蹄之下,選擇了投降。

此戰,只有數百明軍趁亂逃走,剩下的明軍不是死傷就是當了俘虜!

而孫雙喜所指揮的這五千大軍,只死傷了不過區區數十人而已,當然了,實際上明軍的死傷也不大,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怎麼抵抗,要麼是選擇逃跑,要麼是選擇投降,要麼是逃跑失敗後投降,實際死傷也就千人不到。

不過讓孫雙喜頭痛的是,打掃完戰場後,面對新抓獲的足足七千人,比自己的總兵力還要多的戰俘卻是一時間不好處理。

如果是以往守備軍還存在的時代裡,直接把他們進行簡單的挑選,然後整編爲守備軍就行了,但是現在的守備軍已經是不存在了,而且這些戰俘即便是想要加入大唐陸軍,也得經過挑選過後,然後和普通新兵一樣經過至少一個月的新兵訓練期才行。

按照規定程序,這些戰俘應當先讓陸軍部的官員帥選一遍,然後挑選優秀者進入新兵營、主動投誠但是不合格者加入屯墾團、死活不願意投誠者則是送入戰俘營。

然而現在的孫雙喜卻是任務在身,他沒有這麼多時間來等待陸軍部的人慢騰騰的去選,然後再押送這些俘虜們前往不同的地方。

他還需要第一時間帶部隊轉移呢,他之前就已經是得到了情報,說宜章的西邊出現了數千明軍,極有可能是從臨武出現,增援宜章的部隊,他想要帶着部隊再來一次伏擊戰,把臨武過來的這幾千明軍也給幹掉,然後再慢慢的收拾宜章城內的明軍!

所以,他沒有時間去慢慢處理這些俘虜,一天時間都沒有!

最後他和隨軍來的陸軍部的官員們商量了一番後,決定先採取臨時措施,那就是大唐陸軍只留下區區一百人的部隊,而且還是輜重部隊進行押送,把他們押送回後方,直到後方部隊接管爲止。

反正這些戰俘們都已經被繳械,而且爲了防止他們出現動亂,早就已經是把他們的雙手捆綁在一起,而且還是練成了一串一串,別說反叛了,就算是想要逃跑都是逃不了。

而且明軍裡的那些中高級軍官們都已經是被單獨派出了出來,那些普通士兵如果沒有串聯的話,想要幹什麼是很困難的事。

至於孫雙喜,則是會帶着主力部隊第一時間行動,奔赴宜章城的西面,再來一次的伏擊戰,伏擊戰打不了就打正面攔截戰,總之孫雙喜是不能讓這些臨武明軍進入宜章城。

孫雙喜支隊再一次行動了,只在原地留下了區區一個隊的輜重兵,看押着足足七千人被綁成一串串的明軍俘虜向着南方趕回。

在後方,將會有來自第一補充旅的新兵蛋子們接應他們,並肩負起後續的戰俘處理工作。

而孫雙喜支隊,則是高速繞過了小小的宜章縣城,再一次出現了宜章縣城西邊,並就在距離宜章縣城以西大約七裡外的地方打了一場相當匆促的攔截作戰。

此戰中,大約五千名從臨武增援而來的明軍面臨着孫雙喜支隊主力五千人的打擊,同樣是沒能堅持多久就是迅速崩潰。

此戰獲勝後,孫雙喜是毫不猶豫的對宜章城發動了強攻!

炮轟、埋設炸藥炸城牆,然後用重甲步兵發起強攻,這也是大唐陸軍攻城的老一套了,儘管套路很老,但是城內的明軍卻是早已經是人心惶惶。

城外連續爆發的這兩場戰事,他們可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說,他們可是眼睜睜的看着總數超過一萬三千人的明軍相繼潰敗,而如今,城內的明軍只剩下不足四千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徵召來的青壯。

戰鬥力低下,士氣更是接近於無,這樣的四千守軍面對如狼似虎胡的孫雙喜支隊的猛攻,宜章城只是堅持了兩天就是再也無法支撐下去了,面對城牆被爆破,僞唐賊軍的重甲步兵登上了城頭的危局,城內的明軍絕望之下,和很多明軍一樣選擇了投降來保全性命。

十二月二十八號,明軍最南端的橋頭堡宜章正式宣告失守,並落入大唐陸軍手中,由此,大唐陸軍終於是徹底打開了大舉進入湖廣南部的通道,後勤部隊也是不用提心吊膽的通過這一地區了,甚至現在的宜章都能夠成爲大唐陸軍各種物資向北運輸的一個重要據點。

奪取宜章後,孫雙喜支隊僅僅是休整了一天時間,然後就是把宜章以及足足六千多人的俘虜移交給護送第四運輸團抵達的第一補充旅的一個營新兵蛋子。

隨即孫雙喜帶着部隊火速北上!

郝柏年之前已經給他發了命令,讓他儘快結束宜章戰事,然後北上,迴歸第一步兵師本部作戰序列!

因爲在衡州,還有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等着他們!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一百萬扶桑女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緊扯呼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一百萬扶桑女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