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

以至於貿易區裡的都是出現了貨物短缺,不得不緊急從各大廠商訂購貨物,當地的各大工廠更是幸福並痛苦着。

大量的訂單堆滿了這些工廠負責人的案頭,但是工廠的產能卻是有限,無法生產出來!

爲了生產訂單,爲了賺錢,這些工廠也是神通頻出,購置機械設備的購置機械設備,擴建廠房的擴建廠房,招募工人的招募工人。

一時間,圍繞着廣州商貿區而建立的廣東幾個工業區裡,幾乎都是滿負荷運轉。

陳立夫對此自然是看在眼裡,他很清楚,機會就在眼前,如果抓住了不管是廣東的經濟還是自己的仕途,都會直接騰飛,但是如果抓不住,一切休提。

這個時候,他甚至都是把鐵路等交通什麼的都是給放了下來,也不到其他州府視察了,就天天呆在廣州城裡,然後親自掌管大局,爲各大工業區裡的企業排憂解難。

轄區的工廠要提產能,但是衆多機械公司那邊的訂單都排滿了,拿不到貨,陳立夫親自寫信聯繫廣東省內的幾家機械公司,尤其是肇慶機械公司,讓他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滿足本土企業的需求。

那些工廠,尤其是紡織工廠這種勞動力密集企業找不到工人,而無法擴產,這怎麼行,陳立夫直接讓巡撫衙門的官員帶頭,組建了一個考察團,帶着一大羣需要僱工的工廠主去其他偏僻的州府招工,甚至直接跑到臨省去招工。

工廠要擴建,沒有地皮?

這都不叫事!

官府手裡頭有着一大堆的官地,大唐帝國官府纔是大唐帝國裡的最大地主呢,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甭管是耕地還是荒地,通通都是帝國官地。

直接拿出官地,規劃成立新的工業區。

總之陳立夫是大開路燈,爲了轄區內的進出口貿易以及製造業的擴大,那是費了不少的心血。

而這種事,實際上他也是做熟了的,當年他在上海都玩了十幾年了,各種發展經濟的套路可是相當的熟悉。

如果沒有這個本事,他怎麼可能被調到廣東來擔任巡撫。

而廣東這邊的進出口貿易,在十月份的時候再一次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因爲這個時候,國內終於是收到了來自遙遠非洲的消息。

非洲遠征軍已經是順利攻克南非城,控制了好望角這一戰略航線。

這意味着什麼?

哪怕不是軍政要員,只是普通人也是能夠分析的出來。

這意味着帝國已經是徹底掌控了好望角以東的整個印度洋,葡萄牙人在印度洋沿海的參與殖民地,和秋天的螞蚱一樣,蹦躂不了多久了。

這同樣也是意味着,整個印度洋沿岸的市場都向大唐帝國的工商業敞開了!

甚至,以後也是可以奢望着殺入大西洋,乃至前往歐洲了。

這個消息,回到國內後,對於普通人來說興許還不覺得有什麼,不外乎就是帝國在海外又取得了一次戰爭的勝利而已,但是對於國內的工商業而言,由此是和進出口貿易有直接或者間接關係的人們,卻是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這一消息所帶來的震動。

十一月,國內的多家貿易公司組團,組建了一支達到四十多艘商船的船隊前往印度,他們的目標可不僅僅是緬甸以及印度東部海岸了,他們是準備去印度西部海岸,甚至是準確是薩菲王朝、奧斯曼王朝進行貿易的。

同時在股票市場上,也是受到了這一消息的直接影響,但凡是和進出口貿易掛的上鉤的企業,股票都是刷刷的往上漲,就連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股價,都是強勢上漲了將近十個百分點呢。

此外不少上市的造船廠也是股價飛漲,連帶着提供各種造船材料的廠商,比如說蒸汽機廠商,木材廠商等,全都是獲得了不少的好處。

僅僅是一個南非戰役獲勝的消息,就是讓國內的工商界迎來了一場狂歡!

因爲誰都知道,這南非戰役的意義不在於消滅了多少敵人,而是在於徹底掌控印度洋,並且獲得進入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這麼大片的市場能夠獲得多大的利益?

沒人能夠準確估算出來!

但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因爲整個環印度洋區域,是一個足以刺激帝國的工商業經濟再一次大跨步發展的巨大市場!

宣平二十四年,國內的工商業發展非但沒有因爲印度洋一系列戰役以及扶桑戰役而下降,反而是呈現了井噴的局勢。

這一點也是讓很多人都是沒有想到的。

因爲在傳統觀念裡,戰爭都是勞民傷財的事,但是到了大唐這邊,戰爭反而是成爲了刺激國內經濟上漲的好事。

隨着國內的工商業經濟,隨着出口擴大而欣欣向榮的時候,原本國內很多人說打印度,打扶桑是勞民傷財的人,如今都是絕口不提了。

國內的種種變化,都是被李軒看在眼裡,雖然說他因爲身份地位的緣故,是不可能隨便外出視察,但是他依舊可以從各種報告裡,清晰的知道帝國正在發生着什麼樣的變化。

那就是大唐帝國醞釀的十多年的工業革命,已經是被徹底引爆!

這種情況下,沒有太大的局勢變動,比如說國內政局出現巨大變化,內亂之內的,哪怕是不太可能組織帝國把觸角延伸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了。

儘管目前的工業革命還沒有發展出來化肥等產業,農作物的單位產量並沒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雖然說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但是人口增長的更快,哪怕是這些年前後已經向海外移民了上百萬人口,但帝國本土的人均糧食,實際上沒有獲得什麼實際性的增長,頂多就是持平而已。

當平均口糧都沒有得到增長,這也就意味着,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還是在處於一種吃不飽飯的狀態下。

連飯都吃不飽,賺再多的錢也是談不上什麼生活水平的提高啊。

不過李軒也是知道,想要解決糧食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化肥產業遙遙無期,想要解決糧食問題,依舊是隻能走兩條老路子,在國內開墾更多的耕地,向海外移民。

向海外移民的事,帝國一直在做,雖然說做的也不錯,不過量還是太少了。

爲此,李軒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國內的移民開墾上來的。

湖廣和珠三角的耕地開發,就是最爲明顯的成功例子,如今的湖廣兩省已經是成爲了糧食大省,出產的糧食產量縱然不如江南地區多,但是滿足其內部消耗之後,對外供應的糧食數量卻已經是超過了江南地區了。

所以如今李軒也是把目光放在了其他地區上,如今國內的很多地區,實際上開發都是不怎麼成熟的。

尤其是西南各省和東北以及西北等地區,開發的力度遠遠不夠。

比如廣西,雖然臨近廣東,它們省內也有好幾個小平原,但是如今的人口數也就只有幾百萬人而已,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哪怕是以現在的農業技術,養活上千萬人也是可以的。

還有云貴,都是典型的人少地廣,雖然它們本身的可耕地面積不算多,但是隻要充分開發,還是能夠養活不少人的。

這南方的幾個省份,都是李軒準備下一階段深入開發的省份,手段也簡單直接,移民過去,開荒荒地。

除了南方的這幾個省份外,西北和東北的開發李軒也是相當重視,西北就算環境差了點,但是隻要費點心思也能養活不少人,而且移民屯墾後,還能夠供應前線大軍的所需。

東北那邊,早期的開發暫時只能以礦業開發爲主,輔以種植大豆等經濟作物,但是現在,李軒卻是打算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了。

東北那麼大一片平原,在後世那可是華夏地區最爲重要的糧倉,這不開發農業就太浪費了。

反正農業開發和礦業開發也不衝突。

李軒開始着手推動國內的移民屯墾的時候,移民屯墾司也就更加忙綠了。

這個嫡屬於農部的機構,從建立開始就沒閒過,這些年來,他們組織了移民去湖廣,去兩廣,甚至去海外進行移民。

由此也是讓這個機構,成爲了農部裡最爲重要的機構,爲帝國的移民屯墾政策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李軒也是沒有虧待他們,這個移民屯墾司的級別,乃是屬於少數特殊權重司級機構,其司長的品級乃是正三品。

而大唐的其他普通司級機構,其司長一般都只有從三品呢。

正三品的司級機構,可不多。

同時該司的司長,通常也是兼任右侍郎一職。

農部左侍郎出缺的時候,往往也是直接晉升兼任該司司長的右侍郎爲左侍郎。

而左侍郎這個職務,按照帝國的官場規矩,往往也是各部尚書的候選人了

過去十多年裡,歷任移民屯墾司的司長,已經先後有四人成爲了正二品的尚書,不過有意思的是,從來沒有移民屯墾司的司長,後續成爲了農部尚書,都是調往其他部擔任尚書的。

然而現在,應俊志卻是打破了這個規律,擔任過移民屯墾司東北處副處長,處長,東北省首任布政使,東北巡撫,農部右侍郎兼任移民屯墾司司長,農部左侍郎的應俊志。

成爲了首位從移民屯墾司走出來的農部尚書!

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
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千炮齊轟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立夫的軟禁生涯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黃河改道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葛老弟你這手還得練一練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