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

人家現在韃靼人打仗已經是很有一套了,野外作戰不用說了,騎兵乃是絕對的主力,這是韃靼人的拿手好戲,基本上這年頭除了大唐陸軍外,很少有國家的軍隊能夠在野外抵抗他們十幾萬的騎兵大軍的進攻。

而攻城的話,他們現在也是很有一套的,他們的本部騎兵大軍在後頭督戰,而後前頭就是各種吐蕃、哈薩克、葉爾羌等被征服民族裡所徵召的步兵大軍。

那些步兵大軍則是裝備槍炮,用火炮轟炸,用裝備了板甲等盔甲的重裝步兵發起衝鋒,整套戰術基本就是當年大唐陸軍統一戰爭時期的攻城戰術的翻版。

但是,不管是之前的吐蕃還是哈薩克、葉爾羌,又或者是現在的帖木兒王朝乃至薩菲王朝,其實都很難抵擋這種攻勢的。

韃靼人都能夠從大唐帝國裡獲得部分技術,和大唐進行了十多年貿易往來的葡萄牙人自然也就能夠獲得更多了。

唐船,榴彈這兩樣東西,算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

而這些東西,是能夠給印度洋艦隊帶來一定威脅的,所以印度洋艦隊司令陳鵬鳴海軍上將,並沒有大意的直接帶着艦隊衝進馬六甲港口,和敵人的艦隊以及炮臺進行對轟。

他在等待後方登陸艦隊的到來,在這之前,他只需要確保把敵人的艦隊堵在港口裡就行了!

陳鵬鳴海軍上將並不打算進行無謂的冒險,雖然他的艦隊實力遠遠超過了馬六甲港口裡的葡萄牙人的艦隊,但是他依舊不打算主動衝進港口和敵人進行炮戰。

畢竟人家葡萄牙人除了艦隊外,還有數量衆多,部署了衆多大口徑火炮的陸地炮臺呢。

自己的艦隊雖然實力強悍,但是也沒有必要說衝進去和葡萄牙人對轟啊!

得不償失!

他只要繼續封鎖葡萄牙人的艦隊,那他們堵在港口裡,不讓他們影響到後方聯合登陸艦隊的行動,那麼就是屬於戰略勝利了。

只要聯合登陸艦隊抵達,並順利展開登陸,就憑馬六甲裡的八千守軍,是絕對不可能抵擋的了聯合登陸艦隊裡將近三萬地面部隊的進攻的。

等地面部隊攻克了馬六甲城,從地面攻克他們的炮臺後,到時候葡萄牙人的艦隊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了,要麼投降,要麼衝出港口突圍。

投降不用說或了,如果他們選擇衝出港口突圍的話,陳鵬鳴有把握把他們徹底的堵住,然後一一殲滅。

不對,其實葡萄牙人還有第三個選擇,比如說直接在馬六甲港口裡自沉!

如今的大唐海軍印度洋艦隊,坐擁如此巨大的戰略優勢,自然是可以優哉遊哉的在馬六甲外海呆着,封鎖港口的同時封鎖整個馬六甲海峽。

但是馬六甲港口裡的葡萄牙人卻是一個個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衆多方面被拿出來討論,但是卻是一個個被否決。

死守?

沒有人認爲能夠守得住!

縱然能夠堅守一段時間,但是馬六甲最後的陷落是必然的,這是任何一個對大唐的軍事實力有基本瞭解的人,都是能夠得出的結論。

除非他們葡萄牙人能夠獲得增援!

但是他們雖然在印度以及非洲地區還有數量不少的艦隊以及地面作戰部隊,但是想要來到馬六甲,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個月兩個月那麼簡單,少說也得半年以上,因爲消息傳回印度和非洲,再到增援部隊集結,然後橫渡印度洋,所需的時間說是半年都是少的。

即便是他們的增援部隊順利進入馬六甲海峽,但是是否能夠順利突破大唐海軍的封鎖進入到馬六甲港,那也是可能性極低的事。

看看海上的大唐海軍的龐大艦隊吧!

那可是七十多艘船隻所組成的龐大艦隊啊!

裡頭固然過半都是運輸補給船,但是還有半數戰艦呢,戰列艦都是有九艘之多!

死守不靠譜,期待增援也是不靠譜。

而突圍也是被衆人認爲不靠譜。

現在馬六甲的葡萄牙人艦隊,雖然船隻數量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少說也有幾十艘中大型船隻,不過真正的軍艦也就那麼是十來艘,剩下還有一部分是武裝商船,而更多還是一些小型的沿海船隻而已。

如果進行突圍的話,能夠順利跑出去多少人,那也是個未知數。

而且還有一點,這打都不打,直接放棄馬六甲突圍,哪怕是突圍成功了,恐怕馬六甲裡的葡萄牙人高級將領和官員們,下場也是好不到那裡去。

更何況,哪怕是再樂觀的葡萄牙人將領也是認爲,即便是突圍順利,這能夠跑掉一般人就很不錯了,畢竟外頭海面上的大唐海軍艦隊可不是擺設。

各種爭論之下,馬六甲的葡萄牙人根本就是沒有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最後只能是一邊爭論,一邊繼續加固馬六甲的城防。

這種情況下,生活在馬六甲周圍的當地土著們就是慘了,甭管男女老少,全都是被強制徵召用來修建防禦工事,而且爲了能夠堅守的更久,葡萄牙人必須節約糧食等各種武器,所以葡萄牙人徵召當地土著修築工事,那可是不發糧食的,得土著們自帶。

很多土著因爲沒有自帶足夠的糧食,但是又是被葡萄牙人強制逼迫勞動,最後是活生生的餓死,累死在工地上。

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陳鵬鳴也是終於得到了後方的聯合登陸艦隊!

宣平二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經過了漫長的航行以及中途的補給休整等後,聯合登陸艦隊終於是抵達了馬六甲。

而這個時候,陳鵬鳴的艦隊已經是持續封鎖了馬六甲十天時間了!

從八月三日正式宣戰,再到登陸艦隊抵達馬六甲,大唐軍方一共花費了二十五天時間!

如果光看這個時間那是非常神速的,但是卻是不能只看表面,因爲這裡頭並沒有算上準備以及集結時間!

實際上,大唐帝國對葡萄牙人的戰爭準備,在上半年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進行,第十九步兵師的相關適應性演習,在三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進行了,他們重點演習了登陸作戰以及攻堅作戰。

聯合登陸艦隊的組建,更是早在六月份開始,就是以聯合海上運輸部爲首開始準備,並在七月份的時候開始徵召民間商船,這纔是能夠在宣戰的第一時間裡派遣聯合登陸艦隊啓航。

而大唐海軍的軍艦調動,也是早有預謀,五月份,大唐海軍就以休整、維護等各種名義,從本土以及海外各艦隊抽調各類軍艦集結。

六月份的時候,陳鵬鳴海軍上將,就已經是被正式任命爲印度洋艦隊司令!

七月中旬,印度洋艦隊的各分艦隊編組完成,來自第一艦隊、第二艦隊以及若干分艦隊的衆多戰艦,一共七十多艘軍艦組成了印度洋艦隊。

並分成了五大編隊,其主力乃是決戰編隊,包括兩個戰列艦分艦隊、一個巡洋艦分艦隊、兩個護衛艦分艦隊,該艦隊的任務不用說,就是用來進行艦隊決戰的,所有的戰列艦,大半的巡洋艦都是被囊括其中。

然後是三個由巡洋艦和護衛艦混編而成的機動編隊,主要承擔兩翼機動偵查、掩護,外圍警戒等任務。

再過來則是後勤編隊,主要由少量護航軍艦以及所有的輔助補給艦所組成。

這五支編隊所組成的印度洋艦隊,也是大唐海軍對戰時海軍編成的一個嘗試!

因爲大唐海軍的體制比較特殊一些,那就是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以及第三艦隊,其實並不負責具體作戰,只負責行政管理以及海軍建設等任務。

平日裡負責在各方向作戰的乃是海軍各分艦隊。

包括海外領地的分艦隊,比如說呂宋分艦隊、萬丹分艦隊、扶桑分艦隊,都是長期在海外和敵人作戰的分艦隊。

又比如說直轄於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的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第三分艦隊、第四分艦隊、第五分艦隊等各分艦隊,也是負責日常領海巡弋,護航以及作戰等任務。

但是有意思的來了,上述各分艦隊的指揮權,並不嫡屬於第一艦隊或者第二艦隊、第三艦隊,而是直接嫡屬於海軍統帥部參謀部。

但是,海軍參謀部並沒有制定戰略方案的權力,這個權力在於海軍軍令部!

大唐海軍的指揮構架,是比較複雜的,大體上是皇帝直轄海軍統帥部,海軍統帥部下設軍令部、參謀部、軍政部、後勤部、艦政部等部門。

其中軍令部負責制定作戰計劃,換而言之就是決定打不打,打哪裡,抽調那支艦隊去打之類的,把控的是戰略方向。

而參謀部則是負責具體實施作戰計劃,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並實施作戰計劃,所以參謀部是直接負責指揮下屬的各分艦隊,各分艦隊乃至印度洋艦隊都是直接受參謀部指揮。

然後到了印度洋艦隊這裡,印度洋艦隊司令官,卻是又擁有巨大的自主權,在戰役爆發之前,參謀部還可以對其實施具體的戰術指導,但是因爲距離和通訊速度的緣故,所以這個時代的大唐海軍和陸軍一樣,都是給予了野戰部隊在戰術選擇上的巨大自主權。

印度洋艦隊司令官陳鵬鳴,雖然受到參謀部轄制,但是一旦艦隊出海後,他可以自行什麼時候打馬六甲,怎麼打馬六甲,甚至打不打馬六甲,當然了,艦隊裡還會有參謀部安排的副司令以及參謀長之類的,此外還有隨軍的翰林院秘書,俗稱監軍。

陳鵬鳴如果想要偏離參謀部制定的戰略計劃,也會受到上述諸人的限制,並且事後需要就其決定進行報告乃至解釋的,如果決策有所失誤,那麼其政治前途基本也就到頭了。

大唐海軍的這種指揮體系,其實和陸軍那邊比較相似,都是在考慮到現在的通訊以及交通落後的前提下,儘可能的維持部隊的指揮通暢,但是同時又兼顧權力不至於失衡,儘可能的維持各方面的一個平衡。

不過呢,軍令部雖然牛逼,參謀部也牛逼,但是在這馬六甲,他陳鵬鳴就是最大的了,哪怕是剛抵達的聯合登陸艦隊,也是歸期節制。

這倒不是因爲聯合登陸艦隊本身就是歸屬於印度洋艦隊下轄,也不是陳鵬鳴這個印度洋艦隊司令官有權力指揮這個聯合登陸艦隊,而是因爲他除了印度洋艦隊司令官,海軍上將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很特殊的欽差身份,或者說差遣:督辦南洋印度軍務!

督辦二字,幾乎讓他在南洋以及印度地區,擁有了至高無上的軍事指揮權限,根據李軒授予他的這個差遣,他可以節制絕大部分在南洋地區以及印度地區的作戰部隊以及民兵部隊,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又或者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公司艦隊!

嗯,近衛軍除外!

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
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六十九章 揚我大唐國威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