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

對於皇長子李欻來說,哪怕是不說其他東西,光光是封地俸祿就能多出來不少。

相對來說,其他幾個皇子就沒這麼好運氣了,雖然成年皇子都是就藩海外,領地的面積大多也不小,但是經濟發展卻是有極大的差別。

經濟不好,自然也就沒什麼搞頭。

所以搞得其他幾個皇子也是極力的推動自己的封地徹底本土化,只是想要徹底本土化也不容易,這還得不少工作要做呢,至少最近幾年是不可能有什麼地方能夠完成徹底本土化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很快已經是到了宣平三十二年。

這一年的春天,李軒接到了西征軍的報告,說是第十四軍在塔石一帶擊潰了盤踞在此地的最後一股韃靼主力一萬餘人。

如此也是宣告着,帝國的西征軍之第十四軍已經是徹底把盤踞在中亞東南部山區的韃靼人消滅,併成功和更南邊的莫臥兒王朝取得了陸上聯繫。

不過同時也報告,韃靼人在多年前就已經是有預謀的放棄這一部分地區,早已經是把當地的大量工匠、牛羊甚至普通青壯都是被陸續強制遷走。

所以打下來的這一部分中亞東南部山區,實際上已經是沒幾個人。

而對於這種情況,帝國也是樂於見成的。

要不然的話,這兩年也不會坐視韃靼人遷移當地的人口了,如果真要阻攔,派出騎兵去奔襲攔截還是挺簡單的,但是爲什麼要這麼做?

韃靼人需要更多的人口充實中亞平原,甚至是東歐平原。

而帝國也是不願意接受當地的一大幫土著,所以這種事,對帝國也有好處。

甚至爲了給韃靼人留出遷移人口的時間,第十四軍都是主動暫停了好幾個月的攻勢,要不然的話,去年冬天就能夠殺過去,然後和莫臥兒王朝回師了。

除了南下的第十四軍外,西征軍的另外幾支部隊,如今都是在廣闊的中亞平原和韃靼人折騰着呢。

中亞平原實在太大,在這種廣闊無比的平原地形裡,步炮基本沒什麼用,只能是在後方穩紮穩打,主要是掩護鐵路修築。

而作戰的話,主要是依靠騎兵!

爲此,帝國已經是在中亞方向投入了足足八萬多騎兵!

這八萬多騎兵可不包括步兵裡的師屬騎兵,而都是獨立騎兵,這些騎兵被變成了三個軍,在草原上和韃靼人的騎兵折騰來折騰去。

但是因爲雙方都是騎兵,而且當地也沒有什麼戰略要地,更加重要的是,雙方都是有意避免出現大規模的戰略決戰。

韃靼人避免戰略決戰,自然是因爲避免出現戰略損失,他們在東線的戰略是既定的,以空間換時間,能拖就拖,但是也不會投入太多的主力。

他們的核心擴張方向依舊是在歐洲!

去年的時候,韃靼人的騎兵前鋒部隊一度殺入法蘭西,最後是因爲戰線拉的太長,推進速度太快,導致補給不暢,彈藥幾乎打光,而那個時候法蘭西人和西班牙等歐洲諸國,也是拼了老命抵抗,歐洲各國爲了抵抗去年韃靼人的攻勢,在前線的兵力一度達到了五十多萬,法蘭西爲了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是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全面強制徵兵,很多農民訓練個把月就是被送上了戰場。

雖然最後韃靼人撤了回來,但是他們卻已經是成功的把戰線維持在德意志地區,連柏林都被他們佔領了,而且如今連維亞納都是成爲了抵抗韃靼人的最前線。

前後至少殺傷了二十幾萬的歐洲諸國兵力,要知道去年他們直接把神聖羅馬帝國打了個對穿,鐵騎之下,被韃靼人滅掉的公國無數,甚至連法蘭西人都是損失慘重。

但是話又說回來,奧地利的哈斯堡家族倒是撿了個大便宜,他們雖然也被韃靼人攻佔了大片地方,幾乎丟失了維亞納東北部的所有領地。

但是在韃靼人進行戰略撤退後,他們也是趁機吞併了不少被滅掉的公國的領地。

到了如今,奧地利的哈斯堡家族直接控制的領地,對比戰前,其實並沒有減少太多,只是換了地方而已。

只是這只是單純的領地變化,並不意味着這個家族的實力維持不變,實際上他們的力量已經是非常弱勢了。

大量的核心領地被吞佔,常年的戰爭軍費支出沉重,人員損失就更不用說,哪怕是現在也趁機佔領了不少諸多公國的領地,但是想要就此恢復實力,實際上已經是不太可能的。

如此的奧地利哈斯堡家族,實力已經是被大大削弱,無力作爲主力了。

雖然它還擋在最前線,但實際上已經是很依賴後方盟國的支援了,法蘭西、丹麥、荷蘭、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等國,幾乎是清一色的往神聖羅馬帝國派遣援兵,甚至給予物資援助。

他們自然不是因爲善心,而是因爲想要哈斯堡家族擋在最前頭,幫他們擋住韃靼人的進攻。

他們可不想直接面對兇猛的韃靼人。

此外北歐的瑞典也是牽制了不少韃靼人的兵力。

瑞典人在冰天雪地裡打仗很有一套,韃靼人拿下俄羅斯都很久了,老早也是殺入了芬蘭地區,但愣是打不過,好幾次都是慘敗而歸,搞的韃靼人對芬蘭地區都是有心理陰影了。

此外,巴爾幹半島那邊,奧斯曼人一直都是對抗韃靼人的主力。

嚴格上來說,實際上奧斯曼人才是韃靼人的最大敵人,在西亞到東歐,雙方陳兵數十萬,三天兩頭打仗。

不過韃靼人也沒想着現在就和奧斯曼打決戰,所以也只是保持戰略防守爲主,主力還是朝西打。

如此一來,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等國家就倒了大黴!

但是去年的一戰,也是讓他們看到了擋住,甚至戰勝韃靼人的希望!

因爲去年的時候,西班牙終於是裝備上了燧發槍,雖然很少,只有一千多支,但是在實戰中依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撞擊式燧發槍。

因爲早幾十年前,歐洲人就廣泛裝備轉輪式燧發槍了,尤其是騎兵裝備的比較普遍,只是這東西造價昂貴,而且比較複雜使用麻煩,所以難以大規模推廣。

而大唐的燧發槍出現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一直都是想要搞出來撞擊式的燧發槍的。

他們也是嘗試過採購,但是無一例外都是被帝國嚴厲拒絕,帝國這麼多年來,從未出口過燧發槍。

買不到也就只能自己搞了!

燧發槍這東西並不是什麼太高深的東西,原理大家都知道,唯一的難點是如何提高點火率,這設就涉及到了彈簧。

彈簧這小玩意看似不起眼但是很重要,不僅僅需要彈性,而且還得經久耐用才行,用幾次就不能使用的彈簧是沒用的。

如果不考慮到耐用性,只用那麼幾次的話,其實歐洲人老早就能夠搞出可靠使用的燧發槍了。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麼多人埋首其中,又有國家支持,連蒸汽機這種東西英格蘭人都能夠搞出來,別說彈簧了。

去年,西班牙人就是搞出來了自己的可靠使用的彈簧,然後直接大規模生產燧發槍。

他們倒是比大唐帝國要大方多了,爲了抵禦韃靼人,竟然直接賣燧發槍的技術,雖然說他們挺黑的,收了不少錢。

但是一夜之間,撞擊式燧發槍的技術在歐洲就是變成大白菜了,隨便來個國家都會!

此事讓大唐帝國那邊有些不滿。

因爲這也就意味着大唐帝國暢銷了二十幾年的火繩槍,在歐洲賣不出去了,如今帝國裡已經是有人考慮着乾脆直接大規模出口燧發槍算了,反正歐洲人現在都掌握燧發槍技術了,再封鎖也是失去了意義,還不如趁機賺一波,還能繼續抑制他們的國防工業發展,哪怕只是個手工作坊,但是也要避免他們的小作坊變成大作坊啊……

實際上西班牙人搞出來燧發槍也是必然的事,他們的技術基礎就算不如大唐,但是燧發槍這玩意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技術難點,大唐老早就搞出來了,他們反應慢一點是可以理解,但是搞不出來就是說笑了。

後世歷史上,哪怕沒有大唐帝國和韃靼人的刺激,但是在他們也是十六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廣泛裝備燧發槍了,並在三十年戰爭裡大風光彩。

如今也不過是提前了幾年而已。

只是這樣一來,大唐的外交官們都是有些擔心韃靼人今年形勢怕是要不太好了。

去年的時候,歐洲人只有西班牙人少量試驗裝備了燧發槍,沒有影響戰局。

但是今年開始,怕是要快速普及了,畢竟火繩槍改成燧發槍的話,其實也不是很難,改一個槍機就行了。

興許今年夏天的時候,韃靼人的大軍就要一頭撞上槍林彈雨了。

也不知道到時候韃靼人如何應對。

不過估計他們也是有辦法的,他們韃靼人對燧發槍也不陌生啊,因爲大唐帝國老早就用燧發槍和他們打仗了,只是他們自己一時半會的掌握不了關鍵技術無法裝備而已。

但是你要說如何應對裝備了燧發槍的敵人,韃靼人還是經驗相當豐富的。

而對於戰爭而言,武器雖然重要,但有時候也不是那麼的重要,武器落後的軍隊吊打武器先進的軍隊的例子多了去。

不過大唐帝國的外交人員爲韃靼人擔憂的時候,韃靼人那邊早已經是開始了相關的行動!

宣平三十二年四月份,神聖羅馬帝國下屬的一個小型,專門爲新型燧發槍供應彈簧的鋼鐵作坊失火。

這個作坊規模不大,所以倒也沒幾個人在乎。

但是沒人知道,裡面的好幾個剛掌握了彈簧鋼技術的工匠也是同時失蹤。

如果是有大唐人在這裡,那麼很容易就猜得出來肯定是韃靼人乾的。

盜竊技術圖紙資料、綁架工匠這種事,韃靼人業務熟練的很!

要不然,你以爲韃靼人現在用的槍炮是怎麼來的!

都是這麼來的。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八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正常的大唐王朝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六百九十章 攻敵所必救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